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金属经典题讲解

九年级化学金属经典题讲解
九年级化学金属经典题讲解

金属经典题讲解

一、产生氢气图像问题

①斜线的斜率代表反应速度。斜率越大,坡越陡,反应越剧烈越快,说明金属活泼性越强。

②平台的高低代表反应产生的氢气量的多少。(化学方程式的计量关系,谁少量按谁计算)

Ⅰ酸足量的时候按照金属来计算

Ⅱ金属过量的时候按照酸来计算

1、相同质量的M、N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为8%的盐酸反应(M、N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生成H2质量和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金属的活泼性N>M

B.B.两个反应生成H2的体积相等

C.相对原子质量N>M

D.两个反应消耗盐酸的质量一定相等

相关练习

2、将质量相等的A、B、C三种金属,同时分别放人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且足量的稀盐酸中,反应生成H2

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根据下图中所提供的信息,得出的结

论正确的是(已知:A、B、C在生成物中均为+2价) ( )

A.放出H2的质量是A>B>C

B.金属活动性顺序是A>B>C

C.反应速率最大的是A

D.相对原子质量是C>B>A

3、现有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放入三份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足量稀硫酸中,产生氢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已知甲、乙、丙在生成物中化合价均为+2价)。则下列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

A.生成氢气的质量:甲>乙>丙

B. B.相对原子质量:乙>丙>甲

C.金属活动性:乙>甲>丙

D.消耗硫酸的质量:甲>乙>丙

4、一定质量的锌、铁分别和等量的盐酸反应,产生氢气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0-t1时段,产生氢气的质量锌比铁大

B.0-t1时段,产生氢气的速率锌比铁大

C.0-t2时段,参加反应的锌的质量与铁相同

D.0-t2时段,锌、铁消耗的盐酸质量相同

二、判断反应能否发生、发生先后的问题

(一)、将金属加入盐的混合溶液时

①将金属加入盐的混合溶液时,首先判断金属与哪些盐反应,与哪些盐不反应。

②一种金属跟多种盐溶液反应,金属先完全将活动性最弱的金属盐置换出单质后,才与活动性较强的金属盐溶液反应。

1、往AgNO3、Cu(NO3)

2、Zn(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铁粉,待反应完成后再过滤,不可能存在的情况是()

A.滤纸上有Ag,滤液中有Ag+、Cu2+、Zn2+、Fe2+

B.滤纸上有Ag、Cu,滤液中有Ag+、Zn2+、Fe2+

C.滤纸上有Ag、Cu、Fe,滤液中有Zn2+、Fe2+

D.滤纸上有Ag、Cu、Fe、Zn,滤液中有Zn2+、Fe2+

2、往AgNO3和Cu(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无色气体放出,则滤液中一定存在的物质是()

A、AgNO3

B、Cu(NO3)2

C、Fe(NO3)2

D、Fe(NO3)2

3、某金属加工厂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少量硝酸银和硝酸铜,为回收

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加入少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也有铁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和铁

C.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可能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D.滤液中一定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4、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从含有Hg(NO3)2、Cu(NO3)2的实验室废液中回收金属汞和铜,设计的实验方案如下:

(1)在过滤操作过程中用到的仪器有带铁圈的铁架台、玻璃棒、漏斗和 _________ ,其中铁架台的作用是 _________ .

(2)加过量铁粉的目的是 _________ ;加适量稀硫酸的目的是_________ ,写出加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 .

(3)若给黑色固体通入的试剂a为单质,则该单质为 _________ .

(4)为防止有毒的汞蒸气扩散污染环境,冷凝回收汞的操作应_________ (填序号):

①通入干冷烧杯;②用导管通入带胶塞的锥形瓶;

③用导管通入装有水的大试管;④通入密闭并有冷凝功能的装置.

5、我市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硫酸铜和硫酸亚铁.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了适量的上述废液样品,将一定量锌粉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A和固体B.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关于滤液A所含溶质的猜想中,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写序号).①猜想一:只有硫酸锌;②猜想二:硫酸锌、硫酸亚铁;

③猜想三: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④猜想四:硫酸锌、硫酸铜(2)设计简单实验,确定“猜想二”对应的固体B的成分:

实验操作:______.

实验现象和结论:______.

(3)写出所涉及到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4)反应后析出金属的质量______(选填“一定”或“不一定”)比参加反应的金属质量小.

(二)、将盐溶液加入多种金属时

①将盐溶液加入多种金属时,首先判断盐溶液与哪些金属反应,与哪些金属不反应。

②一种盐溶液跟多种金属反应,盐溶液先跟活动性最强的金属单质反应完全后,再跟活动性较弱的金属反应。

1、将一定质量铁粉和银粉的混合物加入Cu(NO3)2溶液中,反应结束后,过滤.下列对滤渣成分的说明中,正确的是()

A.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 B.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和单质铜

C.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铜和单质银 D.滤渣中一定有单质铁和单质银

2、实验课上,小明同学把一包铜粉和锌粉的混合物放入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蓝色滤液。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可能含有铜

B.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银和铜,一定不含锌

C.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铜,一定没有硝酸锌和硝酸银

D.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和硝酸铜,可能含有硝酸银

3、把铁粉和铜粉的混合物放入硝酸银溶液中,反应后有固体剩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剩余固体肯定含有银

B、剩余固体肯定是银和铜

C、反应后溶液中一定有Fe2+和Cu2+

D、反应后的溶液中一定有Ag+和Cu2+

4、(1)化学小组为了验证铁、铜、镁、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向左转|向右转

根据实验①判断出镁的金属活动性比铁强,依据的现象是______;根据实验②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2)化学小组收集到洗照片用过的硝酸银废液,利用废铁、废锌回收金属银.他们将金属混合物加入到硝酸银废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固体和浅绿色溶液(忽略其他杂质),为了探究滤液中溶质的可能组成,他们做出以下猜想:

①溶质为硝酸锌②溶质为硝酸亚铁和硝酸银

③溶质为硝酸锌、硝酸亚铁④溶质为硝酸锌、硝酸亚铁、硝酸银

上述猜想中正确的是______.

(3)小组同学继续实验验证所得银粉固体中是否含有铁粉:

甲同学用简单的物理方法证明了固体中含有铁粉.他的方法是______,乙同学设计了如下测定固体中含银的质量分数的实验步骤:A.取两药匙样品,加入过量稀硫酸;

B.待充分反应后,取出不溶物;

C.不溶物经洗涤、干燥后称量,记录其质量.

请回答:①步骤B中判断已充分反应的依据是______,②乙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能否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理由______.

5、某化工厂生产过程中的残液含有硝酸银,取少量该残液样品,分别盛在A、B两支试管中,再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黄铜片(铜锌合金),充分反应后过滤,分别取滤渣工滤液进行下表所示实验.请你参与实验探究:

(1)用化学式填写下列实验报告中的空格:

(2)若要验证B试管得到的滤液中可能含有的溶质,可以采用的物理方法是();可以采用的化学方法是()(填写一种物质的化学式),并观察现象。

6、化学实验室要从X、银、铜、锌四种金属混合物中分离某贵重金属.流程如下:

请回答:

(1)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由强到弱______________;

(2)固体丙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③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了检验滤液C中的溶质成分:向其中加入稀盐酸,有白色沉淀产生,则滤液C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

三、天平问题

(一)、在已经调平的天平上,放上等质量的烧杯后,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酸,此时天平平衡。若左右两盘的烧杯中再加入等质量的金属,反应结束后,天平存在两种情况:

①天平失去平衡,说明左右两边产生的H2一定不等,才使剩余物质质量不等。

②天平仍平衡,说明左右两边产生的H2一定相等,此时金属一定有剩余(或者金属掺了杂质),因为等量的酸完全反应,所以产生的H2的质量相等。

(二)、在已经调平的天平上,放上等质量的烧杯后,加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酸,此时天平平衡。若左右两盘的烧杯中再加入不等质量的金属,反应结束后,若天平仍平衡,则需要反应过程中加入金属的质量减去各自生成H2的质量相等。

1、在托盘天平的两盘上各放一只质量相同的烧杯,在两只烧杯里分别加入50g溶质质量分数为%的稀盐酸,将天平调节至平衡;然后向左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碳酸钠固体,向右盘烧杯中投入一定质量的镁,均恰好完全反应,天平指针发生偏转.则下列各项操作中,能使天平重新达到平衡的是()

A.将游码向右移动 B.向右盘烧杯中再加入4g稀盐酸

C.在右盘上放镁 D.在左盘上放碳酸钠固体

2、在天平两盘上的烧杯中,各放入质量相同的稀硫酸,调节天平至平衡.分别向两边烧杯各加入5g镁和5g铁,镁和铁全部反应而消失后,天平的指针()

A.偏向加铁的一边 B.偏向加镁的一边

C.仍停留在原来的位置 D.无法确定

3、在托盘天平的两边各放入一只烧杯,调节天平至平衡,向两只烧杯中分别注入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稀硫酸足量,然后向右盘的烧杯中放入一定质量的铁粉,同时向左盘烧杯中放入与铁等质量的锌粉,反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天平最终仍然平衡

B、天平指针先偏向左盘,后偏向右盘

C、天平指针始终偏向右盘

D、天平指针先偏向右盘,后偏向左盘

四、金属与酸反应、金属与盐溶液反应计算题

1、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溶液的质量比反应前减轻的是()

B、CuSO4

C、FeCl2

D、HCl

2、一种不纯的铁粉,已知它含有铜、铝、镁中的一种或几种金属杂质.现取克该铁粉和足量的稀硫酸反应产生克氢气.则该铁粉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

A.铜 B.铝 C.镁 D.铝、镁的混合物

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取出6g合金样品,将50g稀硫酸分5次加入样品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称重,得到的实验数据如下:

(1)m值为 ________________ ;

(2)求合金中锌的质量分数

(3)求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4、某不纯的铁与足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生成氢气,则铁中混有的金属可能是()A锌 B铜 C镁 D银

5、现有镁、铝两种金属分别跟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相同质量的氢气.则可能的情况有()

A.足量的稀盐酸与等质量的镁、铝发生反应

B.足量的稀盐酸与质量比为4:3的镁、铝发生反应

C.足量的稀盐酸与质量比为8:9的镁、铝发生反应

D.等质量、等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与过量的镁、铝发生反应

6、小文同学利用下图实验装置测定某赤铁矿石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取l0g样品与足量CO充分反应后,测得剩余固体的质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馨提示:杂质不参加反应)

A.玻璃管中的固体由黑色逐渐变成红

B.实验中通入CO的质量为

C.生成CO2的质量为

D.铁矿石样品中Fe2O3的质量分数为80%

五、判断金属活泼性

1、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探究Ag、Zn、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设计了如图所示的4种实验方案,请你判断其中不能达到目的是

2、选择合理试剂验证Cu、Fe、Ag 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选择试剂中不合理的是()

A、Fe、Ag、CuSO4溶液

B、Cu、Fe(NO3)2 溶液、AgNO3溶液

C、Cu、Fe、稀盐酸、AgNO3溶液

D、Cu、Ag、Fe(NO3)2溶液

3、教材学生实验: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以下是小强同学的实验方案,我们一起对实验分析、完善並归纳。

【实验药品】铁片、铜片、银片、20%稀硫酸、CuSO4溶液、AgNO3溶液、FeSO4溶液

【提出假设】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为:Fe>Cu>Ag

【实验方案】取体积相等的金属片,用砂纸打磨光亮;分别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观察分析】

①上述实验中能观察到金属表面有气泡产生是(填字母

A 、

B 、

C ……)。

②我国古代“湿法炼铜”就是利用了实验试管 D 中的反应原理,请写出该反应化学方程式。该反应属于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③【方案完善】通过上述实验还不能证明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请你在此基础上补充一个实验帮助小强达到实验目的。

④【讨论归纳】根据上述实验探究过程,请你归纳探究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一般有: 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

4、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帮助实验老师整理化学药品室时,发现两个未贴标签的试剂瓶中分别存放银白色金属片。到底它们是哪两种金属请同学们设计实验方案对这两种金属X和Y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实验探究。

(1)进行实验,获得结论。完成好如下实验报告,并回答后续有关问题。

(2)在进行上述实验之前,实验老师只知道X、Y可能是锌银中的各一种,则根据实验结果说明Y就是_________。

(3)小明同学提出,还可以用其它方法证明X、Y的活动性。请你帮他补充完整: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

六、工业炼铁原理

1、炼铁的原理是利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反应,某同学利用该原理设计了一个实验,实验装置见下图:

九年级化学计算题练习题汇总

焦岱初中 1某工厂排岀的废液中含有AgN0 3、Zn ( NO3) 2、Cu ( NO 3) 2三种物质?为了分离并回收金属银和铜,设计了如 下实验方案: (1 )反应①中与铜粉反应的物质是 (2) 反应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 从固体丫中得到金属铜的方法有:物理方法: ?化学方法: 2、向一定量NaOH溶液中,滴加稀HCI,所加盐酸的量与溶液pH的变化如图所示 : ⑴当加入稀HCI的体积为 ___________ m l时,稀HCI与Na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⑵向上述加了12ml稀盐酸后的NaOH溶液滴加紫色石蕊试液,溶液显_______________ 色; ⑶当加入8mL稀盐酸后,溶液中的溶质有 3、把12.5g的大理石放入盛有34.4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总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 4.4g ?求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4、为了探究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备二氧化碳后的废液中的溶质成分,将废液 过滤,取滤液20克于烧杯中,在不断振荡的条件下,向其中滴加质量分数为 10.6 %的碳酸钠溶液直至过量,有关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根据题中有关信息和图像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0 5 加瞪醴钠清港质量您(1 )原废液中的溶质成分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式回答) (2) A点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通过计算回答) 5、50g某稀硫酸中滴加某氯化钡溶液73.3g恰好完全反应,经过滤、洗涤、烘干得到23.3g白色沉淀?试回答: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过滤操作中需要的玻璃仪器有 ; (2 )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 现有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共 26.5g ,待反应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将试管冷却、称量,得到剩余固体 16.9g 求: ⑴制取氧气的质量;⑵剩余固体中含有的物质各为多少 g ? 7、 将一定质量的金属锌投入到 100g 稀硫酸中恰好完全反应,放岀气体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试求: (2) 所用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8、 10g 氯酸钾与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完全反应后,质量减少 3.2g ,则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是多少? 9、 实验用2.45g 的氯酸钾和0.2g 的二氧化锰最多可制取多少克的氧气? 10、 实验室用含杂质的锌与稀盐酸反应制取氢气, 取8 g 含杂质的锌粒于烧杯中(所含杂质不溶于水, 也不与酸反应), 向其中加入74.2 g 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烧杯内剩余物质的质量为 82 g 。计算: ⑴杂质的质量 __________ g 。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请写岀计算过程)。 11、 实验室有一瓶久置且瓶盖破损的氢氧化钠固体,现取该固体 10g ,加入50g 一定质量分数的盐酸至完全反应后, 称得剩余溶液质量为 58.9g ,求变质后生成物质的质量分数. 12、 硫酸铜溶液可以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现取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 68g 倒入锥形瓶中,向其中 加入11.6g 硫酸铜溶液,使过氧化氢完全分解,得到 78g 硫酸铜溶液. (1 )完全反应后生成 H 2的质量为 ___ g ;

九年级化学金属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同步练习(附:答案) 课题1金属材料 1.下列不属于 ...合金的是 A.焊锡B.黄铜C.生铁 D.石墨 2.在金属铝所列性质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A.导电性B.导热性C.延展性 D.还原性 3.以下各组物质中都属于纯净物的是 A.石灰水、水银?B. 钢、24K金?C. 蒸馏水、汽油 D. 大理石、金刚石5.人类使用材料的历史就是人类的进步史。下列物品的主要材质当时不是通过化学变化获取的是 A.马踏飞燕(青铜器)B.龙泉剑(铁器)C.金缕衣 D.塑料器具6.2010年上海世博会中国馆—“东方之冠”给人强烈的视觉冲 击,它的主体结构为四根巨型钢筋混凝上制成的核心筒。其中 钢属于 A.金属材料:B.合成材料 C.天然材料D.复合材料 7.2009年2月12日,我国外交部发言人就法国佳士得公司拍 卖圆明园兔首和鼠首两件文物,发表严正声明:中国对其拥有 不可置疑的所有权。这两件文物均为青铜器,青铜属于 A.金属材料? B.合成材料 C.无机非金属材料??D.复合材料 8.金属材料在人类活动中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下列性质属于金属共性的是( ) A.硬度很大、熔点很高 B.有良好的导电性、传热性 C.是银白色的固体 D.易与酸反应产生氢气 答案:DD C A C A A B 课题2金属的化学性质 1.“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铁B.金 C.银 D.铜 2.下列物质中,不能 ..在氧气中燃烧的是() A.金箔B.铁丝 C.木炭D.氢气 --

3.下列金属中,只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是( ) A.镁B.银C.铜D.铝 4.下列关于铁、铝、铜的说法正确的是 ?A.都是银白色的金属B.都能被磁铁吸引 C.都能与氧气反应? D.都能与硫酸锌溶液反应 5.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含有Mg、Al、Cu、Ag等金属。为了回收重金属,将旧手机部件浸入足量稀盐酸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固体中含有的金属是 A.Cu、Ag B.Mg、Ag C.Al、Cu D.Mg、Al 6、在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Fe和Cu; B、Cu;C、Fe;D、Mg和Cu 7.下列物质中能与CuSO4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是() A.Ag ? B.Fe?C.NaOH溶液? D.HCl溶液 8.将甲、乙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丙的硫酸盐溶液中,甲表面有金属丙析出,乙表面没有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甲>丙>乙B.丙>甲>乙 C.乙>甲>丙 D.甲>乙>丙 9.A、B、C、D是四种金属单质,A能从B的硝酸盐溶液中置换出B,但A不能与稀盐酸反应。相同条件下,C、D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H2,且D比C反应剧烈。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A、B、C、D B.B、A、C、D??C.D、C、A、B D.D、C、B、A 10.甲、乙、丙三种金属,分别投入稀盐酸中,只有甲能产生气体;将乙投入丙的硝酸盐溶液中,乙的表面有丙析出。则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甲>乙>丙B.乙>甲>丙C.丙>乙>甲 D.甲>丙>乙 11.将M、N两种金属片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M表面析出铜,N没有明显现象。据此判断,三种金属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A. N>Cu>M B. M>Cu>N? C. Cu> M >N? D. M > N> Cu 12.有A、B、C三种金属,如果把A和B分别放入稀盐酸中,A溶解并产生氢气,B不反应;如果把B放到C的硝酸盐溶液中,过一会,B表面有C析出。则A、B、C三种金属的活动 --

初中化学计算题大全

初中化学计算专题 (一)有关化学式计算题类型: 第一种类型:标签型化学式计算题: 1、在现代生活中,人们越来越注重微量元素的摄取。碘元素对人体健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下表是某地市场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说明。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食用方法和贮藏指南可推测碘酸钾(KIO 3)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 (2)计算碘酸钾(KIO 3)中,钾元素、碘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 ; (3)计算碘酸钾(KIO 3)中,碘元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计算结果精确到0.01,下同)(4)计算1kg 这样的食盐中,应加入 g 碘酸钾(用最高含碘量计算) 第二种类型:叙述型化学式计算题: 1、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丙氨酸:CH 3CH(NH 2)COOH 等]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氨基酸,试计算:(1)丙氨酸分子中氮原子与氧原子的个数比 。(2)丙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 。 (3)丙氨酸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 。 2、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用于汶川震后防疫的众多消毒剂中,有一种高效消毒剂的主要成分为三氯异氰尿酸(C 3O 3N 3Cl 3),又称高氯精。下列有关高氯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高氯精由4种元素组成 B .高氰精中C 、O 、N 、Cl 的原子个数比为1∶1∶1∶1 C .高氯精中C 、N 两种元索的质量比为12∶14 D .高氯精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5% 第三种类型:综合型化学式计算题: 1、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每天需要摄取足量的蛋白质,蛋白质的代谢产物主要是尿素[CO(NH 2)2]。若从食物中摄取的蛋白质经体内新陈代谢后完全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每人每天相当于排出尿素30g 。(1)30g 尿素中含氮元素多少克? (2)已知蛋白质中氮元素的平均质量分数为16%,则每人每天至少应从食物里摄取的蛋白质为多少克? (3)请你根据下表中几种常见食物的蛋白质含量,计算出每天至少应摄人多少克下列食物才能满足你对蛋白质的需求(可以只摄取一种食物,也可同时摄取几种食物)。 2.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服务体系,许多农户获得“测土配方施肥”服务,有效解决了施肥比例不合理问题,提高了产量,减少了环境污染。小明家种了一片麦子,经农科人员测定该片土壤需补充钾元素39kg ,氮元素42kg 。请你帮小明算算,至少需购买硝酸钾、硝酸铵各多少千克? (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题: (1)有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计算 1、工业上使用一种“渗铬( Cr )技术”可以大大提高钢铁制品的抗腐蚀能力。其中一个主要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8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鞍钢集团全力支持上海世博会,为上海虹桥交通枢纽 建设提供4.7万吨精品钢材。关于钢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钢是纯净物B.钢是铁合金 C.钢的含碳量低于生铁D.钢的性能优于生铁 2. 芯片是电脑、“智能”加点的核心部件,它是用高纯度硅制成的。下面是生产 单质硅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反应:SiO2 + 2C高温Si +2CO↑,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3.“金银铜铁锡”俗称五金。在这五种金属中,有一种金属与其他四种金属的盐溶液都能发生反应,这种金属是 A.金B.铜C.铁D.锡4. 光亮的铁钉在下列几种情况下,最不容易生锈的是() 5.下列四个实验中只需要完成三个就可以证明Fe、Cu、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其中不必进行的是 A.将铁片放入稀盐酸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 C.将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 6. 铝在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地使用,原因之一就是铝 的抗腐蚀性能好。铝具有良好抗腐蚀性能的原因是 A.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B.铝不与酸、碱反应 C.铝常温下不与氧气反应 D.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7.电子工业制作电路板的过程中,用FeCl3溶液来溶解电路板中多余的铜,反应如下:2FeCl3+Cu==2FeCl2+CuCl2。FeCl3溶液也可跟铁发生反应:2FeCl3+Fe==3FeCl2。现向FeCl3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和铜粉,充分反应

氢 质 量 后,发现有固体剩余。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向剩余的固体加入稀盐酸,若无气体放出,说明反应后的溶液中没有Cu 2+ B .若剩余固体是铜与铁的混合物,则说明两种金属都有部分溶解 C .剩余固体只含有铜 D .剩余固体中如果有铁,一定也有铜 8.小明同学用6.5 g 不纯的锌粉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收集到H 2的质量0.205 g 。 已知其中只含有另一种金属杂质。这种金属杂质不可能是下列物质中的 A.铁 B.铝 C.铜 D.镁 9. 通过置换反应可判断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通过实验来比较铜、铝、汞的 金属活动性顺序,现有铜、铝、汞的三种单质,如果另外只用一种试剂达到 实验目的,则应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 .稀硫酸 B .氯化铝溶液 C .硝酸汞溶液 D .硫酸铜溶液 10.在一定条件下,下列转化不能.. 由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A .Fe 2O 3→FeCl 2 B .H 2CO 3→CO 2 C .CuCl 2→Cu D .Mg→MgO 11.有X 、Y 、Z 三种金属,如果把X 和Y 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 溶解并产生氢 气,Y 不反应;如果把Y 和Z 分别放人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Y 表 面有银析出,而Z 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 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A .Z 、Y 、X B .X 、Y 、Z C .Y 、X 、Z D .X 、Z 、Y 12.往AgNO 3和Cu(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 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无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A .滤渣中一定有Fe 粉 B .滤渣中一定有Cu 粉 C .滤液中一定有Fe 2+ D .滤液中一定有Ag +、Cu 2+ 13.废旧手机的某些部件中含有Mg 、Al 、Cu 、Ag 等金属,为了回收重金属, 将旧手机的部件粉碎并浸入足量稀硫酸中充分反应过滤,所得固体中含有的 金属是 A.Mg 、Al B.Cu 、Ag C.Al 、Cu D.Mg 、Ag 14.相同质量的M 、N 两种活泼金属,分别与足量质量分数

初三化学计算题及答案

初三化学计算题 1.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6g,加热制取氧气,待完全反应,冷却后称量,得到11.2g固体物质,计算原混合物中二氧化锰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2.刘彬同学的姑父从三峡搬迁到我们家乡后,准备兴建一座碳酸钙精粉厂。为检测当地石灰石中碳酸钙的纯度,他在实验室用6g石灰石样品(杂质不参加反应)与19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2.8g。求: (1)依椐质量守恒定律,生成二氧化碳g; (2)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3)所用稀盐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某工厂的废料中含铁和铜,需回收此废料中的铜.现取铁和铜的混合物样品l0g,向其中加入废弃的稀硫酸50g恰好完全反应,产生0.1gH2。 求:①废料中铜的质量分数。 ②废弃稀硫酸中硫酸的质量分数。 7.取碳酸钠和氯化钠的固体混合物13,6g,与质量为73g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4.4g,计算: (1)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该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反应所得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后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9.(6分) 小华想测定Cu-Zn合金及Cu-Ag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实验室只提供一瓶未标明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和必要的仪器。 (1)你认为能测出其铜的质量分数的是____________合金; (2)小华取该合金的粉末32.5g,与足量该盐酸充分反应,经测定,产生了0.4g气体请求出该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 (3)若想测出该盐酸的质量分数,你认为实验时必须提供和测出的数据是_________(选填序号)。 A.参加反应的合金质量B.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 C.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体积和密度D.产生气体的质量 17、(本题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将1.80g不纯的氯化铜样品(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参加反应)跟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后得到溶质质量分数为20.0%的溶液5.85g。求: (1)样品中氯化铜的质量分数 (2)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 答案: 1.解:设原混合物中KClO3质量为x,依题意可知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16g-11.2g=4.8g(1分) MnO2 由2KClO3=====2KCl+3O2↑(1分) △ 2.44 3.(5分)(1)解:设质量为x的这种稀硫酸可与4.0gCuO恰好完全反应 CuO +H2SO4 =CuSO4 +H2O(2分) 80 98 4.0g 10% x =(1分)

九年级化学金属练习题附答案及部分解析

西岗中学周周清试卷班级: 姓名学号得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O:16 C: 12 S:32 Cu: 64 Fe: 56 Ca: 4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8小题,共16分) 1: 将铁片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充分反应,反应后能使铁片质量增重的物质是: A. H2SO4 B. FeSO4 C. HCl D. CuSO4 2:.若金属锰(Mn)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位于铝和锌之间,则下列反应不正确的是 A.Mn + H2SO4 = MnSO4 + H2↑ B.Mg + MnSO4 = MgSO4 + Mn C.Fe + MnSO4 = FeSO4 + Mn D.Mn + CuSO4 = MnSO4 + Cu 3:.在氯化铜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Fe和Cu; B、Cu; C、Fe; D、Mg和Cu 4:. 在天平的两个托盘上各放一只烧杯,烧杯中都盛有足量的盐酸,此时天平保持平衡。如果一边投入少许锌粒,另一边投入相同质量的铁粉,两者都完全溶解后,天平指针将:A.偏向放锌粒的烧杯一边 B.不发生偏转C.偏向放铁粉的烧杯一边 D.无法判断5:. X、Y、Z三种金属及其化合物间可发生如下化学反应:Y+ZCl2===Z+YCl2 X+ZCl2===Z+XCl2 Y+2HCl===YCl2+H2↑ X+HCl 不反应则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 Z>Y>X B. X>Y>Z C. Y>X>Z D. Y>Z>X 6:、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33 程式分别为:Cu+2FeCl3=2FeCl2+CuCl2,Fe+2FeCl3=3FeCl2。现将一包铜、铁的混合粉末加入到盛有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烧杯中仍有少量固体,关于烧杯中物质组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溶液中一定含FeCl3,固体一定是铁和铜 B.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含铜 C.溶液中一定含FeCl2、CuCl2,固体一定含铜 D.溶液中一定含FeCl2,固体一定是铁

初三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题2.doc

周周清一(金属和金属材料练习) 1.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2Fe+6HCl==2FeCl3+3H2 B. Fe+H2SO4==FeSO4+H2 t C. Fe+ CuSO4==FeSO4+Cu D. 4Fe+3O2==2Fe2O3 2.将适量的铁粉投入到盐酸屮,下列现象不会出现的是() A.溶液变成浅绿色 B.有无色气体产生 C.铁粉不断减少 D.有棕色沉淀生成 3.国外目前掀起购买“屮国铁锅热”,这主要是因为铁锅() A.传热快 B.价格便宜 C.不易腐蚀 D.被加工的食品屮含有铁元素 4.收藏家收藏清末铝制品,至今保存丁分完好,该艺术品不易锈蚀的主要原因是() A.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B.铝不易发生化学反应 C.铝易氧化,其表面的氧化膜具有保护内部作用 D.铝很难与酸发生反应 5.在LI常生活屮的金属炊具和医院屮的金属医疗器械的主要成份是() A.白铜合金 B.武徳合金 C.不锈钢 D.青铜 6.下列关于生铁和钢的描述屮,正确的是() A.生铁和钢都是混合物,其主要成份都是碳 B.生铁硬而有韧性,既可以铸又可锻 C.生铁与钢的性能由很大的并别,主要是由于生铁和钢屮的含碳最不同 D.钢是用铁矿石和焦炭作原料炼制而成的 7.垃圾时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该分类|叫收,生活屮废弃的铁锅,铝制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冋收,它们属于() A.氧化物 B.化合物 C.金属或合金 D.非金属 8.将铁放入下列溶液屮,溶液的质量会减少的是() A.盐酸溶液 B.硫酸溶液 C.硫酸亚铁溶液 D.硫酸铜溶液 9.新买的铝锅、铝壶用来烧开水,凡是水浸到的地方都会变黑,这现彖说明该水中含有() A.钾元素 B.钠元素 C.钙元索 D.铁元索 10.下列关于“合金”的叙述①合金屮至少含有两种金属;②合金屮元素以化合态的形式存在; ③合金屮一定含有金属;④合金一定为混合物;⑤合金依然具有金属特性,其屮正确的是() A.④ B.①②③ C.③④ D.③④⑤ 11?为适应火车提速,沪宁线上原有的短轨全部连接成超常轨,在连接过稈屮,工程技术人员点燃铝热剂(铝粉和氧化镁的混合物)能释放出大量的热量,生成熔融状态的铁可用来连接铁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2Allf AI2O34-2Fe其屮还原剂是()

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答案

九年级化学化学计算题专题训练答案 一、中考化学计算题 1.某粗盐样品仅含NaCl和MgCl2,为探究粗盐中NaCl的质量分数,某研究性小组取了 10g样品,加适量水使其完全溶解后,加入2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得相关数据如图。 (1)请列式计算该粗盐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ag时,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____________? 【答案】90.5% 10.22g 【解析】 (1)根据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由氢氧化镁的质量求出氯化镁的质量即可求出氯化钠的质量,再计算出粗盐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2)根据图像分析解答。(1)设样品中氯化镁的质量为x,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 MgCl2+ 2NaOH=Mg(OH) 2↓+2NaCl 95 58 117 x 0.58g y 9558117 0.58 x g y == x=0.95g y=1.17g 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为10g-0.95g=9.05g 该粗盐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9.05 10 g g ×100%=90.5% (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ag时,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10g-0.95g+1.17g=10.22g 答:(1)该粗盐样品中NaCl的质量分数90.5%;(2)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至ag时,此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10.22g。 2.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了突出贡献。 (1)主产品Na2CO3的俗名是_____,副产品氯化铵中阳离子符号为_____。 (2)在实际生产中,产品Na2CO3中常混有少量的NaCl,现有样品11.0g,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向烧杯中逐滴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反应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最新九年级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

精品文档计算题专题。页)书本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87 、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 3 2、化学式中各元素的质量比。类型1、计算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原子总数,原子个数比。54、计算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长期食用会引起消化道癌变,请回答:O)例题:地沟油中含有一种强烈致癌物黄曲霉素B(CH617214;(1)黄曲霉素B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⑵黄曲霉素B中各元素质量比为2 ;(3)黄曲霉素B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2 ;(4)黄曲霉素B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 氧元素。g ⑸15.7g黄曲霉素B中含有2二、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常见题型 1.题目中直接给出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求另一种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某实验室中需要1.6g氧气进行实验。若用电解水的方法制取这些氧气,需要消耗水多少克?同时可生成氢气多少克? 2.已知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密度、体积),如何求另一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或体积)。 中国登山协会为纪念我们首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成功50周年,再次组织攀登珠峰活动。阿旺扎西等一行登山运动员于2003年5月21日13:40成功登顶。假如每位运动员冲顶时消耗自带液氧的质量等于标况下3.36L氧气(标准状况下氧气密度为1.43g/L) 若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为原料制取相同质量的氧气,需要多少千克的高锰酸钾? 3、描述性计算题。 钙是人体中含量较高的常量元素之一,缺钙可能导致幼儿及青少年发育不良,严重时还会患佝偻病.李明的父亲为他买回一瓶补钙保健品,他仔细阅读了标签上的说明(如图),为了验证该保健品中碳酸钙的含量,取出5片药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充分反应后收集到3.3g二氧化 碳(假定除碳酸钙外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 200 2克×。)已知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0,则钙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通过计算验证:该保健品主要原料含量是否属实(写出计算过程)?(2 30天),理论上吸收了(3)李明按照说明服用一个月(钙元素。 、表格型或者坐标型(从表格中找出规律,或者找出产生气体的质量。从坐标中找出气体(或沉淀)的4 质量,把气体或者沉淀的质量代入化学方程式中,求出所需物质的质量)。,为测定碳酸钙的含量,他做了如下实验:1、小东从海边捡来一些嵌有沙砾的贝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实验过程中。的盐酸分5次加入(假设其余杂质均不与盐酸反应)150 mL首先称取50 g贝壳样品,然后将的数据记录如下:

九年级化学《金属和金属材料》金属的化学性质知识点整理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知识比较复杂,学习时一定要多思考,另外多做些练习题。金属的化学性质在生活中应用也很广泛,比如防止护栏被腐蚀、存放物品容器的选择等等,还可以帮助我们识别生活的骗局哦,比如识破“钛圈”广告宣传说可以治疗颈椎病。本节有配套免费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 1、大多数金属可与氧气的反应 金属在空气中在氧气中 镁常温下逐渐变暗。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 生成白色的固体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2Mg + O2点燃 2MgO 铝常温下表面变暗,生成一种致密的氧化膜点燃,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的固体4Al + 3O2点燃2Al2O3 铁持续加热变红点燃,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3Fe + 2O2点燃Fe3O4 铜加热,生成黑色物质;在潮 湿的空气中,生成铜绿而被 腐蚀 加热生成黑色物质2Cu + O2加热 2CuO 银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发生反应 注:①由于镁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所以可用镁做照明弹和烟花。 ②常温下在空气中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被氧化, 因此,铝具有较好的抗腐蚀能力。 ③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但是反应难易和剧烈程度不同。Mg,Al常温下就能反应,而Fe、Cu在常温下却不和氧气反应。金在高温下也不会和氧气反应。 ④可以利用煅烧法来鉴定黄铜和黄金,过程中如果变黑则是黄铜,黑色物质是氧化铜。

2、金属 + 酸→盐 + H2↑【重点】 锌和稀硫酸Zn + H2SO4 = ZnSO4 + H2↑ 铁和稀硫酸Fe + H2SO4 = FeSO4 + H2↑ 镁和稀硫酸Mg + H2SO4 = MgSO4 + H2↑ 铝和稀硫酸2Al +3H2SO4 = Al2(SO4)3 +3H2↑ 锌和稀盐酸Zn + 2HCl=== ZnCl2 + H2↑ 铁和稀盐酸Fe + 2HCl=== FeCl2 + H2↑ 镁和稀盐酸Mg+ 2HCl=== MgCl2 + H2↑ 铝和稀盐酸2Al + 6HCl == 2AlCl3 + 3H2↑ 注:根据不同金属和同一种酸的反应剧烈程度可以判断金属的活动顺序,越剧烈说明此金属越活跃。 规律:等质量金属与相同足量酸完全反应所用时间越少,金属反应速度越快,金属越活泼。 3、金属 + 盐→另一金属 + 另一盐(条件:“前换后,盐可溶”)【重点】 (1)铁与硫酸铜反应:Fe+CuSO4==Cu+FeSO4 现象:铁条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 (古代湿法制铜及“曾青得铁则化铜”指的是此反应) (2)铝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3CuSO4+2Al==Al2(SO4)3+3Cu 现象:铝片表面覆盖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3)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2AgNO3+Cu==Cu(NO3)2+2Ag 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4)铜和硝酸汞溶液反应:Cu + Hg(NO3)2 === Cu(NO3)2 + Hg 现象:铜片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的物质,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 注意:CuSO4溶液时蓝色,FeSO4是浅绿色。 4、置换反应【重点】 (1)有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置换反应。 (2)特征:反应物和生成物都是:单质+化合物====单质+化合物 (3)常见类型:

九年级化学计算题专题复习(提高篇)

九年级化学——计算专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55;—24;—56;—65;—27;—40;—35.5;K—39;—64;H—1;O—16;C—12;—23;S—32;N—14;—28;—137 一、平均值型计算选择题: 例1:两种金属粉末的混合物30克,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只生成氢气1克,则这种混合物中的两种金属可能是() A.B.C.D. 【同题链接】 1、一种不纯的铁,已知它含有铜、钙、镁的一种或几种金属杂质,5.6g这样的铁跟足量的稀H24反应时,生成H20.2g,则该铁样品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杂质是() A.铜B.镁C.铝D.钙 2、把含有某一种氯化物杂质的氯化镁粉末95g溶于水后加入足量的3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白色沉淀300g,则氯化镁中的杂质可能是() A.B.3C.D.2 3、在某铁的样品中可能含有、、、等杂质金属中的2种,取5.6g样品跟足量稀硫酸反应,得到0.202,则此铁的样品中不可能含有的杂质金属组是() A. 和 B. 和 C. 和 D. 和 4、某不纯的氯化铵样品中,测得其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8%,则混主的一种杂质可能是 ①43②(4)24③43④(2)2() A.只有①B.①③C.②③D.无法确定 二、估算型选择题 例2:20g20%的溶液与20g20%的H24溶液充分反应后,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是()A.蓝色B.紫色C.红D.无色 【同题链接】 1、相同质量的下列的物质中,铁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是() A.B.3C.2O3D.3O4 2、由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组成的混合气体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可能是() A. 1∶1 B. 1∶1.25 C. 1∶1.5 D. 1∶2 3、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气体,经测定碳与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3:5,该气体是() A.混合物 B.纯净物 C.化合物 D.有机物 三、特殊规律型选择题 例3:某甲醛()溶液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则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正确的是()A.12% B.10% C.8% D.6% 【同题链接】 1、已知、4、和3由组成的混合物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0%,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A.35% B.25% C.65% D.无法计算 2、将、、分别放入盐酸溶液中,反应结束后,放出氢气质量相同,其原因是() A.放入、、的质量相同 B.放入、、的质量比是23:12:9和足量盐酸反应 C.放入过量的、、,而盐酸为同质量分数、同体积、同质量。

(完整)初三化学计算题专项训练

初三计算题专项训练 1. 把干燥纯净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15.5 g装入大试管,给试管加热来制取氧气。在反应不再发生后,等试管冷却、称量,得10.7 g固体物质。问:(1)制得氧气多少克?(2)10.7 g固体物质里含有哪些物质?各多少克? 2.有20 g H2和O2的混合气体,点燃充分反应后,产生18 g水,则原混合气体的成分组成情况是怎样的,通过计算说明。 3.某科技活动小组利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共热制取一定量的氧气。混合27.6 g氯酸钾和2.0 g二氧化锰加热制取一定量的氧气后,使反应停止,测得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质量分数为10.0%。请计算: (1)剩余固体的质量; (2)制得氧气的质量; (3)未分解的氯酸钾的质量。(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4.现将石灰石样品15 g与105.4 g稀盐酸放入烧杯中充分反应(杂质不与稀盐酸反应),反应时间与反应前后 (2)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实验室用C还原CuO,生成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得到10 g白色沉淀,求参加反应的C和CuO的质量?

6.鸡蛋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为了测定某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将鸡蛋壳洗净、干燥并捣碎后,称取10 g 放在烧杯里,然后往烧杯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90 g,充分反应后,称得反应剩余物为97.14 g(假设鸡蛋壳中的其它物质不与稀盐酸反应)。请计算: (1)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多少克。(2)计算该鸡蛋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7.今年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使用了一种含碳酸钙的“石头纸”:为测定其中碳酸钙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50 g碎纸样品。分别在5只烧杯中进行了实验,实验数据见下表(假设纸张其他成分既不溶于水,也不与水反应): (1)表中x的值为 (2)求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 8.某化学研究小组对当地的石灰石样品进行了研究。称取石灰石样品8 g,把40 g稀盐酸分四次加入样品中,测得实验数据见下表()。 (1)第4次剩余物质的质量m= g (2)石灰石样品中CaCO3的质量分数为。 (3)计算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9.铁粉和氧化铁粉末的混合物21.6 g,在灼热条件下,通入足量一氧化碳后得固体物质16.8 g。求混合物中铁粉的质量分数。

最新九年级化学金属专题复习(综合)

金属专题的复习(综合) (一) 1.探究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Fe 2O 3)炼铁的主要反应原理。他们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左上图,回答问题: ①写出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方程式 。 ②实验过程中的现象,硬质玻璃管中的固体由 色变成 色。澄清的石灰水 。 ③实验开始时应先 ,再 ;(A .通一氧化碳 B .点燃①处的酒精灯),这样做的原因是 。④右边酒精灯的作用为 。 2.右上图所示是高炉炼铁时高炉内的化学变化过程:认真阅读有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⑴将铁从铁矿石中还原出来的物质是(填化学式) ; ⑵取少量高炉中炼出的生铁放入烧杯中,加入足量稀盐酸,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当反应停止后,还可观察到烧杯底部有黑色不溶物,该物质是(填化学式) ,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明你的判断,简要写出主要操作和现象 。 (二)、金属锈蚀: 1.某化学课外活动小组,对钢铁制品锈蚀的条件进行如下探究,设计了如下图 所示的实验,据此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一周后看到编号为 的试管中的铁锈蚀严重。 (2)常温下,铁生锈的条件是铁跟 和 等物质相互作用的结果,铁锈的主要成分是 。 小丽发现钢铁生锈能够造成巨大的损失,如果我们合理的利用其反应原理,就能够“化不利为有利”。如:现在有一些食品包装袋内使用了“双吸剂”——铁粉。原因是铁粉生锈时不但能消耗水还能与 反应,而且由于铁锈具有 的结构,使更多的气体被吸收,可以更好的防止食品腐败。 她还联想到铁丝在空气中不能燃烧,而颗粒极小的铁粉在空气中能够剧烈燃烧。可见化学反应条件对化学反应速率影响很大。实际上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有很多,请你归纳出其中三条 、 、 。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加快或者减慢化学反应速率的实例有(叙述一例即可): 。 2.铜锈的主要成份是铜绿〔Cu 2(OH)2CO 3〕。某同学为了研究铜在空气中生锈的条件,利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经过近一个月的观察,该同学发现B 装置中的铜丝生锈了,而AC 装置中的铜丝无明显变化。由此,该同学得出结论说:“铜生锈的主要原因是铜与空气中的水和氧气相互作用的结果。” 试回答下列问题:该同学所得出的结论正确吗? 。理由是 。 ⑵你认为影响铜生锈的因素还可能有 。为了验证你的判断,你应选择下图 中的 装置(选填“甲”或“乙”)进行实验,其中每个仪器中所盛的试剂是 。 1.湿法炼铜原理: 。 (配制波尔多液不能用铁桶的原因)。 2.高炉炼铁原理: 。 (作为还原剂的是 )。

初中化学经典计算题类型很全

1.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4),食用碘盐可以有效地预防碘盐缺乏病,(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_________mg碘酸钾中含碘20mg (2)成人每天约需0.15mg,假设这些碘盐主要是从碘盐中摄取的,若1000g碘盐中含碘20mg,则成人每天需食用碘盐____________.g 2.现有一含杂质的固体氯化钡样品(杂质不溶于水),取12.5g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39.6g水使其充分溶解,静置后滤去杂质,取10g滤液,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2.87g。试求:(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吉林省3、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甲乙丙 烧杯+稀硫酸200g 150g 150g 加入的铁样品9g 9g 14g 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208.7g 158.7g 163.7g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哪位同学所取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3)计算恰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的质量为25.4g;计算结果精确到1%) 4、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O2质量(g) 3 4 6 SO2质量(g) 6 (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的质量、O2的质量与生成的SO2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2)请你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多少克? (3)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黑龙江省5、将10g不纯的氯化镁样品(杂质不溶于水), 50g水中,充分搅拌,待样品中的氯化镁全部溶解后过滤(滤液损失不计),将所得滤液与63.3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8g白色沉淀。 求:(!)样品中氧化镁的质量。 (2)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初三化学计算题汇总

初三化学计算题汇总 11、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4),食用碘盐可以有效地预防碘盐缺乏病,(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1)_________mg碘酸钾中含碘20mg(2)成人每天约需0、15mg,假设这些碘盐主要是从碘盐中摄取的,若1000g碘盐中含碘20mg,则成人每天需食用碘盐____________、g 2、现有一含杂质的固体氯化钡样品(杂质不溶于水),取 12、5g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 39、6g水使其充分溶解,静置后滤去杂质,取10g滤液,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 2、87g。试求:(计算结果精确到0、1%)(1)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2)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3、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甲乙丙烧杯+稀硫酸200g150g150g加入的铁样品9g9g14g充分反应后,烧杯+剩余物208、7g1 58、7g1 63、7g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哪位同学所取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

量分数;(3)计算恰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的质量为 25、4g;计算结果精确到1%) 4、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O2质量(g) 346SO2质量(g) 6 (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的质量、O2的质量与生成的SO2的质量比是:_________、(2)请你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多少克?(3)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5、将10g不纯的氯化镁样品(杂质不溶于水),50g水中,充分搅拌,待样品中的氯化镁全部溶解后过滤(滤液损失不计),将所得滤液与 63、3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 5、8g白色沉淀。求:(!)样品中氧化镁的质量。(2)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骨质疏松症”是由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乳酸钙(CaC6H10O6?5H2O)是一种常见的补钙剂,出售乳酸钙片剂每片含乳酸钙200mg、一个成年缺钙病人每天服用20片乳酸钙片剂可达到补钙目的。计算:(计算结果保留整数)(1)

九年级化学金属与金属材料练习题.doc

秋初三化学第八单元试卷(试题内容:金属与金属材料) 题号心- ?总分 得分 温馨提示:1、《认真审题,?独立思考,名准确作答,?体验 成功!葵 2、相对原子质量:Fe—56, Cu—64, H—1, C—12, 0— 16o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 28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 意) 1、某新型“防盗玻璃”为多层结构,每层中间嵌有极细的金属线, 当玻璃被击碎时,与金属线相连的警报系统就会立刻报警。“防盗玻璃”能报警,这利用了金属的【】 A.延展性 B.导电性 C.弹性 D.导热 性 2 、关于金属物品的使用正确的是.......................................... 【】 A.铝合金门窗变旧变暗后用砂纸或钢幺幺球打磨 B.铁桶中加入硫酸铜溶液和石灰乳配制杀菌剂波尔多液

C.铝壶内的水垢用质量分数为18%的热盐酸长时间浸泡 D.校内用钢架制作的自行车防雨棚应定期喷涂油漆防锈 3、下列对金属及金属资源的认识中,正确的是................................ 【】 A.废弃易拉罐无回收价值 B.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z。, C.生铁是纯净的铁 D.用水冲洗自行车可防止生锈 4、垃圾时放错了位置的资源,该分类回收,生活中废弃的铁锅,铝 制易拉罐、铜导线等可以归为一类加以回收,它们属于【】 A.氧化物 B.化合物 C.金属或合金 D. 非金属 5、下表中列出了几种物质的熔点,据此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铜写金可熔合成合金 B.在—216°C时,氧气是固态 C.铜掉入铁水中不会熔化 D.水银温度计可测量-

历年初三化学中考计算题集锦及答案

中考计算题集锦 1、(安徽课改)学习了酸和碱的知识后,小松知道了白醋的主要成分是醋酸(CH 3COOH)。为了测定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他把4%的NaOH 溶液滴加到30 g 白醋中,待反应恰好完全时(假定其他成分不参加反应),共用去NaOH 溶液25 g 。 (1)已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 3COOH+NaOH=CH 3COONa+H 20,该反应的类型是____________。 (2)请计算白醋中醋酸的质量分数。(5%) 2、(长沙)在潜水艇中常用过氧化钠(Na 2O 2)来吸收官兵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并产生氧气,供给人的呼吸,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 2O 2+2CO 2==2Na 2CO 3+O 2↑。现有质量分数为80%的过氧化钠样品975g 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氧气? 可生成氧气160g ……(1分) 3、(广东汕头)某同学为探究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先后进行了三次实验,实验数据如下 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试回答以下问题: (1)上表三次实验中,合金里的铁恰好完全反应时,消耗稀硫酸溶液的质量是______g 。 (2)该铜铁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3)第三次实验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结果保留至0.1%)。 ((1)80g (2)56%(3)33.5%) 4、(河北)某钢铁厂检验员为了检测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取矿石 样品20g ,加入稀盐酸,完全反应后,共用去稀盐酸219g ,过滤 得到滤渣4g (假设杂质既不溶于水也不跟酸发生反应)。 请你和检验员一起完成下列计算: ( 1)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2)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赤铁矿石中氧化铁的质量分数为80%,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10% 5、(济南)在一烧杯中盛有100gBaCl 2和HCl 的混合溶液,向其中逐渐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 2CO 3溶液,混合溶液的质量与所滴入Na 2CO 3溶液的质量关系曲线如图所示: 请根据题意回答问题: (1)在实验过程中,有气体放出,还可以看到的明显实验现象是 。 (2)在实验过程中放出气体的总质量为 g 。 (3)当滴入Na 2CO 3溶液至图中B 点时,通过计算求此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