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草甸研究进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地(高山)草甸研究概况
张秀兰(2008)等 为研究亚高山草甸类草地退化及草地保护对策, 在实地测定 大量样方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物 种数、草地质量指数、优良牧草比例等指标作为评估指标,制定了亚高山草甸类 草地生态质量评估的4级指标值。选择各级别典型生态区域,对其现状和指标值 进行了对比分析。 为生态保护和生态恢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并为亚高山草甸生态 系统的退化程度诊断提供量化指标。其中主要涉及公式;
结语
1.大量文献研究表明:文献都是对山地(高山)草地草甸的生态系统建立评价 体系, 运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指标权重。通过对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同一层次各元 素对上一层次各准则的相对的重要性进行两两比较,构造两两判断矩阵。通过邀 请专家对每个判读矩阵中各元素重要性两两比较,构成相应矩阵,求解判断矩阵 确定各项指标权重。 2. 山地(高山)草甸的研究在于对植物的丰富度、群落的多样性、生物的多样 性、土壤有机碳等探讨. 3.开展山地(高山)草甸生态旅游成为今后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重点之一, 但是由于山地(高山)草甸的生态脆弱性特征,加强对此进行保护性开发势在必 行。
杨文才等研究青藏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健康评价。以植被状况,土壤状况,干 扰状况,生态服务为准则层,初步选择了 20 多个指标,并举行专家咨询会,对 指标体系进行补充和归并以及重要性表态。 经过专家咨询会最终选取了地上生物 量、优良牧草比例、毒害草比例、植被盖度、优势草群高度、植被枯落物、地下 生物量、土壤有机质、土壤容重、土壤全氮、生草层厚度、土壤微生物、裸地比 例、鼠洞密度、虫口密度、放牧强度、浅层蓄水能力、土壤碳储能力、植物种丰 富度、 侵蚀控制 20 个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较好反映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健康状况。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青藏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地面 调查,获取植被情况、土壤状况,干扰状况等相关数据,并利用 GPS 手持终端作 为辅助工具进行地面调查点的定位。结合研究区域畜牧业、植被等资料和研究区 的行政区划图、草原类型图以及遥感影像,获取研究区域的植被盖度、地上生物 量信息。侵蚀控制指标根据植被盖度和数字高程模型(DEM)数据,参照土壤侵 蚀分类分级标准,构建土壤侵蚀控制分级标准,按照指标分级标准在 ArcGIS 软 件人工重分类, 绘制侵蚀控制图,并统计了每个侵蚀控制等级的面积和所占研究 区域草地面积的比例。利用 ArcGIS 软件对采样点的其他指标进行插值,形成相
又称为高寒草甸。在寒冷的环境条件下,发育在高原和高山的一种草地类型。其 植被组成主要是冷中生的多年生草本植物,常伴生中生的多年生杂类草。植物种 类繁多,莎草科、禾本科以及杂类草都很丰富。密丛性短根茎蒿草属,为重要的 组成植物。群落结构简单,层次不明显,生长密集,植株低矮,有时形成平坦的 植毡。草类如蒿草、羊茅、发草、剪股颖、珠芽蓼、马先蒿、堇菜、毛茛属、黄 芪属、问荆等,小灌木如柳丛、仙女木、乌饭树等,下层常有密实的藓类,形成 植被的茎层。草群高为 3~10 厘米,覆盖度 70%~90%,常为分散的片状。高寒草 甸,年平均温度在 0℃以下。年降水量约 400~500 毫米。冬季有冰雪覆盖。土 壤主要为高山草甸土。生草过程发育强盛,形成致密紧实的草皮层,有机质含量
李金兰(2010)等对亚高寒草甸耕地恢复演替过程及其生态学机制研究。为 此, 采用了空间序列替代时间序列的方法, 在甘肃省合作市郊(海拔 3000 米左右) 选择了一个弃耕演替梯度, 研究亚高寒草甸弃耕地演替恢复过程中植物群落的种 类群成、结构、及其生态系统的功能演变过程,阐明植物群落、功能群和物种之 间及其与各主要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期揭示亚高寒弃耕地生态恢复机制, 为高海拔地区退化草地的恢复重建提供生态学依据。 何亚婷(2007)等对秦岭亚高山草甸 30 种草本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研究。 作者本文采用野外气体交换测量、室内石蜡切片解剖和模型判断、实验室分析等 方法对秦岭亚高山草甸 30 种草本植物的光合生理特征、光合作用途径、养分含 量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30 种草本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 腾速率、水分利用效率和胞间 CO:浓度特征,在植物不同纲、科、种间表现出了 很大的差异性。 (2) 判别分析模型和切片解剖两种方法对巧科 25 属的 30 种秦岭 亚高草甸植物的光合作用途径进行了鉴定。两种方法的结果有差异,但综合认为 解解剖的结果更为客观。
[10] 卢平平.汗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2010 [11]张书理.内蒙古赛罕乌拉自然保护区植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20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7 [12]苏日古嘎.自组织特征映射网络在北京松山自然保护区山地草甸数量分析 中的应用 [13]王高峰. 昭苏马场退化草甸草地最佳改良措施的确立.2007 [14]陶晶.云南哈巴雪山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研究.2010 [15] 郭垚鑫.紫柏山亚高山草甸群落的种间关联和相关分析.2011 [16]武元厚.加强草甸草地保护维护山西生态平衡. [17].王鹤飞.旅游干扰对驼梁云顶草原植被影响的数量化分析及对策研 究.2011 [18]宋爱云.卧龙自然保护区亚高山草甸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研究.2006 [19]牛莉芹.五台山旅游活动对山地草甸β多样性的影响.2011 [20] 杜国祯覃光莲.高寒草甸植物群落中物种丰富度与生产力的关系研究 2003
较高,但未能分解。土壤呈微酸性至中性反应。部分土壤有永冻土层。高寒草甸 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的东北部,四川北部。在西北和西南部亦有分布。高山草甸 草层低, 草质良好, 为良好的夏季牧场, 适于牛、 羊等畜群放牧。 草甸 (meadow) 在适中的水分条件下发育起来的以多年生中生草本为主体的植被类型。 草甸与草 原的区别在于草原以旱生草本植物占优势, 是半湿润和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地带 性植被;而一般的草甸属于非地带性植被,可出现在不同植被带内。在湿润气候 区,草甸可以伴同针叶林或落叶阔叶林出现,草甸可以分布在山间低地;尽管草 原带和荒漠带的气候干旱, 大气降水不足,但在地表径流汇集的低洼地和地下水 位较高之处仍可形成草甸。 在热带、 亚热带和温带的高山地区还能形成高寒草甸。 因此,北自欧亚大陆和北美洲、冻原带,南至南极附近的岛屿上均有草甸出现。 不过, 典型的草甸在北半球的寒温带和温带分布特别广泛。草甸在中国主要散布 于东北、内蒙古、新疆和青藏高原,类型多样,尤其是青藏高原上大面积的高寒 草甸是中国植被的特点
参考文献 [1] 张秀兰. 亚高山草甸类草地退化及草地保护对策.2008 [2] 杨文才.青藏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
[3] 李薇. 北京东灵山亚高山草甸旅游开发与保护.2008 [4] 张伟.青藏高原东缘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研究.2007 [5] [6] [7] [8] [9] 靳发兰. 不同利用方式下山地高草草甸草地群落变化趋势2007 李金兰. 亚高寒草甸耕地恢复演替过程及其生态学机制研究.2010 何亚婷. 秦岭亚高山草甸30种草本植物的生理生态特征研究.2007 刘晓. 北京灵山亚高山草甸维管植物区系与多样性研究.2011 林越英. 旅游活动对北京灵山亚高山草甸的影响、原因与对策
山地(高山)草甸研究进展 引言
山地草甸是山地林线以下中山带湿润气候条件下的中生多年生草本植物群落, 多优良禾本科和豆科牧草, 是优良的放牧地。在近几十年来,山地(高山)草甸 生态系统发生了不同程度的退化,植物种群及其年龄结构发生变化,生物多样性 下降,生产力降低,植被盖度变小,草地系统中牧草种群退化,有毒、有害草种 群数量增加。草地植物变为矮、劣、稀等特征,草地植被演替过程加剧,土壤侵 蚀严重,水土流失加剧,草地生态系统的结构被破坏后丧失了固有的平衡,导致 生态系统功能的衰退和恢复能力的减弱。 山地 (高山) 草甸作为一种重要的草地生态系统类型,在保持水土、 涵养水源、 净化空气等方面的生态功能价值高于其经济价值。, 但目前旅游开发对该草甸干 扰明显, 亟待加强保护。
对应指标的专题图, 根据指标权重及指标分级标准赋值,最终所有指标加权形成 综合指数专题图。 张伟(2007)选择青藏高原东部的高寒草甸,试图通过该典型区的研究来探 讨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和可利用有机碳的水平分布情况以及随土壤剖面深度的 变化是否具有一致性,有机碳活度沿深度是否存在一定的规律,为高寒草甸对气 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研究提供科学依据。采用野外调查和室内分析结合的方法,研 究了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 李薇(2007)等研究北京东灵山亚高山草甸旅游开发与保护。从资源特性入 手分析了其旅游开发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并基于客源市场和环境容量分析提出 了亚高山草甸开展生态旅游的初步构想,;针对问题的成因, 提出制定生态规划、 控制客流量和加快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等生态保护措施 , 以达到旅游资源的可持 续发展。 林越英等研究旅游活动对北京灵山亚高山草甸的影响、原因与对策。其主要 原因是规划设计不周全、不合理或实施不力,旅游管理不完善、不到位,当地村 民的生存需要与利益驱动, 产权及利益不明确, 保护制度与技术措施未能落实等; 应采取规划、管理、经济、技术和宣教等手段作为对策予以解决。 靳发兰(2007)等研究不同利用方式下山地高草草甸草地群落变化趋势。针 对目前新疆山地高草草甸草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以乌鲁木齐市南山菊花台一带 的山地高草草甸草地为对象, 采用野外测定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在刈 割、刈割+放牧、放牧 3 种不同利用方式下,山地高草草甸草地的群落特征、植 物营养成分和土壤养分变化规律,分析群落多样性、群落数量结构、植物营养成 分和土壤养分的变化, 评价同一草地类型在不同利用方式下退化现状及内在因素, 为选择合理的山地高草草甸草地利用方式、 防止草地退化及退化草地的恢复提供 科学依据。 刘晓(2011)等对北京灵山亚高山草甸维管植物区系与多样性研究。作者对 对北京东灵山亚高山草甸进行了深入的植物标本采集、植被和样方调查。通过标 本鉴定、 文献资料查阅及样方数据分析,详细研究了东灵山亚高山草甸维管植物 区系、植物多样性及其人为干扰因素的影响。旨在为合理开发利用、保护和恢复 北京地区亚高山植被提供科学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