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古汉语学习难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古汉语学习难点及学习方式
【摘要】古汉语学习贯穿着我们的学习生涯,在学习过程中不可避免会遇到反义同词现象,古今字、通假字辨别这两个难点,运用成语来辅助学习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关键字】反义同词;古今字;通假字;成语
自中学以来,我们接触古代汉语的机会越来越多,同时,随着学习的深入,古汉语的学习难度也随之增加,一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古汉语产生一种难以名状的恐惧感,这种情况的产生有它的深刻原因:首先古汉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机会不多,学生们的学习的目标不明确,动力不足;其次,教育方式的不恰当使用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产生了呆板的填鸭式教育,是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和机械性的记忆文言文;最后,古汉语有其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现有古文字研究水平的限制,导致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一些较为棘手的困难。因此,尽管随着学生年龄以及理解能力的不断增长,但是古汉语的学习难度却并未降低半分。词汇具有开放性,缺乏明显的体系,就古汉语的学习而言,古文献的最大阅读障碍源于古今义的差别,然而古今义学习的难度则在于汉语词与汉字之间的复杂关系,词的意义流变与词的同一性词汇学理论难以贯彻等问题的存在。简而言之,反义同词现象,以及古今字、通假字的辨别成为了古汉语学习的难点。
一、同词反义现象
在古汉语词汇中存在一种“反义同词”现象,即一个词的义群中包含有两相反的义项。这在古汉语词汇中是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的产生,是由诸多因素造成的,既有客观词汇本身的因素又有人们主观的朴素辩证思维因素。两者相辅相承、相互影响。处于对立统一的状态之中。
如:“乱”,本义是“乱丝”。后引申为“紊乱、动乱、祸乱”等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曹刿论战》)以及“应之以治则吉,应之以乱则凶。”(《荀子•天论》)
这两句中的“乱”是它的本意但在,“其能而乱四方。”(《尚书•顾命》)中,
用的却是它的相反义——“治理”。此所谓《尔雅•释诂》:“乱,治也。”
又如“逐”,本义是“追赶”,后引申为“驱逐、赶走”。在《曹刿论战》中“故逐之”为这个意思,但在,“误逐世间乐,颇穷理乱情。”(李白《赠江夏韦太守良宰》)中“逐”使用的是“追求”之义。
这一语言现象古就有之,最早注意到它的是东晋的郭璞。他在《尔雅•释诂》中有言:“以徂为存,犹以乱为治,以曩为向,以故为今,此皆诂训义有反复旁通者,美恶不嫌同名。”这种现象,在训诂学界上的就叫做“反训”。
而在填鸭式,死记硬背式的教育环境下,学生会发现其所记的知识套在另一个地方不一定适用,甚至不能去理解,更谈不上去灵活运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古今字、通假字的辨别
清朝文人俞樾说过:“读古人书,不外乎正句读,审字义,通古文假借。而三者中,通假借尤重”(《上曾涤生书》)。即以今天的古汉语词汇教学的现状来看,他把“通假借”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还是有一定指导意义的。从目前的情况看,古今字和通假字的区别尚无明确的统一标准。在古文阅读和古汉语的学习中,常出现两者相混的现象,现今的中学语文教材,也常是二者合二为一的,即通称为“通假”
这种做法可以适当降低学习的难度,但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又增加了学习的难度。一般说来,古今字与通假字发生混淆主要有一下两种原因:
1、因音同或音近混淆
段玉裁说:“凡同声多同义。”王引之也说:“经典古字声近而通,则有不限于无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相存,而古本则不用本字,而用同声之字(《经义述闻通说下》)。这就说明汉字在形、音、义三方面的联系,而音同、音近又都是作为古今字、通假字的共同条件之一。因此有人就将一些古今字当作通假字,如将“反”作“返”的通假,“知”作“智”的通假、“说”作“悦”的通假等等。
2、因形体相近而混淆
古今字中,有很少一部分在字的形体上并不相同或相近,如“余”、“予”之类,通假字也是如此,如“早”,“蚤”之类。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则是古字与今字、通假与被通假字在形体上具有相似这一特点。如“孰”下加“火”为“熟”
尽管古今字与通假字容易混淆在一起,但在不同的具体语言环境中,我们却可以说,一对古今字也可以为通假字。这样说并不矛盾,因为某字作为今字时,它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应与古字意义相关联。如成语“深思熟虑”中的“熟”与古字“孰”的意义相关联,只有在这种情况下,他们才构成一对古今字。而在《战国策·齐策》中,“我与徐公孰美”一句中的“孰”与“熟”的关系就只能构成通假与被通假的关系了。如此繁杂的情况必然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较大影响,这种无规律的词汇现象难以让人把握,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学生只能通过大量的阅读记忆古汉语词汇释义,从短期看,学生可以理解某篇文章的内容,但从长远来看,这种工作呆板而且毫无妙趣可言,提不起学生普遍的学习热情,自然成为古汉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障碍。
因此,为克服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可以利用成语故事来进行更有效的学习。成语大多出自古代经典书面作品,如神话寓言、史籍经书、诗文词句等。它们源于往古而历久不衰,在构造成分上保留了古汉语词汇的许多特点。因此,利用熟知而常用的成语进行古汉语词汇教学,可以温故知新、触类旁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一、借助成语讲析古汉语中的历史词语
历史词语是只表示历史上曾出现过而当今社会已不复存在的事物或现象的词。它们在现代言语交际中一般不再使用,只在叙述史实或说明古代的有关事物现象时才使用。这类词语在古典文献中是经常出现的,例如:“樽”是古酒器名,“戟”是古兵器名,“锱”“铢”是古重量单位。由于它们指称的事物在当今社会生活中已不复存在,学生对此在理解和记忆上有一定的难度。其实,这类词也大量出现于成语之中,如“移樽就教、樽俎折冲”中的“樽”,“亡戟得矛、画戟雕弓”中的“戟”,“锱铢必较、铢积寸累”中的“锱”“铢”等。明确了成语中这
些历史词语的所指对象,无疑对学生阅读古籍时理解其中有关的历史词语是大有帮助的。
二、借助成语讲析古汉语中的文言词语
古籍中有大量的文言词语,它们所表示的事物现象、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在当今社会中仍然存在,只不过在现代口语中已换用别的词语来予以指称。文言词语一般有同它对应的现代词语存在,这是前面所讲的历史词语不具备的特点。例如:“膺”“牖”“濯”都是文言词语,它们在现代口语中已不再使用,分别换成了“胸膛”“窗户”和“洗涤”。不过,这类词仍然保留在具有古雅风格的成语里,如“义愤填膺、泣血捶膺、抚膺顿足”中的“膺”;“牖中窥日、瓮牖绳枢、老死牖下”中的“牖”;“濯污扬清、濯缨弹冠、振衣濯足”中的“濯”。因此,弄懂这类词在成语中的意思并掌握其用法,无疑将有助于理解和分析古代文献中有关的文言词语。
三、借助成语讲析古汉语中的词语古义
词语古义与前面所讲的文言词语不同。文言词语是相对于现代词语而言的,它们词义相同而词形不一样,如古代的“舟”,现在说“船”,意思一样,只是换了词形;词语古义是相对于词语今义而言的,它们词形相同而词义不一样,如“党”,古今通用,但古代的意义是“偏袒”,现代则指“党派、政党”等,词形没有改变,意思却大不相同。词语的古义在今天的日常口语中一般已不再使用,但它们在成语中却几乎原封不动地保留了下来。比如“走马观花、飞禽走兽”中的“走”,用的是古义“跑”,而不是今义“步行”;“破涕为笑、涕泗滂沱”中的“涕”,用的是古义“眼泪”,而不是今义“鼻涕”;“狐假虎威、假手于人”中的“假”,用的是古义“凭借、利用”,而不是今义“虚伪、不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