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港融资模式项目建设及运营方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渔港融资模式项目建设及运营方案深圳市宝安远洋渔业基地融资、建设及

运营方案

XXX农业和渔业局

二?一二年一月

目录

一、项目概况........................................................

1

(一)规划 (1)

(二)现状 (3)

二、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社会融资的可行性 (4)

(一)国内通常做法 (4)

(二)我市准公共产品开发模式 (8)

(三)远洋渔港作为准公共产品的特殊性 (10)

(四)本项目社会融资存在的问题 (11)

(五)本项目社会融资的可行性 (14)

三、开发原则及开发时序 (17)

(一)开发原则 (17)

(二)开发时序 (18)

四、本项目投融资模式选择 (19)

(一)单一开发主体模式 (19)

(二)多主体开发模式 (20)

(三)建设-经营一体化模式 (22)

(四)建设-经营多元化模式 (27)

五、本项目的建议 (35)

(一)确保渔业基地功能的连续性 (35)

(二)确保周边用地规划的整体性 (35)

(三)确保开发模式的可操作性 ................................... 36 附件一、国外、国内远洋渔港融资、建设模式 (38)

(一)国外渔港 (38)

(二)国内渔港 ................................................. 39 附件二、高雄兴达远洋渔港运营风险案例. (44)

(一)未达预定目标 (44)

(二)教训 ..................................................... 44 附件三、关于地方债券.. (45)

I

一、项目概况

(一)规划

深圳市宝安远洋渔业基地(以下简称“市渔业基地”)位于大铲湾港口三期北侧、沿江高速以西、机场港区以南。规划建成集海产品交易、配送,海洋文化、休闲旅游、海产品消费、冷链物流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都市型渔港,定位为华南重要的远洋水产品生产、加工和交易集散中心。力争5年内水产品年卸货量达到30万吨,10年内达60万吨,实现产值100亿元,终端消费市场产值达到300亿元左右,市场总规模达到600亿元左右。

按照《关于深圳市宝安远洋渔业基地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深发改〔2010〕1691号),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港池航道疏浚、码头工程、陆域形成及地基处理工程、临时护岸工程、港区配套建筑工程、道路工程、装卸设备购置及安

装工程、导航设施工程、沿江高速公路桥墩维护工程和配套给排水、供电照明及通信工程等。整个港区规划总面积90.1375万平方米,其中陆域面积30.5093万平方米,水域面积59.6282万平方米,航道宽108米,疏浚量100万立方米。

项目总投资匡算约50亿元。其中,政府投资约15亿元(不含土地海域使用费),主要用于:(1)承担2.5千米五个远洋渔船泊位;(2)建造30万平方米渔船停泊避风区;(3)实行填海造陆30万平方米回填工程。

引进社会投资匡算约35亿元。其中,缴交土地出让金10亿元、

1

生产生活辅助建筑设施25亿元,主要用于:(1)建造6万平方米远洋水产品交易中心;(2)建设水产品加工厂、综合物资仓库、理鱼间、物流中心、冷库(含4万吨冷库1个和4万吨超低温冷库1个);(3)建设综合办公楼等。

图1 渔业基地区位图(红线内为远洋渔业基地规划范围)

图2 渔业基地与周边项目关系图

2

(二)现状

目前,市渔业基地项目的前期工作正在开展,市农业和渔业局已按批复委托中标单位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海域测量及初步勘察、波浪场及潮流泥沙数模研究、海洋环评、项目环评、海域使用论证等前期项目招标正在进行中,其中工程海域测量及地质初步勘察项目已开标,准备组织实施。虽然市发改委已安排200万元项目前期工作经费,但不足以完成以上各项前期工作。市财政在一些大项目(如大运会筹备)中的分流,使得市内其他项目的资金流压力加大。

在此情况下,原匡算由政府投资的15亿元资金,其前期费用都难以在近期落实,这已严重影响了渔业基地的建设进度。因此,迫切需要通过建立科学的开发模式来推进我市远洋渔业基地建设,突破远洋渔业基地建设的资金壁垒。

3

二、项目基础设施建设进行社会融资的可行性 (一)国内通常做法

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把投资项目分为公益性、基础性和竞争性三类:公益性项目由政府投资建

设;基础性项目以政府投资为主,并广泛吸引企业和外资参与投资;竞争性项目由企业投资建设。在其后的运行中,各地的基础设施建设演化出多种融资、建设、运营模式。

1、从投资主体看,主要有两个途径:政府投入、企业投资

(1)政府投资

政府投资又分为财政投入、平台融资与债务融资三类。

财政投入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均依靠财政直接投入,资金来源除国家划拨资金外,主要为地方财政收入,难以适应快速增长的投资需求。

平台融资

1988年,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投资管理体制的近期改革方案》,政府的投融资体系由单一的中央投资模式向中央与地方共同投资的模式转变,中央和地方相继成立了专业投资公司,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计划单列市相继成立了地方投资公司。

1994年分税制改革后,各地政府开始建立了一系列专业投融资公司或事业单位承担建设任务,并利用这些单位法人承接银行或信托

4

资金,成为地方政府获取资金的主要平台。这些平台公司作为项目业主,往往能够获得政府划拨的土地或财政补贴,进而以此为条件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要求贷款,以用于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项目。融资平台的设立,使纯粹依赖政府财政投入进行基础设施建设的方式,发展为可以以适度融资负债的方式。

地方债券融资

在我国,地方债券是相对国债而言,以地方政府为发债主体,国内债券业也往往把地方企业发行的债券列为地方债券范畴。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