串口通讯误码分析及波特率自适应技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串口通讯误码分析及波特率自适应技术

--------------------------------------------------------------------------------

串口通讯误码分析及波特率自适应技术(非典)

为讨论方便,只论证1位起始位+8位数据+1位停止位的误码问题

现设:发送方每位传输时间为TCK

接收方每位传输时间为RCK

起始位L(低电平),停止位H(高电平)

空闲状态为X(高电平),数据位DX(D0..D7)

通讯数据流为XXXXXLDDDDDDDDHXXXXXLDDDDDDDDHXXXX...

采样一般采用串口通讯公认的“中部三中取二”算法

当收发双方采用事先约定固定波特率串口通讯时,由于双方系统

时钟差异和线路传输时延,将会出现以下3种问题:

1. TCK=RCK时(可以稍有偏差)

发送数据流为XXXXXLDDDDDDDDHXXXXXLDDDDDDDDHXXXX...

接收数据流为XXXXXLDDDDDDDDHXXXXXLDDDDDDDDHXXXX...

故在这种情况下不会出现误码现象。

(别拍砖!这连腹中胎儿都“知道”,不敢“卖弄是非”)

2. TCK

由于串口采用“中部三中取二”算法,故只讨论RCK<=1.5TCK。

A)RCK=1.5TCK(“草图”)

发送数据流为XXXXXLD0D1D2D3D4D5D6D7HX0X1X2X3X4X5X6...

接收数据流为XXXXXLDDDDDDDDDDDDDDDD5DDD6DDDD7HXXXX...

故接收到的数据为111D4..D0,既高3位恒为'1'的“怪事”

B)RCK=1.25TCK(“草图”)

发送数据流为XXXXXLD0D1D2D3D4D5D6D7HX0X1...

接收数据流为XXXXXLDDDDDDDDDDDDDDD6D7HXX...

故接收到的数据为1xD4..D0,既最高位恒为'1',

次高位不定的“怪事”

所以,可“总结”为最高位恒为'1',加快接收速率“才是真”

3. TCK>RCK时(发慢收快)

这种现象总会出现“群魔乱舞”的乱码,只有“天知道”。

解决的唯一方法是加快发送速率或降低接收速率。

所谓的“波特率自适应技术”,就是双方为防止以上问题的出现。

发送方特意在发送数据串前,先发送1个字节的“波特率校准码”

一般为大写字母U,即55H(数据流为方波信号)。

当然也有用AAH(数据流也为方波信号)的串口通讯“奇才”。

该技术的“精华”为“在线测试方波信号的半周期”。

这样,等到10个RCK后接收数据前,就可“从容地”计算出波特率,

从而达到“波特率自动校准”的目的即波特率自适应技术。

软件实现的方法很多,“遍地都是”。

但“路边的野花你莫要采”...

如想了解具体软件实现,可到新手园地一游,那里有“源程序”主题为:

<反汇编反出的51串口通讯“波特率自动校准技术”(无名氏作)> HotPower已“让位”与此君,故不便发表自己实现的“魔法”...

每个人都有自己很多“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只要动脑筋,

总会有解吧?最多就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不要什么问题都拿到论坛上“叫床”,“叫”多了就“难听了”。总要多考虑“晚节不保”所造成的“影响”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