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级段歌唱教学中音准问题教学反思及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低段歌唱教学中"音准"问题教学反思及策略
小学低段歌唱教学中存在的"音准"问题及对策的研究
【现象透析】
近年来,在新一轮的《音乐课程标准》全面推行素质的精神下,越来越多的教师意识到学生歌唱教学中音准的重要性,很多教师设计了五花八门的教学形式,以期达到解决歌唱教学中的音准目的。
但在日常教学中,由于教师对学生的音准缺乏策略指导,歌唱教学中的音准就不能有效的解决。
这不但影响了音乐教学的整体性,也使歌唱教学收不到应有的效果。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及观察,发现小学低段歌唱教学音准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形:
1.轻描淡写说一说:
新课教学第三册《早上好》教师让学生初听音乐,老师一放录音,学生就自顾自得扯着嗓门大喊大叫,完全陶醉的自己的歌声中。
这时歌曲的音乐声,孩子们五音不全的歌声、喊叫声、、、、、、教室里顿时热闹非凡。
归因:聆听是解决音准的有效途径,特别是对于刚入小学的低段学生,由于刚从娃娃班进入小学阶段,没有音高概念,也不知道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演唱歌曲,盲目的大喊大叫,不利于学生解决歌唱教学中的音准问题,使得聆听在音准教学中失去了它的有效性。
2.虚晃一枪走过场:
"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新歌《母鸡叫咯咯》先跟老师一起来唱唱歌谱?""3333︱355︱244︱、、、、、、、"老师唱的兴致盎然,也不管学生有没有唱准继续往下教下去,"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跟着钢琴把整首歌来唱唱吧!"随着教师优美的琴声,教室里充斥着五音不全的歌声,结果一首歌曲学生唱了很多遍还是音不准,教师也觉得无从下手。
归因:从上述案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本课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进行有效的模唱,再模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也没有及时的进行纠正,直接进入唱歌环节,完全只走了教学过程,忽视了低段学生的感知能力,低段的学生脑海中完全没有音高概念,演唱时又谈何音准呢?
3.漫无目的学一学:
新歌教学《快乐的音乐会》,在初听歌曲后,老师问学生这首歌你们喜欢吗?学生回答喜欢,"让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唱唱吧?"唱完后老师问学生你们还想再唱一遍吗?
"想"(学生虽音乐演唱第二遍)
"歌曲真好听,下面让我们再来唱一唱(演唱第三遍)
歌曲反反复复的唱了好几遍,学生已经开始厌烦,这时教室里热闹非凡,音乐声,讲话声,跟唱声编织成了一首不和谐的歌曲,更别提能准确的演唱歌曲,有效的解决音准问题了,老师也显得很无奈。
归因:教师一遍一遍漫无目的的让学生演唱歌曲,对于低段的学生没有目的的演唱歌曲就显得无事可做,也使的歌唱教学失去了它的意义,演唱是音准教学的先机,只有认真,有目的的演唱歌曲,才能递进的解决音准。
【价值思索】
音乐是聆听的艺术。
而音准更是音乐的核心和关键。
进入小学,孩子就开始接受正规、系统的音乐教育,《国语》中说:和六律以聪耳,是要求人们以音律的规律性处理音准,来获得最美的音乐。
音乐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独立的音乐技能,并有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与表现力。
年的系统音乐教育中,逐步训练并培养孩子良好的音准是孩子
正规认知并学习音乐的基础,对孩子今后的音乐学习也将起到奠基石的作用。
而小学低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的速度快,经过系统规范的音准训练易形成长时记忆,特殊的年龄阶段和生理阶段都是建立和巩固良好音准概念的关键时段。
因此,在小学低段开始就进行系统的音准练习和训练是非常有必要的教学活动。
【策略研究】
(一)立足唱游课堂,涉猎基本常识
演唱是学生掌握音准的先基,是把握音准教学的有效方式。
根据低年级学生缺乏对事物持久性的特性,这就要求教师通过多种方式吸引学生兴趣,通过日常生活、游戏等多种形式提高学生的听觉的敏锐性,从而把握音准。
1、开发日常生活熟悉音阶
音阶感是音准的基础,也是学生自我判断进而自学音准的重要依据之一,为此我设计了一些符合学生生理和心理特点的游戏,以帮助学生提高音准能力。
●根据动物的特点,袋鼠的跑跳(跳进)、蜗牛的爬行(级进)等,用内心来感知音高的准确性,从而发挥学生的听觉想象力。
●结合旋律线,如:"--"表示直音;"↑"表示高音,"↓"表示低音,"↗"和"↙"则分别表示上行和下行音阶等来提高学生辨别音高的能力。
●制作彩色音符,如用赤橙黄绿青蓝紫七中颜色表示do、re、mi、fa、sol、la、si
并按音阶顺序排列使用。
使用时教师只需解决表示音高的色彩道具即可。
2.设计多种练声巩固音高
模唱是掌握音准的一种形式,低段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模唱是低年级建立音高概念的有效途径,模唱音阶更能有效的巩固音高,根据学生的学龄特点,设计多种形式练唱来巩固音高教学。
●将音阶先分为do、mi、sol,do、fa、la两组请同学模唱,然后进行分组级进的听音练习。
●将音阶设计成"音阶山",请同学由自学到互学,再到小组学,并配合手势及动作反复模唱。
音阶山:
●将音阶对音设计成七种不同颜色的海洋球,学生通过聆听教师弹奏的音阶,将对音的海洋球按顺序排列。
3.开发趣味游戏稳固音准
低年级的孩子学习唱歌,首先采用跟着教师一起唱的方法,从听觉上的学习。
当然在音准训练时,不能采用枯燥的方式进行,教师在钢琴上弹学生在下面唱。
肯定会让学生厌烦不已。
可在音准教学中进行音乐游戏,让学生通过游戏培养他们对音准的敏锐感。
●接龙游戏:每个学生想好一个动作,按组进行接龙。
1=C2/4
53|553|5533|553‖
甲:喂喂看看我我在朝你挥挥手。
乙:喂喂看看我我也朝你挥挥手。
(还可以拍手、叉腰等加入各种动作)
●卡农游戏:低段学生只学习了sol,mi两个音级就可以做卡农演唱游戏了.
如5533|553|5533|553‖
虽然两个声部都是相同的节奏型,但是两个音级的结合可以开始发展儿童多声部的意识.学生非常喜欢这种演唱形式,他们的注意力也会非常的集中,而且总能为自己表现出这么美好的声音而骄傲,为自己能和同学互相协作而自豪.
●听音摘果子游戏
在三颗树上挂着苹果、梨、香蕉,分矮、中、高排列,分别代表do、mi、sol.全班学生分成几组,教师弹奏乐句,尾音落在do、mi、sol上面,当听到自己组的尾音时就去摘相应的水果,每一次由每组的第一个人去摘果子,第二次由第二个人去摘,依次类推,看哪一组摘得果子对的多的胜。
●小球游戏:用赤橙黄三种颜色表示do、re、mi三音,教师用一个音弹奏一小节节奏,要求学生选择相应颜色的球并且表现出节奏型。
教师选择音高的范围在do、re、mi三音之内。
听到什么音什么节奏,请学生马上找到相应的球并表示节奏。
(二)定格音准环节,学习必要技巧
音准是歌唱的灵魂。
低段学生的音准概念还没有完全建立,歌唱对他们而言似乎更倾向于没有旋律线的念白,没有一定的音高基础,这就要求老师有技巧的教授学生,让音准教学从娃娃抓起,在低年段就扎实音准教学。
1.气--唱准音的基础
歌唱中的呼吸直接影响着音准。
古人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也。
"要学生有良好的音准,必须要有争取的呼气方法为基础。
小学低段可以进行一些简单地基础性的气息练习。
练习时可以先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自然吸气状态,双手叉腰,自然地吸自然地呼;慢慢地呼气时间尽量延长;接着要求吸气时肩膀放松,颈部肌肉自然,像闻花香或用吸管吸汽水一样的感觉吸气,吐气要慢而长,就像医生注射器或是风从自己的腰腹部出发缓缓地跑向远方一样……这样经过训练,学生将呼吸的本能转化为本领。
接着气息的训练可以结合乐句为单位来进行控制,引导学生注意用音乐的分句来带动呼吸,这样可以使气息有准备地控制送达每个乐句的最后一个音上,而不是仓促的,漫无目的地换气。
2.声--唱准音的保证
刚入学的学生一般在演唱时会充满热情大声歌唱,声音太硬没有控制,"喊唱"问题非常严重,以至于没有音乐的线条,缺乏良好的音准,最容易造成高音偏低、低音偏高的问题。
根本的原因是唱歌时肌肉过于紧张,不懂得用于不同于说话的发声位置造成的。
首先要遵循小学低段学生声带未发育成熟的生理规律,有技巧地设置情竟使他们学会安静,放松身体,放松喉咙来获得良好的声音位置,例如打喷嚏,打哈欠;再者根据低段学生的心理规律,结合歌曲的内容来建立自然的,放松的,集中的声音位置。
例如结合《我的小绵羊》,艺术性地来设置音乐情景,模仿小动物们的形象和声音的位置来演唱,建立一个放松、自然、打开、高位的发声位置。
3.度--唱准音的秘诀
歌唱速度过快时,音准就容易偏高,歌唱速度过慢时。
音准就容易偏低。
因为演唱速度过快时情绪容易激动,造成感情与理智不平衡,如果不加以控制,就会引起发声器官紧张,
气息过浅,因而造成音准偏高;相反延长速度过慢时,尤其是音区比较低,二力度又减弱时,一旦气息缺乏支持,发声器官过分松弛音准就容易偏低。
多以教师在上课时要掌握这些诀窍,在优美柔和慢速的歌曲中要尽可能地抓住活跃性因素,在欢快活泼的歌曲中尽可能地抓住稳定性因素,然后化作符合一二年级学生心理的情境或意境,来教学生演绎好不同速度的歌曲的音准。
4.力度--唱准音的技巧
在力度不变的情况下,弱声演唱的音准会比较容易做到准确,因为在唱弱声时每个学生能做到相互倾听,一半的注意力在唱一半的注意力在听,而且声带张弛适度。
所以在小学低段首先可以养成不大声的自然地声音演唱的习惯,学会用耳朵唱歌,而力度过弱时音准会容易偏低,反之强声时音准则容易不稳定,一般会容易偏高,因为唱强声时学生的听觉敏感性会有一定程度的衰减,同时气息会过分冲击声带。
特别是在力度变化的条件下,渐强时音准容易偏高,减弱时音准容易偏低。
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歌曲力度变化时学生演唱的音准,并明确指出哪些音可以唱高或唱低,学生使比较容易改正并掌握正确的音准演唱技巧地。
(三)置于完整体悟,厚实演唱功底
音准教学是歌唱教学的核心问题,低段的学生接受能力强,对于不同的事物充满着好奇心,但低年级的学生又缺乏抽象思维,这就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形象思维教学,提高音准的把握能力。
1.在手势助学中感受
柯尔文音阶手势法是将"1"到"i"八个音分布在腰部到头部的空间之中变换手势表示唱名的音阶,化抽象为形象,很好的解决了音高问题,使孩子们视听器官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相互依赖,使看不见摸不着的音高练习可见可动,音准教学收到了极大的效果。
●手势助乐曲旋律:学唱歌曲教学中,对于难点句的解决如果运用手势形象地划出旋律线,或把音高用手势高低的运动表现出来,同学们会迅速找到音高的感觉而解决这个难点。
如:小学第三册歌唱歌曲《小乌鸦爱妈妈》中的32161︱555︱不管怎么强调总是有一些学生唱错,唱不到位。
为此我就让学生用手势来表示音高变化,唱到高音1时用半握拳举放腰间,到低音6则在腰下部位做相应的手势。
这样很快就带领学生唱准了音高,解决了难点教学。
●手势助合唱曲目:低段的学生在二年级下册已经开始初步涉及合唱曲目,合唱歌曲对学生的耳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别的声部的干扰下唱好自己的声部实属不易。
但运用手势,让学生看到音高,解决音准问题就容易多了。
如小学第四册歌唱歌曲《两只老虎》我让学生分声部边唱边做柯尔文手势,合作时要求学生看着老师手势进行,有了直观的手势标明音的高低,学生看到了音高的变化,解决歌曲的音准问题就自然简单多了。
2.在图形识谱中树立
新教材根据低段孩子的年龄特点,所设计的歌曲内容也比较的丰富多彩,形象生动,简洁明了的图谱将表示不同的音高的点连接勾画出来就是高低起伏的线条,运用音乐的图画性在边听边看的过程中树立音高感。
如在小学第三册《小鸡叫咯咯》中,运用小鸡的形象,把歌曲的歌词按照音高的位置按序排列,让学生形象直观的了解小鸡位置高的地方要把音唱的高,位置低的地方则音的位置要唱的低,显然是在美丽的图画中感受音高,解决音准问题,学生学得新奇,自然学唱歌曲掌握的也快,马上根据图画解决了音准问题。
附图:
3.在旋律走向中表示
各种乐音的高低,及连绵不断排列,就形成了悦耳的旋律,而根据画出的旋律线条就如美丽又灵动的画给人以美感给人以启示。
低段的学生爱玩爱动,对新事物充满新鲜感,如果将平面的歌谱表示成高低起伏的线条,不仅直观的标出了音的高低,及其运动走向,而且对解决歌曲中的难点句会有很好的效果,对培养学生的音准感觉也大有益处。
4.在节奏变化中倾听
声音的基本性质频率和时值构成音乐的最基本的单位,即音高和节奏。
节奏是音乐的起源,它和音高共同构成了旋律。
因此,在培养孩子的音高概念时,必需结合节奏训练进行。
一则能让训练内容变得丰富多彩;二则学生提高听辨能力的目的还是要应用于歌唱教学,欣赏教学等音乐实践活动中,这些材料都是以旋律的形式呈现,没有单纯的音高形式。
让音准训练与节奏有机结合,使歌唱教学绽放旋律光彩。
(四)着眼视唱实效,梳理即时问题
训练音准建立音高感是小学低段的最佳时期,而模唱是小学低段最基础的一种教学方法,能很好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音高概念,比较牢固的确立唱名音程感。
1.于比较明晰中把握
在日常教学当中常常变化一些师生问好的旋律曲调,让孩子们多接触一些同歌词不同曲调的练习以巩固他们的"音准"。
对于低段的学生多采用小字一组的1---i进行模唱,听辨音高。
如
A:1234︱5-︱
同学们好
B:1356︱5-︱
同学们好
通过两个同词不同曲调的师生问好,让学生通过聆听去发现老师的两次问好有什么不同,培养学生自主去发现问题,从而激发他们对音高的敏锐感,并在听唱过程中提高音准。
2.于范唱引路中建构
低年级学生形象思维占主导,最喜欢老师范唱,因为他们在老师的范唱中直接感受到歌曲的意境及表达的含义。
一首新的歌曲,要让学生感兴趣,又在听的过程中建立歌曲的音高概念,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范唱发挥的作用。
●教师清唱歌谱:教材录音中没有专门的清唱曲谱的内容,因此,教师范唱曲谱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学生模仿能力强的特点,在教学中教师的亲自范唱曲谱,能让学生直观清楚的感受到歌曲中各音的音高位置。
●放置歌曲录音:有些歌曲在音乐范唱中,歌曲旋律出现的遍数比较多,可根据歌曲录音范唱并且边唱边指着歌谱,既有听又有看,直观又生动,既帮助学生感知歌曲又在无形中渗透了音准教学。
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自然就能把握歌曲的音准状况。
3.于多样训练中梳理
低段学生音准的提高应该是个长期的反复的过程,而低段的学生缺乏持久性,对于单一地,枯燥乏味的练唱很快就失去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运用多样的练唱方式进行音准训练,梳理音准问题。
●音阶练唱:让学生了解音阶的结构和形成以及音与音之间的关系,在脑子里形成一个清楚的概念,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学生进行级进、跳进的变化练习,使学生能从多变的音阶练习中更好地把握每个音的音准。
比如歌曲《乃呦乃》是一首简单的的土家族民歌,整首歌曲由do,mi,sol三音贯穿全曲,于是我先通过自身范唱音阶,再让学生跟唱让学生感受音高,慢慢的我的范唱由音阶改为范唱do,mi,sol三音让学生建立音高,这样学生脑海里有了一定的音高概念就能有效的把握音准。
●音程练唱:在试唱练习当中。
旋律音程的练习是最有难度和技巧的练习。
低段的学生具有良好的感知能力。
从小进行音程的练唱有助于他们有效的把握音准。
音程的涉猎比较广,所包含的内容较大,可采用补充法,将两音之间的音按音阶走向补上,在唱准的基础上再补充音即可。
如在低年级教学中,可让学生先演唱do,mi,sol三音的音高,再在演唱单音的基础上唱三和弦do,mi和mi,sol,这样在单音的基础上补充演唱音程就降低了学生直接演唱音程的难度,学生也能更有把握常准音高。
●乐曲练唱:在准确模唱歌曲旋律,识谱视唱后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乐曲的反复练习,使学生逐步建立固定的音高概念。
找到良好的歌唱状态,学生的音准问题也会在孩子们的认真刻苦的训练后,迎刃而解。
如小学第三册歌唱教学《母鸡叫咯咯》,教师在让学生视唱歌谱后,通过齐唱,分小组演唱,男女对唱等多种方式反复的演唱歌曲让学生的多种形式下逐步建立音高概念,以达到掌握音准的效果。
所谓音准,就是音高的准确度,在音乐素质中,它是最基础的,也是最重要的。
特别这次我有幸观看了萧山区中小学第四届合唱节,更深深的感受到歌唱教学中音准的重要性以及在合唱教学中二声部音准教学的不易。
正确把握歌曲的音准,用悦耳的声音演绎歌曲,一直以来是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
我们也将一直朝着这个方向不断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