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
意见
【法规类别】水上运输
【发文字号】鄂政发[2016]27号
【发布部门】湖北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6.06.27
【实施日期】2016.06.27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的实施意见
(鄂政发〔2016〕27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建设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是贯彻落实国家“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江中游城市群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十二五”期间尤其是《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总体规划纲要》实施以来,湖北综合交通快速发展,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的保障支撑作用进一步凸显。为充分发挥湖北长江黄金水道、综合交通枢纽、产业集群优势,加快打造长江中游生态文明示范带和产业转型升级支撑带,切实担负起打造长江经济带“脊梁”的重任,现就加快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明确目标定位
(一)总体定位。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部署要求,认真实施《长江经济带发展规划纲要》,通过强化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加快建设长江中游“六中心、两体系”,即综合交通运输中心、多式联运中心、高端航运服务中心、航运金融中心、对外开放中心、产业集聚中心、绿色航运体系和应急救助体系,把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打造成通江达海、辐射中部、面向全国,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化、规范化内河智能航运中心,初步形成资源高度集聚、服务功能齐全、市场环境优良、现代物流便捷高效的内河航运体系,带动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为沿江产业优化布局和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支撑。
(二)具体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2000公里的“一主三江一网四支”长江中游高等级航道网、5500公里的“五纵三横”铁路网、7500公里的“九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网,构建“五纵四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完善多式联运体系,基本形成“铁水公空管”互联互通的武汉新港、宜昌港、荆州港、黄石港、襄阳港“一核心四枢纽”港口集群,构建“铁水公空管”无缝衔接的港口综合交通运输枢纽。长江中游干线航道船舶总运力达到1000万载重吨,万吨级货轮常年通达武汉;港口年吞吐能力突破4亿吨,集装箱年吞吐能力突破500万标箱。基本建成以集装箱港区、临港综合保税园区、航运交易所为主要依托的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阳逻集装箱港区成为长江中上游最大集装箱港,武汉新港空港综合保税区阳逻园区成为港口、物流等国际化贸易服务区,武汉航运交易所成为提供航运交易、人才培养、融资租赁、保险等高端服务的中心。
二、落实重点任务
(三)建设以长江黄金水道为主轴、港口为核心的综合交通运输中心。加快“铁水公空管”大通道建设,不断延伸武汉长江中游航运中心腹地范围。按照“深长江、畅汉江、通支流”的要求,抓紧推进长江中游“645”深水航道整治工程、汉江五级枢纽项目和唐河唐白河、松虎航线等省际南北向水运通道建设,开展汉江丹江口枢纽、王甫洲枢
纽、清江隔河岩、高坝洲枢纽通航设施升级改造研究论证工作,支持配合三峡枢纽第二船闸改造工程,加强汉江、江汉运河各枢纽通航设施统一调度。构建以武汉新港为龙头,宜昌、荆州、黄石、襄阳为区域中心的港口集群,重点建设武汉新港阳逻、金口、汉南、白浒山、三江港区,宜昌茅坪、云池、白洋港区,荆州郝穴港区、白螺过驳基地、松滋车阳河港区,黄石棋盘洲港区,襄阳小河港区,荆门钟祥石牌港区,加快现有港口的资源整合。加快重要港区的连接线建设,实现铁路、一级公路、武汉新港高速公路与主要港口集装箱、大型煤炭港区连接,二级公路与重点港区连接。推动武汉江北铁路、宜昌紫云铁路、长江三峡水铁联运铁路、荆州煤炭储配港区至蒙华铁路连接线、黄石山南铁路等港口集疏运铁路和沿江高铁等客运专线建设,构建快速高效铁路运输网;加密武汉至东南方向和北向高速公路,加快推进沿江、垂江公路通道建设,启动武汉新港高速公路规划研究并尽快开展前期工作;建设湖北国际物流核心枢纽,续建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工程;推进西气东输三线等国家骨干天然气运输管道与枢纽港口的连接。
(四)建设以铁水联运、江海直达为核心的多式联运中心。大力发展铁水、陆水、管水、空水、水水等多式联运,提升货物中转能力和效率。武汉阳逻、鄂州三江、宜昌云池、荆州盐卡、黄石棋盘洲等港区重点发展集装箱铁水联运,荆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