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与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与战略目标
第一节社会经济发展背景
一、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及东北亚经济环境
政治多极化和经济、科技、文化的全球化是当前世界的两大潮流,谋求和平、稳定和发展是国际
社会的主流。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冷战的结
束,世界生产力在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的推动下迅
速发展,进一步突破了民族、国家的疆界,以经济
全球化为特征的世界经济格局正逐步形成,世界经
济区域化、集团化的趋势日益加强。科学技术突飞
猛进,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随着经济形式的激烈
变化,亚洲太平洋地区已逐步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
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世界各国看好中国市场发
展前景。在缓和的大背景下,我国与周边国家和相
邻地区的范围内正逐步形成东北亚经济圈、伊斯兰
经济圈、南亚经济圈等若干联系密切的经济圈。我
国加快实施沿边开放战略,已经使对外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的单国单向开放变为多边多向开放的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近年来随着亚洲国家的快速发展,加上美国西海岸、
欧洲以及加拿大太平洋沿岸地区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
经济重心出现东移趋势,特别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的积极
介入,将进一步推动“东北亚经济圈”的迅速发展,使东
北亚有可能成为与北美、欧洲并驾齐驱的全球重要的经
济——文化圈。
从“东北亚”内部来看,尚存许多制约因素,如东北
亚各国之间经济实力参差不齐,经济合作处于较低水平,
区域内地缘政治较为复杂,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一定影响,
区域内缺乏多边合作协调机制。尽管存在许多不利因素,
但东北亚区域合作还是不断发展,因为区域内产业结构、
自然资源、技术、劳动力、资本、市场等生产要素上存
在极强的互补性,因而东北亚的区域合作与经济发展具有
非常良好的前景。
哈尔滨是黑龙江省省会,地处东北亚内陆中心地带,是东北最大的中心城市之一,处于欧亚大陆桥中国内地铁路网络的联结点上,是我国各省区进入俄罗斯的重要通道,是我国面临东北亚地区的“窗口”。目前看,哈尔滨在东北亚区域中经济相对日本、韩国、俄罗斯等国比较落后,参与未来东北亚区域合作面临诸多困难,但哈尔滨已有的经济基础和其在区位上的优势决定了未来哈尔滨在东北亚合作中的地位。
二、国内环境及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环境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发展一直保持较高速度的增长,从全国来看,形成了珠江三角洲
经济区、长江三角洲经济区、京津唐经济区等几个发展较快的经济区。国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民族团结、为全国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创造了条件。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往开来、与时俱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奋斗”,同时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要“在优化结构和提高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的比重较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
东北地区作为国家老工业基地,从近些年经济发展速度上看,不如东部沿海地区。但随着经济结构调整,开放程度的提高,东北亚经济合作的加强,将为下一步的经济大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尤其是“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国家要支持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加快调整和改造,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这为东北地区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从哈尔滨在全国百强城市综合实力发展指数测算结果,通过人口、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环境等方面指标综合评定,综合排序名列第10位,在东北10个大中城市比较中,综合排序名列第3位。(表2-1、2-2、2-3)
表2-1 全国百强城市综合实力发展指数测算结果(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