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资源与利用-人参论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参

摘要:本文阐述了我国野生山参的资源现状、非伐林栽参模式、老参地连作障碍问题、无公害人参栽培以及吉林人参产业的生产和发展现状,然后从种植成本、加工企业、品牌塑造意识和食品开发等方面论述了吉林省人参产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关键字:人参产业,研究,资源现状,问题,解决方案

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古代人参的雅称为黄精、地精、神草。人参被人们称为“百草之王”,是闻名遐迩的“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之一,是驰名中外、老幼皆知的名贵药材。保护级别:国家1级。

人参是长白山孕育的天然瑰宝之一,它生长在海拔一千五百米到两千米的原始森林中,是东北三宝之首,具有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吓、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久服延年益寿,野山参在我国应用有上千年的历史,目前越来越稀少,是一味难得的天然绿色补品。野生人参对生长环境要求比较高,它怕热、怕旱怕晒,要求土壤疏松、肥沃、空气湿润凉爽,所以多生长在长白山海拔500~1000米的针叶、阔叶混交林里。每年七八月正是人参开花季节,紫白色的花朵结出鲜红色的浆果,十分引人喜爱。野山参在深山里生长很慢,60~100年的山参,其根往往也只有几十克重。野山参是药效最好的人参,并且是个头越大也就是生长年限越久的,药效就越佳。因其产量稀少而滋补效果显著,在世界上享有极高的声誉,被誉为“起死回生的仙草”。它特别适用于体虚欲脱,肢冷脉微,产后补养,术后复原。此外,人参中含有的锗元素含量是灵芝的3倍、芦荟的55倍。锗被医学界誉称为“神奇元素”,具有极好的活性,人参不寒不燥,老少咸宜,适合各种体质食用,能全面有效地调节人体细胞的阴阳平衡,增强机体功能,提高免疫力,长期食用可使人体处于最佳状况,精力旺盛,美颜养容,延年益寿。

中国人参分野山参、移山参和园植人参三种。多生长在北纬40~45度之间,1月平均温-23~5℃,7月平均温20~26℃,耐寒性强,可耐-40℃低温,生长适宜温度为15~25℃,积温2000~3000℃,无霜期125~150天,积雪20~44厘米,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土壤为排水良好、疏松、肥沃、腐殖质层深厚的棕色森林土或山地灰化棕色森林土,pH值5.5~6.2。多生于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或落叶阔叶林下,郁闭度0.7~0.8。人参通常3年开花,5~6年结果,花期5~6月,果期6~9月。地理分布:吉林、辽宁、黑龙江、河北(雾灵山、都山)、山西、湖北。

人参属全世界约10种,我国有7种3变种,大多可药用,最重要的是人参

和三七,同属中主要药用植物还有竹节参、珠子参及羽叶三七等。西洋参原产北美,我国现已引种成功,并形成一定的商品生产能力。

1、野生山参的资源状况

山参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北地区、朝鲜和俄罗斯。古时我国太行山脉、长白山脉、大小兴安岭为人参主要分布地区。目前山参资源在进一步萎缩,仅局限在长白山脉,少量分布于小兴安岭南麓。野山参因资源短缺,其价格不断攀升,目前价格25-30万元每千克,已超过等量黄金。造成山参资源绝迹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森林的破坏和人类的过度采挖。同时,森林锐减使野山参的生境遭到破坏,致使其濒危灭绝,今天即使在自然保护区腹地也难见到山参,1992年山参被列为国家珍稀濒危植物。

如今,保护野山参已迫在眉睫。据全国野山参恢复与发展研讨会预测,在保护和有效恢复森林生态系统的基础上,40年后,野山参资源有可能得到恢复和发展。抚松野山参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成立,将开创长白山区野山参管护的新纪元,为我国人参产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2、推进非伐林栽参模式

(1)建立林下抚育山参基地

林下参栽培应选择在生态环境适宜、无污染的区域进行。一般选择北坡、偏东北坡的天然杂木林,针阔叶混交林。种子播种,用小木签或竹签扎眼播种,既省种子,又能减少花鼠破坏。15~20年后,即可培育成林下山参。

(2)推广农田栽参模式

农田栽参可进行大规模的集约化和机械化生产,降低生产成本。随着天然保护工程的进一步实施,为有效解决参林矛盾,保证参业的可持续发展,农田栽参模式势在必行。

3、老参地连作障碍问题

人参忌连作特性十分突出,无论是伐林栽参还是农田栽参,栽过参的土地都不能继续栽参,由此产生大量老参地。老参地问题作为人参栽培领域的瓶颈限制性因素至今尚未彻底解决。这不仅制约着人参的生产方式,使一些现代化栽培手段不能应用到生产实践,而且使参地来源大部分局限在伐林栽参的原始作法上,极大地破坏了参区的生态平衡。解决方法包括:施肥改土、土壤消毒、绿肥轮作

及绿肥盖膜发醇等手段,使原来的33年轮作缩短为6年。此外,有些地方采取西洋叁与人参短期轮作的栽培方法也初步获得成功。适量施用化肥,可以明显提高人参产量,对人参皂苷的总量增加也有一定的作用。

4、无公害人参栽培

施用化肥对种质的遗传稳定性的影响、对病虫害的影响、对皂苷以外的化学成分及微量元素的影响等均需进行相应考察。人参施肥应以基肥为主,辅以根际肥、叶面肥。有机肥宜做基肥,化肥、微量元素肥等宜做追肥。施肥中氮:磷:钾:为4.3:1:4.7为宜。观察株形叶色,发现症状及时鉴定,缺什么补什么。

人参产业是中药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吉林省的特色产业.吉林省是全国乃至世界的人参主要产区,人参人工栽培历史达440年以上,产量分别占全国和世界的85%和70%,人参出口占世界总量的80%以上。但近年来,人参产业的综合竞争力正在逐渐减弱,其原因有:(1)人参食品相关标准的缺失。尽管我省先后颁布实施了20多项国家和地方标准,但仍存在着数量少、覆盖面小的问题,特别是人参食品的相关标准特别缺乏。(2)标准化生产和食品安全问题。国内人参生产缺乏标准化生产指导和管理,各地人参质量千差万别,农残问题是制约人参食品产业健康发展的障碍之一。(3)产业链较为混乱。人参进入食品的准入门槛低,许多不具备技术和资金优势的企业纷纷加入,甚至一些没有获批的企业也加入进来,造成产业格局的混乱。而韩国有专门的人参产业法,红参生产基本处于垄断状态。(4)人参食品产品少,结构单一。吉林人参进入食品试点始于2010年,2012年国家才正式批准,包括保健品在内只有100多种,真正生产的只有饮料、服液、酒、茶、糖果等十几个品种,与韩国的600多个品种差距甚大。(5)科技投入和科技创新问题。目前人参食品领域的科技投入数量少,强度低,渠道单一,申请困难,大企业多是具有资源和药业的背景,核心技术缺乏,创新程度低,现有产品同质化严重。(6)知识普及和消费引导问题。以前人参使用主要是以原形参的消费为主,“吃人参上火”仍是一个消费误区,人参食品需要企业的市场培育和消费者错误观念的纠正。

随着人参用地的缩减和大企业有意识的减少种植,吉林省年均收获园参量(鲜参)将稳中有降,预计2015年吉林省园参产量将会降到在2万t左右。农田种参短时间还面临着成本高、技术成熟度低的问题,增长速度不会太快。人参产业将向着食品和医药两方面发展,在食品领域,品种将会越来越丰富,深加工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