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发展历史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炮发展历史
火炮发展历史19世纪中叶以后,世界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及战争的实际需要,促进了火炮技术的发展,现从几个方面简述如下:
1)炮身内膛结构的发展:滑膛——线膛——滑膛
早期炮身内膛为光滑圆腔,由青铜或铁铸造,弹丸由炮口装填(又称前装);发射球形弹丸,射程近、精度低。
19世纪中期采用了发射长形弹丸的前装式线膛炮身(即在内膛壁上加工若干条螺旋槽),称为膛线。
在对目标的破环力和命中精度方面较过去有显著提高,炮身尾部闭锁机构研制成功和无烟火药及高级炸药的发明,促使了炮弹装药结构的改进和后装线膛火炮的产生。
公元1845年,意大利人卡瓦利(Cavali)使炮闩、药室和线膛三者结合,实现了后装线膛火炮的结构。
随着楔式炮闩与螺式炮闩的研制与改进,后装火炮性能更加完善,并被各国所采用,沿用至今。
后装线膛火炮的诞生是火炮技术上的重大革新,大幅度的提高了火炮的射程、精度与发射速度。
近20多年来,随着长杆式尾翼稳定高速脱壳穿甲弹的出现,滑膛结构再度被重视,当前各国新一代的坦克炮与反坦克炮,其炮身内膛的结构几乎都采用了滑膛。
上一篇:火炮系统的组成及作用过程下一篇:当前火
炮发展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