《应用数学基础》教学基本 修订稿

《应用数学基础》教学基本  修订稿
《应用数学基础》教学基本  修订稿

说明:

1.本大纲适用各专业,一元微积分部分62学时,为各专业必修部分,新生入学第一学期讲授内容。

2.带 * 号部分,可根据各专业特点、要求,结合学时适当选取,学时可适当微调以符合各计划学时要求。

3.选定后将此说明部分删除。

基础部

2005年2月20日

基础课课程教学大纲

《应用数学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

《应用数学基础》是三年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一门必修的公共课,是学生提高文化素质和学习有关专业知识、专门技术及获取新知识能力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学生将来生活、工作实践中的一个重要工具。

1.教育学生掌握微积分学的基本知识、基本运算以及现代数学中的基本思想和

基本方法。

2.培养学生具有建立生活和工作中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能力,并利用数学的方法完成必要的计算、分析和判断。

3.通过各个教学环节,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其他课程和实践中使用数学,使学生认识数学的实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逐步形成数学意识,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数学这一工具进入到学生的生活实践中去。

二、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

(I)微积分学模块

(一)一元函数微分学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掌握

函数的表示法,函数的定义域,函数的对应关系,极限的四则运算法则,利用函数的连续性求函数的极限,函数的和、差、积、商的求导法则,基本初等函数的求导公式,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罗必达(L’Hospital)法则,函数单调性的判定法,函数极值的判定及其求法,函数的最值及其应用,微分法则,微分公式。

(2)理解

函数的定义,函数的记号,复合函数的概念,极限的描述性定义,函数连续的概念,导数的定义,导数的几何意义与物理意义,微分的概念。

(3)了解

函数的性质,初等函数,函数的左、右极限,极限存在的充要条件,分段函数,反函数,无穷小,无穷大,无穷小的性质,函数及其极限与无穷小的关系,两个重要极限,初等函数的连续性,函数的间断点,闭区间上连续函数的性质,可导与连续的关系,隐函数的导数,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导数,反函数的导数,对数求导法,高阶导数及其物理意义,微分的几何意义,微分形式的不变性,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中值定理的几何解释,曲线的凸凹性,函数的作图等。

(4)其它

微分在误差中的应用,弧微分、曲率及其计算,曲率圆、曲率半径。

2.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极限、导数、微分等概念的学习,使学生明确数学知识是来源于实践、服务于实践,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观点,认识客观世界的变化规律和联系。

(2)通过学习极限的运算、导数运算、微分法则、微分公式等知识,使学生具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极限、导数、微分的基本运算能力。

(3)通过函数图像的组合与分解、极限、导数、微分的几何意义,曲线的基本特性、函数图像描绘等知识的学习,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能力。

(4)通过函数关系式的建立、最值的应用、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逐步具有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一元函数积分学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掌握

基本积分公式,不定积分的性质, Newton-leibniz公式,简易积分表的使用,定积分在几何、物理上的应用。

(2)理解

原函数的概念,不定积分、定积分的定义,定积分的几何意义。

(3)了解

不定积分的几何意义,不定积分与导数的关系,定积分的性质,变上限积分函数的导数,积分的换元法、分部积分法,广义积分的定义及计算。

2.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学习不定积分的性质,基本积分方法,牛顿(Newton)-莱布尼兹(Leibniz)公式等知识,使学生具有积分的基本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不定积分几何意义,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和定积分的应用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形结合能力和空间想象力,并具有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自觉运用数学这一工具的意识。

(3)通过学习简易积分表的使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工具的能力。

(三)微分方程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掌握

可分离变量方程的解法,一阶线性方程的解法。

(2)理解

微分方程的基本概念。

(3)了解

可降阶微分方程的解法,齐次方程的解法,线性方程解的结构,二阶常系数线性方程的解法,常数变易法。

(4)其它

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

2.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学习微分方程的概念和解法,培养学生的微分与积分的综合计算能力和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微分方程的简单应用,逐步培养学生的数学建模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级数

1.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1)掌握

正项级数的比较、比值、根值审敛法,P级数、几何级数的敛散条件,莱布尼兹(Leibniz)定理,函数的幂级数展开式。

(2)理解

无穷级数的概念,无穷级数敛散性概念,级数收敛的必要条件,绝对收敛与条件收敛的概念,级数与数列的关系。

(3)了解

无穷级数的基本性质,交错级数,幂级数的和的连续性,幂级数的收敛半径和收敛区间,逐项积分与逐项微分的性质,泰勒公式,函数的幂级数的应用,幂级数四则

运算的性质,泰勒(Taylor)级数,傅立叶级数的应用。

(4)其它

函数的傅立叶(fourier)级数,奇函数和偶函数的傅立叶(Fourier)级数,函数展开为正弦级数或余弦级数,任意区间上的傅立叶级数,傅立叶级数的复数形式。函数展开为傅立叶级数的充分条件。

2.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学习无穷级数的概念,无穷级数收敛的概念,函数的幂级数展开等知识,使学生认识有限与无限的关系,具有用有限的知识去了解无限知识的科学方法。

(2)学习本章内容使学生对级数具有一定的运算、观察和分析能力。

(3)通过幂级数、傅立叶级数应用例题的教学,使学生初步认识到学习函数展开为幂级数、傅立叶级数的必要性。

(五)空间解析几何

1.知识点和教学要求

(1)掌握

方向余弦,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两矢量的夹角,两矢量垂直与平行的条件,平面方程的点法式、一般式、截距式,点到平面的距离,两平面夹角公式,直线方程的对称式、一般式,两直线的夹角公式,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公式。

(2)理解

矢量的概念,空间直角坐标系,矢量的线性运算,矢量的数量积、向量积,矢量的模,单位矢量,矢量的分解,矢量的坐标。

(3)了解

矢量在轴上的投影,直线方程的参数式,曲面与曲线方程的概念,球面方程。

(4)其它

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矢径,母线平行于坐标轴的柱面方程,旋转曲面,椭球面,椭圆抛物面,矢量的混合积。

2.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对矢量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矢量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培养学生矢量的运算能力。

(2)通过对空间解析几何的学习,培养学生从几何直观方面分析和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方面的能力。

(六)多元函数的微积分

1.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1)掌握

偏导数及应用,全微分,二重积分的计算,二元函数极值及条件极值的求法。

(2)理解

多元函数的概念,偏导数与全微分的概念,二元函数极值概念,二重积分的概念,条件极值的概念。

(3)了解

二元函数的几何表示,二元函数的极限与连续性,多元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高阶偏导数,全微分的几何意义,有界闭区域上连续函数的性质,二重积分的性质。

(4)其它

混合偏导数可交换求导次序的条件,全微分存在的充分条件,三重积分的概念,全微分在近似计算中的应用,曲线积分的概念。

2.能力培养要求

(1)在一元函数微积分的基础上,通过对多元函数微积分概念的学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导数、微分、积分的概念,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深层思考和观察的能力。

(2)通过对多元函数导数、微分、积分方法的学习,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推理的能力。

(3)通过对偏导数应用,二重积分应用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II 技术数学模块

(一)线性代数

1.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1)掌握

行列式的性质、计算,矩阵的运算,矩阵的初等变换,逆矩阵的求法(公式法、初等变换法)。矩阵秩的求法,用初等变换法解线性方程组。

(2)理解

行列式的概念,矩阵的概念,逆矩阵的概念,矩阵的秩的概念。

(3)了解

行列式的代数余子式,行列式的转置,三角行列式,矩阵的转置,三角矩阵,阶梯形矩阵,行列式与方阵的关系,克莱姆(Cramer)法则,用逆矩阵法解线性方程组。

2.能力培养要求

(1)通过行列式性质、矩阵运算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行列式、矩阵基本运算能力,掌握一种新的计算方法,具有更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通过克莱姆法则,用矩阵的逆、初等变换解线性方程组,使学生掌握解线性方程组的新方法,结合计算机,使学生具有对复杂线性方程组的求解能力。

(二)概率初步

1.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1)掌握

古典概型,概率的加法、乘法公式,0-1分布,二项分布,正态分布及其简单应用,数字特征计算。

(2)理解

随机事件,概率及其性质,条件概率,随机变量,概率分布,数字特征。

(3)了解

事件的运算,贝努里(Bernoulli)概型,泊松(S.D.Poisson)分布,均匀分布。

2.能力培养要求

(1)培养学生用随机变量描述随机事件的能力,并具备计算古典概率的能力。

(2)运用数字特征的基本性质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数理统计初步

1.知识点与教学要求

(1)掌握

样本均值,方差的计算,点估计,区间估计的方法,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2)理解

总体、个体、样本、统计量、点估计,区间估计、假设检验。

(3)了解

常用统计量的分布,一元线性回归分析。

2.能力培养要求

利用观察所得资料对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分布函数等进行估计、分析和推断。

三、学时分配

四、几点说明

1.本教学基本要求适用于招收高中毕业生,学制为三年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各专业。

2.本课程包括微积分学、技术数学两部分,学时分别为94和62左右。带*部分根据各专业特点选取不同内容。

3.考核方式:微积分学中一元函数微分数、一元函数积分学、微分方程以目标控制为主,带*部分以过程控制为主。

4.各教学单元重点、难点、深广度的教学说明

(1)一元函数微分学

重点: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导数的概念和计算,函数极值求法。

难点:复合函数,极限概念,复合函数导数的计算。

(2)一元函数积分学

重点:不定积分、定积分的公式,定积分的应用。

难点:求积分,定积分的概念和应用。

(3)微分方程

重点:一阶线性微分方程。

难点:常数变易法。

(4)级数

重点:常数项级数敛散性的判定。

难点:将函数展开成幂级数。

(5)解析几何、矢量代数

重点:矢量概念及用坐标进行矢量运算。

难点:点、线、面之间的关系。

(6)多元函数微积分

重点:偏导数、全微分、极值的求法。

难点:复合函数求偏导,二重积分的定义及积分限的确定,二重积分计算。(7)线性代数

重点:行列式、矩阵的运算,初等变换、高斯(Gauss)消元法。

难点:矩阵的秩,求线性方程组的解。

(8)概率初步

重点:古典概型、随机变量的概念,正态分布及其简单应用,数字特征。

难点:概率的加法、乘法公式,随机变量的概念。

(9)数理统计初步

重点:样本均值方差、计算,区间估计,假设检验。

难点:区间估计,假设检验。

5.作业

(1)结合讲授内容,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运用的练习,注意习题的典型性。(2)题量根据内容选定,以中等程度的学生在1小时左右内完成为宜。

6.推荐教材和参考书目

(1)《应用数学基础》兵器工业出版社李文丰主编

(2)《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同济大学应用数学系主编(3)《高职高专数学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谢国瑞主编

(4)《高等数学》高等教育出版社侯风波主编

(5)《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李林曙主编

(6)《经济应用数学》重庆大学出版社何良材主编

数学教研室 2004年6月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征求意见稿) 中小学教育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是提高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各学校必须认真贯彻国家教育方针,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为促使教学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科学化,保证国家教育方针和课程设置在教学活动中得到全面贯彻落实,促进我市基础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现根据我市实际,对中小学的教学常规管理提出如下基本要求。 一、计划 1.严格按课程方案开齐各类课程,上足课时,制定符合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要求的课程实施计划,特别要按规定开设科学、艺术和实践活动课程,重视校本课程开发,推进初中综合课程和高中选修课程建设,并保证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自主选择空间。在学校和班级的醒目位置公示学校和班级课表。学校和学科教师均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 2.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由分管教学副校长组织领导教导(务)处、教科室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制订。计划必须对全学期的教学、教研工作提出明确目标和实现目标的具体措施。教学教研工作计划必须在开学前五天印发给学校各部门、教研组、备课组和学科教师,由分管教学的副校长和教导(务)处、教科室组织实施。 3.学科教研工作计划,由教研组长在教导(务)处、教科室指导下,根据学科教学研究要求及本校实际制订,其内容包括:(1)上学期教研工作情况分析;(2)本学期教研工作的目标、任务与要求;(3)教研活动的安排(含教科研课题研究安排)。建有备课组的学校要将备课组活动计划纳入学校教研工作计划之内。教研工作计划必须在开学前三天订好送教导(务)处、教科室审定,由教研组长负责组织实施。 4.学科教学进度计划,由备课组或任课教师根据本学科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制订。制订学科教学进度计划前,学校应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及“教学要求”,研究教材。计划要明确一学期的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难点,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性。其内容包括:(1)学生情况简析;(2)本学期教学总目标与要求;(3)完成计划的具体措施;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教师资格证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高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数学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掌握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和高中数学知识。具有在高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高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 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1.学科知识 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和高中课程中的数学知识。 大学本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包括数列极限、函数极限、连续函数、一元函数微积分、向量及其运算、矩阵与变换等内容及概率与数理统计的基础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知识是指《课标》中所规定的必修课全部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高中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高中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数学中常见的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 了解高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了解《课标》各模块知识编排的特点。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 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掌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中学数学学习方式。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教学技能是教师最基本的职业技能。它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教与学的有关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的学习、实现目标而采取的行为方式。从整个教学活动系统看,教学技能是教师面临教学情境时直接表现出来的一系列具体教学行为。可以说,它是教师所掌握的教学理论转向教学实践的中介环节,对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完成教学工作任务,增强教学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基本技能 一、运用数学语言技能 1、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严谨简约 数学教师对定义、定理的叙述要准确,不应使学生发生疑问和误解。教师要做到如下两条:一是对概念的实质和术语的含义必须自己有个透彻的了解。二是必须用科学的术语来授课,不能用生造的土话和方言来表达概念、法则、性质等。严谨,除了具有准确性之外,还应有规范化的要求,如吐词清晰,读句分明,坚持用普通话教学等。简约,就是教学语言要干净利索,重要语句不冗长、要抓住重点,简捷概括,有的放矢;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年龄特点,使用他们容易接受和理解的话语;要准确无误,不绕圈子,用最短的时间传递最大量的信息。 2、教学语言要形象有趣,通俗易懂 首先,要用形象化语言去解释抽象的数学概念。 其次,要精心锤炼描述性的语言,把学生带入美的意境,数学教学偶尔出现几句诗情画意的语言,效果更是不同凡响。 3、教学语言要幽默风趣,比喻恰当:一是可以激活课堂气氛,调节学生情绪。二是可以提高批评的效果,让课堂违纪地同学心悦诚服。 三是幽默可以开启学生的智慧,提高思维的质量。 4、无声语言要使用得当,恰到好处。无声语言应该遵循下面的原则: ①不要过多地重复一个手势,以免学生感到乏味。②不要把手交叉在腰或笔直地扶在教台上装作老成持重,更不要搔耳挠腮,转移学生的视线。③不要把手势结束得太快,以免学生感觉突然。④要保持手势自然、适度,达到“出其手若出其心”,不要大动作,不要太夸张、太过火。 二、板书、绘图、绘画技能 板书在课堂教学中与讲授相辅相成,是教师向学生传递教学信息

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小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一、制定教学计划的基本要求 制定教学计划的依据是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和学生的实际。学校、科组、教师都必须制定教学计划。学校教学计划要在开学前三天跟教师见面,科组、教师教学计划要于开学两周订好上交。 1、制定学校学期教学工作计划的其本要求: (1)、简要分析各科组教师的素质、能力等结构情况和各级各班学生的素质、智能等基本情况,并对教学力量等安排作出优化组合。(2)、根据《课程标准》制定出各级课程的学周安排,根据实际分配教师的具体教学任务。(3)、明确各科组、各年级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实验的主要任务和要求。(4)、明确各级的第二堂活动、生产劳动和教学教研活动的次数、时间,以及每次活动的主要容、目的意义和执行负责人。(5)、对各级各科的教学工作、作业布置、作业批改及教学质量提出基本要求和目标,并制定出检查、落实的措施。(6)、规定全校统一的考试次数、时间,以及每次考试的性质和目的,明确分析和总结考试情况的要求。(7)、提出各级、各科提高教学质量的意见。(8)、提出提高教师素质和业务水平的规划和办法。(9)、作出添置、完善教学设施设备和教学资料的意见。 2、制定科组教研计划的其本要求:(1)、明确集体学习、研究本学科的教学计划和新课标的时间,以及每次学习、研究的重点。(2)、明确各级研究教材、教法及教学实践的主要目标和重点。(3)、明确各级教学(教

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时间的次数、时间,以及每次活动的主要容、形式、目的和执行负责人。(4)、明确科组及教学的教学研究专题、教改实验项目和作业布置批改的要求。2、制定科组教研计划的其本要求:(1)、明确集体学习、研究本学科的教学计划和新课标的时间,以及每次学习、研究的重点。(2)、明确各级研究教材、教法及教学实践的主要目标和重点。(3)、明确各级教学(教研)活动和第二课堂活动时间的次数、时间,以及每次活动的主要容、形式、目的和执行负责人。(4)、明确科组及教学的教学研究专题、教改实验项目和作业布置批改的要求。3、制定教师学期学科计划的基本要求:(1)、明确学期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基本容、系统、知识、重点、难点。(2)、简要分析学生知识、能力和非智力等方面的现状。(3)、确定各单元(课题)的主要教法,提出提高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4)、对各教学单元(课题)作出大体时间安排,包括讲课、实验、课外作业、复习、考试、考查、参观、访问等。(5)、明确本学期教学所需的主要教具和资料。 二、备课的基本要求 1、端正思想。 备课是教师的基本功,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不是背课,不是摘抄课文要点,更不是教参搬家。备课是熟悉教学对象和教材,弄清学生知识底子、教材的系统性及其重点、难点,根据教学大纲(课标)要求,以教学目标体系为指导,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您现在的位置:范文先生网>报告总结>调研报告>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2020-04-18 调研报告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调研报告 在人们素养不断提高的今天,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报告中提到的所有信息应该是准确无误的。为了让您不再为写报告头疼,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调研报告,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信息技术教学改革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丰富了课程的内容,另一方面是丰富了教育的形式。在计算机知识与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课程设置的科学性是不容置疑的,不同的教育形式又是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我们初中信息技术教研组进行了一些课堂教学改革的具体实现措施和方法如下: 1、建立研究学习小组,互帮互学拉近学生之间的差异。我们把所任教的班级进行分组,每个班分成12小组一般一个小组有5个学生,相对有二位低层生,两位中层生和一位高层生。高层学生当组长,中低层学生是积极的参与者。在小组学习过程中,个人学习的成功与他人学习的成功是密不可分的,小组之间保持融洽的关系、相互合作的态度,共享信息和资源,共同担负学习责任,完成学习任务。 2、采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模式。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以完成一个个具体的任务为线索,把教学内容巧妙地隐含在每个任务之中。教学任务都贴近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是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完

成一个个任务逐步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技能。真正为学生营造一个建构知识、寓学于实践的环境,让他们在这个环境里,充满兴趣愉快地进行学习,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如林召凯老师在讲授《幻灯片的制作》时,通过“展示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有想去做的冲动,于是老师做出简单的“讲解演示”后,调动了学生自己动手的积极性,课堂效果非常好。 3. 师生角色的.变换在课堂教学改革中,学生的知识不再是单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的,更多的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或者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自己获得的。老师的使命应该是:一个热情的“指导者”,一个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最有益、最有力的“教学工具”,一个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规范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强有利的“引导者”。如在学习《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初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上网查找资料的能力,第一课时我们让学生通过网络查找硬件的组成,包括名称、生产厂商、图片、作用等以表格的形式保存下来,发到教师的邮箱里,第二课时让学生观看《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的视频,并当场拆开主机让学生观看,第三课时让学生总结出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并进行质疑讨论,我在一旁进行指导,效果相当不错。 4、上课实行网络教学,充分发挥网络教学的独特优越性。因为网络教学提供界面友好、形象直观的交互式学习环境,能提供图文声像并茂的多种感官综合刺激,还能按超文本、超链接方式组织管理学科知识和各种教学信息,目前在Internet 上按这种方式组织建构的知识库、信息库浩如烟海,并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信息资源,因而对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与发展,即促进学生关于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是非常有利的,也是其他的教学媒体或其他学习环境无法比拟的。二、存在的问题: 1.分组、分层教学实施的不够好,各环节的落实不到位。 2.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往往是被动地按照教师要求的步骤操作、练习。 3.课时少,时间短,对上机实验遇到的问题很难一一解答。 4.重点和难点有时把握不准。 5.教师授课不够精练。三、采取的措施和建议 1.利用好任务驱动教学法。课堂设计适当的问题,调动学生的思维。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育心理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问题的设计一定要有深度,只有深度的问题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潜能。 2.利用好“学案”。让学生通过“学案”引领他们自主的学习。 3.可采用基于网站式的教学,进行资源共享,便于师生交流,同时可作为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作品展示的平台,激

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课堂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 新课程、新课标、信息技术、网络资源、新时代对人才要求标准都给教育带来新的形势。教师队伍建设,课堂教学效益研究永远是学校教学管理不变的主旋。随着新课改以及新的教育理论,教育口号多发的时期,如何遵循教学基本原则,保证教学质量,是每个管理者及工作者都必须要保持清醒头脑,并能与时俱进的大事,不能把教育口号、理论、研究混为一谈,因为每一堂课都是师生不可重复的生命体验。素质教育呼唤高素质教师,而高素质教师的生命活动主要是体现在富有启发性的新的课程教学设计以及实施上,要探索教与学多种方式。因此,在新的形势下,我们有必要对课堂教学的效益进行深入研讨并指出具体要求。一堂好课不仅仅是45分钟而应有三个重要方面:①备课②上课③课下辅导。 一、备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备课的质量决定上课的质量。 1.原有教参、教材、教具意义上的备课已远远不够备好一节课的基本条件。开放共享的网络资源,生动形象便捷的“正投”设施,高科技、高智、活跃环境长大的新时代学生, - 1 -

都迫使我们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课堂等,要了解学生状况,充分利用所有丰富资源与条件,要让严师的内涵注入更多的指导、引导意义。 2.要多开展集体备课,有的甚至可以一人主备,创造性的资源共享。正确处理好深钻、细研与精力有限的矛盾。为了传承教学中宝贵经验,每学年每年级教研组应编辑一本实践检验过的…案例?,以使体验提升为经验与理论。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根本保证,如何加大检查交流力度是管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年终检查要对此环节在管理及教师群体的备课水平方面做出具体汇报。 3.深入的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备好课,其中重要一环就是钻研教材,如何不能很好地熟悉、理解、驾驶教材,无论用什么样先进方法和现代化手段,都将会是空洞的形式而低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意思是说只有对细微的道理有深刻的了解,并能加以阐述,才可以当教师。所以要上好课,首先要钻研好教材。研究教材一般分为三步:第一步熟悉课程标准(大纲、考纲),第二步阅读教材(把握内容、明确教材地位),第三步:分析教材,读懂教材。纲举目张,从整体把握上再去把握各个从属部分,这还只是教师自我内在感受,教给别人什么怎么教,关于你对教材怎么分析,这- 2 -

初级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初级中学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一、考试目标 1.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掌握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中学数学的知识。具有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初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 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1.学科知识 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内容知识。 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专科数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知识是指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

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以及初中课程中的全部数学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中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 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掌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中学数学学习方式。 掌握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教学技能 (1)教学设计 能够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数学学习经验,准确把握所教内容与学生已学知识的联系。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掌握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中学数学的知识。具有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初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 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1.学科知识 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内容知识。 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专科数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知识是指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以及初中课程中的全部数学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中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 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掌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中学数学学习方式。 掌握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教学技能

常规教学基本要求

一、教学常规的基本要求: 1、每位教师在学期初要对照课程标准通读全册教材,了解全册教材内容和各章节在全册教材中所处的地位,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2、上课前要备好课,做到备教材、备考纲、备学生,提前一周写好教案; 3、每节课都要在预备铃响到教室门口侯课,上课要准时,不拖堂、不提前下课;有迟到的学生要问清原因,不允许学生随意离开课堂;眼保健操时间应组织学生做好,禁止个别学生外出; 4、每节课后作业要精选,作业量要适当,批改要及时认真,所订的学科练习册要至少批改60%以上,每月要至少有一次测验; 5、要坚持听课,主要听本学科及相关学科,每周至少一节,教研组长、学科骨干要至少两节,并做好听课记录与评价; 6、积极参加教研组会议及活动,主动承担教研任务,外出参加教研活动,回来要向学部领导、所在教研组传达汇报。 7、提倡教师个别辅导,但严禁占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集体补课; 8、上课时要衣着整洁大方,举止端庄,语言规范,讲普通话,没有特殊情况不能坐着讲课,严禁接打手机或查看手机信息,不得随意离开课堂包括早、晚自习课; 9、严格按课表上课,没有学部批准不得私自调课串课,包括早晚自习,随意调课且不在教务处备案,视为教学违纪; 10、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得在课堂上训斥学生,更不能随便责令学生离开课堂。 11、每位教师都要按照学部安排,承担监考任务,监考要认真负责,不做与监考无关的事情,收发试卷要规范及时; 12、未经学部审批,任何教师不得向学生推销、订购复习资料、课外读物和模拟试卷、练习册等; 13、语文、英语早读,要做好计划和安排,要有目标、有任务、有检测、有考核、有实效; 14、每位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教育理论与方法,不断改进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效率及教学质量; 15、教师要不断成长进步,具备一定科研能力,每学期撰写出至少一篇教学案例、经验总结或论文; 16、学部教学检查每学期至少进行三次,每次都评出等第,并作为教师工作考核的重要数据指标。 二、各学科作业量最低标准要求: 语文:作业每周2次,作文每三周一次,加适当的单元测验、练习批改。 数学:每周三次,加适当的单元测验、练习批改 英语:作业每周2次,作文或日记每三周一次,加适当的单元测验、听写、练习。 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高考学科每周2次,非高考学科每周一次,加适当的单元测验、练习。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课题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课题实施方案

《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课题实施方案 ——来宾市兴宾区城厢镇中心小学莫方平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突出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与课程改革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新课程在一个比较高的水准上推进。在课堂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不但仅是一种手段,而是一种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信息技术不再仅仅作为辅助教或学的工具,而是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线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 当前,在中小学各学科教学实践中,广大教师已经进行了信息技术应用于学科教学的尝试,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促进了各学科课程改革的深化,给教学带来了诸多好处,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已成为教师的重要职责,但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不少问题: 1、教学设计中具体怎样利用信息技术优化教学过程,也就是怎样在信息技术条件下,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设计出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方案。 2、怎样避免应用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 3、怎样组建教学资源库,使教师从繁重的搜集素材、整理素材、甚至制作教学课件的劳动中解脱出来,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程

改革实践中。 4、研究怎样解决硬件设备和软件资源匮乏的问题。 当前,我校已开通了校园网,建起了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现代远程教育资源教室和光盘播放室,同时计划建立教师电子备课室。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和多次培训,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及基本知识也得到大幅度的提高,为我们所进行“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的有效应用的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我们的教师在先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能充分发挥多媒体网络教学的优势,在学科教学中有效地应用信息技术,变革和建构多媒体学科课堂教学结构,使教师经过自身的课堂教学研究,讨论和相互观摩评议,增强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和动机,掌握研究方法,促使教师由“教书型”向“研究型”转变。 二、研究目标: 1、更新学科教师教育教学理念,树立信息技术整合于课程的教育信息技术观,提高教师的信息素养。 2、在国家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过程中,指导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改变教(学)方式,探索适合本学科特点的教学模式。 3、指导教师搜集教育教学素材,开发教学软件,组建教学资源库,利用校园网,达到资源共享;学科教师具有自己能够制作简单课件的能力。 4、改进学校的硬件环境,创设出适合信息化的教(学)环境,尝试在网络环境下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初中数学教师资格证复习资料学科知识与教学技能

模块二:课程知识 第一章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与基本理念 第一节:影响初中数学课程的主要因素 1、初中数学课程是一门国家课程,内容主要包括课程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评价手段。它体现了国家从数学教育与教学的角度,对初中阶段学生实现最终培养目标的整体规划。 2、影响初中数学课程的主要因素包括: 一、数学学科内涵: (1)数学科学本身的内涵(数学的知识、方法和意义等) (2)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学科的内涵(理解数学的整体性特征,领悟相关的数学思想,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等) 二、社会发展现状: (1)当代社会的科学技术、人文精神中蕴含的数学知识与素养等 (2)生活变化对数学的影响等 (3)社会发展对公民基本数学素养的需求。 三、学生心理特征。 初中数学课程是针对初中学生年龄特征和知识经验而设置的,因此学生的心理特征必然会影响着具体的课程内容、 (1)适合学生的数学思维特征 (2)学生的知识、经验和环境背景 第二节、初中数学课程性质 一、基础性 (1)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中应当有大量的内容是未来公民在日常生活中必须要用到的。(2)初中阶段的教育是每一个学生必须经历的基础教育阶段,它将为其后续生存、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3)由于数学学科是其他科学的基础,因此数学课程内容也是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其他课程的必要基础 因此,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 二、普及性 (1)初中阶段的数学课程应当在适龄少年中得到普及,即每一个适龄的学生都有充分的机会学习它 (2)初中数学课程内容应当能够为所有适龄学生在具备相应学习条件的前提下,通过自己的努力而掌握 三、发展性

教学常规五项基本要求

教学常规五项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教学常规五项基本要求 一、计划与总结“三突出”: 开学有计划,期末有总结,体现教学工作的善始善终。 计划突出目标、进度、措施 总结突出重点、亮点、反思 完成突出及时、规范、完整 1.各教研组工作计划应根据上级的教学计划或有关教学工作的知识及新课标、教材,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教研组工作计划应具备:(1)本学期教学、教研教改、青年教师培养等方面的工作目标及措施;(2)教研教改和实施计划;(3)各年级活动科技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计划、落实措施。(4)本学期各年级教学进度表和教学科研安排。2、学科教学计划以备课组为单位制定,应具备:(1)教材分析;(2)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以及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的分析和要求;(3)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4)以单元或章节拟定的教学进度表;(5)教研教改课题及教研活动日程安排。3、教师、备课组教学总结应在期末放假前及时交教务处备案。 二、备课与上课“三不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与基础,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备课与上课要力求做到: 抓住基础知识不放,

抓住学生主体不放, 抓住启发互动不放。 (一)、备课 1、实行集体备课制。二人以上的备课组实行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五统一”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五统一即:统一教学指导思想、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研究教法和学法、统一练习与测试。所有教师须按时认真参加集体备课,备课组长做好集体备课记录并纳入学期考核。 2、教师上课必须有教案。教案要求:(1)教案内容要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课堂练习设计、作业布置等,主体部分是教学过程,体现学生活动、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和教学手段的使用;(2)超前一周备课,提前一天写好教案,上课前应再加以修改、充实、完整。要根据课堂教学实践的得失,写好教学反思;(3)初级教师写详案,中级教师可写详案或较详案,高级教师可写较详案或略案 (二)、上课 课堂教学是学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传授知识、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基本技能的主要渠道;也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良好思想品德的主要场所,是整个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的授课质量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学生学习的质量,因此教师必须以极其严肃认真的态度进行课堂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改革

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改革 论文摘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的方式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这就给新时期的每一位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教学改革已是当务之急。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模式教学改革 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信息技术逐步运用到教育教学当中,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教育教学效果,所以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使它成为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有效工具。 一.教学内容的呈现 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成为课堂教学信息呈现的重要手段。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新地运用电教媒体,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以绘声绘色,栩栩如生的形象反映客观事物,图,文,声并茂的三维方式呈现教学内容,能极大地满足学生视听感官的需求,充分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获得良好地心理体验才会产生心向往之的情感,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学习,实现学生主动学习。(1)〔P189〕从中可以看出运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教学,能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

趣,提高教学效果。 二.学生学习方式的拓展 信息技术不仅是丰富的资源,而且是有力的学习工具,例如:多媒体语言实验室为学生学习外语创造良好地学习环境,师生实现双向对话,可听可视,录音跟读,并且反复操练,强化,每位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学习基础,主动选取和控制教学信息,自觉反复操练,模仿强化;教师可及时收集学生的反馈信息,进行个别指导,调控教学,学生愉悦,主动地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 信息技术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方式,激素及多媒体,网络成为学生学习的媒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需要,选择自己的学习软件,选取有关内容加以学习,有的软件还配有游戏式的评价联系,不管哪一层次的学生只要练习过了关,都会给予“你真棒”,“别灰心”,“再来一次”等相应鼓励性的配音评价。在网络媒介中,信息是共享的,Internet是一个强大的信息资源库,学生可以上网快速地获取丰富的信息资料,有目的地处理信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意识,有利于学生开展主动的探索型的学习活动。 三,教师教学方式的更新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理论指导下,为完成特定的教学目的和内容而建立起来的教学结构和活动程序。教学模式是教师进行教学的行动方式,体现教师的教学方式,把信息技术应用于各学科教学中,进行教学再设计,必将更新教师教学方式。如今,课件制作室、电子阅览室、数字投影教室、多媒体语言实验室、多媒体网络教

最新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1)

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 课程简介: 本课程主要内容为数学课堂教学的基本介绍和训练,包括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结束、语言等技能。本课程的特点之一是数学课堂教学技能设置全面,而且不限于课堂教学本身;特点之二是紧密结合数学课堂教学实践,本课程需大量课堂教学案例,并给出必要的点评,有利于准教师进一步地细细揣摩;特点之三是每章都设有情景引入;特点之四是在每章后设置了技能训练实践的项目供学生思考与训练,以便加深理解,消化所学技能;特点之五是章节设计的主线围绕技能训练,有关技能必要的理论阐述尽量简化,以突出技能的操作方法和实施要点。 教学简纲: 第一章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与课后反思 第一节数学学课堂教学与设计 第二节数学课堂课后反思 第二章数学课堂导入技能 第一节数学课堂导入技能运用的目的与设计原则 第二节数学课堂导入技能的类型与方法 第三节数学课堂导入技能实施要点 第三章数学课堂结束技能 第一节数学课堂结束技能类型与使用方法 第二节数学课堂技能实施要点及误区分析 第四章数学课堂语言技能 第一节数学课堂语言技能结构要素与类型 第二节数学课堂语言技能基本要求 第五章数学课堂讲解技能 第一节数学课堂技能实施要点 第二节数学课堂讲解技能实施要点 第六章数学课堂强化技能 第一节数学课堂强化技能类型与实施方法 第二节数学课堂强化技能实施误区 第七章数学课堂变化技能 第一节数学课堂变化技能的类型与方法 第二节数学课堂变化技能实施要点 第八章数学课堂多媒体设计与使用技能 第一节数学课堂多媒体设计与使用技能类型与方法 第二节数学课堂多媒体设计与使用技能实施要点 第九章数学课堂观察技能 第一节课堂观察的对象与范围 第二节课堂观察技能的使用方法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与方法创新

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改革与方法创新 娄山关镇中心学校谢代江 一、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变革的思考 在发达的地区,早已在中小学开设了信息技术课程,并已经深入贯彻,实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教学特色的教学方法,使信息技术教学质量大大提高。在我们桐梓,信息技术教育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传统的教学方法还没有完全得到更新。有条件实现信息技术教学的学校,没有充分的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硬件设备。信息技术新课程的教学改革,我认为,须做到以下几点: 1、教学观念的更新 一个人的认识过程首先需要外部刺激,我们要充分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的优势提供多样化的外部刺激,为学习者创设多样化的情境,进一步优化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使教学内容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多样化,有利于帮助小学生获得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和理解,有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从小学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结合入手,创建新型教学结构,实现新型教育思想、新型教学观念的根本变革,正是当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实现创新教育观念的切入点。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我确立了五个方面的观念,即:以学生为主体,倡导开放式、多元化的教学观念;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树立教育公平化的观念;充分相信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和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观念;充分了解学生的好奇心,以学生的好奇心为切入点,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全面贯彻素质教育精神,确立科学教育观念。 2、教师角色的转变

教师的主要职能由“教”转变为“导”,要更加注重教师“导”的作用。择优而“导”,“导”之有效;有法而“导”,“导”到实处,以“学生发展为本”。这就决定了教师在课程中需要体现“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等角色。在传统教学中,教师的主要职能是“教”即传道,授业,解惑。教育技术的现代化使教师的角色发生变化,主要职能由“教”变成“导”,由传统教育教学中教师为中心的主体者转变到今日以学生为中心的主导者、启发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的大量工作也由课堂上的讲授知识变成了课前的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软件制作,选择教学活动策略;变成了课中的演示导学;变成了课后教学信息反馈和教学策略调整,进一步优化教学效果。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量的增加,必将更加注重教师“导”的作用。 由于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学习的内容大大超出了课堂教学、教材、教学参考资料的范围,老师们失去了书本和大纲的依托,因此我们的老师在走进教室、走近学生的时候出现了从来没有过的“忐忑不安”的感觉。 教师的这种感觉,首先将直接导致师生关系的改变。以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有居高临下的感觉,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但在这门课中,教师只有放下架子,与学生共同探索,才能达到令人满意的指导效果。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共商有关问题。在研究性学习中,师生之间的界限趋于淡化,教师和学生之间应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学由“我说你听”变为一起讨论,一起商量。即“亦师亦友”的师生关系。

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完整版

初中数学学科知识与教 学能力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数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初级中学) 一、考试目标 1.学科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掌握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的知识、中学数学的知识。具有在初中数学教学实践中综合而有效地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 2.初中数学课程知识的掌握和运用。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熟悉《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要求。 3.数学教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理解有关的数学教学知识,具有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 二、考试内容模块与要求 1.学科知识 数学学科知识包括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中的内容知识。 大学专科数学专业基础课程知识是指: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等大学专科数学课程中与中学数学密切相关的内容。 其内容要求是:准确掌握基本概念,熟练进行运算,并能够利用这些知识去解决中学数学的问题。 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和部分选修内容以及初中数学课程知识是指高中数学课程中的必修内容、选修课中的系列1、2的内容以及选修3—1(数学史选讲),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选修4—2(矩阵与变换)、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修4—5(不等式选讲)以及初中课程中的全部数学知识。 其内容要求是:理解中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掌握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公式、定理、法则等知识,掌握中学常见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空间想象、抽象概括、推理论证、运算求解、数据处理等基本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 2.课程知识 了解初中数学课程的性质、基本理念和目标。 熟悉《课标》所规定的教学内容的知识体系,掌握《课标》对教学内容的要求。 能运用《课标》指导自己的数学教学实践。 3.教学知识 掌握讲授法、讨论法、自学辅导法、发现法等常见的数学教学方法。 掌握概念教学、命题教学等数学教学知识的基本内容。 了解包括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与考试、数学课外活动、数学教学评价等基本环节的教学过程。 掌握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中学数学学习方式。 掌握数学教学评价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教学技能

教学常规五项基本要求

第一部分教学常规五项基本要求 一、计划与总结“三突出”: 开学有计划,期末有总结,体现教学工作的善始善终。 计划突出目标、进度、措施 总结突出重点、亮点、反思 完成突出及时、规范、完整 1.各教研组工作计划应根据上级的教学计划或有关教学工作的知识及新课标、教材,并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可行的学期工作计划。教学计划在开学后一周内完成。教研组工作计划应具备:(1)本学期教学工作目标及措施;(2)教学计划;(3)本学期各年级教学进度表。 2.应具备:(1)教材分析;(2)教学重点、难点的分析以及教材在整个知识体系中的位置的分析和要求;(3)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4)以单元或章节拟定的教学进度表; 3、教师、备课组教学总结应在期末放假前及时交教务处备案。 二、备课与上课“三不放”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与基础,上好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备课与上课要力求做到: 抓住基础知识不放, 抓住学生主体不放, 抓住启发互动不放。 (一)、备课 1、实行集体备课制。二人以上的备课组实行每周一次的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做到“四定、五统一”四定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五统一即:统一教学指导思想、统一重点难点、统一教学进度、统一研究教法和学法、统一练习与测试。所有教师须按时认真参加集体备课,备课组长做好集体备课记录并纳入学期考核。 2、教师上课必须有教案。教案要求:(1)教案内容要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具、教学过程、课堂练习设计、作业布置等,主体部分是教学过程,体现学生活动、教学环节的合理安排和教学手段的使用;(2)超前

一周备课,提前一天写好教案,上课前应再加以修改、充实、完整。要根据课堂教学实践的得失,写好教学反思;(3)初级教师写详案,中级教师可写详案或较详案,高级教师可写较详案或略案

数学教师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

数学教师基本的课堂教学技能 一个数学教师,尤其是新教师,怎样吸引学生,怎样启发学生,怎样提问学生,怎样管理学生。怎样导入,怎样探究,怎样巩固,怎样结束,都是非常基本的常用的课堂教学技能。 1、怎样吸引学生 课程计划制定者基于社会的、数学的、学生的未来需要,提出了学校数学的目的和相应的教学内容,但是,这一切并不完全是学生兴趣所在,所以,为了达到这些目的,让学生掌握这些内容,教师除了要教育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勇于战胜学习道路上的各种困难以外,还必须想方设法努力使自己的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吸引学生。 教与学是师生心灵的交往,成功的教学不是靠教师单方面的灌输。国外有些教科书是在采访和调查了许多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后才确定教学内容的呈现途径和形式,希望学生对它产生好感,想读、想了解。我国最近出版的教材也在向这样的方向努力,力求贴近学生的现实。但是,教材毕竟是面向所有学生的,由于各地校的发展水平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关心的热点也不同,教材很难作到吸引所有的学生,所以,教师根据学生的现实情况设计教学,以保持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非常必要的。 吸引学生的主要方式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字:联系、挑战、变化、魅力。所谓联系就是教学设计要联系学生的客观现实和数学现实,使教学内容不是空洞无物而是有意义的,是与其已有经验和知识有联系的。挑战自然是教学任务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平庸拖沓的教学安排不可能吸引学生,教师应该尽可能地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感到学习充实,收获大。一题解毕,谁还有其他创新的解法?类似具有挑战性的问题都能吸引学生。变化是教师在学生注意力涣散或情绪低落时,改变教学的形式、讲授的语速语调等,重新将学生的注意力拉回到教学中来的手段,比如,上课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穿插多种教学任务如猜想、观察、听讲、思考、操作、自学、讨论、演算、小组竞赛等等,最后一种吸引学生的方式是增加教师自身的魅力,比如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亲切的语言、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都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如果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的精神需要,效果将会持久而巨大。 2、怎样启发学生 1

小学数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小学数学教学常规基本要求 小学数学就是一门重要得基础学科。为了加强教学管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使小学数学教学更加科学、规范,适应小学生素质发展得需要,对备、教、批、辅、评价等提出几点要求。 一、课前准备----备课 1、认真研读数学教学大纲(旧教材)以及《数学课程标准》(新教材),以先进教学理念指导教学实践。在全面熟悉本学期教材基础上,弄清本学期教材在小学阶段教材体系中得地位与作用,明确教学目得与要求,所教班级学生得思想状况及学习水平,各单元教学时间得安排与教学进度,主要教学措施与准备开展研究得教研课题,及准备开展得课外辅助活动。 2、教师应通过各种方式(课堂提问、作业批改、与学生交谈、个别辅导、家访等)了解学生得实际,除应了解学生得知识基础与能力水平外,还应了解学生得思想状况、兴趣要求、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等。对学有困难得学生更要深入了解,分析学业不良得原因,提供必需得支持与帮助,提高教学得针对性。 3、仍然要搞好单元备课,每单元教学前,应系统钻研本单元教材,包括叙述、例题与习题。做到“四个明确”(明确本单元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本单元知识与前后知识之间得联系,教学得重点、难点与关键),

做到“三不随意”(不随意拨高教学要求,不随意加快教学进度,不随意加重学生得作业与思想负担)。在了解学生知识基础与能力水平得基础上,列出新授知识点及能力要求,排出单元教学进度表。 4、提倡在个人钻研得基础上,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做到“三定”(定时间、定人员、定中心发言人)、“四个统一”(统一本单元教学目标;按知识划分课时,基本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重点、难点;统一双基训练内容及要求)。 5、认真写好分课时教案。教案根据不同课型(新授课、练习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得特点设计,应含有教学目标、教学过程、使用得教具与学具、学生开展得学习活动,课内外练习设计以及简要得板书等。教案要详略得当,学生学习活动设计应当作为教案设计得重点。一般应超1周备课,提前修改。 6、教学要体现“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知识教学与智能发展得要求,并注意根据数学学科得特点,结合智能教学渗透教育,培育与发展学生“愿意学、喜欢学、相信自己能学好”得积极情感。 7、按照教学目标,认真组织、处理与恰当运用教材内容,确定重点、难点与关键。对于重点内容与关键部分,应放在突出得地位,使学生通过切实有效得学习活动逐步加深理解,切实掌握;对于难点,可以采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