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推进演讲学课程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宏梁;
现为宿迁学院二系教授邮编:223800;江苏省宿迁市宿迁学院二系
张宏梁男,1947年生,江苏通州人。扬州大学文学院教授。退休后现为宿迁学院二系教授。个人著作有《新雅典娜的魅力──艺术与科学的互补性研究》(此为全国艺术科学“十五规划”2001年课题项目研究成果)、《文艺创造学》、《中国美趣学》、《口才学教程》、《巧思妙想集》、《课外阅读语言卷》、《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中外文学作品鉴析》等。与他人合著有《广告语言艺术》(执笔)。其余还参编过一些著作。在《文艺研究》、《文艺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研究》、《新闻战线》、《学术月刊》、《江海学刊》、《江汉论坛》、《人文杂志》、《求索》、《云南社会科学》、《学术论坛》、《求是学刊》、《北方论丛》、《艺术百家》、《文学评论家》、《东南大学学报》、《浙江师范大学学报》、《安徽师大学报》、《扬州大学学报》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过论文一百几十篇,获得过省社科奖、省教委奖、市政府奖、扬州大学科研奖等。国家重点学科──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之网站“教授文集”专栏曾介绍并转载一组论文。张宏梁教授为校内外参加演讲比赛、辩论赛、公关礼仪大赛选手做过辅导数百人次。曾多次担任全国演讲大赛评委。
也可在百度网上找“张宏梁教授”
进一步推进演讲学课程的研究
张宏梁
德国著名数学家希尔伯特(1862-1943)认为,科学在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对于科学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他指出:“只要一门科学分支能提出大量的问题,它就充满着生命力,而问题缺乏则预示着独立发展的衰亡和终止。”[1]这就是说,要使一门分支学科独立门户,必须提出大量的问题,确立一些不同于其他分支学科的范畴。
同样的道理,演讲能在高等学校等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来设置,演讲学能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和发展,也包含着大量的问题。
关于演讲课,我国五四时期已有先声。闻一多当年在清华学校学习时,从不间断演讲练习,一旦有所放松,就立即警觉起来。他在1919年写的日记里提到:“近来演讲课练习又渐疏,不猛起直追恐便落人后。”“演说降到中等,此大耻奇辱也。”于是,他坚持练习演讲,后来遂成为著名的演讲家。从闻一多的日记中可以看出,像清华这样王牌的学校也非常重视演讲课,而且对学生进行等级评定。解放前已出版有演讲学方面的著作,如杨炳乾先生的《演讲学大纲》。该书谈到“演讲”之“演”字含义时说:“演者,推演,含系统之意,如天演、演绎等是。”等于指明了“演讲之“演”并非指表演的意思。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末,我们国内的演讲课基本处于偃旗息鼓时期。1980年吉林师院学报首先刊登了宗绍、薛篁的《应该让“演讲学”获得新生》一文。一经发表,就在全国产生了较大的反响。1981年,全国部分高校首届演讲学讨论会在吉林市召开,这是我国演讲学研究开始新生的发端。1982年,邵守义先生筚路蓝缕、艰苦试刊,1983年正式公开发行的杂志《演讲与口才》则是演讲学在我国振兴的重要标志。《演讲与口才》开始发行时
印数是很少的,当时的装帧也比较简单。想不到这“竹外桃花三两枝”,却引来了宣传演讲学、口才学与交际学姹紫嫣红的春天,成了杂志园地上响亮的“叫天子”。该刊物成为培养、建立和壮大我国新时期演讲大军和说学理论研究队伍的发祥地。邵守义先生也成为获得多种国家级荣誉、被称为“出版界拼命三郎”而且在国内外知名度很高的人物。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又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我们的实践证明:感觉到了的东西,我们不能立刻理解它,只有了解了的东西才更深刻地感觉它。感觉只解决现象问题,理论才解决本质问题。”[2]19世纪法国的史学家兼文艺批评家丹纳谈到艺术创作是有一定规律时说过:“艺术家的创造和群众的同情都是自发的、自由的,表面上和一阵风一样变化莫测。虽然如此,艺术的制作和欣赏也像风一样有许多确切的条件和固定的规律:揭露这些条件和规律应当是有益的”。[3]同样的道理,演讲,既然作为人类十分普遍又十分重要的言语行为,就必然有其规律可以归纳总结,并且成为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掀起演讲学普及提高巨澜的邵守义先生等正是在提出大量问题的基础上创建新的演讲学,建立了我国新时期的演讲学的理论体系。这些问题诸如:演讲的本质和特征、演讲的目的和作用、演讲的分类、演讲者的修养和能力、演讲者与听众、演讲的题目和主题、演讲的材料、演讲的结构、演讲的语言、演讲稿的写作与修改、演讲者的形象、演讲者的有声语言、演讲者的态势语言、演讲者的情感、演讲者的应变技巧、演讲审美能力的培养、演讲的指导与演讲赛的组织。等等。
1985年,新中国演讲学理论的开山之作、邵守义撰写的《实用演讲学》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建立了有中国特色的演讲学理论框架。它以新颖独到的见解、丰富详实的例证、深入浅出的阐述、生动活泼的文风赢得了全国广大读者的喜爱和学术界、出版界的高度评价,许多大专院校把它作为演讲课教材或教学参考资料。由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后,一年内再版三次,被推出参加国际图书博览会。《工人日报》等十一家中央和省级媒体发表了对该书的专题评介。被载入《中国出版工作年鉴》和《中国青年工作者年鉴》。《实用演讲学》一书问世后如此畅销,如此受重视为历年来国内出版的社科类新书所罕见。
上世纪90年代初,受原国家教委的委托,邵守义撰写了我国第一部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演讲学教材──《演讲学》(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教师是培养人才、培养口才的“母机”,这部供全国师范专业使用的演讲学通用教材多次再版,供不应求,为演讲学的普及,为演讲学教学水平的提高,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受高教出版社的委托,邵守义、谢盛圻、高振远主编的《演讲学教程》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1993年1月第1版),后又在1993年版的基础上,吸纳演讲学研究方面的新成果,对内容作了较大更新。在结构构成方面力求理论知识与应用技能相结合,重在口语表达训练,同时还引入大量的演讲实例,既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切实利益,同时也增强了可读性。
国内还有许多演讲学方面的教材,对我国各地演讲活动的广泛开展和研究活动的进行,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湖北省演讲协会主席、武汉大学著名教授李元授,对演讲学的普及和提高也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他先后编撰出版《演讲学》、《辩论学》、《演讲与口才》、《口才训练》等12部著作,发表论文数十篇。
当中国“十一五”规划壮阔开局的时候,新的时代强音──“建设创新型国家”──如黄钟大吕在神州大地震响。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以科技自主创新为原动力,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成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战略举措。“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战略号召,也鞭策着广大演讲爱好者和演讲学研究理论者融入创新的热流,思考如何为演讲学的提高发展,发挥自己的才智和力量,作出应有的贡献。
关于演讲学课程与教法,就有不少值得研究和探讨的地方。笔者拟就下列问题谈些拙见:
一、进一步注意演讲学的课程性质、办学层次和学校性质
如果把“说学”作为演讲学、口才学、论辩学、交际学的上位概念的话,那么这里最基础和最重要的是演讲学。而演讲学与口才学、论辩学、交际学又是密不可分的。曾有学者不无打趣地对《演讲与口才》杂志的负责人说:“你们这个杂志的名称,怎么把一个下位概念和上位概念放在一起?”《演讲与口才》杂志的负责人解释道:“这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取的名字,想突出演讲而又不忘其他口才。”笔者联想到自己曾发表过《辩证逻辑划分的具体性和灵活性》(载《扬州大学学报》1999年第2期)一文,文中认为,辩证逻辑的划分既讲究原则性,又讲究具体性和灵活性。当某个下位概念显得十分重要,有必要强调突出时有可能与上位概念并列。如“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其中“历史唯物主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历史领域内的运用,而这里将它与上位概念并列了。再如,不少写作学教材上谈到“人物描写”的种类时,说描写有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细节难道不可以包含在肖像描写和动作描写之中吗?但由于细节描写十分重要,所以这些教材将之与肖像描写、动作描写并列了。辩证逻辑的划分理论认为,在特定的情况下,概念的划分是可以灵活变通的。《演讲与口才》刊名的变通也是可以理解的。
笔者强调演讲学与口才学、论辩学、交际学密不可分,但又不主张把演讲学课程与汉语拼音课、口语课、播音学课混淆起来。演讲学研究领域国际知名学者、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总校交流艺术系主讲教授卢卡斯教授,从事该领域教学和研究多年,经验丰富。针对演讲课的讲授,卢卡斯教授在师资培训中特别注意强调演讲的理论原则、演讲类型、整个课程的结构、演讲课与其他课程的不同。而我们国内有些演讲学或演讲与口才方面的教材用很大的篇幅写出语音辨正、发声技巧(什么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胸式与腹式相结合的呼吸)、节奏技巧、变音技巧、颂读、复述等,还有的教材正文中大量转引围绕各个声母的绕口令,竟占了好几页,实有布局失控之嫌。我们还是要注意演讲学课程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