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三首.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赏析
颔联: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颔联渲染了什么样的意境?为何提到“青草 湖”和“黄帝陵”?
颔联中“雨昏”“花落”点染环境, 形成凄迷意境、伤感氛围。“青草 湖”“黄陵庙”引起读者对屈子怀 沙、湘妃泣竹等历史传说的联想。
赏析
颈联: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乍、才”两个虚词,极写鹧鸪的 啼声感人。“征袖湿,翠眉低”以 人的感受烘托鹧鸪的啼声之悲。
理解诗意
• ①鹧鸪在温暖的烟色荒地上面嬉戏,只见他们五彩斑 斓的羽毛那么整齐; ②看它们的行动举止,类别与平日活泼的山鸡相象。 ③天空阴沉雨水淋漓的时候,从巴丘湖,洞庭湖东南 湖边的青草地上经过; ④黄陵庙花瓣飘落,只听鹧鸪的啼叫声音。 ⑤身在异乡的客人刚一听到鸣叫,就不由自主抬起手 臂,听任泪水沾湿衣袖; ⑥美丽的女子刚一听到鸣叫,开口唱和一曲充满相思 情意的《山鹧鸪》,青黑色的眉毛黯然低垂。 ⑦宽阔的湘江上鹧鸪叫声此起彼伏,同是不幸境遇的 人们的情怀水乳交融; ⑧茂密的竹林丛中深处鹧鸪寻找温暖的巢穴,夕阳就 要落山,带来悲凉的苦意。
参照注释、理解诗意。
蝉垂下像帽带似的触角吮吸着 清澈甘甜的露水,连绵的声音从 稀疏的梧桐树枝间传出。蝉声远 传的原因是因为蝉居住在高树上, 而不是借助了秋风。
赏析
• 文中的蝉带有什么样的喻意? 喻指清高尊贵的人。 • 你能读出诗中“高”字的几重含义?
两层含义:一是实指蝉所居的梧桐树高, 二是暗指“饮清露”的品格之高。以之比人, 不光是 地位高,品格也高。
赏析
尾联: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从深日向西。
“相呼相应”既明写鹧鸪对啼的特 性,又暗指游子、佳人的心灵呼唤, 引起游子浓重的乡愁旅思。
赏析
作者借鹧鸪啼声抒写什么情怀?
表现鹧鸪啼声哀怨凄切,借以 抒写游子的乡愁旅思
测试
• (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 )等三个 方向写出了蝉的特点。 • (2) 你觉得诗人笔下的蝉具有怎样的品性? • (3)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 ( )的写法,表达含蓄,寓意深刻。 • (4)第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你从 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 (5)虞世南《蝉》一诗中,诗人借蝉抒怀, 表达自己品格高洁,不需要借助外力,自能名 声远播的句子是( ) • (6)积累:含蝉的古诗 、成语
参照注释、理解诗意。
一只离群的孤雁,它不喝水不啄食,只 是一个劲地飞着叫着,思念和追寻着它 的伙伴。又有谁来怜惜这浩渺天空中的 孤雁呢?然而它和雁群相失在云海弥漫 间,它望尽天涯,仿佛伙伴们就在眼前; 它哀鸣声声,好像听到了同类的呼唤, 然而野鸦们全然不懂孤雁的心情,只顾 在那里纷纷鼓噪不休。
赏析:
•这首《孤雁》诗,表 达的就是乱离飘泊中 失群人的痛苦心情。
测试
1、怎样理解“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两句? 孤雁真的看到了雁群、听到了它们的叫声吗?
(写孤雁边追边望,望尽天际,似乎又望尽了同 伴的身影;追飞不及,心中哀伤不已,好象又听 到了同伴的呼喊声。诗人这样写,其实是想表达 孤雁的念群之情是那样的浓烈,心中是那样的悲 痛,追求是那样的迫切。)
(1)这是一首咏物诗,从 等三个方向写出了蝉 的特点。(形状、习性、声音) (2) 你觉得诗人笔下的蝉具有怎样的品性?(品性 高洁,不攀附权贵。) (3)这首诗表面上是写蝉,其实是用了 的写法, 表达含蓄,寓意深刻。(托物寓意 ) (4)第三、四两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你从中得到了 怎样的启示? • 一个人品性高洁,有真才实学,即使没有外界的帮 助,也可以声名远播,取得成功。 (5)虞世南《蝉》一诗中,诗人借蝉抒怀,表达自己 品格高洁,不需要借助外力,自能名声远播的句子 是: ,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6)积累:含蝉的古诗 、成语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宋 辛弃疾 《西江月•月夜行黄沙道中》) 噤若寒蝉 金蝉脱壳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寒蝉凄切
古诗三首
教学目标:
1.了解古诗描写的景物和表达的情 感。 2.学习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写法。 3.背诵、默写。
蝉
虞世南
• • • •
垂緌饮清露, 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 非是藉秋风。
作者简介
• 虞世南,唐初书法家、文学家。字伯 施,越州余姚(今浙江)人。官至秘 书监,封永兴县子。人称虞永兴。能 文辞,工书法,继承了二王(王羲之、 王献之)的书法传统,外柔内刚,与 欧阳修、楮遂良、薛稷并称唐初四大 书法家。
2、既然是在写孤雁,为什么全诗最后两句会出 现野鸦呢?
(以野鸭反衬孤雁,表达诗人的爱憎之情。诗人以 孤雁自比,野鸭象征一些缺乏情感的平庸之辈。)
百度文库鸪
郑谷 • • • • 暖戏烟芜锦翼齐,品流应得近山鸡。 雨昏青草湖边过,花落黄陵庙里啼。 游子乍闻征袖湿,佳人才唱翠眉低。 相呼相应湘江阔,苦竹丛深日向西。
作者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 汉族,河南巩县(今河南巩义市)人。世称 杜工部、杜拾遗,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 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一生写诗 1400多首,广泛而真实地反映了唐代由盛走 向衰落这一历史过程中的种种景象,历来被 称为“诗史”。他诗艺精湛,被后世尊称为 “诗圣”。官至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 代表作有“三吏”、“三别”等。
• 作者为何在尾联提到野鸦? 以野鸦反衬孤雁,表达诗人的爱憎之情。 诗人以孤雁自比,野鸭象征一些缺乏情感 的平庸之辈。
赏析:
诗中传递出作者什么样的情绪?
写作背景简介
• 这首咏物诗作于大历初年杜甫旅 居夔州期间。由于四川政局混乱,杜 甫带着家人离开成都,乘船沿长江出 川,滞留夔州。诗人晚年多病,故交 零落,处境艰难,心中充满失意之感 和哀伤之情。
• 孤雁在干什么?作者为何“怜”它?
①它不饮、不啄,只是一个劲儿飞着、叫着,追 寻它的同伴。②作者同情失群的孤雁,其实是融 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经历了安史之乱,在那动 荡不安的年月里,诗人流落他乡,亲朋离散,天 各一方,可他无时不渴望骨肉团聚,无日不梦想 知友重逢,这孤零零的雁儿,寄寓了诗人自己的 影子。
• 作者借本诗抒发何种议论? 品格高洁者,不需借助外力,自能声明远播。
孤雁
杜甫
• • • •
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 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 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 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
说说“大雁”意象的文化内涵。
大雁是秋天的鸟,往往借雁 象征故乡或亲人的消息,表 达思乡之情或借雁叫来表现 秋天的凄凉孤寂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