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镇遗风 _沈桂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与互联网整合教学设计
课题:《古镇遗风》——新市古镇建筑
教学背景:
位于我们德清东部水乡的新市镇,人杰地灵,又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京杭运河滋养着新市古镇的两岸人们。
运河、古镇,新市人引以自豪,为之幸福。
《古镇遗风》是依照浙美版九年级18册《寻访古民居》这一课而自行添加的乡土课程。
新市古镇离我们学生很近,但越是熟悉的东西也越容易忽视一些细节。
本课教学设计点,我选择了新市古镇建筑艺术这个点展开,为便于学生深刻再认识,采用美术与网络整合教学。
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分组分工协作,利用网络优势,浏览古镇官网,了解新市古镇概况、查阅建筑艺术方面的网络资源、探究建筑群的特色、价值,畅谈新市古镇建筑等,感受认知新市古镇魅力所在。
学生可以通过当导游、制作演示文稿、手抄报、结合资料谈感想等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成果,表明“千年古镇”的原因。
就“如何保护,续写传奇?”等等展开讨论。
并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以游人身份向他人介绍“我眼中的新市古镇”。
最后建立网站“古镇遗风——新市古镇建筑文化”让更多的人了解它的遗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新市古镇建筑特点、历史、价值、建筑文化,提高人文修养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
技能目标:通过当导游、制作演示文稿、手抄报、创建网页等形式活动,提升学生的审美、制作、学会处理网络信息及建设网站的等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文化遗产,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增强对古镇文化遗产自觉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讨论、探究。
课时: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唤起情感。
创设情境,激发孩子们对新市古镇的兴趣,明确目标。
学生查看教师演示文稿,确定研究主题,以自由组合的形式分组。
同学们,在我们新安镇周围有许多古镇,最近的那就是新市古镇,历经千年。
虽然离我们很近,但你有没有仔细地去看过他们呢?让我们再次亲眼看一看?
1.播放“新市古镇”视频,孩子们陶醉其中,畅所欲言谈感受,提问题。
2.调查学生对新市古镇的了解和想研究的问题。
二、明确主题,提出目标。
1.出示古镇建筑,确定我们要研究的主题。
2.提出学习目标:从课件照片入手探究新市古镇的概况和了解古镇建筑价值。
探究问题、语言训练:
(1)新市古镇为什么被誉为“千年古镇”?
(2)江南古镇它的地理位置有什么特点?
(3)你在新市古镇看到的建筑他们各是什么样子?(出示演示文稿)
(4)新市古镇建筑群它的价值体现在哪些方面?课件演示视频(为视频配解说词)
(5)如果你站在它们的面前,你会从什么角度去分析它?接近它?理解它?描述它?如何走进它的世界,了解它的历史,理解它的内涵,体会它的美感。
(6)学生回答。
小结:这就是新市古镇千年之历史痕迹。
走近建筑群,就让我们体味建筑千年的历史韵味。
三、确定任务,活动分组。
3.出示古镇建筑资料图片,使学生明确具体任务、活动的方法、步骤。
4.活动导航:引导学生选择最想探究的专题,以自由组合的形式分成新市概况组、建筑价值组和拯救古建筑组三个大组。
各大组再分工:新市古镇概况组可再分为今日古镇、地理位置和旅游线路;建筑价值组可再分为艺术价值组、社会价值组;拯救古建筑组可再分为规划组,保护组和宣传组。
民主选举每一小组的组长。
四、制定计划,查阅资料。
5.初步制定研究计划,明确组员分工。
通过计算机网络查找相关资料。
各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围绕主题,从自己研究的主题入手,进行深入探究。
6.教师指导学生制定活动计划。
7.派生讲述该组活动计划并修改,各组员明确本组的活动方法、步骤及分工。
8.以小组为单位分头通过计算机网络或其它途径查找相关的资料。
学生把查到的好的建筑资料记录在纸条上,大家互相借阅查看;搜索到好的网站网址及时发到各组的文件夹,达到资源的共享。
五、筛选整理,制作演示文稿。
9.分析、筛选、整理加工资料。
10.将研究成果以ppt方式呈现。
要求:确定演示文稿的数量、每张的内容,各组员分头制作演示文稿,然后合成演示文稿,并进行修改(根据需要插入动画、音乐、视频等),最后一起完成演示文稿的制作。
第二课时
问题导入,方式拓展
1.想想你游览过的风景区,你最喜爱哪里,当时有什么感受?现在我们每名同学既是导游又是游客。
在你把自己研究的主题通过什么方式介绍给游客?介绍给游客时,要想好哪些内容能吸引他人的目光?游客可能会提哪些问题?
2.各组展示ppt演示文稿,每组派代表阐述。
3.我们还可以采用哪些方式进行介绍呢?
学生分组讨论。
(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采用新颖的形式来展现新市古镇的魅力。
)
明确各组成员商议成果的展示方式。
组内分工:各组学生进行分工,每位成员主要负责哪一项介绍任务,分头进行,做好准备工作。
用美术知识绘制宣传册、海报、手抄小报、制作模型;合作建设网站等。
第三课时
一、成果汇报,升华情感
1.向游客介绍新市古镇?看完每组的介绍后,以小组为单位展示研究成果,邀请低年级同学参加。
互相观摩,交流分享。
2.展开全班讨论:如何让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在我们手中世代相传?我们能为拯救或保护古镇遗风做点什么?在班级博客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3.以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准备以哪些方式古镇保护宣传更好地引起大家的关注。
4.走进政府、学校、社区、企事业单位,各组分头做好宣传工作。
二、成果反馈,活动评价
5.根据《小组合作学习评价表》对小组或学生的表现给予恰到好处的评价。
6.按照《学生演示文稿评价表》对各个小组制作的演示文稿进行评价。
7.小组成员相互评价各小组合作制作精美的网站。
8.邀请全校师生到美术室观摩成果展。
9.结合成果展示小组间交流意见,表达活动感受。
教学反思:
美术与互联网整合教学的尝试
本课以《美术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构建以促进美术素养的形成为核心,探究性美术实践活动为主线,结合信息学科的网络优势开展教学。
在教学中我始终注意以下几点:1.注重审美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依托网络媒介展示建筑图片,在看、读、比较中结合问题,给学生多感悟建筑艺术美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评析。
2.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
美术教学离不开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教学实践中帮助学生形成质疑、探究、求知的心理倾向。
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在实践中体验美术的乐趣。
3.创设文化情境,涵养人文精神。
把美术视作文化学习,使学生了解美术与人类、美术与生活、美术与情感、美术与历史、美术与网络等方面的联系,从而更好地学习美术。
4.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倡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
培养学生主动构建知识与活动,去和他人互动、与计算机互动、与人类文化互动,以达到自身进一步发展的目的。
活动(作业)的单一性不足于学生兴趣的全面发展,多样化能使学生知识与技能提升的同时能动性和个性也得以体现。
5.鼓励学生进行综合性与探究性学习。
本课与信息技术网络教学融合,很能解决在平时美术教学中的各种问题或是遗憾。
如本课对古名居和古镇建筑艺术(木雕、砖雕内容的认知和理解)的探究仅仅依靠课本知识是不够的。
借助网络教学学生就能自觉且乐于探究,在网络中进行探究性学习是美术学习的一种好方式。
6.挖掘和利用地方资源促进和改进美术教学。
本地资源的开发利用也是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源泉之一。
本课是美术与互联网整合教学的新教学方式的尝试,对农村中学生和作为老师的我来说是很有吸引力且也能够出效果的课。
三课时的教学,存在以下问题:1.老师对综合课程的施教还缺乏完美调度与掌控,如在活动过程中怎样更好地使学生小组分工落实到生,当好学生音乐会的指挥家等还有不足;2.本课活动量大,学生在活动(作业)中时间显得有些仓促,作业不够精细;3.计算机软件操作不大熟练,演示文稿与网站的制作能力还有待加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