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718中科大科技英才班介绍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在中科院有关研究所学 习专业选修课,参加科 研活动,攻读研究生。
第四年
……
第八 年
科大+研究所+国际化
本硕博长周期培养
一、二年级 在科大上基础课,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接受通识教育; 三年级开始 与研究所共同培养,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入研究所的科研一线,开展大学 生研究计划; 学生到研究所、国外大学学习专业选修课、参加科研活动、接触前沿研究 领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17
计算机与信息科技英才班
国际知名学者生涯规划座谈,邀请 IEEE Fellow,Yu Ming博士座谈
院士座谈学科与发展,邀请 我院名誉院长吴一戎院士与 学生近距离交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18
核科学技术学院
建校时设有原子核物理与原子核工程系(现为近代物理系)
所系结合系列活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14
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
仔细研究了剑桥大学的化学基础课程,结合科大的特点,对化学英
才班化学基础课程体系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 采用模块化设计,循环提高的模式,对五大化学基础课程教
学内容切块、重组,将知识点重新分类,形成模块,明确各模块
的教学内容、教学学时、教学学期、教学周及任课教师,由此组 成新的基础化学教学体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22
体会和思考
如何发挥大学和研究所两方面的积极性和各自的优
势,共同培养科技英才?
如何引导学生立志成为科技英才? 如何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培养? 如何更好地参与学生的培养,把一部分最优秀的本 科生留在国内一流研究机构和大学深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7
英才班基本概况
7个基础科学类 英才班名称
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 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 贝时璋生命科技英才班 力学科技英才班 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 赵九章现代地球和空间
(数、理、化、天、地、生、力)
所在院系
少年班、数学系 少年班、物理学院 生命学院 工程学院近代力学
2012年,在教育部召开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教30条)
工作会议上,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院士代表学校作大会发言, 介绍了中国科大“发挥科教结合、协同创新优势,培养拔尖人 才”创新实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21
科技英才班人才培养进展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各地
在教育改革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教育部组织编写了中国教育 前沿丛书,在《高等教育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一书中,编委 会以“科教结合,协同创新, 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为题,介绍了中国科大实施“ 拔尖计划”的典型经验。
依托中国科大成立“磁约束聚变堆总体设计组”(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19
核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20
科技英才班人才培养进展 科技英才班人才培养初见成效:
中国科大“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科技英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了特 色,受到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
毕业生中有459人毕业当年选择继续深造,其中包括普林斯顿大学、麻 省理工、耶鲁大学、加州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巴黎高工等国际一流 名校。英才班毕业生继续深造率达96%,其中出国读研196人,国内高校 读研112人,保送到科研院所读研151人。
经费累计投入:7000万元
(截至到2013年)
中科院“科技英才计划”:约1000万元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约6000万元
在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使用原版教材,推进双语教学和英语教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16
计算机与信息科技英才班
典型举措(计算机类) 明确培养定位
充分发挥研究所和我校的学科优势,重点培养计算机系统结构方面的 一流人才
制定培养方案
以“计算思维”为核心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分析借鉴Stanford等国际一流学府的做法,优化设计课程体系 立足科大校友和研究所资源,建立国际化教学指导委员会 参考MIT, UC Berkeley, Stanford, CMU等做法,建立国际一流的高层 次计算机专业教育模式和环境 邀请国内外一流学者来校开设“龙星计划”系列课程
中国科学院 科发人教函
科技英才班
天文科技英才班
字【2010】
68号
从大学一年级新生中选拔学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8
英才班基本概况
4个高技术类
英才班名称 师昌绪材料科学英才班 王大珩光机电英才班
(材料、光机电、应用物理、计算机与信息)
所在院系 化学院材料科学 与工程系 工程学院、信息 学院、物理学院 物理学院 计算机学院 信息学院 合作单位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 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批复文件号
焦安昌:中将军衔,总装备部科技委副主任,29基地司令员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4
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新探索
中国科学院“科技英才培养计划” (2009年启动)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10年 启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5
人才培养体系与特色 三结合
所系结合 优化学生培养过 程的成长条件 理实结合 提升学生的原始 创新能力
力学所副所长 力学所所长 数学所所长 生物物理所所 长 地球物理所所 长 化学物理系主任 讲授《边界层理论》课程
力学和力学工程系主任 亲自给学生开设和讲授《火箭技术概论》。 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 亲自为58级学生讲授高等数学课,编写《高等数学引论》、《 主任 生物物理系主任 从单位圆谈起》 创建生物物理系,提出加强基础教学,强调学科交叉。
、放射化学与辐射化学系
2008年以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为依
托设立核科学技术学院 为我国正在迅速发展的核电、热核聚变和核科学技术 及其应用培养高端科研、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扩大了所系结合的创新单元,由办英才班模式 扩展成办学院。
强-强联合发挥效益,2009年教育部学科排名第二,2010年3月
贝时璋
赵九章
地球物理系主任
担任《高空大气物理学》《大气振荡和高空大气中潮汐现象》 的主讲,组织编写《高空大气物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3
在北京办学期间培养的7700多毕业生中,已有34名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20多位科技将军和一大批国防科技中坚,他们为 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志珍: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
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龚惠兴: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神舟”号载人飞船应用系统总设计师 。 赵忠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十届
全国政协委员。
常永福:少将军衔,我国进行的45次核试验,参加了44次。
23
谢 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24
办学方式有别于当年占主导地位的理工分家的苏联模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2
办学初期,研究所科学家参与办学、授课情况
严济慈
应用物理研究
所所长
科大副校长
连续6年、每周3次给500多名学生讲授《电磁学》和《电动力学
》课程,并撰写《普通物理学》教材
赵忠尧 郭永怀 钱学森 华罗庚
原子能所副所 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 编写讲义并讲授《原子核反应》课程,将我国第一台加速器运 到学校进行实验和培养人才。 长 程系主任
每年与所里开两次联席会议,探讨英才培养模式,落实实施方案
数学科学学院和数学院成立联合工作小组: 华罗庚班管理委员会 华罗庚班教学委员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11
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
所系结合系列活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12
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
典型举措
制定联合管理制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10
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
典型举措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数学核心课程小班教学,体现英才培养 正在调研俄罗斯和法国的做法,探索数学英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体系
精炼必修课程,留足自主学习空间,组织课外读书班,精读数学名著
设立8门荣誉课程,强调深度广度,部分荣誉课程使用Princeton原版教材 充分利用夏季学期,引入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开设提高课程
科教结合协同育人
英才培养的举措与思考
陈初升
2013年7月18日
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是科大的传统!
钱学森在给学生上课
老一辈科学家主持设置系科专业,制定培养方案,亲自讲授 课程,形成了专业“精新活”和基础“宽厚实”的特点;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形成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传统;
钱学森亲自指导学生火箭小组的科研活动,第一届计算机专业学生参与 夏培肃主持的107计算机的研制。
*
中国科学院科 发人教函字 【2009】107
*
赵忠尧应用物理科技英
才班 计算机与信息科技英才 班
号
中国科学院科 发人教函字
【2010】68号
从大学三年级学生中选拔学生 注:标注*的英才班2011年已有第一届毕业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9
英才班基本概况
截止2013年7月,全校英才班共培养学生1272人,其中已毕业485人,在 读学生787人,占在校学生的11%。
合作单位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 上海天文台
批复文件号
中国科学院 科发人教函
字【2009】
107号
系
化学院 地空学院 物理学院天文与应 用物理系
新体系在保持我校基础宽厚特色的基础上,课程学时数均有
压缩,一般都在20至40学时之间。课程模块化后,可以挑选直接 从事有关教学内容最合适的科研型教师授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15
贝时璋生物科技英才班
认真调研世界一流大学,对课程内容按知识层次和研究层次进行
分级、实现本研课程长周期的衔接贯通、兼顾实验课程与理论课 程对应调整,完成了生物学类核心课程的梯度化设计。
双方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已制订《严济慈班章程》、《严济 慈班培养方案》
明确双方的师资投入
物理所选派近10名优秀研究人员担任讲座教师 学校选派有丰富经验的18位教授作为学业导师 充分发挥校友及物理研究所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13
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
科教结合 给予学生面向科技 前沿的机会
国际化
课程体系:数学(参照 法国、俄罗斯),化学、物 理(参照 英国剑桥大学) 邀请国外名家授课 与国外大学开设异地同步课程,通过网络同时上课 学生出国游学交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6
人才培养体系与特色 两段式
两段式 双通道
在科大学习 基础课
在中科院有关研究所学 习专业选修课,参加科 研活动,攻读研究生。
第四年
……
第八 年
科大+研究所+国际化
本硕博长周期培养
一、二年级 在科大上基础课,打下坚实的数理基础,接受通识教育; 三年级开始 与研究所共同培养,学生在导师指导下进入研究所的科研一线,开展大学 生研究计划; 学生到研究所、国外大学学习专业选修课、参加科研活动、接触前沿研究 领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17
计算机与信息科技英才班
国际知名学者生涯规划座谈,邀请 IEEE Fellow,Yu Ming博士座谈
院士座谈学科与发展,邀请 我院名誉院长吴一戎院士与 学生近距离交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18
核科学技术学院
建校时设有原子核物理与原子核工程系(现为近代物理系)
所系结合系列活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14
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
仔细研究了剑桥大学的化学基础课程,结合科大的特点,对化学英
才班化学基础课程体系进行了根本性的变革。 采用模块化设计,循环提高的模式,对五大化学基础课程教
学内容切块、重组,将知识点重新分类,形成模块,明确各模块
的教学内容、教学学时、教学学期、教学周及任课教师,由此组 成新的基础化学教学体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22
体会和思考
如何发挥大学和研究所两方面的积极性和各自的优
势,共同培养科技英才?
如何引导学生立志成为科技英才? 如何因材施教,实现个性化培养? 如何更好地参与学生的培养,把一部分最优秀的本 科生留在国内一流研究机构和大学深造?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7
英才班基本概况
7个基础科学类 英才班名称
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 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 贝时璋生命科技英才班 力学科技英才班 卢嘉锡化学科技英才班 赵九章现代地球和空间
(数、理、化、天、地、生、力)
所在院系
少年班、数学系 少年班、物理学院 生命学院 工程学院近代力学
2012年,在教育部召开的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高教30条)
工作会议上,中国科大校长侯建国院士代表学校作大会发言, 介绍了中国科大“发挥科教结合、协同创新优势,培养拔尖人 才”创新实践。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21
科技英才班人才培养进展
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各地
在教育改革领域取得积极进展 ,教育部组织编写了中国教育 前沿丛书,在《高等教育人才 培养模式改革》一书中,编委 会以“科教结合,协同创新, 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 为题,介绍了中国科大实施“ 拔尖计划”的典型经验。
依托中国科大成立“磁约束聚变堆总体设计组”(筹)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19
核科学技术学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20
科技英才班人才培养进展 科技英才班人才培养初见成效:
中国科大“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科技英才培养模式逐渐形成了特 色,受到了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舆论的广泛关注和积极评价。
毕业生中有459人毕业当年选择继续深造,其中包括普林斯顿大学、麻 省理工、耶鲁大学、加州理工大学、斯坦福大学、巴黎高工等国际一流 名校。英才班毕业生继续深造率达96%,其中出国读研196人,国内高校 读研112人,保送到科研院所读研151人。
经费累计投入:7000万元
(截至到2013年)
中科院“科技英才计划”:约1000万元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约6000万元
在核心课程和特色课程使用原版教材,推进双语教学和英语教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16
计算机与信息科技英才班
典型举措(计算机类) 明确培养定位
充分发挥研究所和我校的学科优势,重点培养计算机系统结构方面的 一流人才
制定培养方案
以“计算思维”为核心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 分析借鉴Stanford等国际一流学府的做法,优化设计课程体系 立足科大校友和研究所资源,建立国际化教学指导委员会 参考MIT, UC Berkeley, Stanford, CMU等做法,建立国际一流的高层 次计算机专业教育模式和环境 邀请国内外一流学者来校开设“龙星计划”系列课程
中国科学院 科发人教函
科技英才班
天文科技英才班
字【2010】
68号
从大学一年级新生中选拔学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8
英才班基本概况
4个高技术类
英才班名称 师昌绪材料科学英才班 王大珩光机电英才班
(材料、光机电、应用物理、计算机与信息)
所在院系 化学院材料科学 与工程系 工程学院、信息 学院、物理学院 物理学院 计算机学院 信息学院 合作单位 中科院金属研究所 中科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 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 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批复文件号
焦安昌:中将军衔,总装备部科技委副主任,29基地司令员 。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4
科教结合协同育人的新探索
中国科学院“科技英才培养计划” (2009年启动) 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2010年 启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5
人才培养体系与特色 三结合
所系结合 优化学生培养过 程的成长条件 理实结合 提升学生的原始 创新能力
力学所副所长 力学所所长 数学所所长 生物物理所所 长 地球物理所所 长 化学物理系主任 讲授《边界层理论》课程
力学和力学工程系主任 亲自给学生开设和讲授《火箭技术概论》。 应用数学和计算技术系 亲自为58级学生讲授高等数学课,编写《高等数学引论》、《 主任 生物物理系主任 从单位圆谈起》 创建生物物理系,提出加强基础教学,强调学科交叉。
、放射化学与辐射化学系
2008年以同步辐射国家实验室和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所为依
托设立核科学技术学院 为我国正在迅速发展的核电、热核聚变和核科学技术 及其应用培养高端科研、工程技术和管理人才 扩大了所系结合的创新单元,由办英才班模式 扩展成办学院。
强-强联合发挥效益,2009年教育部学科排名第二,2010年3月
贝时璋
赵九章
地球物理系主任
担任《高空大气物理学》《大气振荡和高空大气中潮汐现象》 的主讲,组织编写《高空大气物理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3
在北京办学期间培养的7700多毕业生中,已有34名中国科学院、 中国工程院院士,20多位科技将军和一大批国防科技中坚,他们为 新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王志珍:十一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
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
龚惠兴:中国工程院院士,担任“神舟”号载人飞船应用系统总设计师 。 赵忠贤: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科学院物理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十届
全国政协委员。
常永福:少将军衔,我国进行的45次核试验,参加了44次。
23
谢 谢!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24
办学方式有别于当年占主导地位的理工分家的苏联模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2
办学初期,研究所科学家参与办学、授课情况
严济慈
应用物理研究
所所长
科大副校长
连续6年、每周3次给500多名学生讲授《电磁学》和《电动力学
》课程,并撰写《普通物理学》教材
赵忠尧 郭永怀 钱学森 华罗庚
原子能所副所 原子核物理和原子核工 编写讲义并讲授《原子核反应》课程,将我国第一台加速器运 到学校进行实验和培养人才。 长 程系主任
每年与所里开两次联席会议,探讨英才培养模式,落实实施方案
数学科学学院和数学院成立联合工作小组: 华罗庚班管理委员会 华罗庚班教学委员会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11
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
所系结合系列活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12
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
典型举措
制定联合管理制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10
华罗庚数学科技英才班
典型举措
完善课程体系建设
数学核心课程小班教学,体现英才培养 正在调研俄罗斯和法国的做法,探索数学英才培养模式,设计课程体系
精炼必修课程,留足自主学习空间,组织课外读书班,精读数学名著
设立8门荣誉课程,强调深度广度,部分荣誉课程使用Princeton原版教材 充分利用夏季学期,引入国内外优质教学资源,开设提高课程
科教结合协同育人
英才培养的举措与思考
陈初升
2013年7月18日
科教结合协同育人是科大的传统!
钱学森在给学生上课
老一辈科学家主持设置系科专业,制定培养方案,亲自讲授 课程,形成了专业“精新活”和基础“宽厚实”的特点; 本科生参加科研活动,形成了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传统;
钱学森亲自指导学生火箭小组的科研活动,第一届计算机专业学生参与 夏培肃主持的107计算机的研制。
*
中国科学院科 发人教函字 【2009】107
*
赵忠尧应用物理科技英
才班 计算机与信息科技英才 班
号
中国科学院科 发人教函字
【2010】68号
从大学三年级学生中选拔学生 注:标注*的英才班2011年已有第一届毕业生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9
英才班基本概况
截止2013年7月,全校英才班共培养学生1272人,其中已毕业485人,在 读学生787人,占在校学生的11%。
合作单位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 中科院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中科院力学研究所 中科院化学研究所 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 中科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国家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 上海天文台
批复文件号
中国科学院 科发人教函
字【2009】
107号
系
化学院 地空学院 物理学院天文与应 用物理系
新体系在保持我校基础宽厚特色的基础上,课程学时数均有
压缩,一般都在20至40学时之间。课程模块化后,可以挑选直接 从事有关教学内容最合适的科研型教师授课。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15
贝时璋生物科技英才班
认真调研世界一流大学,对课程内容按知识层次和研究层次进行
分级、实现本研课程长周期的衔接贯通、兼顾实验课程与理论课 程对应调整,完成了生物学类核心课程的梯度化设计。
双方联合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已制订《严济慈班章程》、《严济 慈班培养方案》
明确双方的师资投入
物理所选派近10名优秀研究人员担任讲座教师 学校选派有丰富经验的18位教授作为学业导师 充分发挥校友及物理研究所的国际学术交流平台的作用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13
严济慈物理科技英才班
科教结合 给予学生面向科技 前沿的机会
国际化
课程体系:数学(参照 法国、俄罗斯),化学、物 理(参照 英国剑桥大学) 邀请国外名家授课 与国外大学开设异地同步课程,通过网络同时上课 学生出国游学交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2011
6
人才培养体系与特色 两段式
两段式 双通道
在科大学习 基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