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
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应重视资源化,但小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面临城镇规模、垃圾组分、经济、技术和市场等众多因素的制约。逐一分析这些制约因素并结合实例提出了小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的三种实现模式,即纳管模式、组团模式和单建模式,探讨了三种模式的适用范围。关键词:小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模式
当前,我国小城镇环境呈总体恶化的趋势。小城镇的概念和范畴至今仍无定论。参照国家环保总局的定义并根据研究的主体情况,本文将小城镇定义为一般建制镇和乡集镇的镇(乡)政府驻地。明确定义有助于认清小城镇环境问题的主因。从“镇域”来看,小城镇环境问题的主因是乡镇企业污染,然而明确小城镇所指的是“镇区”以后,可以看到,由于绝大多数乡镇企业分布于村落,就镇区而言,小城镇环境问题主要来自生活污染,而小城镇生活垃圾则是生活污染的主因。
小城镇生活垃圾,指小城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小城镇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小城镇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包括建筑垃圾与渣土,但不包括工业固体废物和危险废物[1]。按照发达国家的经验,城镇生活垃圾管理大致要经历四个阶段:(1)简易处置阶段,处理方法以简易填埋和焚烧为主;(2)避免二次污染阶段,以带烟气处理设备的焚烧和卫生填埋为主;(3)垃圾处理资源化阶段;(4)资源综合利用阶段,即重视源头的避免,实施固废全过程管理(ISWM)。目前,我国大部分农村、小城镇、中小城市仍处第一阶段,少数大中城市处于第二并向第三阶段迈进的过程。从我国广大小城镇的生活垃圾处理现状来看,无害化仍是近期生活垃圾处理的首要目标,但这并非代表我国小城镇的生活垃圾处理必须走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老路,如何利用小城镇的后发优势,推行小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实现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跨越式发展,是值得积极探索的问题。本文对小城镇生活垃圾特点和资源化现状进行评述,分析了小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的种种限制性因素,并结合我国小城镇的多样性特点对一些地区的资源化实例进行分析,提出了实现我国小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的三种模式,探讨了各自的适用范围。
1我国小城镇生活垃圾的特点及资源化现状
1.1我国小城镇生活垃圾的特点
(1)总量少,变动性强。小城镇人口规模小,绝大多数生活垃圾日产总量不足50t,其产量和组分极容易受燃料种类、局部开发、节令变化和集市贸易等因素影响而发生较强的波动。(2)产生源分散。小城镇低层建筑多,建筑容积率低,人口密度小,生活垃圾产生源点多量少,布局分散,不利收集。
(3)可资源化物质比例低。小城镇居民的生活水平低,生活垃圾中有机组分少、无机成分多,热值低,废品含量少。
(4)居民消费水平低,生活垃圾组分相对简单,有毒有害物质含量少。
1.2我国小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现状
目前,我国小城镇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各方面都相当落后,资源化率极低。四川、重庆和福建等省市小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率仅5%~25%,全国范围内大多数小城镇也处于上述的较低水平[2]。小城镇生活垃圾的资源化方法十分有限,基本以废品回收为主,其他如传统的好氧堆肥、小型焚烧炉焚烧和生活垃圾烧砖等资源化方法也有一定范围应用。这些方法虽然一定程度上考虑了小城镇生活垃圾的特点并最终消纳了一部分生活垃圾,但资源化的同时往往未能有效减轻污染。如果按照国际通行的标准,实际的资源化率要大打折扣。如小城镇生活垃圾堆肥,是将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简单分拣即进行堆置,肥料中灰分多,塑料、玻璃和重金属物质缺乏细致分选,安全性得不到保证,肥料毒性大,给土地带来负作用,严格来讲,不能
称之为资源化。再如废品回收中出现的地沟油、垃圾猪和黑心棉等,更是远远违背了资源化的初衷。
2小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限制因素分析
2.1规模因素
我国小城镇数量多,规模小。从总量方面看,我国多数小城镇生活垃圾日产总量在十几到几十吨的范围内,一直未开发出经济适用的小型化资源利用设施,如分拣装置、堆肥和焚烧装置等,而适合于大中城市的资源化设施,由于一次性投资过大,不具规模效益也无法采用。可以说,小城镇规模小、生活垃圾总量少的特点是制约小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的首要因素。
2.2组分因素
传统的生活垃圾资源化手段一般包括废品回收、堆肥产品出售和焚烧热能回用三种方式。每种方式都对生活垃圾组分提出了相应的要求,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即“生活垃圾中可资源化物质的比例必须超过某一限值”。小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的组分制约来源于以下几方面:(1)客观因素限制。小城镇居民的消费水平低,燃料结构以煤为主,其生活垃圾组分与同地区城市生活垃圾相比有较大差异,一般来说,小城镇生活垃圾有机组分低、无机组分高、废品比重低、热值小,如四川省中小城镇垃圾低位热值仅为2000kJkg左右,远远达不到垃圾自燃(低位热值3344kJkg)的要求[3];(2)人为因素干扰。由于小城镇的开放性,各种人为因素如农家饲养收集泔水、拾荒人员捡拾等,进一步加剧了小城镇生活垃圾中可资源化物质的流失;
(3)其他固废混入。小城镇环保力量薄弱,管理能力有限,致使各种工业固废、医疗垃圾等混入小城镇生活垃圾,不仅使原本相对简单的小城镇生活垃圾组分复杂化,也增加了小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的难度,如含磷的工业固废易引发火灾,含铬的工业固废有剧毒等;(4)组分不稳定。资源化设施的运行一般要求稳定的物料来源,而小城镇生活垃圾组分极容易波动。
2.3经济因素
经济因素影响小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的前期收运和后续处理两方面。前期收运,小城镇人口密度低的特点使得生活垃圾产生源点多量少,布局分散,增加收运成本。后续处理,资源化设施都需要较高的初期投资,如建造1个日处理量100t的小型垃圾焚烧厂,全部采用国产技术的话,初期投资也要2800万元,这样的价格只有中小城市能够承受。目前,我国大多数建制镇年财政收入不足100万元,基本属于吃饭财政,很难购置此类设施。同时,小城镇统收统支的财政体制,使得小城镇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事权大、财权小,无法将此类投资纳入财政预算。
2.4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主要针对生活垃圾的后续处理。一方面,堆肥、焚烧等传统资源化工艺的小型化技术不成熟;另一方面,回收废品的再利用技术落后。根据国内外对回收废品中某些组分再利用过程的LCA分析,发现许多组分的回收实际对环境造成了更大污染,也消耗了更多资源。如一次性尿片已经达到美国固体废物的2%,可重复使用的布质尿布有日益显著的优势。然而利用可重复使用的而非一次性尿布,却要消耗3倍以上的热能并将产生10倍的水污染[4]。我国小城镇尽管拥有众多乡镇企业可以就近利用回收废品,但这些企业大多数规模很小、技术落后、污染严重,如果进行同样评估的话,结果更糟。同时,落后的技术,也并不能保证有效降低垃圾资源化的提取成本,增加再生资源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2.5市场因素
堆肥产品出路难是市场开发不利、销售渠道不畅给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带来的最显而易见的影响。另一方面,市场缺乏统一规范的管理也给城镇生活垃圾资源化带来了种种制约,如一些难以运输、利润低的废品像玻璃、塑料袋等得不到回收。同时,无序的市场使得由落后技术再生而来的假冒伪劣产品有了容身之所,事实上,缺乏约束、自由放任的市场本身正是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