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如何把握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_人教版新课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浅谈如何把握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人教版新课标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所谓“独特体验”,是指学生个体在阅读文本过程中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对文本构建的“意义”。由于学生各自的家庭背景、知识储备、兴趣爱好等的差异,必然对学生的阅读活动产生影响,因而所构建的“意义”极具个性色彩。

自新课标实施以来,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注重了文本解读的多元化,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但是学生(尤其是小学生)处在未成熟时期,他们的独特体验、多元化表达不一定正确。有时甚至会与时代和民族倡导的主流价值观相矛盾,如果老师眼里只盯着“多元”、“独特”,一点启发引导的意识都没有,那么有些体验虽然是“独特”、“新奇”,课堂虽然是“民主”、“开放”,但已背离了文本的价值取向,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那么,如何把握阅读教学的价值取向呢?笔者以几则案例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尊重文本,切莫“舍本逐末”

案例一:《望月》(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册)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小外甥眼中的月亮:“这是明亮的眼睛。它很喜欢看我们的大地,所以每一次闭上了,又忍不住偷偷睁开,每个月都要圆圆地睁大一次……”)

师:请同学们读读这段话,你觉得小外甥对月亮的想象怎么样?

(学生自由读书,片刻后交流)

生①:我觉得小外甥对月亮的想象很特别。

师:你从哪儿感觉到的?

生①:他说月亮像眼睛。

师:(面向全班同学)这样的比喻你们想到过吗?(生齐答:没有)那么,大家说说月亮像眼睛吗?

生②:月亮很明亮,眼睛也很明亮,月亮就像是天的眼睛。

生③:眼睛有时会睁开,有时会闭上,月亮有时出现天上,有时看不到,就像眼睛一样会睁开,会闭上。

生④:(手举得很高,急于发言)我知道月亮绕着地球转,每个月的月半时,月亮正好处在地球和太阳中间,反射的太阳光面积最大,这时月亮看上去最亮、最圆,就是它“圆圆地睁大一次”!我想画一个示意图给大家看。

师:(向这位同学翘起大拇指)哦,你知道的知识可真多!可能有些同学刚才没听明白,你能在黑板上画个示意图就更好啦。

生④兴奋地上台画示意图,滔滔不绝地讲解一番。

(全班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显得特别活跃)

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可是案例中的长达几分钟的现场生成环节却是天马行空,文本都不知所踪,还谈什么心灵对话呢?热闹的生成场面不过是游走于文本之外的对话而已。

《望月》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描绘的意境如诗如画。这是语言营造出的美感,是作者奉献给读者的文字盛宴。文本传达的绝不仅仅是自然常识!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不能准确把握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以及文本自身的特点,就可能将语文课演变为常识课。因为在这类课文的学习过程中,由于儿童天性的驱使,他们更容易关注文本讲述的自然知识,好奇心、表现欲使他们对这些自然知识倍感兴趣。这种时刻,往往也是生成新的教学流程的良好契机。教师必须尊重文本,正确理解和把握教材的价值取向,要演好“组织者”、“引导者”的角色。如若不然,留在学生脑海中的只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知识,而对承载这些自然知识的语言及表达方式却一无所知,更谈不上人文精神的感受,那样的语文课就将不再姓“语”了。

矫正:

从语文的角度解读《望月》一文,它既有丰富鲜活的语言表达,又有优美如画的意境呈现,还有人物形象的诗性流淌。至于案例中涉及到的月亮圆缺变化的自然常识,只是文本中小外甥展开想象的依据。当学生提到对这种自然常识有所了解,这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动态生成点,只可惜教师错把学生的课外知识等同于教材文本,从而削弱了文本在阅读教学中的地位,造成了舍本逐末的现象。

建议如下调整,当生④发言后

师:哦!你的课外知识真丰富,非常好!现在你先别急着画示意图给大家看,老师给你一个读书建议:仔细读读小外甥说的话,体会一下在他眼里,月亮是怎样的眼睛呢?

试想,学生听了老师的建议后,定会带着问题潜心读文,而课堂也同时变得富有语文味,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美感也会有更深入的认识。

二、章显个性,切莫“照单全收”

案例二:《牛郎织女》(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关于王母娘娘的句子,感受人物性格特点。

生①:我觉得王母娘娘有点不近人情,织女是她的外孙女,她居然这么狠心。

生②:我觉得王母娘娘心狠手辣!

生③:我觉得王母娘娘非常专制,而且很爱面子,她觉得织女丢了她的脸,所以狠心地惩罚织女。

生④:我和他们的看法不一样,我觉得王母娘娘还有一点人情味,最终她还允许织女和牛郎每年见一次面呢。

师:(颇感诧异)你的见解真独特。同学们,你们的看法呢?(部分学生表示有同感)

生⑤:我觉得王母娘娘是个大公无私的人!

师:哦?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⑤:虽然织女是王母娘娘的外孙女,但王母娘娘并不偏袒她,犯了错误,一样要惩罚。

生⑥:王母娘娘的这种做法还可以说是大义灭亲,她惩罚织女是让别的仙女们引以为戒,不然,天庭就要乱套了。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一个个见解独特,真是令我刮目相看。

反思:

案例中,教师利用课堂上学生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产生的感悟生成了新的教学流程,获得了与文本价值取向有一定距离的体验,借着“创新”的外包装体现出教师对学生“独特体验”的珍视。特级教师朱瑛曾信作过一个非常贴切的比喻,文本的价值取向好似靶子,学生的体验如同打靶,十环当然最佳,七环八环是对的,三环四环也可以,但如果完全脱靶那就必须否定。然而,这位教师“现场生成”的课堂中,对于学生的“脱靶”现象未能及时引导。

矫正:

任何一个文本,必有其植根的土壤,如果教师只看到作为物质存在的语言文字,而看不到产生这物质存在的历史渊源,那就如同只看到模特身上的衣服,而不了解设计师是何人,更不了解其设计意图。

《牛郎织女》是一个中国民间故事,反映了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对专制的统治者的憎恨。而故事中“王母娘娘”的形象则是统治者的代表,是劳动人民所憎恨的。

案例中的教师,无视于这一切,对学生的独特体验,照单全收,未能进行恰如其分的引导。建议如下:

当学生说王母娘娘“大公无私”时,

师:据我所知,“大公无私”这个词指完全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自私自利之心,请同学们再来读读课文,想想王母娘娘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