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人类学内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美人类学的内涵
摘要:根据人类存在的三个维度,对审美人类学内涵的探讨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生物的、社会的、理想信仰的。从美学上看,这三者分别是人类审美的生物基础、社会审美意识形态、信仰价值系统;从人类学来看,前者是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后两者则属于文化人类学的范畴。
关键词:审美人类学内涵
所谓“内涵”,依据《西方哲学英汉辞典》的解释就是“词语所意味的东西,或词语所包含的性质的总和,它是connotation和弗雷格的sense的同义词,与外延相对。”审美人类学的内涵,就是审美人类学的学科性质,思想和命题。作为美学与人类学的交叉学科,审美人类学在学科定位上属于人类学的分支学科。但审美人类学并不是美学和人类学简单的相加的结果,它的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性质,必将使之产生新的增长点。如果只将其简单定性为人类学,则很可能会束缚其学科的研究视野和活力。因此,王杰教授主张:“应将审美人类学定性为复合性交叉学科,类似西方学术界的文化研究”。这样的定位是科学的,把审美人类学定性为复合性交叉学科,既体现了这门学科的学理关系,逻辑起点,也表明了该学科的独立性。
一、人类存在的三个维度
人是由猿进化的,不管人类文化发展到何种程度,人类还是属于哺乳科灵长目,人的存在首先是动物性的存在,这是人的一切其
他活动的基础,也是审美赖以产生的基本前提。人的生理感官,如“能感受音乐的耳朵,能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在审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自不待言。而人的心理机制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也是必不可缺的,它是美感得以产生的根本。其次,人超越于动物的根本在于人的社会属性,人是社会中的人,离开人所生存的社会环境必然无法把握人的本质。再次,人作为一种动物,生存在各自的环境中,他的这种生存并不是简单的物质生命的存在,同时也是精神性的存在。人生在世,是充满理想和想象的存在,也是追求理想,实现自我的一种可能性的存在。
因此,对审美人类学内涵的探讨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生物的、社会的、理想信仰的。从美学上看,这三者分别表现了人类审美的生物基础、社会审美意识形态内容、信仰价值系统;从人类学来看,前者是体质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后两者则属于文化人类学的范畴。
二、体质人类学视野下的人类审美。
体质人类学,又称生物人类学,“是从生物和文化结合的视角来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变化及其发展规律的学科。”体质人类学研究的问题反映在美学上就是:通过研究人类化石和其他灵长动物以探究人类美感的成因,从而得出动物的快感发展为人类的美感的原因、美感的生物性心理机制。
朱光潜认为美学的最大任务就是分析美感,而美感则是:“我们在欣赏自然美或艺术美时的心理活动。”而心理活动无非就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的感觉器官而引起的人的大脑的神经活动。所以,包
括审美心理活动在内,人的任何心理活动都必须建立在物质的生理感官基础之上。蒋孔阳说:“歌唱家唱歌离不开歌喉;画家画画,离不开眼睛和手;我们欣赏大干世界形形色色的美都离不开我们的感官对于外界各种颜色、形状、声音等等刺激的感受。”脱离了生理基础,一切都将失去赖以存在的依据。实际上,从古希腊开始西方学者就开始对人在审美活动中的感觉器官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表明在审美活动中人们就是通过身体的生理结构与客观世界建立了心理的联系,尤其是视听两大基本器官,例如柏拉图就认为“美就是由视觉和听觉产生的快感”。而马克思则十分推崇“能感受音乐的耳朵和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在人的生理感受的基础上,18世纪英国学者夏夫兹博里把对美的感受联系到了心理活动,他把能够欣赏美的这种感官叫做“内感官”或者第六感官。而哈奇生发展了夏夫兹博里的说法。近代的精神分析学派发展提出了无意识的概念,尝试着从本能的角度对人的审美进行深层的分析,他们这些理论都深刻的印下了体质人类学的烙印。
马克思指出:“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是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人一方面赋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另一方面,作为自然的、有形体的、感性的、对象的存在物,人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和受限制的存在物。”这一方面固然表明了,自然力和生命力,以及作为其表现的情欲是一切人类活动赖以发生的深层动力和生物性根据,但从另一方面,他也同时指出了生物因素对人的生理结构和思维模式限制。在美学
上这便表现为对审美范围,审美范式的制约。人的生物性存在限制了人类的审美向其他方面发展的可能性,正因为人是一种生物,所以人的审美才是今天这个样子。
三、审美人类学的社会性内涵。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此话表明:人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产生,同时也作为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发展,对人的考察和认识终究还是要放到社会中来。生理器官为人类提供了活动的基础,但人类的社会环境在不断的发展中深刻影响并改变着人的些器官的生理功能,使人摆脱了生理的局限,越来越超越于动物界。就审美而言,社会环境使人的耳朵日益变得能欣赏音乐,使人的眼睛日益能感受形式美。相反,脱离了社会环境,人的器官就会出现退化,即使它潜在的具备与生活在社会中的人的那种功能,也无法自动获得那种能力。例如狼孩与正常孩子并无差异,也具备可培养的审美能力,但由于脱离了社会环境,他的这个能力便丧失了。
人的社会性表现在人类对真、善、美三者和谐统一的追求中。求真是人类的天性,早在刻在菲尔德的阿波罗神庙上的那句“认识你自己”之前人类就已经开始了不停的追问,“我是谁”、“我来自何处”、“我去向何处”,从追问自身到追问自身的环境、宇宙。人类的文明史就是对问题不断的探寻,对“真”不断求索的历史。善是人类最一般的道德意识,也是最基本最普通的道德情感。使人成为道德的人是社会发展的目的,善则是这一目的的重要手段,它使
人的思想和行为朝着有益的方向发展。求真是人类在探索世界,致善则是对人类这种探索的匡正和指引,它规定着求真的手段和目的。而美则是人在社会生活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情感价值关系,情感评价。在人改造客观和主观世界的劳动实践中,人类的本质力量不断得到发挥和展现,人类认识意识到了这种力量的崇高与伟大,由此便对自身产生了肯定愉悦的情感,于是实践活动便获得了审美价值。正是站在这个基础上,马克思提出了劳动创造美的观点。在社会中,人类对美的追求直接体现了人的自由创造,人不但按客观的规律去创造,也按美的规律创造。在社会的道德评价体系中,凡有利于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思想和行为都是美的,而美也只有符合道德伦理的要求才能被社会所接受。在社会生活中,真是美的前提,人在求真的过程中也包含着求美的内容,美的东西往往就是真的或者是反映了真的;对美的探求内在的包含着求真求善的内容,“美”是在“真”与“善”的基础上达到的最高境界。真、善、美三者是有机统一的。
四、审美人类学在人的理想信仰系统层面的内涵
人之为人,常以神性自度,海德格尔这句话指出了人的理想信仰价值追求。人有生物属性,社会属性,但人之所以为人,之所以区别于非人,还源于人对自身的一种可能性以及对自身价值的追求。海德格尔所言的“神性”指人的崇高心灵和精神,具而言之,神性实际上就是经过崇高理想和信仰陶冶后的人性,是人的最高价值之追求。传统上对人的定义从事实性出发,而海德格尔则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