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典诗词中透视出得美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古典诗词中透视出得美学
作者:刘轩驿
来源:《群文天地》2013年第01期
摘要:文章从两个方面简单的谈了谈我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第一方面,古典诗画的意境,主要是从空间关系上进行分析和阐述的,中国古典诗词和文人画是分不开的,中国古典诗词对以后中国画的发展也有所影响。第二方面边塞诗中表现的民族精神,这部分主要以唐代的边塞诗为主,简单的写到了初唐、盛唐和晚唐的三个时期的变化和发展。
关键词:古典诗词;文人画;边塞诗;唐代
接触中国古典诗词对于我来说应该算是很早了,还没上学时就回背几首唐诗宋词。当让那时候还只是会背而已,根本不明白那些是什么,更不知道他们在写什么,说什么啦。现在上了这么多年的学,也算是对中国古典诗词有了浅显的了解。但自从学习艺术以后,我在理解很多事物(包括文学、自然学科等等)都会不自觉的会跟艺术或是设计扯上关系。有一位我的专业老师叫这一现象为“通一”,我实在觉得很有意思。在这里恐怕有要犯毛病啦。
一、古典诗画的意境
每当提到中国古诗词时,我就很自然的联想到中国的绘画(中国画)。在古代诗画是不分家的,一首诗往往会配有一张画,古代文人只推崇文人画,他们觉得如若太写实就失去了诗词的魅力,也失去了画中的意境和韵味。早在宋代一位博学家沈括在他的著作《梦溪笔谈》里就曾讥评大画家李成采用透视立场“仰画飞檐”,而主张“以大观小之法”。他说:“李成画山上亭馆及楼阁之类,皆仰画飞檐。其说以谓…自下望上,如人立平地望塔檐间,见其榔角‟。此论非也。大都山水之法,改以大观小,如人观假山耳。若同真山之法,以下望上,只合见一重山,岂可重重悉见,兼不应见其溪谷间事。又如屋舍,亦不应见中庭及巷中事。若人在东立,则山西便合是远境。人在西立,则山东却合是远境。似此如何成画?李君盖不知以大观小之法,其间折高、折远,自有妙理,岂能在掀屋角也?”
沈括认为上水画家,并非如常人一样站在一个固定地点,仰首看山;而是用心灵的眼睛观察,笼罩全景,从全体上来看,“以大观小”。把全景组织成一幅气韵生动、有节奏、和谐的艺术画面,而不是机械的照相。那么我想古代的文人、诗人和词人大底追求的也是这种气韵、节奏和和谐吧。诗画有异曲同工之地。
古典诗词也同中国画一样追求气韵生动、有节奏、有意境。中国诗人、画家确是用“俯仰自得”的精神来欣赏宇宙,而跃入大自然的节奏里去“游心太玄”。晋代大诗人陶渊明也有诗云:“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在某些方面诗人和艺术家的气质也是十分近似的。下面简单举几个例子。
苏东坡论唐代大画家兼诗人王维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王维的画我们现在不容易见到(传世的现有两三幅)。我们可以从他的诗中看他的画境(或者你也可以说是从画中看他的诗镜),不难发现他里面的表现空间的手法与后来的中国山水画的特点基本一致。
王维的诗中有一绝句云:
北宅湖水北,杂树映朱栏,
逶迤南川水,明灭青林端。
中国人于有限中见无限,又于无限中回归有限。他的意趣不是一往不返,而是回旋往复的。无论是古典诗词还是中国画中都有这一特点。陶渊明的《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唐代诗人王维的名句云:“行道受穷处,坐看云起时。”杜甫的诗句:“水流心不竞,云在意俱迟。”都是写出这“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情往似赠,兴来如答”的精神意趣。
二、边塞诗中表现的民族精神
古典诗词中有典雅、唯美、婉约的一面,当然也有他豪放、大气的一面。这里仅以唐代的边塞为主。初唐时期,因为唐朝刚刚建立,这正和人的少年时代一样,带着一种活泼的朝气。初唐是唐代三百年的一个开始时期,初唐的统治者唐太宗,无论文治还是武功都赶超古今。而那时候的诗人,也能一洗六朝靡靡的风气,他们都具有高远的眼光,把我这显示努力的生活,他们都有投笔从戎,立功海外的壮志,抒写伟大的怀抱,成为壮美的文字。就连当时的诗人都如此,当时的政治家魏征也有一首遇诗:《述怀》
中原初逐鹿,投笔事戎轩。
纵横计不就,慷慨志犹存。
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
请缨系南越,凭轼下东藩。
郁纡陟高岫,出没望平原。
古木鸣寒鸟,空山啼夜猿。
既伤千里目,还惊九逝魂。
岂不惮艰险?深怀国士恩。
季布无二诺,侯赢重一言。
人生感意气,功名谁复论。
我么看他的“杖策谒天子,驱马出关门”,是何等的气概!这种有力的风格,对唐代诗坛的影响很大。在初唐诗人之群里,首屈一指的,要数陈子昂了。他是唐代文学革命的先锋,他的诗歌也流露着极强的民族意识。
到了盛唐,国家对外战争的次数更多,社会的组织也渐渐呈着不安状态,所谓“长安之乱”就是在这时种下的种子。那个时期的诗人,目击“内忧外患”相因未已,他们一方面诅咒内战,如度少陵的《石壕吏》等篇,充满着厌恶战乱,悯恤无辜的意义。另一方面都存着“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壮志。以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为代表。
王昌龄的诗:
《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读了一些唐代诗人的诗歌后,不得不佩服他们对于修辞学的讲究,字句的美术化,使我觉得十分满足,而音律的婉转洋溢,真可谓"弦弦掩仰声声思"了!但其实晚唐的诗人颓废的,晚唐的诗是没落的。
虽然一直都有学习和接触古典诗词,但仍然觉得自己对诗词的了解甚少,着道的也十分有限。因而文章大底从两个方面谈中国古典诗词。学习中国古典诗词非一日(或一时)之功。日后课虽然是结束了,但这并不代表对古典文学的关注减少,文章粗浅的从两方面谈了谈我对中国古典诗词的理解和看法。
(作者单位: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