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调研报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和深入了解xx县烟草产业发展的基本现状,认真总结烟草产业发展的经验和做法,发现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助力“三化”协调科学发展。
近期,县政府办公室组织人员对烟草产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认真调研,形成如下调研报告。
一、烟叶生产的历史和现状
xx县种烟历史源远流长。
17世纪20年代始种晒烟,清代中叶xx 晒烟已“流通千里外”,省内外颇负盛名。
民国二年发展烤烟,是我国烤烟三大发源地之一,早在1914年,xx烟叶被选送“美国旧金山万国商品赛会”展出,即获很高的评价。
20世纪30—40年代,xx县已成为国内烤烟主要产区和中原地区烤烟集散地。
中国著名烟草专家张逸宾撰写的《东方的弗吉尼亚—xx》一文曾赞叹说“中国烟叶在河南,xx 烟叶甲河南”。
1958年8月7日,毛泽东主席亲临xx烟区视察,嘉许“你们这里成了烟叶王国了”。
20世纪70年代,xx县“乔庄经验”风靡全国,乔庄被誉为“烟区大寨”。
1985年—1992年,xx县两度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烤烟生产先进县”荣誉称号。
近几年来,xx县牢牢把握国家发展现代农业的政策机遇,强力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大宣传发动力度。
通过给群众算经济账,宣传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好处,炒热干群思想,坚定烟农信心,有力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参与建设现代烟草农业的积极性。
二是加大土地流转力度。
围绕提高烟叶规模化种植程度,
坚持“以土地流转促进连片种植,以连片种植推动土地流转”的滚动发展模式,在充分尊重烟农意愿的前提下,遵循“依法、有偿、合理”的原则,积极开展土地流转,实现了烟叶种植规模化的新突破。
三是加大科技支撑力度。
准确把握烟叶生产形势,加快实用技术创新和推广应用步伐,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升技术服务质量,为烟叶生产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四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
累计投资3亿多元,在主要种烟乡镇基本烟田保护区内建设机井、沟渠、管网、密集烤房等烟叶生产基础设施1.2万余处,全县现代烟草农业生产条件得到了显著改善。
五是加大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力度。
自XX年开始,相继开展“1乡1村”、“1乡10村”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建设,高标准建设基本烟田、育苗工场、烘烤工场,全面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形成了“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险能防”的现代烟草农业格局。
XX年,xx县被国家烟草专卖局列为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县。
“锻造百年浓香,服务中式卷烟”成为xx烟叶生产的宏伟目标和历史责任。
目前,xx县与上海烟草集团公司、云南红云XX集团、河南中烟工业公司、中烟实业合作建立了5个烟叶生产基地单元,成为“中华”、“云烟”、“黄金叶”等名优卷烟的原料供应基地。
通过进一步完善烟田、烟水、烟路、育苗工场、烘烤工场、烟机、烟站、防灾“八大”配套工程,初步实现了烟叶生产的现代化,实现了烟区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几年来的建设,xx县现代烟草农业特色凸显,烟农的主体地位更加突出,烟农用工、生产成本明显下降,烟叶质量特色更加明显,
烟草生产服务不断向新的领域扩展。
XX、XX、XX年,xx县被授予“河南省烟叶生产先进单位”,成为河南烟叶生产第一大县。
XX年7月,被中国民协命名为“中国烟草文化之乡”,并批准建立“中国烟叶文化研究基地”。
XX—XX年,全县烟叶种植面积保持在10万亩左右,共收购烟叶9717万公斤,烟农收入15.6亿元,烟叶税收近4亿元,为xx 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二、烟叶生产发展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
当前,xx烟区存在的主要矛盾集中表现在“一大一小、一多一少、一高一低”。
一是套种面积大,纯作烟面积小。
这是制约xx烟区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
套种烟叶片薄、色淡质差,市场销售困难,与纯作烟叶质量相差甚远。
XX年,全县共种植烟叶12.66万亩,其中套种面积7.46万亩,占总种烟面积的59%;纯作烟面积5.19万亩,仅占总种烟面积的41%。
从保持xx烟区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看,套种烟叶没有竞争优势,市场生存空间狭小,须进一步扩大纯作烟种植面积。
二是烟农年龄大的多,年轻人少。
XX年,全县共有合同种烟户5097户,其中30岁以下种烟农户仅有153户,占全县种烟农户的3%,30—40岁之间的种烟农户1436户,占全县种烟农户的28%,40岁以上种烟农户3508户,占全县种烟农户的69%。
进一步优化烟农年龄结构,是xx烟区生存发展的当务之急。
三是烟农对传统种烟经验依赖程度高,对先进实用技术认知度低。
全县烟农队伍大部分年龄在40岁以上,虽然具有丰富的种烟经验,
但过多地相信、依赖和拘泥于传统的种烟经验,对新事物、新技术接受能力不强,甚至对新技术不屑一顾,听不进技术人员的指导和帮助,以至于出现“盲目种烟”、“经验种烟”现象。
三、加快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建议
XX年,市政府制订了《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集群发展的意见》,xx 县的“百年浓香”烟叶产业集群被列为全市十大农业产业化集群之一。
为搞好百年浓香烟叶产业集群建设,重点要围绕“规模、设施、特色、生态”四个方面狠下功夫,达到生产规模基本稳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烟叶品质不断提高、生态烟草不断发展的目标。
一要稳定烟叶种植规模。
xx县是河南省唯一的整县推进现代烟草农业试点县,稳定烟叶种植规模意义十分重大。
一是加大基本烟田保护。
规划24万亩基本烟田,出台《基本烟田保护制度》,基本烟田实行“统一规划、合理利用、用养结合、严格保护”的方针,确保基本烟田数量不占用、不减少、质量不降低。
在基本烟田内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和科学的轮作制度,合理施肥,改良土壤,实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满足优质烟叶对土壤环境的要求,确保烟叶生产可持续发展。
二是加快土地流转步伐。
认真总结近几年土地流转的成功经验和做法,研究制定具体意见,健全土地流转市场,规范土地流转程序,提高土地流转效率。
加大政策引导支持力度,对规模流转的土地进行适当补助,发展种烟大户、家庭农场、种植专业合作社,提高规模化种植程度。
三是优化烟叶种植布局。
按照“优质、持久、轮作”的原则,充分考虑品质、生态和社会环境,解决连作套种问题,重点向5000亩
以上大乡、300亩以上大村、100亩以上联片区域转移。
要切实做好县、乡、村三级烟叶生产规划调整工作,其中,县级调整,北烟南移:在巩固王洛镇、汾陈乡等老烟区的基础上,烟叶种植向南部、东部的紫云镇、山头店乡、湛北乡、丁营乡等优质烟叶产区转移;乡级调整,发展新区:在烟叶种植大乡,由常年种烟村向岗地新区转移,限制常年连作种植,积极发展新的种植区域;村级调整,规模种植:加大土地流转力度,大力扶持连片成方,进一步提升种植集中度,推进规模化种植。
四是抓好结构优化。
抓好不适用鲜烟处理,进一步优化结构,适应工业企业原料需求,提高有效供给水平。
总结散烟收购试点经验,在现代烟草农业基地单元上推广专业化分级散烟收购。
通过完善分级收购设施,优化操作流程,实现烘烤、分级、收购一体化,提高劳动效率,减少劳动用工。
二要大力改善生产条件。
一是夯实烟田基础。
继续强力推进烟叶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以基地单元为单位,按照“八配套”的要求,本着“科学规划、系统设计、规范运作、单元推进”的建设原则,规范管理,搞好维护,长期使用。
烟水工程以机井、提灌站为重点;烤房以烘烤工场和群组形式建设;育苗设施以育苗工场和四联体育苗大棚形式建设;烟路建设与规模化种植、集中连片、烟机规划紧密结合,以修建砂石路为主;烟机配套重点扶持专业合作社,主要解决播种、移栽、覆膜、中耕、采收、编烟等环节所需的机械。
二是夯实烟农基础。
把“减工、降本、增效”作为重点,积极调动烟农种烟积极性。
持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全方位加大烟叶生产扶持,减轻烟农种烟负担。
县政府从
当年烟叶税收总额中提取5%,作为下年度烟叶生产发展专项基金,专项用于扶持补贴烟叶生产。
足额提取当年烟叶收购资金的13%作为烟叶生产补贴资金,全部作为种子、肥料、地膜、农药、漂浮育苗材料等烟用物资和土壤改良、新技术推广、专业化服务、技术培训等方面的补贴投入。
组建综合专业合作社,大力开展专业化服务。
加快关键环节烟草专用机械的推广应用,积极开展烟叶生产全程机械化作业试点,积累经验,加快推广。
建立风险保障机制,100亩以上纯作烟示范田全部纳入投保范围。
充分利用防雹增雨设施,为烟叶生产撑起“保护伞”。
三是大力培养职业烟农。
充分利用各种管理资源,把提高职业烟农素质作为教育培训的重中之重,使其成为发展现代烟草农业的主力军和带头人,造就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的新型职业烟农队伍。
三要凸显烟叶品质特色。
把“锻造浓香、维护特色”当做烟叶生产的一项重大任务,切实抓紧抓好,以过硬的品质特色推动烟叶生产持续发展。
一是积极推广适用技术。
推广优良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发挥品种优势;推广绿肥掩青、增施有机肥料、轮作倒茬等土壤改良技术,减少烟田病害发生;确定适宜的移栽期,示范推广机械化移栽,提高移栽质量;推广成熟采收技术,重点提高“上6片”烟叶成熟度,增强烟叶可用性,彰显浓香特色。
二是加强质量管理。
进一步搞好试点,积极推行GAP管理,避免在污染严重的地区种植烟叶,杜绝高残留农药的使用。
利用烟站(单元)烟叶信息化管理系统,建立工商共享的烟叶质量数据库,构建烟叶质量追踪体系,实现全程跟踪和质量追溯。
三是抓好特色优质烟叶开发。
与工业企业、科研单位密切合作,围绕不同工业企业卷烟品牌对原料质量特色的需求,明确开发目标,强化政策保障,细化工作措施,整合各种生产要素资源,集成先进适用技术,建立完善的质量评价标准和评价体系,切实提升特色优质烟的数量,加速推进现代烟草农业建设,实现政府、企业、烟农“三赢”的良性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