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实践案例自我反思与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实践案例自我反思与总结

——几何与图形概念课的实践研究

一、教学实践研究的背景

1.所工作学校双环研讨课的背景

本人所从教的学校从2006年起开展“双环研讨课”的校本研究课活动,具体是指:第一环的年级循环课和第二环的个人循环课。年级循环课在秋季学期进行,采用“同课同构”的教研模式,同一年级组根据计划和研究课题同备一节课,在不同班级轮流执教,在观课、评课的基础上共同反思改进。个人循环课在春季学期进行,采用“同课异构”的教学模式,同一备课组内的教师面对同一教材,根据自己的教学风格,采用不同的教学设计,在不同的班级内轮流施教,之后集体评议,个人修改,把课做成精品。

“双环研讨”采用的操作过程为:第一轮分析教材,确定问题;第二轮课堂实施,发现问题;第三轮研讨反思,整合问题;第四轮行为改进,解决问题。“四轮研磨”在专业引领、同伴互助、自我反思的行动研究中,对主教教师和参与教师都有具体明确的要求。这一过程不断循环往复,滚动推进,直到解决问题和生成问题。本文所报告的实践案例是在12年秋季学期的年级循环课中进行的“同课同构”教学研究实践。

2.所在年级组对教学内容的选择

我们年级数学组包括我在内有4个老师:教龄和经验最丰富的年级组长、教龄6年的A 教师,与我一同入职工作的B教师。我们年级组经过讨论,选择第三单元角的初步认识做为研讨课的内容。选择的理由主要有下:1. 这个单元的内容比较生动活泼,适合展示课的要求;2.年轻教师反馈几何与图形的内容较难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符合教师研究实践的需求。

3.个人在实践研究中的作用和思考

本人在“双环研讨”中承担第三次的整理和教学。第一次主教由年级组长担任,在组内研究讨论改进,第二次主教由经验较丰富的A教师承担,在组内研讨改进,第三次主教由本人担任,在年段内(一年级、二年级)进行PK淘汰,决定是否能进入学校内进行的年段演示,如果成功将由新教师B主教。

同课同构的核心关键在于第一轮分析教材,确定问题,后三轮的研讨与教学改进都会在第一轮确定的思路下进行。第一轮的研讨中完成的事情:分析教材、确定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点难点、完成详细教案、试教确定问题。第二、三轮都是在经过第一轮试教后解决发现的问题,其中第二轮综合分析通过教学验证预设检验效果,第三轮经过第二轮对解决方案的检验以后研讨进入深刻反思,最后进入整合改进;第三轮试教后,如果问题得到解决便可以完善教学行为,进入第四轮演示,如果发现新问题便需要重新开始“四轮研磨”直到解决问题。

因此我所主教的第三轮,关键在于能否抓住两轮试教后发现的重要问题,并按组内研讨

有效地执行教学,以验证问题是否得到解决。另外由于专业的优势,本人负责教学课件的技术实现和练习纸的排版。

二、教学实践研究的过程

1.实践研究第一轮:分析教材,确定问题

根据学校制定的低年段研讨主题“良好习惯促进高效课堂”,二年级组选定内容《角的初步认》,紧扣“以好习惯促进高效课堂”的行为培养目标来设计每一堂课。

初步分析:《角的初步认识》是一节概念课,教参中明确提出,要结合生活情境及操作活动,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初步学会用尺子画角。相应的课本例题中,例1是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例2是画角,我们本可以就把教学内容定为这两点。但是,经过研读教材,我们发现在课本42页练习八中的第3题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两个角的大小,了解角的大小与画出的边的长短无关。教过这个内容的老师们都知道,这一个知识点其实就是本单元学生理解的难点之一,因为他们直观能看到的就是边越长,占位越多,所以他们无一例外地都会认为是边越长,角越大,根本不会关注角的开口大小。虽然课本中提醒用三角板上的角来帮助比较,但是第一眼的印象总是影响着学生正确的判断。我们认为,这一难点虽然在教参中没有提及,但是不能因此而避开,必须迎难而上,想办法在教学中突破它。所以,我们把本课的教学重点定为: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学会画角。教学难点则是:感悟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只与角的张口大小有关。在每一次的试教中,我们都明确定位这个难点的教学“是亮点而非重点”,课堂的核心环节,仍然是让学生认识、理解角的组成,建立角的概念,学习画角的方法。

第一轮建立起来的全课教学流程:

(1)导入环节:包括说角、找角、摸角。

(2)新授环节:首先根据数学角的样子,想想角是由什么组成的,先试说,再自己从课本中找到答案。然后是角的辨析。接下来就是通过一个“给角穿上彩色衣服”的活动,让学生经过观察,把同样大的角进行配对。然后通过教师现场制作课件,让学生亲眼看到:当觉得一个角太小了,如果只是把它的边拉长,这个角还是和原来一样大。只有把两边张开才能改变角的大小。活动做完后再出示三个小动物比角的情境,旨在帮助学生巩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无关”这一思想。新授的最后一个内容是学习画角,采用的方法同样是学生带着“角如何画”这一问题去看书,自己寻找答案,然后再根据书中所说“指导”教师画角,最后尝试自己画角。

(3)练习环节:以“闯关活动”为载体,让学生口答了填空、判断、数角三种类型的题目。

试教完后,全组成员一起评课,分析后明确:课的主线比较清晰,重点突出,学生已经较好地建立起了角的概念。不足之处在于:难点突破不理想,主要是“给角穿衣服”这个设计还不太严谨,学生虽然经过了观察,但是受到“衣服太长了就是不合适的”这一日常经验的影响,仍然认为“边长的角就是大的”。针对这一问题,年级组经过很久的思考和讨论,初步决定避免老师的单一说教,而是以一个合适的情境来帮助学生感悟这个知识点。最终,我们想到了“大角吃小角”这样的一个情境,决定进行第二环的尝试。

2.实践研究第二轮:课堂实施,发现问题

第二环是主要调整的环节就是“红角大王吃小角”。当时设计了四个挑战角,第一个是开口极小的角,学生判断无误;第二个是边比较长的角,学生有两种意见,后来通过课件演示帮助判断;第三个是大小接近的角,旨在让学生体会把两个角摆在一起可以帮助比较大小;第四个就是比红角大的角,通过课件演示,让学生直观看到当挑战者卡在红角的张口里以后,即使把红角的边拉得再长,它照样会卡在同一个位置上。有了这样强烈的视觉冲突,学生都迫不及待地要告诉老师:只有把红角的开口张大,才能吃下挑战者。

这一环节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们在后续的练习中全部能做对相关题目,说明难点得到了较好的突破。不足之处在于:本课学生的操作环节较少,尤其是在感知角、运用角上做得不够,再次研讨教材,我们发现折角这一环节必不可缺,所以决定在认识了角的组成部分、进行了角的辨析后,加入折角环节,让学生对角的认识更明确。同时为了不让难点占据太多时间,我们决定取消三个小动物比角的环节。

3.实践研究第三轮:研讨反思,整合问题

第三轮执教分成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对成形的课进行语言和课件的调整和润色,以参加低年段的PK;第二阶段在领导试听后对几个可以进一步提高的问题进行反思改进。

第一阶段的润色与调整,体现了数学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如在“红角大王吃小角”的环节中,三个与红角大王PK的角都分别加上了名字,并给这些角安排了角色和必要的出场语:如2号角说我有长长的边。这些都为教学增加了趣味性为学生的自主思考提供了必要的支架。

第二附段的反思与改进,对整个课基于教材进行了深层次的反思,进行了几个较大环节的改进。

(1)在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时,由较为开放地问:角是由什么组成的?改为直接用课本上的问题来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在提问中搭建支架,指向性更明确,更利于学生思考。

(2)在折角活动后要加上活动角的的环节,让学生在这一环节就感受到角是可以通过变化张口大小来改变大小的,为后面“大角吃小角”的活动做铺垫。在展示了学生的折角后,老师对学生说同学们折的角各式各样,老师这里也有一个角。通过教师出示活动角,让学生观看活动的张口变化。

(3)学生找到画角的方法后,直接自己进行试画,然后再请一位同学到黑板来画,全班评一评,最后全班书空画角。这个画角过程的改进,在理念上提高课堂上学生的自主性,从探索到小导师,再到讨论练习。

(4)导入,原本是从学校活动的照片的国旗的五角星引入,比较单薄。改为从校园门口照片中让学生去找角用手比划,抽象出数学角后,利用课件把数学角移到照片下方的空白处,单独显示,以增强直观认识。

4. 第四轮教学实践:行为改进,解决问题

对课的反思整理完了以后,重新进行了课件的制作,教师进行了各方面的精心准备和引导的教学准备。同时在教学中始终紧扣“以好习惯促进高效课堂”的行为培养目标,体现出以下几个亮点:(1)在做中学,培养学生手脑并用,探索数学的良好习惯。(2)以趣促学,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大胆猜测的学习品质。(3)以学代教,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4)严抓常规,让好习惯在课堂中生根发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