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市场理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柠檬市场理论
柠檬市场效应则是指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往往好的商品遭受淘汰,而劣等品会逐渐占领市场,从而取代好的商品,导致市场中都是劣等品。
著名经济学家乔治·阿克尔罗夫以一篇关于"柠檬市场"的论文摘取了2001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与其他两位经济学家一起奠定了"非对称信息学"的基础。
柠檬市场也称次品市场,是指信息不对称的市场,即在市场中,产品的卖方对产品的质量拥有比买方更多的信息。在极端情况下,市场会止步萎缩和不存在,这就是信息经济学中的逆向选择。阿克罗夫在其1970年发表的《柠檬市场:产品质量的不确定性与市场机制》中举了一个二手车市场的案例。指出在二手车市场,显然卖家比买家拥有更多的信息,两者之间的信息是非对称的。买者肯定不会相信卖者的话,即使卖家说的天花乱坠。买者惟一的办法就是压低价格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损失。买者过低的价格也使得卖者不愿意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从而低质品充斥市场,高质品被逐出市场,最后导致二手车市场萎缩。此个概念对我国股市依然受用。在我国股市中,从“郑百文”、“ST猴王”,到“银广夏”无一不是踩着信息不对称的钢丝在跳舞,一旦不知情的股民最终发现了那枚光闪闪的硬币的另一面时,市场开始逆向选择,钢丝断裂,股价大跌,股民丧失信心。所以证监会才会加大监管力度,清除股市中的“柠檬”,重塑股民信心。
“劣币驱逐良币”是柠檬市场的一个重要应用,也是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定律。该定律是这样一种历史现象的归纳:在铸币时代,当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者成色的铸币——“劣币”进入流通领域之后,人们就倾向于将那些足值货币——“良币”收藏起来。最后,良币将被驱逐,市场上流通的就只剩下劣币了。当事人的信息不对称是“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存在的基础。因为如果交易双方对货币的成色或者真伪都十分了解,劣币持有者就很难将手中的劣币用出去,或者,即使能够用出去也只能按照劣币的“实际”而非“法定”价值与对方进行交易。简单说来,货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当货币的接受方对货币的成色或真伪缺乏信息的时候,就会想办法提供价值更低的交易物,而交易物的需求方(也就是支付货币的一方)相应地也会想办法用更不足值的货币来进行支付,最终导致整个市场充斥劣币。
柠檬市场效应同样可以对就业歧视问题进行解释。有些雇主拒绝在一些重要岗位上雇佣有色人种或少数民族。这并非因为他非理性,或者存在偏见,而恰恰是其遵循了“利润最大化”原则的后果。因为在缺乏充足、可信的信息的情况下,在这些雇主看来,一个人的种族、肤色便成为其社会背景和素质能力的一个信号。当然,对一个人的素质、能力,教育体系可以给出一个更好的衡量指标。它可以通过诸如授予学位等方法给出更好的信号。正如舒尔茨1964年写道的,“教育开发一个人的潜能,启迪人的智慧,也只有通过接受教育,一个人的能力才可被发现和挖掘,才能够获得社会的认可。”当然,一个没有接受到任何训练的工人他完全可能有很好的潜质,但在一个公司接纳其以前,这种才能一定要经过教育体系的“鉴证”。这个“鉴证”的体系一定要有权威,具有可信度。而我们知道,由于在美国,有色人种或少数民族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很少,大多是在贫民窟学校完成学业。来自贫民窟学校的鉴证的可信度比起一些正规的名牌学校来说,要
低得多。这使有色人种或少数民族的就业处于一个不利的地位。因为在雇主不信任一些学校的“鉴证”时,对他而言,在重要的岗位上雇用有色人种或少数民族这类似于购车者花费较多的金钱在信息不完全的“二手车”市场上买车。正如购车者会去买一辆新车一样,雇主会在那些他认为“可能能力较高者较多”的市场中挑选人才。也正是如此,加强对落后地区的教育投资显得尤为必要,因为它可以提高一个群体的素质,提高其“鉴证”的可信性最终改善一个群体中成员的就业机会和生存状况。
柠檬市场这个概念对股票市场也是受用的。在我国股市中,从“郑百文”、“ST 猴王”,到“银广夏”无一不是踩着信息不对称的钢丝在跳舞,一旦不知情的股民最终发现了那枚光闪闪的硬币的另一面时,市场开始逆向选择,钢丝断裂,股价大跌,股民丧失信心。所以证监会才会加大监管力度,要求充分披露信息,清除股市中的“柠檬”,重塑股民信心。
总之,在许多的市场领域,柠檬市场的理论是十分受用的,只要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就会形成次品市场,从而使得次品驱逐优品,达到次品充斥整个市场。
案例应用
编辑
1.保险
一个众所用知的事实是,65岁以上的人很难买到医疗保险。这自然引发了人们的疑问:为什么保费不上升以与其风险相匹配呢?
我们的答案是,如果保费上升,那些为自己投保的人将是越来越确信自己需要保险的人。体检中的错误、医生对老年病人的同情.等等,都使保险申请人比保险公司更容易评估相关风险。结果是保险申请人的平均健康状况将随保费的上升而恶化——这可能导致在任何保费水平下都不会有保险交易(insurance sales)。这与上述汽车的例子极其相似,在那里,供应的旧车平均质量随价格的下降而下降。这也与保险教科书中的解释相吻合;
一般来说.年龄实际上超过65岁的人买不到保单.......定期保费(term premiums)是如此之高,只有那些最悲观(也即健康状况最差)的被保险人才会认为这样的保费是有吸引力的。因此,在上述年龄的人群中存在着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
统计数据与上述结论并不矛盾。对健康保险的需求随年龄的增大而上升,1956年对2809户家庭的朋98人所做的全国抽样调查表明、45—54岁人群的医院保险覆盖范围为63%,而65岁以上人群的医院保险覆盖范围为31%。而且令人吃惊的是,这一调查还发现,55—64岁的男性其平均医疗支出为105美元,65岁以上的男性其平均医疗支出为77美元。但是,这两个人群的非保险医疗支出分别为105美元和80美元,保险医疗支出分别为105美元和70美元。结论是饶有兴味的,保险公司在向老年人提供保险时特别谨慎。
"逆向选择"理论在各种保险中部有可能存在。在沃顿商学院的一本保险教科书中有这样一段叙述:
潜在的逆向选择存在于如下事实中:定期健康保险保单的持有人可能因年龄的增大和保费的增加而决定终止他们的保险条款(coverage)。这一行动可施舍使保险人面临着低于平均风险的束到期风险比例和未到期索赔比例都可能高于预期。只要个人或团体被保险人有决定是否购买保险的自由、有选择保险金额或保险计划的自由、以及作为保单的持有人有维持或停止保险的自由,逆向选择就会出现(或者至少是有可能出现)。
团体保险(gruop insurance)是美国最普通的医疗保险形式,其服务对象是身体健康的人,因为通常来说,充分健康是就业的前提条件。同时.这也意味着那些最需要医疗保险的人几乎得不到医疗保险,因为保险公司也有他们自己的"逆向选择"。
这是支持老年保健医疗制度(Medicare)的一个主要理由。从成本收益(cost beneft)的角度来看,老年保健医疗制度有可能取得成功(pay off):因为很有可能的是、该市场中的每个人都愿意支付其预期的保健医疗费用并购买保险,但是没有任何保险公司愿意出售保单——因为不管保费的水平如何,都会有大量健康状况不佳的人购买保单。从这一观点来看,老年医疗保健制度的福利经济学分析完全类似于我们在澡堂上对公路公共支出的分析。
2.少数民族的就业
次品理论还可用来说明少数民族的就业问题。雇主可以拒绝雇用少数民族的人就任某些工作。这种决策可能不是非理性的或者是有偏见的、相反它可能是出于利润最大比的需要。因为种族可以作为一种良好的统计数据(statitic),用来判断求职者的社会背景、学历以及一般工作能力。
良好的学历可以替代种族这种统计数据。通过将学生按年级排列,学历制度(schooling system) 可以比其他表面特征更好地反映一个人的素质*正如T.w.舒尔茨论述的那样,"教育机构发现并培养未来的人才。儿童和成人学生的能力只有被发现并被培养才能为人所知。" (这段话在原文中是用斜体表示的)。一个没有受过教育的工人也许拥有宝贵的天赋,而在公司付钱利用这些天赋之前、它们必须得到教育机构的证明。但是.提供证明的机构必须是可信的;不可信的劣质学校会降低其学生的潜在经济价值。
缺乏教育可能对已经处于劣势的少数民族团体尤其不利。因为雇主有可能理性地决定不启用任何少数民族团体的成员从事重要的岗位,而这又是出为他很难区分优秀的求职者和平庸的求职者。乔治.期蒂格勒曾经说过"在一个无知的世界中,恩里科.费米可能是一个园林工人,而冯.诺依曼可能是百货商店的收银员。"上述决策显然是这一观点的写照。
因此即使在劣质学校中学习,也可能通过提高整个团体的平均素质使整个团体而不是个人受益。只有在种族之外加上信息。才能说明少数民族成员参加培训的动机。
另一个担心是就业办公室(office of opportuntity)打算利用成本—收益分析法来评估其项目。许多收益可能是外部性的。培训少数民族团体的收益可能源自两个方面:整个团体的平均素质的提高和单个受培训者的平均素质的提高,两个方面的收益可能是相等的;但是从中受益的是整个团体,而不是个人。
3。不诚实的成本
次品模型可以用来解释不诚实的成本。以如下市场为例,在该市场中卖主诚实或不诚实地销售物品;对物品质量的说明可能是真实的,也有可能是误导性的。当然,买主的问题就是辨别产品的质量。市场中存在着愿意销售劣质产品的人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