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养成路径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养成路径探讨
[摘要]道德人格是支配和决定个体道德行为的内在精神组织系统。
文章在剖析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养成路径,即以建设文化素养高的教育工作队伍为前提,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以道德活动为载体,重视校园文化营造,重视家庭亲情的道德感化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道德人格文化素养
一、道德人格的内涵
道德人格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西方道德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主题,是基于伦理学角度来理解的一个概念范畴。
它是以个体一定的生理和心理素质为基础,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道德知识、道德素养、道德形态为媒介,历经外部强化、主体心理认同、主体自觉实践三个阶段,通过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行为倾向和生活态度。
从其内涵可看出,道德人格具有以下特征:
1.以人的社会属性为基础。
道德人格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不同时代的社会实践产生不同的道德人格。
社会类型及社会制度不同,道德人格的具体要求也不一样。
即使共处同一社会形态,不同个体也会因教育、经济基础等差异而表现出不同的道德人格。
2.受社会主流价值原则与价值观念支配。
个体形成的道德人格,受到不同时代的主流价值原则与价值观念及个体对主流价值原则与价值观念理解的影响。
而不同时代的价值原则与价值观念则受到特定社会文化的影响与浸染,因此,特定社会文化是决定主体道德人格结构与内容的重要自变量。
3.随着时代变化动态变化与发展。
不同时代主体的道德人格内容与要求不一,且道德人格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因此,道德人格不是一个静态不变的概念,而是随着时代变化、社会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的。
二、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现状与原因剖析
有学者形象地将现当代社会的道德人格现状概括为“三失”,即传统人格的“失效”、现实人格的“失范”、理想人格的“失落”,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社会实存的道德人格状况。
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但在内外条件的作用下,“三失”特征在当代大学生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并且因大学生群体的特殊性而表现出一些独特性:
1.道德意识主体化,本位思想严重,社会责任感欠缺。
现在的大学生绝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受功利主义思想的影响,从教育到生活,从家庭到学校,都充
斥着实用、功利倾向,凡事以“我”为中心,自私任性,缺乏谦让及与人共同生活必需的各种品德,道德人格扭曲。
笔者在2008年对广东地区部分高校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78份,回收率达92.67%。
调查发现,以自我为中心、注重社会对自己的尊重和满足的大学生约占40%。
而在贡献与回报的问题上,认为贡献与回报应均等的约占30%,认为应多讲回报、少讲贡献的占15%。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当代大学生群体个人本位思想严重,道德意识主体化,社会责任意识日趋减弱,功利化色彩日趋明显。
2.有道德认知水平,缺乏道德践行实效,道德知行脱节。
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认知问题上,82%的学生认为传统的、美好的道德精神应该继承发扬,其内涵应随着时代变化而与时俱进;在当代大学生的道德行为问题上,35%的学生在践行道德行为时出现了与道德认知相背离的行为。
追溯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看法。
有的认为是学校教育出了问题,有的认为是家庭环境的原因,有的认为是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在调查中也发现,56%的人认为是学校教育的原因,12%的人认为与家庭环境有关系,32%的人认为是来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
笔者认为,将产生问题的根源归因于任何一个方面,都存在以偏概全的问题。
任何一种现象的产生,都受到若干个综合因素的共同影响,因此,必须全面客观地看待这个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来探求形成当代大学生良好道德人格的养成路径。
三、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养成路径分析
道德人格支配和决定着个体的道德行为。
一般而言,人作为道德主体是后于社会现实而存在的,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道德人格的最终形成,要经过“两内化一提升”阶段,即由道德知识向道德素养内化、道德素养向道德行为内化及道德品质到道德人格的提升阶段。
探讨道德人格的养成路径,必须以其历经的阶段为基础,在学校、家庭、社会等各方的协调作用下来进行。
1.以建设文化素养高的教育工作队伍为前提,言行示范影响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其任务是让学生既成人又成才。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的人格,就是教育工作的一切。
”文化素养高的教师具备以下特征:第一,有从事教育活动的强烈育人动机,能从社会发展及民族文化传承的高度认识自身工作的必要性,充分认识教育的地位,把促进学生“成人”贯穿教育活动的始终。
第二,能给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创造条件,能自觉把学生道德素质的培养放在首位。
第三,能通过教师自身的人格特征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人格的培养与塑造。
教师的文化水平、道德修养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渊博的学识、优雅大方的言行举止,实际上是现当代大学生除污去垢、塑造理想道德人格的一面明镜。
从当前高校的人才培养过程来看,提高教师的文化素养,包含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与其他课程教师两个部分。
因此,以提高认识、统一思想为目的,以各类活动为载体,以教师文化素质教育类研究项目为抓手,以培训进修为手段,全面提高两类教师塑造学生良好道德人格的意识与自觉性,可以说是学生道德人格形成的关键。
2.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多学科齐发力保障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养成学生道德人格的主渠道,学生道德知识的获得、道德价值观的形成,最初都是来源于思想政治理论课。
然而,由于历史、文化传统及认识上的偏差,在现实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绝大部分高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教育脱离生活的问题。
无视生活根基而坠入理想化、形式化、知识化的说教模式,是当今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普遍共性。
同时,还存在“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是道德课程、伦理课程独有的主题,是这两类教师独有的教书育人任务,与其他课程与教师无关”的错误认识。
因此,第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所有课程,必须重构课程的教育目标,综合运用各门课程的基本知识,在进行知识性教育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协同伦理课、道德课程夯实学生道德人格养成的知识基础。
第二,伦理课与道德课本身也要进行系列改革,立足社会现实,构建多层次的教育目标体系;要取材于现实生活,重构课程的内容体系;要以实践为主线,以生活体验为生成方式,反思课程的教学过程,充分发挥课程在塑造大学生道德人格方面的作用,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帮助学生树立健康和谐的道德人格。
第三,各学科、各课程要相互渗透道德人格养成的教育思想。
从我国高校的办学现状来分析,通过专门的教育途径并投入大量的人力、财力、物力来渗透人格教育是不切实际的。
每门课程、每个学科都是以具有教育性、思想性的知识的形式出现,而育人则是各门课程的首要任务。
正如美国现代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所说:“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人格。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各门课程、各个学科必须一起发力,全面挖掘其蕴涵的人格教育资源,结合学科教学内容,有意识地帮助学生提高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水平,促进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课堂在人格教育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3.以道德活动为载体,以主体实践培养学生的道德人格。
由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素养,由道德素养内化为道德行为,必须经过主体自身的实践才有可能完成。
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道德活动,是个体道德人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一方面,社会实践活动为主体提供了将道德知识付诸实践、体察与感悟的平台;另一方面,实践过程也是学生将社会道德规范进行个体内化的过程,从教育学角度看,实质上就是自我的教育过程。
自我教育过程是学生道德人格必经的一步,“道德人格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自己在实践中的主观努力,离不开在实践中的自我修养和学习。
如果没有从道德活动向内心世界的转化,没有学生的自我教育,就不可能有道德人格的发展”。
因此,有必要创设必要的道德实践活动促成大学道德知识的内化,道德人格的提升。
第一,各高校所组织的各类学生社团活动或其他社会实践活动,要进一步增强其目的性,将每项有意义的活动作为塑造学生良好道德人格的“试金石”“锻炼场”。
第二,也可精心设计各类丰富多彩的专项道德活动,拓宽学生个体的道德活动领域,整合各方的道德教育资源,做到课内与课外活动相结合,集体活动与个体独立活动相结合,道德理性因素与道德非理性因素相结合,使大学生“努力认识自己的内心世界”。
第三,要充分利用好各类以实践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活动。
除了课堂上的理论讲授外,所有的高校都安排了三年或四年不断线的教学实践,如职业岗位认知实习、专业实习、课程实习或毕业顶岗实习等多个实践教学环节。
这些实践教学环节蕴涵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需善于把握,及时引导学生道德人格的发展。
4.重视校园文化营造,陶冶、感化学生的道德人格。
校园是一个缩小版的“社会”,从古至今的一些良好的道德知识、道德情感等都可以在大学校园里得到实践或印证。
虽然校园文化是以一种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对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但其对学生的影响是终身的。
因此,校园文化对大学生道德人格形成的作用是独特的,也是原发性的。
如果学校营造的校园文化与教师传授的道德规范相背离,就会影响学生对道德规范的理解与实践,甚至导致学生道德人格的“失范”。
因此,各高校必须从更高的角度来看待校园文化的营造,确保优良的道德规范在校园里得到正面的体现,良好的道德人格得到褒扬。
而建设整洁舒适的校园环境,科学合理、以人为本的规章制度,良好的班风、校风及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等,则是确保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形成良好道德人格的必要条件。
5.重视家庭亲情的道德感化力量,巩固提升学生的道德人格。
家庭是中国基本的结构单位与功能单位。
《颜氏家训》中曾说到:“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可见家庭在个体道德人格的形成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这种地位与作用是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
因此,依托家庭成员的力量,更容易在家庭成员间产生道德认同,培养道德情操。
家庭承担着教育个体形成良好道德人格的先天性使命,家庭的关怀、温暖与感化,能及时弥补个体在道德人格上的缺陷或弱点,而保持优良的道德传统、言传身教增强影响力、感化力等,也是每个家庭及家庭成员在现代社会中应该承担的责任。
总之,当代大学生道德人格的形成是多因素综合作用而成的结果,探讨其养成路径必须多方面考虑。
而道德人格具有的行为动力功能与价值导向功能,要求我们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个体的道德人格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性,必须从国家发展、社会稳定的角度来思考当代大学生的道德人格的养成,培养出合格人才,服务于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参考文献]
[1]宋连利.传统诚信及其现代价值[J].伦理学,2002(10).
[2]张小远.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西安: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