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现代化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析中国现代化发展

作者:李洋洋王丛丛

来源:《学习导刊》2013年第09期

【摘要】从鸦片战争开始,为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不懈探索,在实现中国人民世纪梦想——现代化的道路上做出艰辛努力。本文将以现代化的概念为着力点,来讨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及发展特点,以期为以后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经验。

【关键词】现代化;中国现代化;历程;特点

新的历史条件为我们提供了新的契机,回顾我们走过的现代化发展历程,展望中国现代化的美好前景,对于我们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具有重要意义。

一、现代化

对于“现代化”的含义,它本身存在诸种理解和阐述。因为,最初的“现代化”概念是用于考察“后发展”国家社会变迁的范畴,他虽然起源于西方国家,但并不是用于表述发达国家的词语。作为一个国家,它本身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以致“现代化”的涵义也在不断得被讨论而赋予新的内容。

总结来说,新兴国家的政治家们多着眼于增强国力,在现代世界中求生存与发展来考虑现代化;经济学家则从工业发展与经济增长的观点来看现代化;社会学家偏爱从社会肌体的分化与功能方面来谈现代化;而历史学家则把现代化视为一个统一的世界发展过程。因此,现代化的过程有若干不同的层面:经济发展是物质的层面;政治发展是制度的层面;而思想与行为模式则是社会的深度层面。①

二、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及特点

(一)中国现代化历史发展

我们把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时期为清朝末期,封建统治者为维护自身的利益,巩固其统治,而作出的现代化的决定与努力。这一时期的现代化被称为“封建主义现代化”,即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1840—1911);第二个时期为中华民国时期,这一时期主张向西方学习,按西方资本主义的方式实现经济、政治、文化等的现代化,被称为“资本主义现代化”,即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诞生(1912—1949);第三个时期为新中国诞生之后的时期,这一阶段,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主张走自己的道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之路,遵循社会主义的基本方向,被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即从建国至今(1949年至今)。

中国现代化的思潮开始萌芽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但当时“现代化”的概念尚不清晰,直到五四运动之后,中国共产党人受西方新思潮及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逐步提出各种现代化理论,指导和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向,此时“现代化”的奋斗目标才真正确立。20世纪的中国处于巨大的变革之中,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动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变革相继出现。而最剧烈、最广泛、最迅速和持续时间最长的社会大变动并不是盲目的,他有一个根本性的主题,就是现代化。我们不得不说,中国的现代化过程经历了更多的曲折与磨难。直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彻底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摆脱了帝国主义、殖民主义的侵略和欺侮,真正开始了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与试验,经过不懈努力,最终在20世纪最后20年踏上了现代化建设的坦途。

(二)中国现代化的特点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其发展的特点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历史阶段又存在很大的差异。苏联解体、东欧剧变的历史悲剧,让我们明白在社会主义国家,尤其是一个经济文化非常落后的国家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们必须面临而且必须要解决的重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邓小平提出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初步回答和解决了我国在现代化发展中遇到的这个难题。中国式现代化有如下特征:第一,从目标模式上看,中国强调的是社会主义,我们要实现的是社会主义的现代化,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的根本制度不动摇;第二,从现代化类型上看,我们必须走跨越式发展道路,中国的现代化是后发外生型的现代化,只有跨越式发展才能达到我国的发展目标,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实现现代化;第三,从中国国情来看,中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人口多、底子薄的问题依旧存在。我国的现实在世界上有其特有的性质,这就使得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有其特殊性,这是我们理解政党在中国现代化中的作用的关键所在;第四,从所处时代来看,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处于机遇与挑战共存的环境之中,从十九世纪中叶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走上现代化建设的道路,但是确有实效的现代化运动实践却发生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这足以看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并不平坦。

三、中国现代化的启示

邓小平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前必须加上社会主义四个字,中国要搞现代化,决不能搞自由化,决不能走西方资本主义道路,这是中国现代化发展模式质的规定性。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我们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出发,正确认识我国人口多、底子薄、地区发展不平衡、生产力不发达的状况,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还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健全等社会现实,为前进中遇到的挫折做好准备。同时,我们也要认识到中国是世界中的中国,中国的现代化是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的现代化必然以借鉴世界现代化的文明成果为前提。因此我们要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将改革开放将贯穿于中国现代化的整个过程,吸收和借鉴世界现代化进程中所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为我们所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为适应中国现代化的新要求,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被提出、贯彻和不断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了我们当前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的根本问题和突出矛盾,明确了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理念,描绘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新蓝图,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发展的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其将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发挥重大作用,而且对引领与开辟世界现代化文明新道路具有一定的楷模意义和价值。

参考文献:

[1]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2] 布莱克.比较现代化[M ].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

[3] 赵斌.中国现代化问题评析[J].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5):81- 84.

[4] 李延华,赵铁锁.中国现代化问题简论[J].河北建筑科技学院学报(社科版),2004(4):22- 24.

[5] 郭天祥.近年来中国现代代化问题研究评述[J ].西安教育学院学报,2001(2):33- 39.

注释:

①罗荣渠.现代化新论[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作者简介:

李洋洋(1987-),女,山东临沂人,杭州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王丛丛(1987-)女,汉族,山东省莱芜人,杭州师范大学政治与社会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