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ok back in anger osbor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谁是“愤怒的青年”

“愤怒的青年”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在英国文学界出现的一种新的流派,它的产生,可以说是英国社会发展到当时阶段,其面临的深刻危机的反应。

二战期间,英国普通人民的生活非常艰苦。战争结束后,他们在欢欣鼓舞之余,当然渴望英国社会立即出现一种新的变革,使自己摆脱悲惨的状态。特别是比较年轻的一代,他们更加毫不犹豫地认为他们的父兄在反法西斯的战场上流血牺牲正是为了给他们争取到美好的生活,因而他们渴望变革的心情也就更为迫切。英国工党在战后的第一次大选中所以能获得胜利,其根本原因也就在此。

然而人们对工党的幻想很快破灭了。工党上台后并没有作出大多数英国人所希望的变革,后来工党下台,保守党又起而执政,英国社会依然是古老的英国社会,名为“福利国家”实则仍为一个特权阶级所统治。

就这样,三十年代的正常生活垮台了,又是战争,又是恐怖,又是英国社会主义不出意料的失败,又是冷战,以及冷战所预示的难以想象的灾难……正是这样的社会环境,产生了所谓的“愤怒的青年”。

这些愤怒的青年主要是指一群在五十年代进行创作活动的青年作家,大都出身于下层中产阶级或工人家庭,但受过较好的教育,有些还是从牛津或剑桥毕业的。他们离开学校后,不能找到合乎理想的职业,于是有的在普通中学任教,有的在图书馆一类的机关找个工作勉强糊口,有的在不知名的剧团里充当演员,有的甚至只能做个小买卖来维持生活,像本剧中的Jimmy Porter一样。这一群敏感的、社会地位不高、多方面受到压抑的青年,一方面感到自己所生存的资本主义社会在一天天烂下去,一步步走向绝境,一方面又惑于反动政府在冷战政策中对原子恐怖所作的歇斯底里的宣传,害怕人类世界随时可能遭到毁灭——“明天整个世界就可能是一片大火后的灰烬”——但主要方面是看到自己所处的被压迫的地位,个人前途已经没有发展可能,因而消极、苦闷、绝望、愤怒,并在文学作品中表现出了他们的这种心情。

二、约翰·奥斯本及作品简要

约翰·奥斯本(1929~1994),由其剧本《愤怒的回顾》(1956)而闻名,被称为第一个愤怒的年轻人,奥斯本也因此成为50年代英国文学的一个新流派“愤怒的青年”的代表。奥斯本戏剧的一贯主题是“揭露和批评社会对人的不公,与人的隔离和对个性的禁锢以及社会给予人的毁灭性打击”,戏剧的基调就是“愤怒”,对社会的等级制度和不平等,充满了愤怒。他1929年12月12日出生于伦敦郊区富勒姆。父亲是商品图案设计美术家,母亲是酒吧女招待。奥斯本的童年是在贫穷和疾病的痛苦中度过的。1941年,父亲病逝,奥斯本和寡居的母亲相依为命,在战争的岁月中挣扎。由于贫穷,他没有接受完整的中学教育,后来也一直靠自学读完大学学业。他先后在商业杂志谋事,又担任过小演员的教师;1948年转而演戏,也担任导演,在英国各地上演一些定期轮演剧目,还不时以演员兼演出人的身份举办戏剧节的演出活动。他在剧团时,即开始与人合作写剧本,早期剧作中的人物大都是演员,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定期轮演剧目演员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所能有的体验。这些早期剧作曾在小城镇演出,未受到重视。

直到1956年,《愤怒的回顾》在伦敦皇家剧院首次公演,奥斯本才一夜之间成为伦敦剧界红得发紫的人物。《愤怒的回顾》很快从伦敦搬向欧洲主要城市以及大洋彼岸的纽约、莫斯科。奥斯本也因此被看作五年代英国文学新流派“愤怒的青年”的领袖。1958年,奥斯本与人合资开设一家电影公司,自己仍然创作不辍,既编写电影剧本、电视剧本,也继续进行舞台剧创作,几乎是每年都有作品问世,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卖乞人》(1957)、《保罗·斯利基的世界》(1959)、《路德》(1960)、《不能接受的证据》(1965)、《目前和阿姆斯特丹的旅店》(1968)、《的确》(1970)、《苏伊士以西》(1971)、《超然之感》(1972)、《自称是罗马的地方》(1973)等。在这些作品中,奥斯本虽仍然关注具有社会意义的题材,但再未达到《愤怒的回顾》所具有的思想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

三、剧情梗概

全剧共三幕。背景是英国中部某小镇。人物有4位:吉米,25岁,出身于工人阶级家庭,受过大学教育;艾丽森,吉米的妻子,高个子,苗条,漂亮,一位退伍军官的女儿,很有教养;克利夫,一个脾性温和可爱的小伙子,威尔士人,充当吉米和艾丽森之间的调和人;海伦娜,演员,艾丽森的女友。第一幕开始的时间是4月的一个星期天晚上。吉米和克利夫正舒闲地躺卧着读报,艾丽森在忙着熨衣服。尽管是4月,天空并不灿烂晴朗,云影密布,也丝毫没有春天的气息。家中的气氛亦是阴郁、不安。在吉米的家里,星期天并不意味着烤牛肉和一周疲劳过后的愉快和轻松,它是一个压抑和乏味的日子。可不是,吉米又开始攻击了。他先批评教堂,批评养尊处优的社会,批评枯燥的美国时代。接着又批评艾丽森的朋友和她保守的兄弟尼吉尔,以及她“恶毒”的母亲。最后,他又嘲笑艾丽森的自呜得意,嘲笑她从不用脑子思索。他厌恨时下普遍存在的对时代的冷漠:“没人思考,没人关心。没有信仰,没有信念,也没有热情。不过是又一个星期天晚上。”五十年代的经济繁荣只造就了一个物质享受而精神懒散的无聊时代,吉米痛恨这种群众的自得状态,这种对广泛的生存问题视若无睹的懒惰。吉米的嘲笑和讽刺几乎使艾丽森忍无可忍,欲与之发作,但受到了克利夫亲切的安慰,她暂时平息了。她告诉克利夫她已经怀孕,而吉米还未知道,克利夫就催促她把这消息告诉吉米。正当她要启口时,电话铃响了。真遗憾,是艾丽森的女友海伦娜——她还是吉米的“天敌”。海伦娜因为要到附近演出,想来艾丽森家住几天。吉米刚刚平和的情绪又突然发作成急风暴雨,大幕就在新的争吵声中拉上了。

第二幕发生的时间是两星期后的又一个星期天晚上。海伦娜的来访更激化了吉米的攻击情绪,因为她代表了吉米所蔑视的一切,“中产阶级女士风度”昂贵的特权以及普通的价值观。艾丽森还没告诉他怀孕的消息。她最终终于无法忍受吉米的侮辱,在海伦娜的鼓励下,离开了丈夫,她回到自己那个上层社会的家中。她刚要嫁给吉米时,这个家曾坚决反对过这桩极不相配的婚事。艾丽森走后,海伦娜把她怀孕之事告诉了吉米,但这并未唤起他的同情心,而只是引发了他的又一阵辱骂:“我不在乎。(……)我不在乎她是不是怀了孕。我不在乎它是不是有两个脑袋!(……)我让你厌恶了吧?好吧,来呀——打我的嘴巴。(……)让我一个人呆着吧,滚开,你这恶毒的小处女。”海伦娜被这阵发作激怒了,她狠狠地掴了他一掌。随后,出人意外地、颇富戏剧地,她充满爱意地亲吻了吉米。大幕落下。

第三幕的时间是数月后的又一个星期天晚上,地点未变。吉米和克利夫又舒闲地仰躺在椅子上,读着星明日的报纸,不过这时,是海伦娜在熨衣板前忙碌。她个人的衣物已经取代了艾丽森的东西,因为她竟成了吉米的新情人!克利夫并不象喜欢艾丽森那样喜欢海伦娜,他开始考虑搬出去住了。当舞台上就剩下海伦娜和吉米时,海伦娜宣布了她对吉米的爱情。就在这时,艾丽森突然回来了,她面色憔悴,衣衫不整。她失去了她非常渴望的孩子。见到艾丽森,海伦娜突然醒悟,她意识到她无权和吉米生活在一起,他们之间发生的事情是错误的。她决定她必须离开吉米。然而令人吃惊的是,艾丽森却努力劝说她留下,因为,如果海伦娜也离开他,“他就谁也没有了”。但海伦娜果断地收拾了行装准备离去。最后就剩下吉米和艾丽森二人,他们终于和解,言归于好。他们将象熊和松鼠那样相依为命,象“长着毛茸茸的小脑袋的毛茸茸的小生灵。相互间充满笨拙的、单纯的爱情。”他们将相互保护,一起抵御他们那安逸的小窝外那个残酷又危险的世界。

四、愤怒之下的无力:从愤怒到颓废

“愤怒的青年”这个名称,主要是文艺界加给他们的,里面含有揶揄之意,而他们自己对这一称号,也不完全同意。有批评家称其为“不满的青年”,甚至“抬杠的青年”。事实上,除了本剧作者奥斯本还有“愤怒”的呼声外,其他作家就是连“愤怒”的情绪也不多,倒是颓废主义的色彩显得更为浓厚。

然而,愤怒的青年只是对社会表示愤怒,但他们根本不了解当下社会的经济法则,因此更不了解如何去同它进行斗争,所以他们的行动实际上只会有利于他们所不满的、但又不肯与之决裂的社会制度。

当我们看到Jimmy一味地在哪里唠叨、咒骂、抱怨、怜悯自己,看到这个家庭彼此折磨,我们只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