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多媒体中 创意交互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化类多媒体作品中情感体验的交互设计Webmaster: ArtDesign | Time: 十一月15, 2012
摘要:传统的多媒体作品载体是光盘,它的交互性太单一,原因是其交互设置,都是创作者事先设定好的,所有的结局都在创作者的控制中。交互的实质是人类行为的互动。核心是创造有意味的“体验”。人的情感体验大致有四个方面:冒险、竞争、探索、反思。情感体验的交互设计本质是让读者产生以上四个方面的情感体验的渴望并有途径去满足。文化类多媒体作品的交互设计,应当让个体在互动中具有主动建构性,可以构筑起属于自己的世界。
我们的社会正经历着一场深刻的技术革命。未来的社会是计算机、通讯网络紧密融合的社会。
一、交互的实质
交互的实质是人类行为的互动。互动设计的元素是人的行为。人的一生几乎是在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度过的。从最早的以自身的肢体动作提供信号开始,逐渐发展至烽火、文字等它物,从甲骨到电话、电视机、互联网,人类创造了许多的媒介,为的是更好的传递信息,更广泛的实现交流。
交互实质上是“一个两个参与者交替听、想、说的循环过程”或者说是在两者之间(无论是生命体还是机器)连续作用和反应的过程。
交互设计是“一个关于限定人造物、环境及其系统的行为的设计学科,因而……设计者通过对内容的理解来定义产品、服务、环境的行为,创造用于交流、理解和表达的新奇、便利、有效的交互产品、交互事件、交互方式。”[1]
二、文化类多媒体作品的艺术魅力
(一)艺术与科学的融合
多媒体作品是从艺术设计、计算机应用技术等学科综合发展来的产物。文化类多媒体作品可以从传统艺术、各民族的民俗和民间艺术里吸取精华。多媒体艺术吸纳了各种艺术方式之长,叙事模式可述可论,有丰富的可能性,营造出不可还原为组合要素的综合体验。
(二)人文关怀
社会大众的文化消费大部分以娱乐消遣为主。大众文化创作的一个原则是快乐。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一些社会问题,例如其推崇的享乐主义、甚至颓废主义的价值观、人生观。大众文化本质上是追求利益。为赢利而媚俗,消减了人们的求知欲望,剥夺了我们的审美情趣和艺术欣赏。最后的结果必然是集体的思想荒芜和思考的惰性。
而优秀的文化作品更多是宣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追求对真善美的共鸣;用富有创造性的表现形式,唤起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激起人们对美学的需要;形成内在驱动力激发人去探索和追求更加美好的未来;推动社会文明的前进发展。
笔者的作品《老北京吆喝》的策划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老北京游商小贩走街串巷的叫卖,曾经回荡在胡同的街头巷尾。对于那些世世代代都生活在胡同里,经历了北京的变迁的人们来说,除了财富外,更值得珍惜的是属于这方水土的老北京文化。在多媒体作品里,将昨日京城胡同小巷里的民生画卷在今日的喧嚣中重现;给老人们带去遥远而清晰的记忆,重温逝水年华;年轻一代,也能品读出一段历史于繁华深处。
三、如何进行情感体验的交互设计
情感是人对客观现实的一种特殊的心理反映。情感推动了想象和理解。人的情感体验大致有四个方面:冒险、竞争、探索、反思。情感体验的交互设计本质是让读者产生以上四个方面的情感体验的渴望并有途径去满足。
(一)构造故事化情境
文化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包括信仰、习惯、知识、道德、礼仪、宗教等,是经过历史的洗礼后人类智慧的积淀。
故事化情境的目的是创造一种交流的氛围。只有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与场所里,文化主题才能够鲜活起来。读者才能够达到美学上所说的共鸣——鉴赏者在感知的基础上,通过联想或想象,被事物或作品中的思想感情、人物命运深深感动,从而形成的一种审美高峰体验。
例如《老北京吆喝》要展现的是以老北京为地方特色的,胡同里小商贩的商业文化。如何进行情感化的交互设计?我们可知吆喝是一种口头的商业广告,可以通过设计故事去表现当时老北京胡同里真实的生活以及朴实的商贩的美好品德:诚信。因此设计出四个故事:《卖茶叶》、《卖酸梅汤》、《卖冰糖葫芦》和《卖年画》。通过吆喝的主角——商贩与老百姓的故事把关于吆喝的各种介绍融入故事的每个细节中。吆喝的起源、种类、吆喝的商贩用的不同响器;老北京生活中食品的典故、节日风俗、小商贩的手工技艺等。这些介绍都以超链接的方式分布在分界面当中。分界面背景是四季里的胡同,仿佛是老电影里定格的某一帧。最终整个阅读的过程是充满了趣味的情感体验。
(二)运用符号隐喻等方法创造新的视觉变化交互体验
符号隐喻不直接表现创作者要表现的主题,而是借题发挥,化实为虚,用相近的元素渲染和烘托,能给作品带来意想不到的新鲜丰满,使主题更真切和深刻。
认知心理学表明,我们对事物的认知来源于我们长期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文化和行为习惯道具。当作品里出现我们熟悉的符号时,就会下意识的调动起个人的记忆,解码这些符号;满足了读者需要进行联系的思维活动的需求。
获第九届法国莫比斯光盘大赛最高大奖的《皮影戏》的创作者:“新起点”多媒体工作组在《论多媒体设计语言的表达》曾提到过两则国外的设计案例:一个是《古代埃及象
形文字》,“在设计上有很多古埃及的建筑、雕塑、绘画等很多元素被应用其中,将古埃及的文化气息和整体的氛围烘托出来,使逻辑性很强的文字知识有了感性的温暖、舒适。模糊暧昧的多元素表达,给了不同读者更大的信息量,读者理解的过程或许就是多媒体在交互上带给读者最大的厚礼。”另一个是西班牙的网站,通过堂吉诃德舞台剧表现传统文化及探讨之谜。设计上大量地运用了抽象符号和电子声效(背景音效很像夜晚工场机械排气做工的呻吟),做得更像活塞运动指针旋转光标闪烁一类的机械动力,具有很强的实验性。这种借喻的手法,或许比具象原实的信息表达更加真切到位,得以将文化的深刻含义表达出来,给人一种理性的思考。
(三)运用网络加强交互设计的参与性和归属感
网络的信息传递是双向的、可逆的、互动的,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的地位是重叠的。网络用户既是信息的接收者,也是信息的参与者、制造者。每个人都有话语权。网络用户由于性格、趣味的不同,对接受的信息有不同的反应,也会有不同的信息反馈;“作者用一致之思,读者各以情而自得。”[2]“每个人所能领略的境界都是性格和经验的返照……读一本书便是再造一本。”[3]这种交互性与电子游戏的特点是相同的。网络提供了多人在线共同阅读的机会,让创作者与参与者及时沟通甚至参与创作。
网络的开放性能给观众带来新奇的感受,满足观众在虚拟世界中体验多样化的、异质化的、片段化的、去中心的自我。
在互联网上,交流不受日常社会角色的限制。抛开现实,使人的想象力创造力得到发挥。个体主动构筑自我的世界,完成独特的情感体验。
文化类多媒体作品应该有网络版本,建立论坛或是聊天室、博客等让读者与读者,读者与创作者分享各自的经验和情感,共同探索讨论作品的内容,解决困惑,在讨论中作品的深度和广度可以无限的挖掘和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