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塔纪念广场初步设计方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炬塔纪念广场初步设计方案

火炬塔纪念广场是事关深圳的又一标志性景观,是深圳人自己的广场,因此需要充分吸纳和发挥所有深圳人的聪明和智慧,现将初步设计方案进行公示,广泛征集大家的宝贵意见,群策群力,让全社会来共同参与这一项目的设计、建设等工作,打造一个有历史纪念意义的标志性城市景观。

一、设计理念:

设计在体现大运精神、展示大运精彩、传承大运文明的原则下,融合深圳湾体育中心管理使用、深圳湾公园游赏组织的功能,设计目标为打造而立深圳新标志——一个时代的记忆,具体通过以下五个方面体现:延续火炬塔“书”概念,推崇“知识之城”;传承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建设“生态之城”;记录年轻深圳的“科技之城”的成长足迹;书写深圳海洋文化的包容和大气----“志愿之城”;打造深港共生守望的灯塔,见证双子城市和谐发展。

二、初步设计方案:

方案一:蝶变

理念解析:“蝶变”寓意深圳三十年的美丽蜕变,以及未来三十年的继续创新和开拓,必将迎来新的腾飞和“华丽转身”;也代表着年轻人追求幸福生活和浪漫情感的理想,同时,蝶之彩与大运五彩暗合,也代表了多元文化的和谐与交融。

设计说明:考虑到深圳湾体育中心管理使用需求,青春大道不能再与“海之门”的中央部分衔接,而宜与“春茧”的两翼相连;同时,原青春大道将火炬塔东侧包围,影响视线通透性。故按临时设施建造的青春大道,无法按原方案重建。设计方案中新的青春大道自然形成双曲线的蝶形平面,延续“春茧”从现代的城市景观过渡到优美的海滨自然境域,升华“春茧”的“化茧成蝶”的华丽转身的景观寓意。以蝶的翅膀为形态的生态廊道,连接深圳湾体育场停车场地及平台与纪念广场,让周边的资源有效地整合。

火炬塔纪念广场将以大运会会标的形态延伸到海滨,利用自然地形以“折面”的构成要素,将自然地形和广场巧妙

结合,软质和硬质景观完美过渡,呼应“春茧”的建筑表皮形态向地面延展为大地景观,并与蝴蝶翅膀上的华丽纹样暗合,延伸大运UU联合、融合、聚合等概念,象征着自由的精神,代表着青春和多元的文化。场地上的不同竖向、不同倾斜度的的场地可进行多种自发的青春活动,人们在这进行弹唱健身交友休闲等。利用场地不同基面可镌刻反映大运文化的文字和图案。为取得良好的观赏视线,在海滨一侧形成月牙形入海平台,平台的单元形体和大运UU呼应,,并逐步向海滨延伸,形成绿岛、礁石以及红树林斑块,在大海和星火的映衬下,寓意着美好的未来,也寓意着人们因大运会而来,将深圳的城市文化和大运的精神传播到五湖四海……

方案二:青春

理念解析:由“青春的浪花”、“青春的像素”“青春的接力”和“青春与未来”四个部分组成。考虑到火炬塔位置离人行道过近,不利于拍照和观赏,以及深圳湾公园及深圳湾体育中心方便管理等原因,本方案考虑火炬塔迁址至原址

南侧的另一山包处。或不迁火炬台,两部分元素进行对调。

1、“青春的浪花”

考虑到在“春茧”以北、滨海大道以南,在沙河西路上已建一地下人行通道,故本方案在“春茧”的东南角以直线形人行天桥与火炬塔大运纪念主广场相连,命名为“踏浪桥”,与“海之门”景观意向统一,又成为了连接“春茧”、火炬塔和深圳湾三者之间的纽带。桥的造型延续雕塑“闯”的艺术形象,营造大气而富有动感的城市形象,桥两翼金属钢架起伏变化,既可遮阳,应对亚热带炎热气候,又如同被巨人之手推开的浪花,寓意深圳不断开拓之路,有战胜任何困难的勇气,共同丰富而立深圳城市新内涵。

2、“青春的像素”

火炬塔移位后在高地形成大运纪念主广场。在这里,有“大运风采廊”,讴歌每一个默默无闻的奉献者;在这里,有“大运冠军榜”,铭刻每一位本次大运会冠军;在这里,有“不一样的精彩”,回顾不一样的场馆、不一样的元素、不一样的活动和不一样的思路;在这里,有对大运文化的回

顾,体味开放、青春、活力、简约、绿色、低碳的主旨;在这里,有深圳文化历史的图文,使人们能看到深圳的过去、现在及未来。因为,从申办第26届大学生运动会的那一天开始,太多的人为这一天的到来付出了自己的贡献。或许我们从来都不知道他们的名字,因为许多人的付出都是那么默默而平凡,他们可能是响应了本届大运精神绿色出行的人们,他们可能是用文明礼貌弘扬中华美德的深圳市民,他们也可能是在烈日炎炎下依然热情的志愿者……他们如同像素一样构成了一幅靓丽的照片。

3、“青春的接力”

当市民从大运火炬塔的旧址通过绿道走向新址的时候,不仅能感受最初的精彩,也能在迁址后的火炬塔广场眺望大运场所及深圳湾的全景。在“青春接力道”旁有许多不同形态的火炬手雕塑,当市民走上“接力道”上时,似乎将人们带到了火炬传递的现场,他们一棒接一棒,满怀激情地向火炬塔奔跑着,展现火炬手阳光、青春、欢快、自信、热烈的精神面貌。市民不仅能与雕塑互动拍照留恋,同时把充满活

力的体育精神和青春力量带到在深圳这片热土中,也以此表达人们祈望世界和平、彼此和谐相处的共同愿望。设计中也把“青春接力道”与城市绿道链接起来,也让绿道理念与大运精神相融合,也符合开幕式的意向。“青春的接力”,寓意着人们因大运会而来,将深圳的城市文化和大运的精神不断传播到四面八方。

4、“青春与未来”

在火炬塔的旧址,以大运会开幕式@形舞台-----旋转“海之心”为构思原型,一方面可弥补火炬塔的缺失,另一方面,也是对开幕式独到创意的留念。“@”在现代人的感受中,代表着欢乐,信息和青年群体,同时,“@”又与“AT”同音,有包含了深圳大运会的主题口号“从这里开始”的内涵,在这里,又衍化为“AT@火炬”,表示火炬在这里点燃,世界在这里相逢,未来在这里剪彩,文明在这里交融,梦想在这里接力。在@”形舞台的中央,设计运动员群雕,表达对本次大运会上运动员的出色表现的敬意。从@”形舞台正中,伸出一个平台,一直向海面延伸,从中心向海面镌

刻“2011、2012、2013、2016、2019、2024、2032、2045、2066……等年份,引用著名“斐波那数列”所对应的“黄金分割”内涵,寓意深圳以大运会为新的起点,在新时代将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三、设计元素

1、“深圳之光”

火炬塔主塔及外观均保留,火炬的表达方式转化为“深圳之光”。利用太阳能技术,白天收集太阳能,晚上转化为光能。具体有两种方式:一种可利用全息投影技术,全息投影是一种无需配戴眼镜的3D技术,人们可以看到立体的虚拟火焰。效果奇特,具有强烈的纵深感,真假难辩,而且投射的不一定是3维立体的火焰,也可以是诸如大运会标志的任何立体影像。第二种方法是激光,运用一束集中的白色激光射向天空,十分耀眼,激光能吸引远至几公里外人们的目光。这样“深圳之光”也将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城市的地标点。

2、精彩大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