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保护环境的教案

大班保护环境的教案

【篇一:幼儿园大班社会教案: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相关领域:语言、艺术

活动目标:

?萌发爱护树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感知树木被损坏的严重后果

?能运用已积累的知识经验设计环保标志

主要形式:集体

课时安排:1课时,35分钟

重点难点:

?重点:懂得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道理

?难点:能运用已积累的知识设计环保标志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有关树木的资料或图片

?物质准备:布置“郊外”场景;磁带、多媒体课件、幼儿作画用品及一些废旧材料

【活动过程】

一、教师以游戏的形式,组织幼儿到活动场地

1.师:让我们一起开着“幸福快车”去郊外吧! (放音乐“郊游”,幼儿同老师一起唱着歌去“郊外”)

2.幼儿观看配班教师的舞蹈表演“小鸟找家”,提问:小鸟在干什么?

二、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讲述故事“小鸟和大树” 提问:

1.小鸟喜欢生活在什么地方?

2.当小鸟从南方飞回来的时候发生了什么事?

3.它的树朋友到哪里去了?

4.树木被砍伐了会带来什么危害?

小结:树木被砍伐就不能净化空气,空气就不新鲜了;小鸟们就没

有家了;容易发生水灾、旱灾;会出现沙尘暴。

三、怎样保护我们的树朋友

组织幼儿互相讨论。

小结:树木是人类的朋友,保护树木要靠大家来完成,为了增强大

家的环保意识,我们国家就将每年的3月12日做为中国植树节。四、分组设计环保标志,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利用已有的废旧

材料制作立体的标志。

结束后把设计好的标志投放到需要的地方。

【活动延伸】

1.周末组织幼儿和家长参加植树活动,开展“我与小树一起长大”的爱树活动。

2.在园内开辟种植园地,开展种植活动。

【活动评析】

一、设计意图

为了激发幼儿的探索兴趣设计此活动,主要目的是帮助他们一步了

解树木,懂得爱护树木的道理,并积累有益的经验,增他们的环保

意识。活动首先以游戏的形式引出课题,并通过操作多媒体课件使

幼儿从故事“小鸟和大树”中了解小鸟和大树的密切关系,感知树木

被损坏的严重后果。使用多媒体课件声象结合,通过多种感官较好

地激发幼儿的情感,也提高了活动的趣味性和效果的显著性。

二、效果分析

活动的效果较好,家长在帮助幼儿查找资料、积累知识方面起了很

大的作用,使得教师在组织幼儿集体学习过程中能将其运用扩展和

提升。在活动中,教师鼓励每个幼儿结合已有知识发表自己独特的

见解,课堂气氛活跃,充分体现了师幼互动和同伴问的互相学习。

【篇二:大班环保教案:脏水变清】

一、教学目标:关注目标:实地考察被污染的河流、寻找污染源。

知识目标: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污染的现状和原因及对环境造成的不

良影响。技能目标:通过看录像和实验,了解脏水变清的简单方法。态度目标:培养幼儿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参与目标:养成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和成人一起积极参

与保护水资源的活动。

二、教学方法:

考察、实验、调查、操作、看录像、讨论、快速联想。

三、教学准备:

资料准备:水污染和清水对比及污水处理厂的录相。

材料准备:1、1.25升的可乐瓶剪成2段,棉花、河水、砑

石、树叶。

2、层级污水过滤器。

组织准备:按幼儿意愿分组,每组3-5人。

活动一:实地考察

1、考察目标:通过考察被污染的熊耳河,寻找污染源,了解附近居民的生活情况,使幼儿初步了解水污染的现状,

来源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

2、考察过程:教师要充分注意,做好对幼儿的引导,鼓励支持和解释工作。

(1)出发前交待问题。教师说:今天我们去熊耳河看一看,

那里的河水和我们平时用的水有什么不一样。请小朋友看看熊耳河

的河水怎么样?

(2)考察熊耳河污染严重的一段。到达目的地后,教师指导幼儿考察

河水特征及污染源。a.考察河水特征

教师问:请小朋友看一看,这里河水和我们平时用的水有什么不同?(这里河水又黑、又脏、又臭,河里有许多脏东西,

上面还漂着白色的泡沫,我们平

时用的水清澈透明)。

b.寻找污染源

教师问:那些白色泡沫是从哪里来的呢?带领幼儿寻找,看见河附

近有一个大洞口,只见汨汨黑水夹着白色泡沫,不断地从里面流出来,

流入熊耳河,还不时发出一阵阵臭味。告诉幼儿这是工厂里排出的

废水,有的居民往河里扔垃圾,还倒一些洗菜水或洗衣水,

所以河水变的又脏又臭。

(3)走访熊耳河附近居民

a.采访一位老住户,教师问:河水被污染前是什么样子?(河水清

澈见底,里面游着许多小鱼,

沿河两岸是人们游玩的好地方,到了夏天的时候,有许多人在树下

乘凉,还有人下河游泳。)现在变脏后对生活有什么影响?(河水

变脏以后,

我们天天都闻到臭味,有时出门都得用手捂住鼻子,靠近河边的住

户都不敢开窗,夏天苍蝇、蚊子乱飞,原来种在河边的大树,

都慢慢枯死了。)

b.教师小结:人们吃了受污染的水,容易生病,动植物汲收污染的水,会影响生长,甚至会危及生命,而饮用干净的水,

则有利于动植的生长。

背景资料(水的主要污染及危害)

1、未经处理的城市生活污水,与都市垃圾,它的危害是导致水中缺氧,致使需要氧气的微生物死亡(需氧微生物能够分解有机质,

它维持河水的自我净化能力),河水就会发黑、发臭、毒素积累,

伤害人畜。

2、化工、造纸、干洗、化学洗剂危害,它们进入江河湖泊会毒害水生物,引起鱼类和其它水生物死亡,

严重破坏河流的生态系统。一些有机化学药品会积累在水生物体内,致使人食用中毒。如果被污染的水难以净化,

人类的饮水安全和健康将会受到危害。

活动二:脏水变清

目的:通过实验、看录相,让幼儿了解脏水变清的方法,培养幼儿

实践能力。

1、做实验

a.教师告诉幼儿,人是最聪明的,有办法把脏水变清,引起幼儿兴趣。

b.引导幼儿将1.25升的可乐瓶剪成2段,在上半部可乐盖上钻几个

小洞,然后依次铺上棉花、沙子、砾石、树叶,

做成一个小过滤器,并将其倒置在可乐瓶的下半部。

c.让幼儿将脏水一半倒入制作好的过滤器里,观察过滤过程,然后

把过滤好的水倒入烧杯里让幼儿和污水对比,发现脏水变清了。

d.互相参观并讲述实验方法及发现。

e.观看教师用层级过滤器作污水过滤的演示。

(1)介绍层级过滤器:

第一层装沙;第二层装活性炭;第三层装过滤纸;第四层空箱,用

于接过滤水。

(2)把污水倒进第一层过滤后,依次进入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清洁水)。

2、提问:

那么你们平时用的自来水(都是取自江河、湖泊、水库、那是怎么

变清的呢?)观看污水处理厂的录相。

让幼儿了解到我们平时的自来水一般寻找干净的水源,沉淀过滤和

消毒4个步骤,再经过管道送入千家万户。希望小朋友长大后能想

出更多的办法来保护清洁水。活动三:组织幼儿听故事《生病的水

娃娃》

目的:

(1)通过故事进一步了解水与人、环境的关系,以及帮助幼儿认识由

于人类不良行为导致了水污染。

(2)树立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3)培养幼儿从自身做起,养成良好的保护水资源行为。

过程:

1、引出故事:在清清的小河里,住着快乐的水娃娃,可是他现在一点也不开心,为什么呢?

2、教师介绍故事名称、有表情地讲述故事一遍,并提问?

a.故事的名称是什么?故事里讲了什么?

b.生病前和生病后的水娃娃有什么不一样?

c.生病前后,水娃娃的周围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

d.为什么水娃娃会生病?

教师引导幼儿联系实地考察和实验所观察到的现象,明白污染的水

对环境的危害,以及干净水对环境的意义。

3、组织幼儿讨论: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治好水娃娃的病?

教师总结:工厂按规定先对污水进行处理,然后再排出来,我们要

一水多用,洗衣或洗菜水或拖地或冲厕所,以减少污水排放,

不将油腻的剩菜倒入下水道,洗餐具时,尽量少用洗剂,可用热面汤,不要向河里扔垃圾,让妈妈少用化妆品、染发液等造成水污染

的物品,

大家都来保护水源,都来关心和爱护我们周围的环境,从

自己做起,水娃娃的病就会慢慢的好起来,我们的环境也会变的更

美好。

附件:

故事:生病的水娃

水娃娃可好看了。她有一个透明的身体和一对清澈的大眼睛,阳光

一照,发出亮晶晶的光,像珍珠一样美丽。谁见到她,都很开心。

水娃娃可活泼好动了。她一边不停地走啊走,一边快乐地唱啊唱。

小草听到她的歌,钻出来了;花儿听到她的歌,笑出来了;

树木听到她的歌,长出来了;鱼儿听到她的歌,游过来了;小鸟听

到她的歌,飞过来了;小羊听到她的歌,

跑过来了。哇!水娃娃走过的地方,美丽极了,热闹极了。

水娃娃走着,笑着,唱着。人们听到她的歌,也聚过来了。他们在

水娃娃的旁边盖起了住房和工厂,种上了庄稼,过上了快乐的日子。

可是,突然有一天,水娃娃生病了,而且病得很严重。她的身体变

得又臭又脏又黑,一双大眼睛无力的闭着,

嘴里发出痛苦的呻吟声。好可怜哪!

水娃娃为什么会生病呢?原来,村里的人们粗心地把洗衣做饭后的

脏水倒进了河里;农民伯伯给田里的庄稼大把大把地施肥,

多余的肥料流进了河里;黑乎乎的液体从工厂的管子里涌出来,

流进了河里。这些又脏又臭又黑的东西进入了水娃娃的身体里。水

娃娃受不了啦!她哭了,救救我!可是谁都不理睬她。很快,水娃

娃病倒了,

变的又脏又臭又黑了。

日子一天天过去,水娃娃的病越来越严重了。更坏的事情发生了!

生病的水娃娃走过的地方,草木枯黄了,花儿凋谢了,

庄稼大片地死去。很多动物也生病了,有的病死了。村里有的老人

和小孩也都病倒了。到处一片萧条。爱热闹的小鸟们受不了啦,她

们伤心地飞走了。

田野里,只隐隐地听到水娃娃微弱的声音,救救我,救救。。。

【篇三:大班社会教案:保护环境, 垃圾分类】

大班社会:保护环境,垃圾分类

设计意图:

在今年的城市建设上,由于人口日益密集,所以,生活垃圾所占的

比例是非常大的,我们的孩子都知道垃圾要放入垃圾桶,但其环保

的观念也必须与时俱进,我们提倡垃圾分类,使垃圾能循环再用。

环保观念首当学校、幼儿园先行,因为?教育一个孩子,才能带动一

个家庭乃至文明整个社会?,当我们的孩子有了垃圾分类观之后,今

后的生活环境才会得以保障。

幼儿的活动来源于生活,但对于5--6岁年龄的幼儿来说,生活经验

不是很丰富,要让幼儿马上想起生活中所产生的垃圾是一件很难的

事情。因为幼儿很喜欢逛超市,超市里边的东西非常丰富,所以我

就从逛超市入手设计了这堂课。使幼儿的思维有所发散,能够很快

想到超市购物后会产生的很多垃圾,因此我选择了从超市购物后产

生垃圾,对垃圾进行分类内容的活动,在活动中,以律动、故事、

儿歌、游戏,贯穿始终。提供大量实物,通过自身的尝试操作活动,让幼儿通过玩中学,玩中做的方式来达成本次教学的目的。

教学目标:

1.通过超市购物后产生的垃圾引导幼儿不乱扔垃圾,树立环保意识。

2.培养观察、分析、比较、分类等能力。

3.认识垃圾分类的标志,初步掌握生活垃圾分类。

教学准备:

1.ppt教学设计;

2.各类实物垃圾,如香蕉皮、废纸盒、空易拉罐、矿泉水瓶、酒瓶、坏灯泡和杀虫剂、指甲油、电池等。一次性塑料手套若干;

3. 4只自制垃圾分装桶,贴上4种标志。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了解垃圾的来源

(一)教师带小朋友做律动《逛超市》

(二)教师带小朋友做律动《吃东西》,吃完东西后会产生了许多

垃圾,让幼儿说一说从超市买回的哪些东西会产生垃圾。

(三)出示乱扔垃圾和垃圾入桶的图片,引导幼儿说一说,哪副图

做得对,为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做?

二、观看动画,了解垃圾的分类及处理(一)播放科教短片:垃圾

的分类和处理。

提问:?垃圾可以分成几类???哪些垃圾可以重新回收???我们该怎

么做??通过短片让幼儿了解垃圾的种类及不同的处理方法,知道有

些垃圾可以回收,有些垃圾对人体有害,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有影响,从而产生分类丢垃圾的意识。

(二)出示垃圾分类的4个标志,让幼儿认识。

(三)提问:?你们认识这个垃圾筒吗?? ?可回收垃圾筒是什么颜

色的?是什么标志?不可回收垃圾筒是什么颜色的?有害垃圾筒又是

什么颜色的?你们能将这些垃圾送回它们的‘家’吗??认识垃圾筒绿色

代表可回收垃圾,蓝色代表厨房垃圾,红色代表有害垃圾,黄色代

表其它垃圾。

三、观察互动,学习垃圾分类歌,送垃圾?回家?。

(一)教师引导幼儿在看一看看到刚才的标记,老师编了一首垃圾

分类歌:?废物利用是个宝,绿色的桶儿要记牢;厨房垃圾一包包,

蓝色的桶儿里边装;有害物品要管好,红色桶儿要记牢;其他垃圾也

不少,黄色的桶儿全部包。? (二)在送垃圾?回家?的游戏中,能

正确分类投放,帮助幼儿树立环保从我做起的意识。四、教师小结(一)让小朋友看看变废为宝的图片,并告诉他们:愿小朋友都争

当小小环保尖兵,回收废品让他变成新的有用的东西,为地球减少

垃圾,节约能源。

(二)教师带领小朋友做律动《垃圾分类》结束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