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地构造分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质勘查工作中区域地质资料的解读
初稿
在矿产地质勘查工作中对区域地质资料的解读,是建立区域成矿背景及研究成矿条件的重要资料之一。

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又是决定着同一成矿带不同勘查区块成矿地质条件和成矿类型。

通过对区域地质资料的解读,初步了解一个勘查区块所处的大地构造位置,成矿地质背景、已知矿床赋存地质条件及矿体的找矿标志(层位、构造、蚀变等)。

通过对区域及勘查区块周边地质条件的解读,类比勘查区块的成矿地质条件,找出相同与不同之处,根据成矿地质理论确立找矿地质工作思路,选择合理的工作手段,制定合理的工作方法和程序。

一、区域地质资料的解读
解读区域地质资料,往往是主要从事矿区地质工作者所忽略的或不愿深入的领域,摘录、转抄或粘贴前人资料成为编写设计、报告的主要手段。

因此,造成设计、报告编写中对成矿背景认识陷入人云亦云、不求甚解的局面。

解读区域地质资料,在任何一个地区,必须运用的地质资料为:其一为区域地质志和岩石地层划分两本书;其二为不同比例尺的各种地质图件。

如何解读区域地质资料的思路应由面到点分层次解读,根据区域地质志、岩石地层划分和小比例尺地质图资料,确定勘查区块所处大地构造位置,所属地层区、构造单元及成矿带。

1 、大地构造位置的解读
陕西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不同学者有不同的划分方案,反映出不同学者所重视的主所在,目前划分比较详细的主要有传统的槽台观点和现在兴盛的板块构造观点。

(1 )槽台构造说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中国槽台说有黄汲清为创始人,现在的传人以任纪舜、姜春发等为代表。

槽台说将大地构造单元分为两大类,即地壳构造主要由地台和地槽。

地台反映相对稳定的构造单元,具有不规则的形状,有古老的地壳存在,构造作用强度相对较弱,变质作用较浅,岩浆岩不发育等地质特征;地槽反映相对不稳定的构造单元,具有长条形的形状,有巨厚的地层沉积,构造作用强度相对较强,变质作用较浅,岩浆岩不发育等地质特征;
槽台说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有成熟的划分方案,有系统的构造单元术语和命名系统列(表1)。

表1 槽台说构造单元命名术语表
1989年出版的陕西省区域地质志根据槽台学说观点对陕西省境内地质单元进行详细划分(图1),将陕西境内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出三个一级构造单元:中朝准地台、秦岭褶皱系及扬子准地台;十二个二级构造单元划分和二十一个三级构造单元(表3)。


定边
"环具
心庆阳
宝也冋

I

7
O 卑

岡球市
延空市
a叫o u芒一一
A:r
哪坪
.... .................. ..
---------- 乂池酬鑫单元界裳浚迪质
期ifi单元界线
........ pq级总M世单元界线
M尸粉白沟
xrynij
图i秦岭大地构造单元划分(陕西省区域地质志)
1、一级构造单元界线;
2、二级构造单元界线;3 、三级构造单元界线;4 、四级构造单元界线5 、工作区位置;
构造单元名称
I中朝准地台:
11陕甘宁台坳;111陕北台凹;I 12陕甘宁坳缘褶皱束;I 12-1景福山-永寿断褶段;
I 12-2铜川- 韩城断褶段;
I 2汾渭断陷:I 21渭河断凹;I 22骊山台拱;
I 3豫西隆断:I 31太华台拱;I 32金堆城台凹;
n秦岭褶皱系:
n i六盘山断陷;
n 2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n 21陇山褶皱束;n 22纸房-永丰褶皱束;n 23太白-商县褶
皱束;
n 3 礼县-柞水华力西褶皱带;
n 4 南秦岭印支褶皱带:n 41凤县—镇安褶皱束;n 42留凤关—金鸡岭褶皱束;n 43白水江—白河褶皱束;
n 5 康县-略阳华力西褶皱带;
n 6 摩天岭加里东褶皱带:n 61文县-勉县褶皱束;n 62阳平关褶皱束;
n 7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n 71紫阳一中锋褶皱束;n 71-1牛山复背斜;n 71-2篙坪一老县复向斜;n 71-3平利复背斜;n 72高滩一兵房街褶皱束;
川杨子准地台:
川i龙门-大巴台缘隆褶带;川i1宁强褶断束;川12汉南-米仓台拱;川12-1汉南凸起;
川i2-2大竹坝-镇巴凹褶段;川i2-3米仓凸起;川13司上-鸡心岭褶断束;川14高川褶断束;
川2四川台坳:川21长岭台凹;
秦岭各构造单元分界标志
I中朝准地台:I 1陕甘宁台坳,1 12陕甘宁坳缘褶皱束;I 12-1 景福山-永寿断褶段;I 12-2铜川-韩城断褶段;渭河盆地北缘断裂。

I 2汾渭断陷:I 21渭河断凹;I 22骊山台拱;秦岭山前断裂为界,I 3 豫西隆断,I 31太华台拱;华阳川-洛源断裂为界,I 32金堆城台凹;八渡-宝鸡-铁炉子-三要断裂为界。

II秦岭褶皱系:II 1六盘山断陷;桃园-龟川断裂。

II 2北秦岭加里东褶皱带‘I21陇山褶皱束;拓石-宝鸡断裂。

I22纸房-永丰褶皱束;油房沟-皇台断裂。

I 23太白-商县褶皱束;唐藏-商南断裂。

I 3礼县-柞水华力西褶皱带;风镇-山阳断裂。

I 4南秦岭印支褶皱带:I 41凤县—镇安褶皱束;酒奠梁-板岩断裂,I 42留凤关—金鸡岭褶皱束;以志留系与泥盆系地层接触界线为界。

1 43白水江一白河褶皱束;略阳-马道带北界断裂。

I 5康县-略阳华力西褶皱带;略阳- 马道带南界断裂。

I 6摩天岭加里东褶皱带:I 61文县-勉县褶皱束;阳平关断裂。

I 62阳平关褶皱束;宽川铺断裂为界与扬子准地台接触。

以月河断裂为界与白水江-白河褶皱束接触。

I 7北大巴山加里东褶皱带:I 71紫阳一中锋褶皱束;I 71-1牛山复背斜;I 71-2篙坪一老县复向斜;I 71-3平利复背斜;红椿坝-曾家岩断裂。

I 72高滩—兵房街褶皱束;以宽川铺断裂- 阳平关- 洋县断裂-饶峰-麻柳坝- 钟宝断裂为界。

皿杨子准地台:皿1龙门-大巴台缘隆褶带;皿11宁强褶断束;大竹坝-
辛集断裂。

皿12汉南-米仓台拱;皿12-1汉南凸起;峡口-白勉峡断裂。

皿12-2大竹坝-镇巴凹褶段;皿12-3米仓凸起;司上-镇巴断裂。

皿13司上-鸡心岭褶断束;兴隆场断裂。

皿14高川褶断束;以三叠系与侏罗系地层接触界线为界。

皿2四川台坳:皿21长岭台凹;
(2)板块构造观点大地构造单元的划分
板块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板块构造单元划分及命名已有较为系统的方案,但运用过程中尚有诸多分歧,但各构造单元的划分依据基本相同。

其划分标志如下:
①I级构造单元根据板块构造理论,缝合线(缝合带、结合带) 是划分I级构造单元的标志,是板块与板块的分界线;
②H级构造单元陆壳基底特征和构造环境不同是划分H级构造单元陆块与大陆边缘的依据;
③皿级构造单元沉积建造与古生物群落是划分皿级构造单元
的条件;
④W级构造单元则以构造环境和沉积建造特征来划分。

现将板块构造单元划分方案列表2如下。

表2 板块大地构造单元划分方案
陕西省板块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1999年编制的1:50万陕西省地质图,根据板块构造观点进行大地构造单元划分,以“商丹板块缝合带”为界将陕西省境内划分为两大板块,北部为华北板块,南部属于华南板块。

北秦岭构造带和南秦岭构造带分别为两大板块的大陆边缘。

陕西省地质学者根据陕西省具体情况划分出三个一级单元:华北板块、商丹加里东结合带和华南板块;4个二级单元和14个三级单元,详细划分见图2、表3。

表3 陕西省板块构造单元划分表(1999)
注:陕西省万地质图及说明书陕西省地矿局
在构造单元划分名称上,仍然流露出槽台说某些术语,与现今流行的大地构造相命名板块构造单元术语有所不同。

即使持有板块构造观点的不同学者对同一构造单元命名已有不同。

(3)陕西省两种大地构造观点构造单元划分的对照
槽台观点与板块构造观点对陕西境内地质构造单元的划分无原则分歧,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表4)。

I fMtWft
T "乂曲块 I 廉尔多斯*
1■泯Z 城昭 r fi ;r 析斬七•妣虽
1畀聘纣新隔 L ,•山卄起 I :越療片閱 IWMJ* I ^ftLb-MT.fW«n
l ,华;I 」梅曲伺滙评出卄缺 T 滋R-;3隱坪国适申嚴
□忙冷円-云如山曲妖慣屮備柞 T 廿帝质切EM.IE n 商帥讨总巧店 ni 华南H 塢 ■弁關皱块Jt 刊(曲晦 趴瞥咕畑斷上送 龊 in ; “刘峥前灌边隸曲觥 lUj-'XiL-lijfljft 左挥血也
I 叫"風更-W 即站如(妙1 叫“书血屮+' m 畛卬$規誨研佯
■I
昶魏白帯卜
冊厂白术匸比人巴山现齐惜 mr
1
i^iijt^ 巴山判 EMV mr^Lli. t^l. RTtfWilflirtBftflW
m ;
fi 汁嚙股时点也 皿「1即仁 &imi 取
柄甘耳胳
LSf
皿睜越椎起
Pufc Xfcfl5
III: Irf S| ] irr E 里农《f 向握
K/、*、
艮附懂禅裁槽〕 >^x 、 ' 叭扬艸出地
v \、、
叫況中并色山骨他
J.
nijjiiii r-^iibaiT
K
1 :
饭-fii 遠厨式I ■.送啟豐 甫「-
图2 陕西省板块构造单元划分图
II
O
.讪 门何E
1
1
h
dj
備_金 \ ■«-
*iSib
|]
、mJ
叭 Hr —4屈一匸 产土

'.蝶和:Mt AX \ lllf
2

、广
EiSt 旳洁单俑傩
兀级的诙单疋界磁
陕西省大地构造单元划分对比表
(4)王宗起等对秦岭板块构造的新划分
王宗起等人2009年在“地质学报”上发表“秦岭造山带主要大 地构造单元的新划分” 一文中,提出对秦岭构造带的划分意见(图3)
图3核查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
1、一级构造单元界线;
2、二级构造单元界线;
3、三级构造单元界线;
4、四级构造单元 界线
5、工作区位
置;华北板块:I 华北陆块:1 3华北南缘陆坡带I 31
太华-登封岩浆弧 带;I 32
金堆城陆缘盆地;II 1-2北秦岭岛弧-弧后杂岩带;华南板块:华南板块北部陆缘: n 3中秦岭弧前盆地系(礼县-柞水华力西褶皱
带);n 4-5南秦岭增生杂岩带(印支褶皱带):
16 南秦岭弧前盆地:n 7南秦岭岛弧、弧后杂岩带及弧后陆坡带;川杨子陆块:
山13司上-鸡心岭 褶皱束 M 14高川褶皱束
山2四川台坳 山21长岭台凹
山22川北加里东-印支复式上叠盆地
山21汉中-米仓山台拱
(5)潘桂棠等板块构造的划分
潘桂棠等人在2009年“中国地质”杂志上发表“中国大地构造
单元划分”一文中,根据板块构造理论较详细划分出中国大地构造I、H、皿级构造单元,涉及到陕西省境内的构造单元见表5
表5 潘桂棠等板块构造单元划分
以上构造单元划分和命名虽然不同,但所针对的地质体基本一致,因此,在编写资料中,采用何种大地构造观点不会引起争议,但必须采用统一系统命名方案,不可混淆。

2、区域地层分区的解读区域地层解读首要必须了解所工作区的地层区归属,不同的地层区反映不同的沉积环境和古地理。

因此在地层单元划分时充分反映出地层沉积时代的各种要素信息。

一个地层分区有一套地层划分单元名称,反映一定沉积环境和构造环境的岩石组合,因此,在同一地层小区应使用相应的地层单元,一般不混用不同地层区的岩石地层单元。

陕西省区域地质志对秦岭地区地层区区划基本与构造单元一致,划分三个大地层区,即华北地层区、秦岭地层区和扬子地层区。

根据岩石组合及地层结构划分出十三个地层分区和十七个地层小区;陕西省岩石地层基本沿用区域地质志的地层分区划分,地层区则划分为:华北地层大区和华南地层大区,同时划分出九个地层分区和十八个地层小区。

从表5 的对比中,反映前者遵从槽台构造观点,后者遵从了板块构造的基本思路。

地层资料编写和应用时注意地层区的一致性,一般不把不同地层区的地层单元混用,同一地质时期不同的构造位置沉积不同的岩石组合,反映出不同的成矿地质条件。

陕西省区域地层区划分对比表(见表6)
区域地层分区对比表
3、区域成矿带划分的解读
⑴陕西省成矿带的划分以陈毓川、朱裕生为代表的地质学家在全国统一分出五个成矿域(I级成矿带),16个成矿省(H级成矿带),80个成矿区(皿级成矿带)。

涉及到陕西境内的一级成矿带:有古亚洲成矿域、秦祁昆成矿域、特提斯-喜马拉雅成矿域和滨西太平洋成矿域(I);二级成矿带有H -4华北陆块成矿省、II -8秦岭—大别成矿省-14松潘、甘孜成矿省及I -13上扬子成矿省(I);三级成矿带有皿-17小秦岭—豫西太古宙、元古宙、古生代、中生代金钼铝土矿铅锌成矿带、皿-19晋西-陕东黄河两侧元古宙、晚古生代铝土矿稀土铜铁金煤盐类成矿带、皿-20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新生代油气煤盐类成矿区、皿-38北秦岭早古生代、中生代金铜银锑钼成矿带、皿-40 南秦岭晚古生代、中生代铅锌银铜铁汞锑重晶石成矿带、皿-63龙门山-神农架早古生代、新生代铁金磷成矿带及皿-69松潘-玛多晚古生代金稀有银铅锌成矿带等七个(表7)。

在各三级成矿带基础上又可划分出多个四级、五级成矿带,以
陕西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的地质专家为主在陈毓川等I -皿级成矿带划分基础上对陕西地区进行W、V级成矿带的详细划分,共划分出19个W级成矿带和44个V级成矿带(表7、图4 )。

表7 陕西省I、"、皿级成矿带划分表
表7 陕西省W、V级成矿带划分表
图4 陕西省成矿区(带)划分示意图




①延安
西

1I 【F


石臬
[JfFf 1*





n 级股旷血 初界限 H 级成矿熙側w B 魏成旷
心背冷跟
V 2
WTt/山阳
Z 安康
叩仙
* — r
U] -19
西安l :'/j
”Tn_r

"" K1-I7 希州©
c_
>. ■ L …-■ * b-.
⑵成矿带与构造单元的关系
陕西省成矿带的划分与构造单元划分基本一致,华北陆块或华北准地台对应华北陆块成矿省,秦岭造山带属于秦祁昆成矿域秦岭- 大别成矿省,勉略构造带属于特提斯- 喜马拉雅成矿域松潘-甘孜成矿省,汉中南部一带扬子地台部分属于上扬子成矿省。

总体上陕西省成矿带与大地构造单元划分的划分基本一致,总体上反映构造变动、沉积建造与各种地质事件的一致性。

二、矿区外围地质资料的解读
矿区外围地质的解读通常在1:20 万和1:5 万地质资料基础上进行。

1、地层的解读
地层由沉积岩石及变质沉积岩组成,通常称之为沉积建造。

一个地质时代的相应沉积岩石组合、厚度和分布范围,则反映那个地质时代古构造环境、古地形条件及影响范围。

因此,通过对地层的解读,初步建立所在工作区的区域地质发展演化,重塑地质演化历史、了解构造变形机制及变形强度,查明岩浆侵位及矿产的形成条件,为矿产地质调查整理出一条初步的、大致清晰地思路。

⑴地层解读的要点
①地层层序建立利用地质图资料系统的解读地层层序,建立区域地层柱;
②地层接触关系解读解读重要的区域不整合、平行不整合接触关系,解读不同区域构造旋回(运动)构造界面的存在方式;
③各岩石地层单元的岩石组合的解读通过岩石组合的解读大致了解不同地质时期的沉积构造环境。

⑵需要建立的地质思维通过建立地层柱,掌握区域地层的分布、地层叠置层序、沉积建造特征及含矿性;
解读接触关系,掌握重要的地质事件发生的地质时代,地质事件表现得性质和对区域沉积建造的影响;
⑶地层岩石组合的解读
①不同的岩石组合反映不同的沉积环境,不同的沉积环境具有相应的沉积矿产和由后期地质作用产生的不同成因的矿床。

②矿区地层及岩石组合与区域地层及岩石组合的异同,变形变质的差异及含矿性的异同。

⑷岩石地层单元的引用有关矿产评审专家在固体矿产勘查地质报告及核实报告编写中,引用区域地质资料时应适应新的变化。

新的区域地层年代表颁布实施后,随着新的地层专用术语的出现,不少沿袭多年的区域地层名称不能再使用了,在矿产勘查报告中应准确使用新的区域地层术语。

①地质地层单位变为6 级:宇、界、系、统、阶、亚阶。

②地质年代单位变为6 级:宙、代、纪、世、期、亚期。

③原震旦系下统划为南华系(峡东群),下统划为震旦系。

④石炭系两分,本溪组划入上石炭统。

⑤取消第三系(纪),分为古近系(纪)和新近系(纪)。

⑥二叠系变为三分,南方二叠系的梁山、栖霞、茅口组为中统,
其上下分别为下、上统;北方二叠系下石盒子组为中统,上、下地层单元分别划为上、下统。

W1-1-2
年L 7
(播金国地层走员会,2000
£
JStfti)
ft(t)
4raS 加
Q
ffli
oftm )Qp
曰逹
(fe>
UHt {■儡 界
♦Mitt) Mi
8

古近呆
帝拥數tb E 士

VE
E
t ftttUL>Ei
L 百童杲 上價旳里班诡} Ki
中 F 评也華妳即K L
上赠借刃郵即弱 生 申殊淨聲港)h
j
下(早喉料鼎備11
£
上n 枫卸玳
g
Ti
三■舀
+ <*5tCft) Tz
t ■
tiJBKJftJT}
■期斜林Tf
上l 即二■*即血
Ti
Mt 畀 ■■ Pi
老di 时忆亚
期】
来窝研t*期】
冷坞釈卿时
•W 中二,址1世丿
ft
椁捨叭朗)月
P
□早)二■>姒世)
宇 古
P]
E
诂號即期皿
Ci
i Ft 刁石释僦》
幫域胴期对
C
M
KJtBKWcl
M
上僞廉挂宓也
tt 1 t
>
1M
悔旷山阳期[憎 a
弦日金鮒删盼
中 «a«cts )
軒刃垮阳即nu|
g

应址埶问凶
W K»W(ffi)D ;
PH
彻:即関哂
D
轟崗片肚揶Df Pi
挣2

n 床唐明如画害
t <«)«■*«)
Sa
中盍昭址1直】


N 早佶帮執世}
(n )
£?
S
S1
上申堆阶[期'时
兄q 農除fflisf
0.01 宇 ,0
⑦南华系岩石地层单元划分
O
生 MKt)
IH»>
上儷心出歎幽
Oi
艾窗山駅轴侶 * Mitt ft) O1
达羊吨怎加期庙
和早w 妳動
O1
Ji 厂附i 嘲力| 上儷推武勲世、
€g
MlUSt<W )€?
£Uiiy («)€j
申察就勉ID €j
»K ・肋€;
毛庄科備)El
&
Jifr 寺阶储陀f
眸艸时籾片坨:
PT 占尤 古鼻
(ft )
Hi
界畑
■P

界供〕
TO
氷代)
ffcft ) 丿5
南华果
CfiJ

■白
口 Qb
Ch
(ffi) H[
上醴】K 旦才吐』
<78
踐山论阱普
上旌痛华倉曲 T (¥)W^n(t (H )Qbi
上儼)畏¥箜
世)
6
下旦朮¥知谢
1SOO
WOO P-MM
2800
下统 自下而上包括渫水河组、 莲沱组、古城组及大塘坡组,
主要由陆源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火山熔岩、冰碛岩和含锰岩系组成;
上统为南沱组,以碎屑岩为主。

在华北一些地区,南华系或缺失,或为正常沉积。

⑧震旦系地层单元划分下统:为陡山沱组,原划地层为上震旦统;上统:灯影组。

⑸关于地层接触关系的几个问题关于地层的接触关系在读图、野外及地质含义上认识比较清晰,整合、不整合及平行不整合各自代表连续沉积、褶皱造山及造陆隆升的地质意义无需多言。

对于地层之间的构造接触及所代表的意义则有所忽视,简单的断层接触发生在各地层之间,对于变质地层与变质地层、变质地层与未变质地层之间接触关系的认识及叙述较为含糊。

⑴变质地层的接触关系
变质地层多数属于成层无序的构造岩石地层,即所谓的非史密斯地层序列。

即是说变质地层虽然成层,也有成层叠置的产状,但只能说明它们有上与下的罗列关系,并不能说明它们所代表地层的新、老关系。

虽然它们的成分层、片里面呈“整合”接触,但不能说明是连续沉积。

通常在接触面描述时也认为整合接触,后来在地质研究中认为此种描述不甚确切,于是不再用正常沉积接触的术语,改变为:平行接触、构造接触、面理平行接触等术语。

于是由变质地层构成的褶皱成为背形、向形褶皱。

⑵地层构造接触问题地层的构造接触多用于变质地层间和变质地层何为变质地层间,多数情况下指地层的断层接触,而且主要为断层面上下地层产状平行或近于平行的两套地层。

构造接触类型一般有:片理接触、韧性剪切带接触、逆冲断裂接触和剥离断层(滑脱断裂、滑覆断裂)接触。

片理接触、韧性剪切带接触广泛分布于变质岩地层中,较为普遍。

逆冲断裂接触、剥离断层接触多发现在老地块与上部盖层中,逆冲断裂接触造成老地层成叠瓦状推覆在新地层之上,剥离断层接触多呈阶梯状向四周滑脱,形成滑脱断裂体系。

推覆面和滑脱面以低角度断层面形式出现,上下地层产状基本平行。

牛山隆起、平利隆起、赵川隆起、武当隆起的边缘基本如此,南秦岭志留系与泥盆系地层之间具有剥离断层接触特征,成为划分H 42留凤关一金鸡岭褶皱束与H 43白水江一白河褶皱束的重要标志。

2、岩浆岩的解读岩浆岩的解读相对较容易,比较好读懂,只要解读出不同时期有哪些岩浆岩,不同时期岩浆、不同性质岩浆岩体的侵位顺序,产出位置、形态及排布规律。

⑴岩体形态反映构造特征及主构造线方向;
⑵岩体的排布、组合反映构造的影响深度和构造的叠加;
⑶不同时期、不同性质岩浆岩组合反映岩浆来源和构造背景;
⑷岩浆岩与岩浆矿床、岩浆期后矿床及热液矿床关系密切。

⑸矿区岩浆岩与区域岩浆岩岩性组合、蚀变特征及岩浆成矿特征的差异比较。

4 、构造解读构造解读相对复杂,考虑的因素较多。

构造解读重点要抓住主体构造方向,逐次解读。

由于已经找准H、皿构造带,可在1/20万地质图进行分析。

⑴首先抓住各构造带的主要分界断裂(主干构造)及属性,是构建区域构造格架的基础;
⑵主要褶皱类型、褶曲形态、组合形式及主要构造线方向;
⑶通过主要构造线的分析(性质、方向及组合方式),确定构造的叠加及组合格局,不同构造线成生的顺序;
⑷构造与岩体、矿床分布的关系,概略解析出控岩、控矿构造的主次关系。

5、成矿带划分的解读成矿带解读重在成矿地质条件的研究和对比,矿区处于成矿带部位确定及成矿类型是解读的重要内容。

准确确定勘查区所处的V 级成矿带是解读的关键。

⑴解读成矿元素的种类、矿床成因类型、成矿地质条件(地层、构造、岩浆岩)及找矿标志(物探、化探、遥感及蚀变作用等);
⑵根据勘查区成矿元素、成矿类型与区域成矿的异同点进行对
比;
⑶根据对比,达到初步建立矿区找矿地质思维的目的。

⑷根据实际地质条件制定工作程序。

三、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与编写
1、区域地质资料的综合
当把区域构造划分、区域地层划分、区域岩浆岩序列和区域成矿带划分理清后,应该对区域地质概况有了初步了解,在此基础上编制区域地层单元序列、区域岩浆岩体序列、区域构造单元的格架和区域成矿带的厘定。

概略综合区域构造事件发生的时限,相应的地质事件发生、发展的可能过程,以及对区域成矿作用的控制和改造。

在此基础上,准确定位勘查区所在的地层小区、w、V级构造单元和成矿带,总结勘查区成矿地质条件与区域成矿地
质条件的异同。

理顺勘查区成矿地质思维,了解勘查目标地质体的空间分布,建立总体工作思路,设计运用的基本勘查工作方法和手段,合理安排各项工作的工作流程,明确所要达到的目的。

2、区域地质资料的编写
在矿产勘查项目设计和报告中,区域地质资料的编写占据次要位置,其分量和篇幅不能过大。

过大容易偏离主题,冲淡矿区勘查主体的描述。

区域地质资料综合过少,难于评价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对项目实施中工作手段的应用、工程位置布设带来盲目性。

区域地质资料编写应侧重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的表述,对
成矿有利的大地构造单元、控矿地层单元、岩浆岩序列进行重点表述,对
成矿有利的物、化、遥资料进行臻选表述,作为佐证勘查区具有良好成矿
地质条件和成矿前景的有利依据。

显示立项有据,勘查目标明确,进行地
质勘查能够有所突破。

矿区地质资料编写重点在控矿地质条件的表述,主要表述1:1 万地质图范围内的含矿地层的层位及含矿岩性的选择;控矿构造的属性及方向;
与成矿有关岩浆岩体的岩性和地球化学属性;标志性蚀变类型、蚀变分
带;致矿物、化探异常等条件。

表述的重点、详细程度都需与区域地质资
料的表述有所区别,不做重复描述。

区域地质资料应属于概述,矿区地质资料表述相对要详细。

总而言之,区域地质资料和矿区基础地质资料的表述是以评价成矿地质条件、成矿前景、成矿规模的依据,不能只看作是章节的内容安排而作
为地质资料的罗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