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概述(ppt 36张)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信息化:支撑体系
信息化支撑体系是指对信息化起支撑作用的关键要
素及其活动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1 2 3 4 5
技术:软件、硬件…… 资金:数量、来源、时间、产生方式…… 基础设施:电话、电视、计算机、互联网…… 产品:平台(门户)、数据库、应用系统…… 需求:数量、质量、深度、广度……
2.4 信息化:保障体系
中国信息化形势分析
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张新红 2008.12.4.天津
回答两个问题
A What——中国信息化大势何如?
B How——如何分析中国信息化形势?
交流内容
从博物信息学角度看信息化
从建设内容看信息化进展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从创新扩散理论看信息化进程 从国际比较看中国信息化水平
从绩效评价看信息化
从战略指向变化看信息化 结论:形势判断
信息化日益 广泛渗透,我们
必须学会用信息
化思维看待周围 发生的一切。
二、从建设内容看信息化进展
五 大 领 域
六个要素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
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 ——《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
2.1 信息化:六要素
3.1 不同扩散时期使用者特性
序
1
类别
具有冒险精神 的创新者
定义描述
从系统外界获 取并引入创新 思想,启动创 新思想在本系 统内的扩散 系统内较早采 纳创新的群体
比重
2.5%
特征
对新思想有着浓厚的兴趣,走南闯北,有超越当地的交险圈子 风险偏好者,具有冒险精神,大胆甚至近乎鲁莽 拥有一定的技术知识并且能够运用这些技术常识 有能力应付创新的高度不确定性 有足够的财力和心理,以应付创新可能带来的损失及失败挫折 典型的地方主义者 能做出明智的有远见的创新决策,是既成功又谨慎的采纳创新的典范 在多数系统中最能把握舆论导向,能有效影响潜在采纳者,是系统内许多成 员效仿的榜样人物 在采纳某项创新后,会和周围的人谈论自己对于该创新的主观评价,以减少 创新扩散过程中的不确定性 位于早期采纳者与晚期采纳者之间,是扩散链中的重要一环,在人际关系网 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谨慎跟随创新潮流,但很少会领导这种潮流 与同伴不断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但很少能成为系统内的观念领导者 在采纳创新前要考虑一下时间:“不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不要做最后 一个抛弃陈腐观念的人。” 对创新抱着小心翼翼和怀疑的态度 采用创新的动机:经济利益,周围越来越多的人采用创新形成的压力 只有在系统内部的大部分准则都明确支持创新后,他们才会信服 只有采纳新方案的不确定性被逐渐地减少和去除时,后期大多数才会有一种 安全感,进而做出采纳决策 对事物的看法最为狭隘,几乎是与系统社会网络隔离的遁世者 决策参考对象:过去怎么样,过去有没有;对创新和创新推动者持怀疑态度 交往对象:具有传统价值观的个体 有限的财力物力,对创新抱根本性的抵制态度,只有确信创新方案不会失败 才会采纳
完整性
主要支撑、保障要素不可或缺; 每一大类要素由若干子要素构成, 构成相对独立的子系统或体系分支。 操作要领:从无到有,从有到好。
构成支撑保障体系各要素成长发育 水平的不平衡将是一个常态。 各分支体系中子要素不平衡发育也 将是一个常态。 操作要领:瞄准薄弱环节,补齐短 板。
非均衡性
支撑保障体系各要素之重要性、影 响力会随电子政务目标、任务阶段性 变化而变化; 部分支撑要素与保障要素之间可能 依据电子政务生态环境而发生转化。 操作要领:及时调整方向与力度。
信息基础设施
电信网:光纤、电话、移动电话…… 计算机网:主机数、带宽、用户…… 广电网:播出机构、节目数量、广播电视覆盖率……
信息产业:硬件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信息技术创新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政务、公益性、商务性…… 信息化人才培养: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远程教育、在职培 训…… 信息化基础环境:组织、政策、研究、法规、标准、安全…… 信息技术推广应:经济、社会、政治、文化、军事……
可变性
三、从创新扩散理论看信息化进程
罗杰斯:创新的扩散
创新的扩散,总是一开始比较慢,然后当采用者达到一定数量(即“临界数量”)
后,扩散过程突然加快(即起飞阶段take-off),这个过程一直延续,直到系统中有可 能采纳创新的人大部分都已采纳创新,到达饱和点,扩散速度又逐渐放慢,采纳创新 者的数量随时间而呈现出S形的变化轨迹。 罗杰斯把创新的采用者分为创新者(2.5%)、早期采纳者(13.5%)、早期大多数(34%)、 后期大多数(34%)和落后者(16%)等几个发展阶段。
信息化保障体系是指确保信息化健康、安全、高效 发展的各种要素及其活动所构成的有机整体。
1 2 3 4 5
法律:信息公开、隐私保护、安全保密…… 制度:政府采购、服务外包、绩效评价……
标准:建设标准、运维标准、内容标准……
人才:大众素质、专业人才、领导水平…… 组织:领导协调、建设运维、研发服务……
2.5 支撑保障体系的特性
一、从博物信息学角度看信息化
越来越多的经济社会发展现象与信息技术扩散密切相关,可以
而且需要用信息化相关理论来解读。从信息学角度看待我们熟悉的
事物,用信息化相关理论解读我们不熟悉的事物,这就是博物信息学。
信息化就在你我的身边
为什么电子政务在应对SAR时有惊人表现而在冰雪灾害、地震灾难中表现平平?
为什么一位身在加拿大的普通华裔学生制作的一段视频引起世界媒体巨大震动? 为什么胡锦涛总书记要在强国论坛与网民对话? 为什么中国网民的网络新闻利用率超过美国和韩国? 为什么网民对王石可劲儿拍砖而对袁隆平钟爱有加? 为什么北京电子政务应用最好的项目是交通违章查询? 为什么奥运门票没有全部实行网上订购? 为什么近几年中国信息化水平国际排名相对下降? 为什么这次金融危机如此迅猛? 为什么“家电下乡”里有手机而没有计算机? ……
2.2 信息化:五大应用领域
经济
农业信息化:基础设施、服务体系、信息服务、生产技术、 中小学…… 工业信息化:机械、电力、汽车、治金、纺织、石化、建 材……(行业、企业) 服务业信息化:金融、交通、旅游、外贸、物流…… 电子商务 社会:教育、体育、公共卫生、劳动保障…… 政治:OA、门户网站、重点工程、共享协同…… 文化:图书、档案、文博、广电、网络治理…… 军事:装备、情报、指挥、后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