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感与财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词义辨析
误解
幸福感
近年来,“幸福指数”成为我国学术界的一个热门话题,同时也成为一些政府部门的实践课题。幸福指数就是指把主观幸福感作为一项指标,通过运用专门的测量工具去获得人们主观幸福感的数量化结果。然而,如果幸福指数将在生活质量指标体系中甚至将在一个地方或国家的发展规划中扮演一种重要而合理的角色的话,那么,对于幸福指数寻求一种充分的理解,并且避免各种误读,无疑成为一项最基本的前提。
将幸福指数简单化的倾向典型表现之一是,希望通过一份调查问卷就能达成对主观幸福感全面而准确的把握。而幸福感在测量上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在进行测量的时间之点上人们所表达的生活感受,是否能够代表他们在一个时期里的总体生活感受。
认为幸福指数能够作为一个绝对性指标将幸福指数夸大化、片面化、偏激化幸福指数与GDP 之间的关系应该是辩证的。GDP是硬指标,幸福指数是软指标,两者在发展规划和社会政策中各具独特的地位与作用。能够关怀幸福,说明发展理论与发展实践上升了一个层次,发展的内涵更加丰富了。但决非要在GDP与幸福指数之间做一种非此即彼的选择。因此,关于幸福指数又一种可能的误读就在于,产生“幸福指数崇拜”,即将幸福指数的意义无条件地夸大化、片面化、偏激化。
幸福:
拆字解法:幸:土,代表房子;¥:钱;福:一家人,要有吃的(田),有衣服穿。幸福:就是一家人吃穿不愁,有房子住,有钱花。一家人在一起,有一个温馨和睦的家。幸,可以和"不"字组合,不幸的人就是没有房子和没有钱花的人。福,没有和"不"字的组合。所以有吃的,有衣穿,就是有福的人。
幸福的定义
信任并自由地给予和欲意的收入,定义为幸福。心理欲望得到满足时的状态。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对生活的满足和感到生活有巨大乐趣并自然而然地希望持续久远的愉快心情。
幸福的多少幸福的大小幸福的长短幸福的深浅幸福感=幸福系数(K)*(乘以)所渴求事物实际的被满足值/(除以)所渴求事物正常的期望值
财富:百科名片
具有价值的东西就称之为财富,包括自然财富、物质财富、精神财富等等。
金钱、财物,可以称为“财富”。但“财富”并不等于“金钱”。财富的种类很多,知识、健康也是财富。“你种田来我挑水,夫妻恩爱苦也甜。”这恩爱,就是财富。有钱可以不赚,有义不能放弃,这是做人的品格;这品格,就是财富。一个人赌博,因赌败家,负债累累,他的财富全因他没有自律的能力、没有管好自己行为的能力而流失了;相反,一个人有自律的能力,这能力就是他的财富。我是出家人,受了比丘戒,也称“比丘”,比丘是梵语,释为中文叫“乞士”。说白了,就是“乞儿、求乞者”。当然,托钵,是乞食。除了乞食,我还乞求佛法,乞求生命自觉的大学问、大启悟。尽管我“贫无立锥”,寄食香港,托钵佛门,恐怕你不能说我没有财富。佛法、佛陀的智慧,那才是最珍贵的精神财富心灵境界的财富。这可谓财富中的财富了。
财富可以积累,我一向主张人要学会积累。比如:知识的积累、情感的积累、体验的积累、生活的积累、阅历(历练)的积累、功德的积累。
为何中国人幸福感与财富增长不成比例“盖洛普世界民意调查”对来自155个国家及地区数千名受访者进行了调查,将自己的生活满意程度以1至10评分,得出幸福指数。以丹麦为首的4个北欧国家,在“全球最幸福的国家和地区”中占头5位,原因是这些国家人民生活富足,但经济高速增长、社会财富大幅增加的中国却位列125。
盖洛普列举出衡量幸福的5个标准,按照重要性依次是职业或工作、人际关系、经济状况、健康和社会环境。而在中国,这5个要素的排序又有不同,中国人比较看重人际关系和健康状况,对工作和社会环境带来的幸福感稍有忽视。只是,我们看到,中国社会财富在逐渐增多,与此同时,中国人的幸福感也在与日俱增吗?答案恰恰是否定的。
情感缺失心态焦虑一位在大学任教的霍姓老师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现代中国人最缺的是亲情、是假期,很多人都漂泊在外,为生计、为名利而斗争,而且现在社会的贫富差距加大、环境污染日益严重,自然会让大家的幸福感下降,但下降幅度并不很严重。他说,作为普通人,我们要增强幸福感,首先,要遵循自然规律,要吃饱饭,要有家人的温暖。其次,定一个科学的目标,不要盲目攀比,要健康的生活。物质和精神都要结合在一起。达到目标,就会快乐;做好工作,就会快乐。这样,幸福感就会与日俱增。旧的价值观分崩离析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武欣说,目前,中国人的幸福感很低,主要是30年来中国的快速变化所致。我们的改革,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西方主流的市场经济架构和制度体系。这个自由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动力基础,是以个人利益最大化为行为准则的。因此,中国后30年部分打破了前30年建立的“大公无私”、“大河无水,小河干”、“永不生锈的螺丝钉”等计划经济架构所需要的微观动力形态。新的价值追求:财富由此,我们看到,《看不见的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资本主义经典,造就了中国社会中“理性经济人”的一代,多数人群的价值观均指向了财富。社会主流的幸福感,来自对财富的预期和实现。预期很重要,如果没有对收入和财富的预期,或者预期是负数,那么会导致社会普遍的绝望情绪。正因如此,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是安定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
幸福到底是什么?幸福,涉及到每个人心中的两个自我盖洛普国际工作环境及幸福问题研究首席科学家吉姆·哈特博士说,每个人都有两个自我,一个自我在不断经历,另一个自我通过这些经历产生想法。因此,幸福度的测量也就具有了日常经历和你认为你的感受怎样两个方面。而这些感受也有很多共性,吉姆举例说,在2000年之后,盖洛普在全球展开了民意调查,会问一些开放式的问题。比如在有可能选择的情况下,你会过一个怎样的生活?全球较为一致的回答是,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能受更多的教育,我就会更开心。幸福,追求的就是心理缺失的那块东西北京大学社会学教授武欣告诉《环球时报》记者:“不同人的幸福是不同的,年轻人有年轻人的幸福,老年人有老年人的。每个人的幸福观,都是各自生命价值渴望的投射。从心理学上看,人们对幸福的要求,往往就是心理缺失的那块东西。比如,觉得富有是幸福的人,他们在心理上感觉自己很穷,或者是怕穷的。我不算富有,算是社会平均水平高一点点的财富水平,更重要的是我不怕贫困。所以,我不觉得富有会给我带来深刻的幸福感。”在武欣看来,“幸福=平和+快乐+一点点爱”。他说:“这个爱,是给我的爱,是让我对这个世界有信心。”带给我们幸福的是那些特别平常的东西在美国畅销书《幸福政治学》中,作者哈佛大学前校长德里克·博克明确指出,带给我们幸福的是一些特别平常的东西,比如稳固的婚姻、深厚的友谊、参与慈善活动、生活在稳定的民主国家等。但研究还发现,尽管幸福很简单,但人类对什么是幸福却缺乏最基本的判断能力,比如很多人相信财富越多就越幸福,其实幸福是不会随着财富的增加而水涨船高的。
提升幸福指数出路何在社会:改变“理性经济人”的主流意识在这样单一价值观的主导下,武欣认为,如今全球处于经济危机之中,中国能否长期一枝独秀。这个问题本身,就带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