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学者关于_亚细亚生产方式_理论研究观点综述_二_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外学者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
理论研究观点综述(二)
季正矩
(五)苏联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中
国”的争论
1927年上半年,中国大革命走向失败,共产国际内部就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展开了激烈争论。

斯大林认为,中国正经历着既反对封建残余又反对帝国主义的土地革命,土地革命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基础和内容。

反对派托洛茨基等人认为,在中国,封建残余不是没有就是微乎其微,没有什么重要意义,主要任务是反对资本主义。

于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被重新提出。

1927年12月2—19日,联共(布)召开第十五次代表大会。

联共(布)中央委员、共产国际主席团委员罗明纳兹在大会上作的关于中国社会性质和革命性质的报告提出,中国农村现存的那种社会关系为封建主义,但这种社会关系与中世纪欧洲的很少有共同之点。

最恰当不过的是把中国这种独特的封建主义称为马克思所说的亚细亚生产方式。

后任共产国际东方部负责人的马扎亚尔在制定中国共产党土地关系问题的决议时,明确阐述了中国社会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性质,认为中国农业生产的特点使农村经济呈特殊的状态,整顿水利和人工灌溉十分重要,农耕必须耗费多量的徒手劳动。

如此的农业生产方法,再加上商业重利资本的早期发展,防御游牧民族侵犯及水灾的巨大工程,应付天灾又须有种种救济组织,对于游牧民族的侵扰和征服,这些情况综合起来,便造成中国亚细亚生产方式制度。

1928年9月1日,共产国际六大通过的《共产
国际纲领》中的《争取世界无产阶级专政的斗争和革命的主要类型》一节中指出:“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中国、印度等)以及一些独立国家(阿根廷、巴西等),其中有些国家工业还不发达,另外一些国家则工业相当发达,但大部分都缺乏独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础。

中世纪的封建关系或‘亚细亚生产方式’还在经济政治上层建筑中占着优势。


在共产国际六大第31次会议上,中共代表瞿秋白作了《关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革命运动的总结报告》,其中虽然承认中国存在过“亚细亚生产方式”,但中国正在进行的农民和地主之间的斗争证明,“在中国,旧式的亚细亚国家,即由集权政府、君主、皇帝统治的国家已经改变了。

这种国家在中国已不复存在了。

中国现在已经没有皇帝了,这是问题的政治方面。

至于其经济方面,那么,中国早已存在土地私有制。

”瞿秋白阐明了中国社会的性质,反驳了“亚细亚生产方式”论,但他在这个问题上的见解,未被大会所接受。

1928年,马扎亚尔发表《中国农业经济》,指
出中国农村占统治地位的,从整体来说,还不是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是前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是由“亚细亚生产方式”向
资本主义演变的过渡社会结构,也就是说,中国存在的前资本主义残余就是“亚细亚生产方式”。

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实质,他认为东方社会国家的形式是专制统治,不存在土地私有制。

土地和河流———基本的生产条件———的最高所有者是国家。

剥削的基本经济形式,是和地租相一致的赋税。

统治阶级剥削社会,以赋税地租的形式征收剩余产品的经济形式,无疑使这种剥削方式接近于封建的剥削方式。

不存在封建所有制和封建领主阶级,这点毕竟是东方社会和封建社会之间的原则性区别。

1929年后,由于受当时苏联政治斗争的影
响,“否定亚细亚生产方式”论者逐渐占据主要地位。

在1931年于列宁格勒召开的一次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会上,“亚细亚生产方式说”被正式定为一种非马克思主义的学术观点,其论者亦被看作是托派的代言人。

共产国际的官员约尔克在会上说道:“重要的是要在政治上揭露[这一

8
81—《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双月刊)2008年第2期
理论],而不是确定‘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否存在这一‘纯事实’。

”会上,代表官方意见的哥德斯作了长篇报告,对马扎亚尔及其赞同者进行了尖锐的批判,说马扎亚尔学派所拥护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理论,不仅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在历史的根本问题上的方法论,也抹煞了现代东方的封建主义残余问题,“这样的理论在政治上是有害的”。

这次会议并不是严肃的学术讨论会,而是带有浓厚的政治色彩,并充满着党内斗争的火药味。

1929年,马扎亚尔宣布放弃他的中国存在“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观点,认为应该到遥远的过去寻找。

(六)对“中国社会停滞论”的批判
除苏联和中国外,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另一个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讨论的中心是日本。

起初,日本的学者们对该问题的讨论是基于对日本大和民族历史和现实的反思以及对中国革命前途的关心,如福田德三、伊藤藏平、早川二郎都是如此。

但随着日本军国主义的形成和侵华野心的膨胀,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便直接染上了军国主义的色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秋泽修二的“中国社会停滞论”。

秋泽修二原本赞成早川二郎的“贡纳制”的说法。

从1935年起,他放弃了这一看法,并在《东洋哲学史》、
《支那社会构成》两书中,系统地阐述了他对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新理解。

在他看来,亚细亚生产方式是一种“亚洲的”奴隶制,其根本特征就是“受到农村公社持续存在的限制”,中国社会的停滞性就是亚细亚生产方式的典型代表。

他反复宣扬日本对中国的军事侵略就是资本主义的日本对亚细亚社会的中国的停滞性“以最后的克服”,是“农业的中国……与工业的日本的结合”,从而为日本军国主义侵华制造理论根据。

秋泽修二的错误观点,激起了以吕振羽为代表的许多中国学者的愤怒,他们纷纷展开了对这种法西斯历史理论的批判,指出中国社会并不存在什么“停滞性”,而是螺旋式地向前发展着。

中国封建社会虽然漫长,其间有过“迟缓”发展的现象,但究其原因,只是统治者对劳动人民残酷剥削和压迫所致,而不是什么亚细亚社会的结构问题。

而且,在吕振羽看来,中国虽然经历过亚细亚形态这一阶段,但那只是体现于商代。

西周伊始,中国就已进入了封建社会。

因此,秋泽修二对中国的
攻击完全不符合中国历史发展的实情。

(七)魏特夫的“东方专制主义论”及其批判
曾任共产国际工作人员的美国学者魏特夫于1957年出版其论著《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对比研究》,提出了“治水———东方专制主义”理论,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魏特夫的主要观点是,东方社会和亚细亚社会就是治水社会和农业管理者社会,“官僚机构”和“东方专制主义”是他和马克思关于“亚细亚概念的本质部分”。

水利灌溉和治水农业是东方专制制度和农业专制主义产生的原因。

用治水理论来研究“马克思关于亚细亚体系的观点”,可以看到,中国和苏联处于亚细亚复辟的现实。

东方国家特别是社会主义国家是“治水专制主义:仁慈的形式,暴虐的实质”。

亚细亚社会的特性就是它的“停滞性质”和“不可变性”,社会变化需要外部影响,没有内在动力。

任何地方的内部力量都不曾成功地把任何单一化的农业管理社会转变为西方式中心社会,不能自发地发展成为工业社会。

斯大林主义是古老的亚细亚专制主义的复辟。

魏特夫的理论提出后,遭到了许多马克思主义者的驳斥。

主要包括:(1)《东方专制主义》是帝国主义冷战政策的产物,完全是在为西方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政策作辩护。

曼德尔认为这个理论“简直缺乏科学客观性”。

(2)治水社会是一个历史的虚构,不符合中国的历史实际。

东方国家不是从治水社会中产生的,水利工程的管理并不是专制主义和亚细亚国家产生的原因,该理论违背了社会发展和国家起源的客观历史进程和科学理论。

(3)关于国家制度的观点是错误的。

魏特夫奉行东西方社会双重政治标准,对马克思的话断章取义,任意发挥和阉割,混淆了国家与政府的区别,混淆了政府职能与国家起源的区别。

主要参考文献:
①东志《亚细亚生产方式与世界史研究》,载于《世界历史》1981年第4期。

②刘文明《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研究的反思》,载于《湘潭师院学报》1997年第4期。

③盛邦和《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与中国》,载于《中州学刊》2006年第2期。

④詹义康《恩格斯与亚细亚社会生产方式》,《江西师范大学学报》1994年第4期。

⑤梁赞诺夫《马克思论中国和印度导论》,载于《在马

9
8
1

学术动态
克思旗帜下》第1卷第2期。

⑥赵家祥《“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的历史演变的考察》,载于《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2期。

⑦田昌五《中国古代社会的真象与亚细亚形态的神话》,载于《史学理论研究》1995年第2期。

⑧禹国峰《再论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思想———兼评对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思想的几种理解》,载于《山东科技大学学报》2007年第1期。

⑨石弘《走出“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误区》,载于《上海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

⑩王海明《亚细亚生产方式新探》,载于《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

λϖ高天琼、徐信华《国内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述略》,载于《湖北大学学报》2005年第3期。

λω牛方玉《在自由和奴役之间———试析马克思晚年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的重新定位》,载于《理论学刊》
2005年第9期。

λξ张庆服《亚细亚生产方式若干问题再探讨》,载于《济南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第6期。

λψ张春姣《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发展和完善》,载于《学术交流》2003年第2期。

λζ牛方玉《试析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载于《山东社会科学》2004年第4期。

λ{郑晓松《亚细亚生产方式与李约瑟难题》,载于《兰州学刊》2004年第1期。

λ|李正图《论“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载于《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2007年第3期。

λ}张云飞《马克思东方社会结构理论:“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科学扬弃》,载于《社会科学研究》2004年第4期。

λ∼傅济锋《“亚细亚生产方式”理论假说及其历史定位》,载于《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µυ刘永佶《对“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误读———兼论中国古代社会性质的规定》,载于《社会科学论坛》2003年第
9期。

µϖ蒋金晖《从马克思的亚洲社会论看五种社会形态图式》,载于《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

µω陈洪进《论亚细亚生产方式》,载于《世界历史》1981年第5期。

µξ张雅琴、白津夫《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症结点在哪里?》,载于《世界历史》1981年第4期。

µψ林虹《“亚细亚生产方式”试解》,载于《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2年第3期。

µζ张庆服《亚细亚生产方式若干问题再探讨》,载于《湖湘论坛》2004年第1期。

µ{袁林《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讨论的回顾与展望》,载于《社科纵横》1991年第1期。

µ|朱 《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科学论断不容否定》,载于《中国史研究》1995年第1期。

µ}赵立坤《马克思“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综合考察》,载于《求索》1996年第4期。

µ∼罗碧云《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以及我对它的理解》,载于《中山大学学报》1980年第2期。

νυ李祖唐《关于马克思主义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载于《贵州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第4期。

νϖ赵家祥、丰子义《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及其当代思考》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νω刘启良《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学林出版社1994年版。

νξ《胡乔木论中共党史》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78—
79页。

νψ朱唏《为马克思辩》学术出版社1999年版。

νζ郝镇华译《外国学者论亚细亚生产方式》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

ν{魏特夫《东方专制主义———对于极权力量对比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

ν|鲁越、孙麾、江丹林《马克思晚年的创造性探索》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ν}张凌云《马克思的社会形态理论与当代社会主义》武汉出版社1999年版。

ν∼余金成《社会主义的东方实践》上海三联书店2005年版。

ου朱坚劲《东方社会往何处去———马克思的东方社会理论》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οϖ冯钢《非西方社会发展理论与马克思》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οω俞良早《马克思主义东方社会理论研究》中共中央出版社2006年版。

οξ谢霖《东方社会之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版。

οψ田昌五《古代社会形态析论》学林出版社1986年版。

οζ鲁越《马克思往年的创造性探索:“人类学笔记”研究》河南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

ο{吴泽《东方社会经济形态史论》上海人民出版社
1993年版。

ο|《马克思主义来源研究论丛》第11、13、15、17辑,商务印书馆1988、1991、1993、1995年版。

ο}孙承叔《打开东方社会秘密的钥匙:亚细亚生产方式与当代社会主义》东方出版中心2004年版。

[作者简介]季正矩,中央编译局世界所副所长,研究员;
河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吕楠]

091—学术动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