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整理行为模式构建的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整理行为模式构建的策略研究
摘要:整理行为,是一个人一生必须掌握的生活习惯。本研究采用了调查法、观察法、教育实验法、案例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提高幼儿整理的能力、培养幼儿整理的习惯,从而形成幼儿整理行为模式进行了研究。从人的行为模式――“知情意行”出发,激发幼儿的整理兴趣,并且通过教给幼儿一套简单、且操作性强的整理方法来提高幼儿的整理能力,最后家园合作,共同构建幼儿整理行为模式的形成。
中整理行为模式幼儿构建策略
在幼儿的养成教育中,习惯的培养是一项重要课题,叶圣陶先生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同帮助小儿逐渐学会走路,是极其重要的。叶圣陶先生还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它不仅关系到幼儿期孩子的健康,而且影响他的将来,可以说“良好的习惯是孩子以后的生存之本”。《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它要为幼儿的一生打好基础。”以新的理念来解释人生的基础就是:生存的
基础、学习的基础、做人的基础、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从这一段文字叙述中,我们来看习惯在基础教育中的作用,习惯包括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三种习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互作用。
三到六岁是习惯养成的关键期,而生活习惯排在各种习惯之首,这是因为一个活着的人要生存就要生活,只是有高质量和底质量的生活的区别。有序的生活习惯会使身体处于一种积极的状态,有利于身体的健康,提高接受信息的能力,提高办事效率,在有效的时间内办更多的事,养成幼儿管理生活的能力,应对生活中一切可能出现的难题,适应社会。在我们班上经常能看到孩子将衣服随手一放,把画笔随手一扔,孩子们摆放物品的柜子杂乱无章、摆放凌乱,多数幼儿不会有序地整理。为了让孩子有初步的责任感,也为孩子的长远考虑,我们首先从培养孩子的整理习惯入手。
为了培养幼儿的整理能力及平时的整理习惯,我们向班上的32位家长发出了问卷,并从收集回来的32份问卷中统计出幼儿整理的一些情况:
①整理的习惯:能主动整理的孩子只有四人,每天都能按时有序整理的孩子一个也没有。班上偶尔有整理行为的孩子有23人,有的是在成人的提醒下,有的是自发产生的。
②整理的能力:会有序整理的(如将衣服折叠后放在固定位子、图书看完后哪里拿哪里放等)有8人(但不自觉),教给方法后仍不会整理的孩子只有8人。
③家长的教养态度:当孩子不会整理时,帮助孩子整理的是12人,督促孩子整理的是16人,教给他方法,让他自己整理的只有4人。
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如今,每个家庭都是独生子女,不少家长对孩子的爱已经成了溺爱,吃喝拉撒都一包到底,使孩子产生强烈的依赖性。
2.有的家长不相信孩子,认为孩子太小,整理之类的劳动应该由大人来完成。
3.家长的观念意识错误,注重孩子的学习,忽略习惯培养。
4.家长、老师态度不够坚持或前后要求不一致,看到孩子整理得慢或没达到预期效果,就马上动手帮忙。
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幼儿的整理能力,培养幼儿的整理习惯呢?根据问卷调查发现的问题,我们分析反思,从人的行为模式――“知情意行”出发,采取以下措施。
一、晓知以理,知道整理习惯的重要性
1.改变家长的观念,让家长知道“让孩子整理”的重要性。
父母自己首先要认识到,健全的性格需要良好的行为习惯作为支撑点。有的家长不相信孩子,对孩子鸡毛蒜皮的小事,都顾虑多端,毫不放心,一切由成人大包大揽,创设一个“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优越环境。久而久之,孩子心灵处于压抑状态,其心态倾向于瞻前顾后,胆小怕事,被动接受,消极服从,生活中没有自我,很难独立思考,最终养成依赖性,缺乏自信心。为了改变家长的错误观念,我们通过谈话、家长沙龙、亲子教育等活动,以提高家长的育儿意识,从而调整自己的一些不当行为,相信孩子,大胆放手,鼓励孩子独立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孩子独立去做的事,只要他们付出努力,无论结果怎样都要给予认可和赞许,使孩子产生自信。
2.改变孩子的观念,让孩子知道“我要整理”的重要性。
1岁以后的孩子就开始萌发独立性和自我意识,要自己干一些事情。只是家长舍不得让孩子去做,天长日久,导致孩子依赖性很强,缺乏起码的生活自理能力,缺少主动性,就连自己应该做的事,也不愿意做。为了改变孩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观念,我们开展了《别说我小》、《我有一双勤劳的手》、《我长大了》等活动,让孩子知道自己的事自己会做是多么好的一件事,自己的事不会做有什么影响等,从而懂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爱劳动的表现,是光荣的。
另外,我们还利用范例和榜样,培养孩子的整理意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日常生活中,捕捉良好的行为和事例让孩子知道:整理物品是具有责任感的表现,能够受到大家的赞扬。班级中哪个孩子帮助老师收拾整理玩具(哪怕是老师叫了他才做的),老师也应及时给予肯定,并在大家面前表扬他,给大家树立良好榜样,使幼儿产生良好的行为意识,并自觉地进行模仿。
二、情感激发,享受整理的过程
积极的情感和态度是个体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力。以往,我们也对幼儿的整理习惯进行培养,但那时只是刻意地提出一些外在要求,有太多的限制说教。教师过分地指挥,使幼儿失去了兴趣,一不留神,就会逃之夭夭,更谈不上唤醒他们的主体意识了。在《纲要》精神的指导下,我们将整理习惯的培养渗透在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
1.利用游戏,调动积极性。
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法。在活动中,我们采用了操作游戏、情境游戏、角色游戏、竞赛性游戏,激发幼儿整理的积极性:如“我要回家”――玩具哪里拿哪里放;“对对碰”――在各操作盘和摆放的柜面都贴上标记,然后根据操作盘的标记在柜面找到相同标记放好;“我也来当家”――请幼儿学做主人,
来整理班级物品;“谁的小手灵”――比一比,谁整理得好,整理得快,等等。
2.共建规则,凸显自主性。
《纲要》把情感和态度作为幼儿发展最重要的方面列在前位,处处渗透“尊重意愿,满足需要”,凸显“自主、自信”的主体精神,所以我们提倡让幼儿自己建立规则,寓教育于日常生活之中。我们一起商讨:进餐时,共用的餐盘应该怎样摆才能让每个小朋友都能够拿到且不影响小朋友饭碗、菜盘的摆放;起床时,让孩子商量怎样叠放被子很整齐;做纸工时,放怎样的工具篮子,既能放置胶水、剪刀等工具,又能放置纸屑;离园打扫卫生时,桌椅又应该怎样摆放;活动区里的物品应怎样摆放,每天什么时候进行整理,由谁来整理等。这些问题由教师和孩子共同商量共同制定了合理的规则。为了整顿活动区材料摆放凌乱的毛病,考虑到入区的人员不固定,规则制订不容易人人知晓,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动手动脑,制作出了与物体相应的标记贴在放物体的位置,幼儿活动后,按标记复位,就不会再出现不知放哪里的现象。我想,让幼儿自己制定规则,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才能自觉遵守;孩子积极参与规则的建立,不断强化,更有利于好习惯的养成。而且,由于幼儿自己参与整理整洁有序的环境,也给了幼儿充分的自信和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