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及对策

[摘要] 道德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目前部分大学生不讲社会公德现象,本文分析了大学生社会公德缺失的原因,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大学生;社会公德;原因;对策

一、社会公德的内涵

社会公德是社会公共道德的简称,是指社会的公共生活所必须遵循的最起码的规则,是社会主义道德体系的基础,属于最低层次的道德要求,是造成良好社会风尚的有力武器,是衡量一个社会精神文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良好的社会公德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同时对维护良好的公共生活秩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公德现状及原因

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新生的社会公德建设的主体,从整体上看,当代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素质已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具有了较强的公德观念,然而还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现状令人堪忧。校园里一些不文明不道德的现象随处可见,在生活中随地吐痰、乱扔垃圾,或者是只关注个人卫生,不关注公共卫生,在食堂、公共汽车、影院等公共场所大声喧哗、起哄;在学习中,任意剽窃他人劳动成果,上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在图书上乱写乱画,在互联网中任意欺诈,传播淫秽色情内容;在社会中,随意践踏草坪,乱闯红灯等缺乏社会公德现象屡见不鲜,面对这些问题,我们不禁思索是什么原因致使当代某些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意识变得如此淡薄呢?

1、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

中国伦理文化是一种注重个人德性修养和发展的私德伦理体系,主流学派儒学从“人性本善”作为伦理思考的出发点,认为个人德性的根据只在

自身,孟子著名的“心性说”对此作了充分的阐述,“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德性乃“我固有之”,非“外铄”也。而孔子“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理想的核心也是“独善其身”。受这种思想影响的封建臣民,心无公共生活,缺乏社会公德也就不足为奇了。

2、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及宗法制度造成了社会公德的缺失

回顾我国历史,我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臣民社会”根深蒂固,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是以家庭为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城市经济出现之前,农业经济基础上产生的道德关系局限于家庭、家族、朋友的范围。虽然也有个人与国家的道德关系,但在中国世代相袭的宗法传统下,国家就像放大了的家庭,个人和国家的关系就如同家庭成员与家长的关系,于是,调节这些关系就带有家庭私人性的特点,道德强调的是个人德性,人们在观念上是忽略社会公德的。

3.当代社会公德教育存在缺陷

(1)学校教育是最有计划有步骤的,教育的层次性和深刻性是其它教育无法取代的,从小学、初中到高中、大学,道德课程都有,按常理来说每个人都有深厚的道德知识底蕴,每个人的道德修养都应当很高,其实不然,首当其冲的是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应试教育体制,从重视小学、初中、高中的升学率到重视大学的就业率,学校重知识轻德育,重理论轻实践,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应试教育体制的指挥棒

下,“育人为本,德育优先”,只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神话。其次在学校教育方法上:形式单一,照本宣科,简单的理论灌输,致使一部分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只是空洞,虚幻的理论,流于形式,没有学习的兴趣,觉得更没有学习的必要,其思想更是不会达到“真信,真用”的水平。

(2)家庭教育。

俗话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句话表明家庭教育对孩子潜移默化的重要性,但是现在存在许多家庭,比较重视子女的知识和智力教育,认为子女学习成绩好最重要,节假日忙于应付各种辅导班,所有一切时间都是在为考试成绩而战,就连一些子女力所能及的家务活,父母也是全部包办,而对于思想品德和精神品格方面的教育很少,何况,有

些父母的为人处事的做法,本身就是不符合社会公德的。这又能如何将遵守社会公德的观念灌输给自己的儿女呢?

4.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优胜劣汰,市场竞争激发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增强了时间和效益观念,但是另一方面,也滋生了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在这些人心目中,金钱是就是一切,为了金钱,什么道德法律都可以抛置脑后,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人们再也无法互相信任,而只能互相猜忌和设防,我们的社会正处在转型期,大学生也是正处在价值观还未完全成熟的敏感时期,思想比较活跃,容易受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如果不加引导,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很可能形成对他人对社会漠不关心的冷漠心理,形成道德品格的缺陷。

最后,我国的道德法律化程度较低

目前,我国《民法通则》中虽然也有“民事活动应当遵守社会公德”的法律条文,但缺乏实施细则,司法操作有难度,现有的遵守社会公德只能依靠个人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为时,道德规劝作用就显得力不从心。

三、解决大学生不良社会公德行为的对策

1、探索学校社会公德教育的新方法,增强针对性和有效性。

在学校教育中,高校必须改变重专业轻德育、重技能轻道德的办学理念,加大对德育工作的投入。切实将“育人为本,德育优先”放在重要位置,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大师资投入,打造一批言行合一,真正能为人师表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师队伍,编写接近大学生生活实际的公共教材,将那些理论和现实的热点问题联系起来,加以分析指导。同时我们也要与大学生这个群体加大沟通交流的程度,抓住他们所关心的实际问题予以引导,另外改变过去那种推荐的让人觉得高不可攀的“高、大、全”的英雄人物的做法,而是善于发挥身边的英雄模范的典型示范作用,让大学生们觉得良好的社会公德是看得见,摸得着的。另外发挥社会、学校、家庭三者齐抓共管的协调教育机制,使这三者形成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的合力。

2、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指学校在创建和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体现学校特色的、师生一致认同的思维模式、道德规范、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的总和。高校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即区域文化状态) ,是整个人类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在高等教育培育人、发展人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校园文化由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这四个方面组成。物质文化是实现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目的的途径; 制度文化作为一种内在的校园运行机制, 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保障系统; 行为文化是推进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良好载体和外在特征; 精神文化作为一种理性文化, 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 也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最高目标。要营造良好的大学校园文化, 必须将这四种文化充分地协调起来, 其中最关键的问题, 是要清楚地认识四个文化层次各自的倡导者与主体并明确其责任。比如在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建设过程中, 主导者是学校, 学生协同营造; 在行为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建设过程中, 校方只是倡导者, 教师是主导者, 学生则完全成了主体。

为了更好的强化大学生社会公德教育,我们可以在学校建立相应的制度,将大学生的社会公德行为和最后的综合素质测评关联在一起,并且建立相应的社会公德监督工作组,对于学校中发生的一些有违反社会公德的行为进行引导教育,使之逐步改变自己的行为。对于良好的社会公德行为予以鼓励、表扬。鼓励多建立一些弘扬社会主旋律的大学生社团,通过学校的报刊、广播、网络等传媒以及一些宣传活动和文艺活动来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以便更好的在大学生中间发挥校园文化的辐射和激励功能等等。使社会公德教育对每个人都形成一种无形的约束力。

3、加强道德立法,形成刚性约束机制。

立法部门、法律工作者应加强研究, 尽快建立和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道德法规, 使道德建设既有“自律”, 又有“他律”, “以德辅法”、“以法彰德”。只有辅以刚性的法律手段,大学生社会公德的形成、巩固和发展才能不受其他不良道德的侵害,才能使大学生的社会公德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对于那些还没有自律能力,不能通过自己的意识和行为来约束自己的,通过法律手段,可以起到威慑作用,从而达到放弃不遵守社会公德的行为,在实践中接受教育。

参考文献:

[1]刘学平,梁贵红.我国公民公共精神的缺失及培育[J]. 成都教育学院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