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它的内容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和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是极其深刻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自身所具有的科学性、世界性、当代性、实践性等“理论特质”。
从基本内容看,马克思主义不仅正确揭示与把握了人与世界的基本关系、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规律、世界历史发展的总体趋势,而且阐扬与开显了不断业已被现代科学证明为正确完备的并且能够契合人类思维本性、彰显人类思维规律、代表人类思维现代取向的方法论,因而具有无可争议的科学性。
从时代特征看,地理大发现与资产阶级对世界市场的开辟,使得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业已成为一种既定的客观事实。在“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宏大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马克思主义因而也就不再仅仅是隶属于特定的民族的地域性理论,转而成为一种能够越出民族与时空界限的世界性学说了。
从致思取向看,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改造世界的实践性指向,它不仅以“使现存世界革命化”与“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现状”为自身的理论旨趣,同时也以“实践”为人类精神运思的奠基。正因为马克思主义具有如是“经世致用”的实践性,并且能够倾听实践的呼声、彰显实践的诉求、反映实践的特性、践履实践的要求、视实践为人类一切理解与认知活动的前提条件,所以它才会在世界范围内被广泛接受与普遍认同,并被诸多处在艰难困苦与被压迫状态下的民族视为寻求自身解放、谋求自身发展的思想武器与精神力量。
以上是第一部分马克思概论
中国近代史上了解马克思到学习马克思再到运用成功马克思的历程
19世纪上半叶,西方资本主义对中国的入侵使近代中国社会封闭样态基本解体、天朝上国迷梦彻底破碎与社会精神支柱基本瓦解。面对民族危亡、精神缺失与价值空场的社会变迁,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寻求民族独立与国家富强的革命真理与理论武器。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从1840年鸦片战争失败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寻找真理。什么主义都找过了,都不能解决问题。直到在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之下,找到了马克思主义,而一经找到并加以运用,中国的面貌就起了变化了。
因此,如果不是激烈的社会变迁、巨大的精神缺失、空前的价值嬗变以及由此产生的理论需求,如果不是马克思主义富有强烈的批判性、革命性与实践性指向,如果不是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社会主义从一种文本上的学说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让先进的中国人产生了极大的鼓舞与巨大的感召,国人很难会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情感上的强烈共鸣与心理上的彻底认同。”
添加书本19页内容,直接过渡到第三部分,接着是第四部分
以上是第二部分中国近代运用马克思
所以就要使马克思主义在新的时代环境下中国化,那么马必须知道克思中国化的内涵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民族化、具体化与通俗化。作为世界性学说的马克思主义只是基于历史发展大势而呈扬的“总的指导原理”,只有将其具体化、将其
穿上本民族的服装,才能变“理论理性”为“实践理性”,变“观念智慧”为“行动力量”,才能不断在种种“化”的实践中将其世界性的范导功能加以呈露与凸显。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以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喜闻乐见的风格形式来阐扬马克思主义的范畴与原理,使之成为中国广大群众进行革命与建设的思想武器。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与时俱进的当代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无疑要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但中国实际并非始终如一,在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规定性。同时,中国实际指与全球背景、时代主题相关的中国内部和外部实际(即国情因素和全球化的国际背景)。因此,应在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中融入“当代化”的元素。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当代化就是要直面与反思中国现实社会生活所面临的各种时代条件,并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放置于全球背景下,结合当代的时代主题、人类文明的最新成果、发展态势以及人类实践的最新发展状况,“带着我们今天最新的方法和语境在一个开放的视域中面对马克思主义”,从而不断拓展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永葆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当代性。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不是简单地在中国照搬照抄马克思主义,而是要“在不变的正确原则基础上的新的理论和事业的创造,是给马克思主义的总宝库放进一些新的贡献。”因为“化”就是“变化”、“更新”与“创造”。
以上是第四部分运用马克思与当代中国结合的
要正确地实现新时期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则要注意以下几个要件:其一,不能狭隘地看待“中国实际”。因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一个不断开放、动态变化的境遇中成熟与发展起来的,换言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近现代全球化这一宏大叙事的世界图景中不断丰富与壮大起来的。因此,惟有把中国实际放诸于全球背景下,结合时代特征、时代主题,才能更准确地认识与把握中国实际的本质,高屋建瓴地认识与驾驭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基本规律。
其二,要使有关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理解”与“应用实践”相关联,并强调实践诠释的优越性。即始终强调必须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民主革命实践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等)相结合,必须把对马克思主义的种种解释理解放诸于中国具体实际中并经由实践来检验。所谓“真理标准只能是社会的实践,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
其二,不能狭隘地看待马克思主义。即既不能只强调马克思主义结论的优先性或其方法的至上性,也不能只强调马克思主义理论功能的至高性或其政治功能的无上性,而应该既要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蕴涵整体观照与探幽发微,更要注重以整体主义的方式把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自身的传统文化耦合再造与辩证对接,从而找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文化的结合机制、文化认同与实现形式。
以上与第四部分结
最后一段总结,并说明大学生的重任,参见书本20页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未将运思的基点定格于马克思主义所给定的种种现成结论之上,而是直面与聚焦中国自身独特的问题,并以中国的革命问题促使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从而对马克思主义加以创造性应用并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邓小平等当代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能够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实际、与时俱进、勇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