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公藤抗炎免疫药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次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4年5月,上海
雷公藤抗炎免疫药理
秦万章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上海200052)
卫矛科雷公藤属植物迄今发现有四种:雷公藤(Tr咖terygiumwilfordiiHook.D、昆明山海棠(Tripterygiumhypoglaucum(Level.)Hutch、东北雷公藤(TripterygiumregiiSpragueetTekda)、苍山雷公藤(TripterygiumforrestiDicls)。雷公藤自用于麻风反应(1962)、类风湿性关节炎(1969)取得成功以后,现已被广泛用于I}缶床各科,它们在治疗免疫相关性疾病方面显示了独特的作用。雷公藤的临床疗效及其副反应推动了其药理研究的迅速发展。众多的研究显示。雷公藤有抗炎、调节免疫、抗肿瘤、抗生育等作用。本文综述雷公藤自60年代以来有关抗炎免疫的药理作用。
一,雷公藤与炎症反应
雷公藤用于麻风反应、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多发性肌炎、硬皮病、慢性活动性肝炎、肾小球疾病、血管炎、脂膜炎等均取得成功。这些疾病在病理上都不同程度显示了炎症反应的存在。有关雷公藤与炎症反应关系的研究开展较多。
炎症是各种致病因子对机体损害所诱发的以防御为主的局部组织反应。此对机体利弊视不同情况而论。各种炎症性疾病,虽然在临床各病理形态学上表现各异,但任何原因引起的,以及在任何组织的炎症,都包括了不同程度的组织变质、血管反应和局部组织增生性反应,这是炎症的基本病理变化,此核心是血管反应所带来的炎症细胞和介质。炎症又可分为以变质渗出为主的急性期反应和以增生为主的慢性期反应。
(一).雷公藤对炎症反应急性及慢性期反应的影响。
郑幼兰等(1982)用甲醛作致炎物,诱导大鼠足跖肿胀模型,并以两踝关节周围之差作为炎症肿胀指标,以雷公藤水煎剂109、209/kg腹腔注射观察药理作用,结果显示雷公藤制剂对炎症反应有明显抑制作用。20kg组,作用出现快而强,持续24h以上(p<0.001),与氢化可的松15mg/kg作用相似。李乐真等(1980)发现雷公藤醋酸乙酯提取物(40mg/kg,2—3w)对蛋清关节炎有明显抑制其效果与强的松(2.5mg/kg)相似(p<o.001),雷公藤抗炎作用于与剂量和用药时间有关。后德辉、郑家润等(1980,1983)先后证实雷公藤总甙(TII)及TI能明显抑制大鼠琼脂性关节炎肿胀程度(p<0.01),作用持续5-6h,Tll作用比Tl强。周学优等(1990)、王国春等到(1991)均报道雷公藤醋酸乙酯提取物可明显抑制由完全福氏佐诱导的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杨峻等(1991)发现雷公藤中二:萜成份——雷酚内酯,对二二甲苯诱发的小鼠耳部炎症及巴豆油诱发大鼠耳部炎症均有明显抑制作用。上述资料显示,雷公藤及其活性成份对血管及其通透性改变为主的急性炎症反应具有抑制作用。
炎症进一步发展,会出现以增殖为主的慢性炎症反应。张罗修等(1990)进行如下实验,将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于乙醚麻醉下行腹正中切口,自腹股沟两侧各埋入209的无菌脱脂棉球,缝合切口,7天后处死动物,剥出已包裹肉芽组织的棉球,求干重,去除原棉球重,得净重。实验发现,雷公藤红素0.5-3mg/kg+7d,ip均能明显抑制大鼠棉球肉芽肿的形成,且抑制程度随剂量的增加而增加,本实验中,地塞米松5mg/kg/d+7d,ip也有抑制作用,但切口有明显感染,雷公藤红素组织无此副作用。以上实验作为慢性炎症反应模型在时间上稍嫌短,但在病理上确有共同之处。李乐真等(1989)报道雷公藤煎剂(209/kg+7d)及其醋酸乙酯提取物(40mg/kg+19d或80mg/kg+6d)均能明显抑制埋于腋下或鼠蹊部皮下的棉球所致肉芽肿增生。另外,我们在临床上也观察到,与治疗胶原病剂量相同的雷公藤制剂可以治愈
第四次全国雷公藤学术会议论文汇编,2004年5月,上海
慢性皮炎。
(二),雷公藤对炎症细胞及其介质的影响
上述雷公藤及炎症关系的资料均来自大体标本的形态学观察,结果肯定了雷公藤具有抑制炎症反应的作用,为探讨这种作用的机理,有必要进行炎症细胞及其介质的研究。参与炎症反应的细胞较多,常见的有中性白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嗜酸性白细胞、淋巴细胞、浆细胞、嗜碱性细胞和肥大细胞等。
雷公藤针对粒细胞作用的研究未见报道。本文只能就部分资料从侧面加以综述。李瑞琳等(1989)统计雷公藤治疗的患者445例,7l例(15.96%)白细胞数低于正常,其中顾委例(7.04%)发生严重粒细胞缺乏症。由此推测,雷公藤可能影响粒细胞数量。但是,我们发现,雷公藤治疗非但不降低粒细胞数,反而使原先白细胞数低下的患者白细胞升高。这种差异可能性与各报道者所使用制剂质和量均不同有关。王国春等(1991)用完全福氏佐剂诱导大鼠实验性关节炎模型,观察雷公藤对该模型关节肿胀率、血浆LPO含量的影响,结果发现关节肿胀率与血浆LPO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93,p<0.01),雷公藤0.5%羧甲基纤维素钠悬液12-14ng/d灌胃25d,治疗组关节肿胀率明显降低,LPO变化情况与肿胀率相似。LPO水平高低与多形核白细胞激活关系密切。由此推测,雷公藤可能影响白细胞的功能。另外,在炎症反应中,白细胞可释放大量溶酶体,有文献报道东北雷公藤可抑制溶酶体所致炎症反应,该作用与溶液酶体,有文献报道东北雷公藤可抑制溶酶体所致炎症反应,该作用于与溶液酶体膜完整性有关,雷公藤无类似报道。本文认为雷公藤对炎症反应中主要炎症细胞——粒细胞的研究有待加强。
雷公藤对单核、巨噬细胞超微结构形态影响未见报道。研究一般集中在对该类细胞功能影响上。郑幼兰、李乐真等(1982)报道雷公藤根芯煎剂及其醋酸乙酯提取物、雷公藤碱C均明显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从一个侧面反应雷公藤及其成份对巨噬细胞活性有影响。郑家润(1983)和周学优等(1989)报道雷公藤无抑制巨噬细胞吞噬功能作用。最近,杨峻(1991)报道雷酚内酯对巨噬细胞吞噬功能呈现双相作用,小剂量呈促使作用、大剂量呈抑制作用。上述资料显示雷公藤各成份及不同剂量对巨噬细胞作用差异较大。
雷公藤对淋巴细胞的作用在免疫药理节讨论。
关于雷公藤对炎症介质影响也有报道。后德辉等(1980)观察到雷公藤总甙(4×10。5)可使组胺(2×10“)、5.羟色胺(15×10‘7)所致离体豚鼠回肠收缩大大减弱。郑幼兰等(1982)报道雷公藤煎剂(209/kg,ip)对组胺(50ug/0.05m1)皮内注射引起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有明显抑制作用(p<0.01)。郑家润等(1983)报道雷公藤总甙也有此作用。李乐真等(1986)观察雷公藤内酯醇对5-羟色胺(20ug/0.1m1)gI起的皮肤通透性改变有抑制作用。徐维敏等(1991)报道,在体外培养家兔滑膜细胞,用A23187(钙离子载体)能使滑膜细胞的PGE2合成增加,而雷公藤红素抑制A23187诱导的PGE2产生,且药物效应与浓度呈现正相关。
(三),雷公藤与炎症反应的其它研究
无论是急性炎症的继续发展还是慢性炎症的持续,必将导致组织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和出现异常症状。张庆恰等(1983)观察去皮雷公藤片抗肾小球基底膜炎的情况,以病理切片病变肾小球的恢复、尿素氮及肌酐下降程度判断效果,于服药后第2周及第8周作两次肾活检,并与未服药组作对照,结果显示,雷公藤无论在改善症状,还是改善肾小球内细胞数及肾小球内硬化比例上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吴志英等(1990)用雷公藤多甙治疗家兔实验性肾小球肾炎(按15mg/kg计,相当于成年人使用量的25倍),4周后,动物肾炎症状及肾小球大小、细胞数均值均明显好于对照组。
本文所引用的雷公藤与炎症反应资料显示,雷公藤存在明显的抑制炎症作用,这种作用在雷公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