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流成本期末复习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1.物流成本冰山理论

“物流冰山”学说是日本西泽修先生提出来的。物流冰山图代表物流总成本;曲线内包含的部分为物流成本计算。物流成本计算又分为两部分:水平线以上的部分为委托物流费用,即用现金向企业外部支付的物流费,如:运输费用、仓储费用;水平线以下部分为企业内部消耗的物流费,如;制造成本中的物流成本、促销成本中的物流成本、机会成本。

在企业财务会计中,向企业外部支付的物流成本能体现出来,而企业内部消耗的物流成本一般体现不出来。如果把决算表中计算的物流成本只认为是企业外部支付的部分,把它误解成“冰山全貌”,企业就会面临险境。只有对物流成本进行全面计算,才能够解释清楚混在有关费用中的物流部分成本。

2.“第三利润源”学说

“第三利润源”学说是西泽修教授提出的。是对物流潜力及效益的描述。对“第三利润源”最初认识基于以下四个方面:

(1)物流可以完全从流通中分化出来,自成系统,有目标,可以进行管理,因而能进行独立的总体思考。

(2)物流和其他独立的经济活动一样。它不是总体的成本构成因素,而是单独盈利因素。物流可以成为“利润中心”。

(3)从物流服务角度来说,通过有效的物流服务,可以给接受物流服务的生产企业创造更好的盈利机会,成为生产企业的“第三利润源”。

(4)通过有效的物流活动,可以优化社会经济系统和整个国民经济的运行,降低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提高国民经济的总效益。

3.“效益悖反”理论

“效益悖反”指的是物流若干功能要素之间存在着损益的矛盾,即某一功能的优化和发生利益的同时,必然会存在另一个或几个功能要素的利益损失;反之也如此。这是一个此消彼长、此盈彼亏的现象,虽然在许多领域中这种现象都是存在的,但在物流领域中,这个问题尤为严重。

物流系统的效益悖反包括物流成本与服务水平的效益悖反和物流各功能活动之间的效益悖反。

第二章

1.降低物流成本的手段

⑴从商品的流通过程降低物流成本⑵通过物流服务削减成本⑶借助信息降低物流成本⑷通过配送降低物流成本⑸削减退货成本⑹利用一贯制运输和物流外包降低成本。

第三章

1.客户满意(ED)模型

客户在进行购买之前就在心目中对该服务有了一定的要求,也就是形成了期望;在购买行为之后,客户便会将服务的实际表现与自己的要求相比较,从而判断对客户服务是否满意。通常,这种判断会产生三种可能的结果:如果该服务与自己的要求相符,客户就会接受该服务,如果该服务与自己的要求相比,表现更为出色,客户就会产生满意的感觉;如果该服务的实际表现达不到自己的要求,那么客户就会产生不满意的感觉。

服务的实际表现—P 客户对服务的期望值—E

E=P 可以接受 E>P 不满意 E

以竞争为导向制定物流服务水平为标准(综合分析P82-86)仔细看!重点!

第四章

1.物流成本的构成

⑴物流成本项目:按成本项目划分,物流成本由物流功能成本和存货相关成本构成。其中物流功能成本包括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包装成本、运输成本、仓储成本、装卸搬运成本、流通加工成本、物流信息成本和物流管理成本;存货相关成本包括企业在物流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与存货有关的资金占用成本、物品损耗成本、保险和税收成本。

⑵物流成本范围:按物流成本产生的范围划分,物流成本由供应物流成本、企业内物流成本、销售物流成本、回收物流成本以及废弃物物流成本构成。

⑶物流成本支付形态:按物流成本支付形态划分,企业物流总成本由委托物流成本和内部物流成本构成。其中的内部物流成本按支付形态分为材料费、人工费、维护费、一般经费和特别经费。

2.物流成本计算的原则

⑴合法性原则⑵可靠性原则⑶相关性原则⑷分期核算的原则⑸权责发生制原则⑹按实际成本计价的原则⑺一致性原则⑻重要性原则

3.成本分配的原则

⑴因果原则⑵受益原则⑶公平原则⑷承受能力原则⑸成本效益性原则⑹及时性原则⑺基础性原则⑻管理性原则⑼多元性原则

4.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目P121

⑴“生产成本”科目⑵“制造费用”科目⑶“劳务成本”科目⑷“主营业务成本”科目⑸“营业税金及附加”科目⑹“其他业务成本”科目⑺“销售费用”科目⑻“管理费用”科目⑼“财务费用”科目

第五章

1.降低运输成本的措施

(1)简化运输系统,减少中间环节,降低运输成本

①进行合理的运输网络的优化②减少不必要的运输环节

③直达运输④“四就”直拨运输

(2)提高车辆的装载效率,降低运输成本

①组织轻重配装②实行解体运输③高效的堆码方法

(3)选择最佳运输手段,降低运输成本

①拼装整车运输②实施托盘化运输③实施集装箱运输

(4)选择合理的运输方式,降低运输成本

①选择合适的运输方式呢②实行联合运输③开展国际多式联运

(5)开展集运

①自发集运②共同运输或共同配送

第七章

1.库存流动假设(计算!!!重点!!)

先入先出、后入先出、平均成本法P218—221 以及P247 练习题

第十章

1.作业成本管理基础理论(看):作业成本管理是一个以作业为基础的管理信息系统。它以作业为中心,作业的划分从产品设计开始,到物料供应;从工艺流程

的各个环节、总装、质检到发运销售全过程,通过对作业及作业成本的确认计量,最终计算出相对准确的产品成本。同时,经过对所有与产品相关联作业的跟踪,为消除不增值作业,优化作业链和价值链,增加需求者价值,提供有用信息,促进节约,提高决策,计划、控制能力,以最终达到提高企业竞争力和获利能力,增加企业价值的目的。它的基本原理:作业消耗资源、产品消耗作业,生产导致作业的产生,作业导致成本的发生。

2.成本动因

成本动因是决定成本发生、资源耗费的真正动因,它采用两阶段成本分摊方法来计算各种成本标的的成本,从而获得更为准确的产品成本信息。成本动因主要包括资源动因和作业动因。

资源动因反应了作业中心对资源的消耗情况,是资源成本分配到作业中心的标准。作业动因是将作业中心的成本分配到产品、劳务或顾客中的标准,它也是将资源消耗与最终产出相沟通的中介。核心点:⑴资源动因连接着资源和动因,把资源分配到作业中的动因是资源动因。⑵作业动因连接着作业与产品,把作业成本分配到产品中的动因是作业动因。

3.作业成本管理的成本计算程序

⑴确认和计量耗用企业资源的成本。

⑵确认和计量耗用资源的作业。如订单处理、产品设计、员工培训、材料处理、机器调试、质量检查、包装、销售、一般管理等。

⑶计量作业成本。

⑷选择成本动因。即选择驱动成本发生的因素。如机器小时、人工小时、机器准备次数、产品批数、收料次数、物料搬运量、订单份数、检验次数、流程改变次数等。

⑸汇集成本库,即将相同成本动因的有关作业成本合并汇入“同质成本库”如动力与维护费用可归入一个成本库。

⑹作业成本分配。

分摊成本=某作业成本分配率(分配率=作业成本/作业量)*被某产品耗用成本动因数量。

⑺计算产品成本。

4.作业成本管理优点

作业成本管理具有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两大功能。在成本分配关下,作业成本资源和产品的中介、制造费用分摊采用两步骤法,以提高成本信息的准确性。在过程观念下,作业链和价值链分析成为成本管理的基础,这有利于揭示企业各环节上的问题。

作业成本管理与传统成本管理的显著区别在于,将企业视作为满足客户需要而设计的一系列作业的集合体,企业商品凝聚了在各个行业上形成而最终转移给顾客的价值,作业链最终表现为价值链。这样不仅能够合理的分配各种制造费用,提供较为可观的成本信息,而且能够通过作业分析,追根溯源,不断改进作业方式,合理的进行资源配置,实现持续降低成本的目标。

作业成本管理有利于加强成本控制。能及时、有效的提供成本控制所需的相关信息,从而可记得的增强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充分发挥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和合作精神,进而达到有效的控制成本的目的。

作业成本管理有利于提高商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可以很好地适应现代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发展需要。科学合理的配置相对有限的企业资源,不断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