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影片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影片分析
——惊艳吊诡的什锦拼盘
尹鸿
【专题名称】影视艺术
【专题号】J8
【复印期号】2011年01期
【原文出处】《当代电影》(京)2010年11期第43,45页
【英文标题】The Analysis of Detective Dee and the Mystery of the Phantom Flame
【作者简介】尹鸿,教授,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100084
【关键词】EE2386UU8481523
一、《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徐克在回归吗,
徐克,曾经是香港电影的一个标志。
他对电影空间的丰富想象力,他对电影叙事节奏的舒展控制,他对义薄云天、出入江湖的各色人物气质的出神传达,他对浸透了戏剧性关系的各种动作场面的潇洒展示,都成为电影观众刻骨铭心的影像记忆。
在香港电影的商业洪流中,徐克用自己的灵性和洒脱,创造了一种别有洞天的电影文化,从而完成了对程式化的香港商业电影的超越和商业类型电影的超越。
《蝶变》、《英雄本色》、《刀马旦》、《倩女幽魂》、《新蜀山剑侠》、《新龙门客栈》、“黄飞鸿”系列、动画片《小倩》等等,徐克的电影千姿百态、花样翻新,但都给香港电影带来了生机和活力。
英雄顶风鹤立,女人顾盼生辉,豪杰侠骨柔肠,场面挥洒自如,风情万种、风流倜傥、惺惺相惜、生死与共,种种古典风韵与现代精神融于一体,创造了徐克电影世界的特殊魅力。
以新浪潮电影作为起点,徐克将新美学注入到新武侠、新喜剧、新灵异、新爱情类型之中,他常常拍续集,重拍经典,化旧为新,推陈出新,推出了众多开一代风气的电影代表作,不仅在香港、内地、东南亚等亚洲文化圈风靡一时,而且在欧美国家也因为其自成一体被广为关注。
徐克电影往往被看做香港电影商业性、想象力、创造力的集大成者。
但近年来,也许是受到香港与内地电影的合拍政治和商业逻辑的影响,也许是电影环境越来越受到各种非电影动机的诱惑,当然也包括电影的投资规模越来越大、跨界诉求越来越直接、回避风险和获取回报的压力越来越明显,加上电影制作人本身的电影生产目的也越来越不可避免地被外部参照所改变,徐克电影从《蜀山传》到《七剑》,从《女人不坏》到《深海寻人》,其空间想象和造型能力仍然不俗,但徐克电影的灵魂似乎却不那么光彩鲜明。
这些作品似乎少了些当年那种孤胆英雄的气概和特立独行的精神,电影风格更加摇摆,电影形态更加混杂,电影诉求更加游离,导致观众对徐克电影的气质认知也开始出现困惑。
近年来,在电影市场回暖的大背景下,徐克电影却或者在市场上影响不大,或者叫座不叫好。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期待2010年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能够有新的突破,或者更准确地说,能够让观众唤回对典型徐克电影的情感共鸣。
正是在这样的期待中,我们看到了这部制作恢弘、声势浩大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应该说,影片故事场景的诡异、人物造型的奇特、动作场面的飘逸,都显示了徐克导演一如既往的丰富想象力和表现力,而其中历史片、武侠片、悬念片、
神异片等类型的混杂,则显示了徐克导演对当下电影市场环境的认知和适应。
当这部新片在内地创造直逼两亿元票房成绩的同时,人们也对《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产生了种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有人叫好也有人失望,更多的人可能是一种迷惑,徐克在回归吗,
二、人在江湖心在庙堂
有人说,在徐克影片所构想的江湖世界中充满了欲望与冲突。
有人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恩怨,有恩怨就有英雄,有英雄就有女人,有女人就有风情,有风情就有侠骨柔情。
这正是徐克电影一贯的意识形态。
所以,徐克电影的故事,往往是用江湖的无拘无束、腥风血雨来承载人情人性,借古喻今、移情别恋,其自由潇洒、爱恨自然的气质令人神往。
在这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狄仁杰的人物身上似乎仍然体现了这样一种侠义气质。
所以,狄仁杰与静儿在枪林弹雨中调情,与裴东来成为生死之交,在地下世界如鱼得水等等段落,都显示了徐克电影一以贯之的热爱自由的心灵。
但是,这部影片中的狄仁杰又不同于过去徐克电影中的江湖豪杰。
在影片中,狄仁杰成了武则天权威的维护者,成为权力挑战者的镇压人,他甚至与女皇之间还隐约产生了一种暧昧不清的男女情愫,以至于为了维护女皇的威权他不仅牺牲了自己的女人,也牺牲了自己在阳光下生活的权利。
人在江湖心在朝廷,这个故事放在徐克的电影系列中,就如同在《水浒传》八十回以后所延续的忠君爱国的招安故事,多少与人们心中那个行走江湖、行侠仗义、特立独行的徐克貌合神离。
无论是因为来自内部的变化或是外部的参照,徐克的这部影片的确少了些风流倜傥的江湖之气,多了一些替天行道的庙堂仪态,而狄仁杰与静儿之间急不可待的宽衣解带似乎也色情多于风情、功利大于美学。
徐克电影的这种向成熟和功利的变化,似乎既体现了艺术家创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的发展规律,也体现了电影在这个时代所呈现的某些共同特征。
联想张艺谋试图追求后现代风格的《三枪拍案惊奇》
最后却成为后现代喜剧,返璞却难以归真的伪纯情片《山楂树之恋》,我们可能会不情愿地猜想,20世纪50年代出生的一代电影大师难道真的要成为经典了吗,
三、奇异景观奇特影像
空间想象、影像冲击,一直是徐克电影风格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特点,在《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中,仍然得到了继承光大。
影片中,通天浮屠、无极观、鬼市、大理寺、应天门、黄道桥、后宫、明堂、同文书馆等等场景,在历史文献基础上被大胆想象、精心打造,一方面营造了一种大唐盛世的历史氛围,一方面也制造了一种山雨欲来、剑拔弩张的戏剧假定性情景,同时还形成了一种惊世骇俗、奇异独特的影像奇观。
尽管影片中某些场景受目前电脑特技水平的限制和投资水平的制衡,在细节雕刻、空间透视、色彩渲染等方面与好莱坞大制作相比还有明显差距,但影片的整体空间造型,仍然显示了徐克超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影片中的一些段落应该说也是异彩纷呈、夺人耳目。
如狄仁杰与神鹿对决、鬼市神秘分身怪物、阳光下多人的自燃、通天浮屠倒塌、点穴易容等等场面,都构成了影片中最有视觉冲击力的部分,也显示了徐克在华人导演中难得的场景表现力。
影片中的几个人物,特别是刘德华饰演的真真假假的狄仁杰、梁家辉饰演的悲情低调的沙陀、李冰冰饰演的冰火两重天的上官静儿、邓超饰演的刚中有柔、柔中带刚的裴东来,都得到了比较准确的角色定位和造型表现,尽管这些人物的整体性和生动性与徐克《新龙门客栈》、《黄飞鸿》等作品中的主要角色相比还有距离,但是却都显示了导演在人物造型和设定方面的才华。
相比而言,刘嘉玲所饰演的武则天反而缺少了性格呈现的空间,多少有些浮光掠影。
空间、场景、段落、人物的大胆设计和影像的生动传达,使《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的整体视听风格带有强烈的趣味性和观赏性。
高潮迭起、奇像环生,使整部影
片信息饱满、妙趣横出、节奏紧凑、气势逼人,刺激了观众的观影积极性。
这一特点,也很可能是《狄仁杰之通天帝国》能够获得较高票房的重要原因。
四、形态混合商业集锦
在形态上,《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如同最近众多的商业电影《刺陵》、《决战刹马镇》等等一样,都采用了类型混杂策略。
悬疑推理(追查凶手)、武打动作(文武双全的狄仁杰、斗智斗勇的沙陀)、偶像言情(刘德华、邓超、李冰冰、刘嘉玲饰演的四个人物的扑朔迷离的感情)、神幻灵异(易容术、鬼市、自燃)等等混合在一起,创造了整部影片纵横交错、大捭大阖的叙事格局,也形成了混合的电影美感。
显然,这种形态的混杂,一方面体现了徐克一贯的天马行空、不拘一格的导演风格和艺术自信,一方面也很可能体现了徐克对商业诉求的某种叠加,导致各种商业电影的类型因素都被借用到同样一部影片中。
类型混杂创造了商业元素的大拼盘,使影片有了更大的观众迎合性和趣味的适应面。
当然,当一部影片将不同形态混合在一起的时候,不同的叙事方式之间,就会带来某些不可避免的冲突。
例如,在本片中,动作场面对悬疑推理情绪的冲击,强烈的戏剧冲突对情感传达的细腻性的压抑,奇异场面和景观的展示对人物塑造的丰满型的影响,都或多或少影响到这部影片艺术上的整体感。
虽然影片一开始就推出“谁是凶手”的悬念,但在故事铺陈的进程中由于线索的长久中断,观众似乎早已失去了对凶手悬念的关注。
整部影片更像是一段一段串联起来的故事,那种一气呵成的流畅性受到了比较明显的影响,观众的观影假定性也不断游离,玩电影的心态逐渐占据上风,影片的内在魅力几乎消失,感官刺激的快乐远远大于叙事内容的享受。
这也是部分观众对影片不甚满意的重要原因。
徐克将电影当做游戏在把玩,而观众则在把玩游戏的同时还惦记着徐克电影不仅仅是游戏。
近几年,王家卫从《2046》开始不断重复自己电影中的各类经典元素,而徐克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似乎也开始了向自己的致敬。
从《狄仁杰之通天帝国》
中,我们不难看到《倩女幽魂》的鬼影、《刀马旦》的风格、《蜀山传》的空间、《新龙门客栈》的造型……徐克将他过去不同电影的风格混合成为一部拼盘式电影,创造了徐克电影的集大成者。
“中国的斯皮尔伯格”似乎不是对自己电影的美学精神的回归而更像是一种对自己的电影形式更加堆积性的重复。
对于中国电影来说,一方面我们需要影像的强烈,但是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美学的坚定。
在缺乏商业元素的市场中,商业拼盘的出现有它的产业必然性,但当中国电影的商业元素已经成为一种普遍自觉的时候,商业拼盘也许就远远不够了。
对艺术完整性的尊重,对电影情感的虔诚,也许才能使中国电影适应已经逐渐度过了温饱需求的中国电影观众趣味的提升。
^NU1DA201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