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南降水特性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南降水特性分析

[摘要]本文以实测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洛南县的降水特性、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和时空分布以及降水量的丰、平、枯周期变化规律等。

[关键词]降水量;年内变化;年际变化;时空分布;代表性;典型年

1 流域概况

1.1地理位置

洛南县地处秦岭东段南麓,位于陕西省东南,介于北纬33°52′00〃—34°25′58〃、东经109°44′10〃—110°40′06〃之间。北依秦岭与华阴、潼关县相邻,南凭蟒岭与商州市、丹凤县毗连,东与河南省灵宝、卢氏县接壤,西同华县、蓝田县、商州区交界。东部有近百里长的省界线,延伸于秦豫边陲。全县共有25个乡镇,383个行政村,7个社区居委会,3029个村民小组。水力资源较为丰富,全县总径流量8.499亿立方米。高于全省人均水平。水能理论蕴藏量12.3万千万瓦。全县土地总面积423.8万亩,其中耕了49.6万亩。水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河流遍布,饵类生物丰富,全县水库22座,总库容1348万立方米。洛南县属于暖温带南缘季风性湿润气候。由于群山连绵,起伏悬殊,具有明显山区气候特征。季风影响明显。冬季气候寒冷,雨雪稀少,为一年中干燥季节;春季气温回升较快,降水逐渐增多,如果伴有大风,土壤蒸发加剧,极易形成春旱,当寒潮入侵时,往往出现冻害;夏季是一年中最高气温季节,也是降水量最大的季节,雨量集中,多有雷阵雨、暴雨出现,有时伴有冰雹,有时还出现局部伏旱和夏旱;秋季气温速降,初期多有连阴雨,常常形成涝灾,末期偏少,天气晴朗,秋高气爽。总的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在植物生长季节中,太阳辐射较强,日照时数多。但因气温、降水年际变化大,常有旱涝霜雹等灾害出现。

流域内洛河北岸多为变质岩类,南岸多为太古界岩类和片麻岩类。秦岭山区带,森林茂密,植被良好;河谷带多为耕地,地表覆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是河流含沙量主要来源。洛河支流众多,主要集中在北岸,南岸支流较少,两岸支流分布对称性差,在洛河众多的支流中,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有14条,其中位于河道左岸的有8条,右岸5条。支流中最长的是石坡河,长56.2km;流域面积最大、流量最大的是石坡河,其流域面积为662km2。境内沟壑纵横,山高坡陡涧深,最高海拔2087m,最低海拔543m,相对高差1544m。地形西高东低,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伊洛河贯穿其中。该区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候四季分明,是明显的季风性山地气候,年平均气温12.8℃,极端最高气温39.8℃,极端最低气温-14.8℃,多年平均降雨量744.5mm,多集中在7月、8月、9月三个月,灾害性天气以暴雨、冰雹、干旱为主。

1.2地形地貌

秦岭主山脉横卧于洛南县西北部边境,河流走向一般是西北至东南或西部形成了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主要山脉有秦岭、蟒岭。主要河流有伊洛河、石坡河。山形结构似掌状分布。洛南县流域内群山起伏,河流密布,岭谷相间,沟壑交织的复杂的岭谷地貌。

2 气候及副热带高压与市内降雨特征

洛南县属暖湿带和北亚热带两个植被的过度带,受秦岭山脉这个天然屏障的影响,植被生长和秦岭以北典型暖温带针叶林截然不同,又和以南的典型的亚热带绿色阔叶林有差异。

2.1季风性气候

冬季,强大的蒙古高压在西北方,市内在大陆气团的控制下,盛行西北风,天气干冷、降水量稀少;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增强、热带海洋气团北移,东南风盛行,致使气温较高,也是雨量较为充沛的时期,当极峰过境时带来较强降水,甚至造成灾害性天气,如短历时大暴雨等天气;极峰过后,副高压控制,降雨无望,形成伏旱高温,造成农作物减产。受大气环流的影响,季节变化四季分明。

2.2具有两个气带

洛南县位于中纬度偏南地带,北部边沿有秦岭阻隔,寒潮不易侵入,东南和南部的地形地势,利于东南及南部的暖湿气流向境内流入,因而形成气温较高,降雨较多的区域。同时也显示出南半部是亚热带气候带的一部分,北半部到是暖温带的一部分,这样就是市内气候带纵向上有两个明显变化的气候带的特点。

洛南县地势起伏悬殊,在垂直差异上表现出明显的山地气候,夏天中午炎热,夜晚凉爽,相对高差值达2540米,是一个高差极为悬殊的山区,表现出明显的山地和河谷特点,决定了形成局部降雨和局部降大暴雨的可能性和降雨的局部性。

3 降水特性分析

3.1 基本资料

根据洛南县及周边站网的实际情况,共选用雨量站66站。境内选用雨量站11处,周边包括华阴、商州、丹凤、蓝天共选用8站。对1956-2005年50年同期资料系列的资料进行了分析,自2005年逆进计算不同步长系列的均值和Cv 值,洛南县在0.21~0.25之间。

3.2降水量的地区分布

洛南县多年平均降水量735.5mm,变化范围大致700-850mm之间,从北向

南呈递增状态,由东到西大部分地区呈递增状态,东边卫东站周围属于高值区,降水量变化在730mm左右,北边巡检站属于降水高值区,降水变化在1030mm 左右。横贯洛南县的伊洛河流域为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72.5mm。

4降水量的年内分配

洛南县降水量年内四季分配不均,主要降水集中在夏季和秋季。本次分析了11个区域代表站,逐站进行典型年和多年平均年降水量的月分配计算。在11个区域代表站典型年和多年平均年降水量月分配的基础上,又分析统计了春、夏、秋、冬四季和汛期降水量及其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等。洛南县选用代表站春、夏、秋、冬四季降水量情况:分别为19.5%、63.3%、13.1%、4.0%,汛期80.8%。

4.1降水量的年际变化

年降水量的变差系数CV值和极值比Km(即雨量站最大年降水量与最小年降水量的比值)是反映降水量年际变化幅度的重要指标。变差系数CV值大,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大;CV值小,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小,极值比的变化同理。

年际降水量变差系数CV反映出地区变化较为平缓,CV值变化范围一般在0.21~0.25之间。其分布规律与气候、地形有关,一般多雨区,CV值较小,少雨区,CV值较大;山丘区CV值较小,川原区、暴雨频发区CV值较大。洛南盆地CV值在0.21左右,其余县区均在0.22~0.25之间。

极值比Km的分布趋势与变差系数CV值相同。Km值的变幅范围在2.3-3.3之间,最大值的是巡检站为3.3。最小值的是古城站为2.3。

分析绘制了代表站的模比系数差积曲线,分析降水量的多年变化过程,模比系数曲线上升说明丰水期,下降说明枯水期的变化。巡检站1976-1980年、1989-2002年出现两个枯水期。

5 丰枯规律分析结论

为了进一步分析洛南县降水量的丰枯周期变化规律,采用统一的丰、平、枯水年标准,对连丰、连枯进行统计分析。

平水年:降水量频率37.5%≤P<62.5%;枯水年:降水量频率P≥62.5%;丰水年:降水量频率P<37.5%;

分析结果表明:67%代表站的连丰期出现次数比连枯期多1~2次;33%代表站的连枯期出现次数比连丰期多1~2次;11%代表站的连丰期和连枯期出现次数相等。所有站的连丰、连枯期以2年出现次数最多,3年次之,4年的连丰、5年连枯期也有出现。巡检站发生1976-1980最长连枯期。有些站连丰期偏离长系列均值程度较大。1956-1979年时段的丰水年数所占比例较枯水年数所占比例小。1971-2005年时段的丰水年所占数比例较枯水年数所占比例小,1980-200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