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鄂西北山寨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清时期鄂西北山寨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形成原因研究摘要:结合文献史籍以及调查研究,对鄂西北山寨的时间分布和空间分布进行了分析,归纳出鄂西北山寨在时空分布上的特征及影响其分布的原因,确定了鄂西北山寨发展的三个阶段;并从社会因素、自然地理、军事因素三方面对鄂西北山寨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鄂西北山寨时空分布成因
1 山寨的概念
山寨通常是指一种由官府倡导、民间响应,带有军事防御色彩的防御工事,并以高山深壑为生存环境,是古代乡村社会人们为临时躲避战乱或因地方战术层面上的需要而修筑的一种局部性的防御性建筑。
为了发挥最大的御敌效果,在选择据点时,多半遵循“高山结寨,平地筑堡”的原则。
据考察,在湖北省境内,以及与周边省份交界处,都有山寨聚落的遗存,特别是鄂西北的十堰、襄樊地区,至今还保存有大量的较为完整的山寨聚落。
据不完全统计,仅在襄樊南漳、保康、谷城一带就有300多座明清时期遗留下来的山寨。
2 鄂西北山寨的时间分布
图1 鄂西北山寨修建时间分布图(作者自绘)
据许多史料表明,宋元时期湖北就已经兴建了一些山寨。
宋朝时为防止北骑南侵,把民间自卫武力一同纳入边防系统中,积极设置寨堡,组训民众。
此时,山寨的修建并不成规模,政府也只是尝
试性地将这一民防体系纳入到整体作战中。
但事实证明,山寨的设置的确为抵御外敌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据光绪《黄冈县志·地理志》载:“神峰山,城北一百三十里,元末乡人在此筑堡以御流贼。
”可见,湖北山寨的出现并非在进入明代以后,而是在此之前早有建造。
这一时期,由于各朝战略部署及御敌范围的原因,湖北山寨并未被视为主要的地方防御武力。
同时,人们对于山寨这种建筑形式还未达成统一认识,其建筑形制等各方面还不成熟,所以修建活动尚未广泛普及,但该时段可以被视作是山寨的萌芽阶段。
鄂西北的山寨真正开始成形并初具规模是在明成化年(公元1465年)以后。
根据多方资料查阅和实地考察发现,在明清各时期,鄂西北山寨的修建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基本成形阶段、初具规模阶段,鼎盛阶段。
到清朝末期民国以后,鄂西北山寨开始走向逐渐衰败。
(图1)
3 影响鄂西北山寨时间分布的原因
鄂西北山寨时间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公元1487年)、明末崇祯年间(公元1628年—公元1644年)、清嘉庆年间(公元1796年—公元1820年),山寨的修建在这三个时间段出现了明显的拐点,这不仅仅反映出山寨数量在这三个阶段的增多,同时也从侧面反映出社会动乱的加剧,当矛盾不断被激化,社会秩序表面的平静必将被打破,而矛盾双方则在不断的相互斗争中形成一种新的秩序。
山寨则在这场战争中兴起、发展、演变,并最终成为矛盾双方抗争的实物载体,而这正是影响鄂西北山寨分布的主要原因。
3.1 明成化年间荆襄流民起义与山寨的基本形成
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年—公元1487年)积压许久的社会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导致了荆襄流民起义的爆发。
这一时期鄂西北地区的乡民和侨寓于此的流民不可能也没有条件大规模兴建山寨,所以此时山寨在该地区的数量和分布是有限的。
除重新修筑的山寨外,更多的是利用古时遗留下来的寨墙墙垣重新砌筑的。
这时的山寨的数量和分布虽然有限,也不具有一定规模,但是它已经形成了一套具有自身特色的,符合当地山区环境的简单防御体系。
从数量有限的山寨的防御成效来看,这种类型的防御工事在当地的地理环境中确实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这种建筑类型也因此被逐渐认识,并开始受到了各地方政府的重视,所以笔者将山寨在明成化年间的发展状态归纳为山寨基本形成阶段。
3.2 明末清初农民起义与山寨的初具规模
明崇祯元年(公元1628年)至清朝初期(公元1644年),湖北、河南、陕西、安徽等地的农民战争频繁,社会动荡激剧。
就湖北地区而言,与川陕交界的鄂西北以及与豫皖交界的鄂东北,这两块多山地区,因农民起义“走山不走川”的作战特点,成为起义军的重要据点,导致当地形势倍加严峻。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民众针对起义军的作战特点,并结合自身的地理优势,将山寨这种防御性建筑结合地方武力的形式作为抵御起义军的重要手段。
大量山寨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形成庞大网络与起义军抗衡。
故而这一时间段可被视作是山寨初具规模的阶段。
3.3清中后期农民起义与山寨大规模修建的鼎盛阶段
清王朝在其经历了亘古未有的近两百年承平以后,从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白莲教起义爆发开始,先后经历了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等大大小小的各种骚乱。
清王朝利用办团练、建山寨,用山寨联防、坚壁清野的办法来困杀起义军。
这一时期便是山寨大量修建阶段,并且分布区域更广,已经由山区向平原扩展。
不仅山区人民依赖天然险势建山寨,平原地区的人民虽说无险可恃,亦自己创造条件,挖壕沟,筑高墙,并村建堡。
此时,山寨已不仅仅是单纯的临时性的避难场所或据险防守的防御性建筑,而是作为与地方团练相结合,有组织有纪律的地方防御体系,其形制更加完善和成熟。
大量山寨在这一时期的修建和运用也表明了山寨在各方面都达到了顶峰,进入鼎盛阶段。
4鄂西北山寨的空间分布
从以下各地方志的记载中可以看出,湖北地区山寨的修建是一普遍现象:笔者根据各地方志中的统计,归纳整理出各地山寨数量统计表(表1)如下:
表1:根据各地方志统计湖北部分地区的山寨数量(单位:个)(作者自绘)
地名南漳竹山郧县京山孝感麻城襄阳区
山寨数350 156 141 138 127 101 95
地名钟祥竹溪蕲州罗田房县郧阳宜城
山寨数76 60 52 49 48 44 28
地名谷城枣阳郧西老河口应城均县保康
山寨数28 22 22 19 19 11 7
将这些数据进一步反映在地图上,得到以下的山寨分布图(图2),从图中可以看出,湖北的山寨一般集中分布在鄂西北以及鄂东、鄂东北一带,遍及湖北境内的秦巴山脉、荆山山脉以及大别山区,同天然山系一道形成了南北屏障。
除此之外,湖北其他平原地区如孝感、安陆也有筑寨或堡的记载,但总体而言不如山区普遍,而广大山区中尤以鄂西北地区寨堡分布数量居高。
从这些颇为可观的数据,以及各地方志对其作用的极力渲染中,我们不难体会到,山寨在当时乡里社会自卫活动中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2:明清时期湖北地区山寨分布图(作者自绘)
5影响鄂西北山寨空间分布的原因
5.1 自然地理与交通
1.控扼地势
控扼地势,即占尽险要地势。
鄂西北山寨重点分布的三个区域:荆襄地区、南巴老林地区、大洪山脉西南侧均为高山险峻地带,在其中选择险要地势修筑山寨,无疑是为当地民众的生命安全加上了有一道保险。
利用天险,将山寨置于高山崖壁之上,是山寨选址的首要原则,故而在鄂西北地区内的高山地带分布了这样数量庞大的山寨体系。
2.控制交通要害
明清时期鄂西北地区的道路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古道:重要
的古交通即“古盐道”。
另一种是河谷川道,这些地方地形相对平坦,多低山丘陵,便于骑兵、水兵的长驱直入。
因而对于这两种交通的控制成为了鄂西北防御作战的重中之重。
明清时期频繁的农民起义多爆发在山川河谷地区,地方军为了维护乡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保护往来盐商,维系鄂西北对外经济和交通线路,在古盐道途经的地方建筑大量山寨实行有效的防御和管辖。
集结大规模的山寨群落,形成地方军力上互相支援的防御体系。
由此可见,山寨的设立不仅是当地乡民在遭遇匪患时躲藏的避难所,同时也是人们利用天险抵抗匪乱,保住生存命脉的重要关卡。
5.2 军事因素
山寨的分布除受到自然环境和交通的影响外,很大程度上还取决于该区域军事因素对其的影响。
鄂西北居汉水中游,在秦巴山脉和大别山之间。
境区东连江汉平原,西接川陕,南通湘粤,北达宛洛。
鄂西北地区以襄樊为首,自古以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1.军事地理分区、地缘战略思想——“中间过渡形态”
就地理区位而言,地处长江中游的鄂西北地区在中国的疆域版图上处于中间地带,在地形上,鄂西北处于中国地形的第二阶梯向第三阶梯过渡的地带;在气候上,由亚热带向温暖带过渡。
鄂西北地区中间地带的“过渡形态”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同时更是一个政治概念。
中国的政治中心长期位于北方,华南则一直处于政治的边缘区,以致有“化外之民”的文化感知。
鄂西北地
区即不似华北地区位于政治的核心区,又不似华南地区远离政治中心。
更为重要的是,在南北政治格局中,鄂西北地区长期成为北方控制南方及西南地区的战略要地,在全国的政治格局中,鄂西北似乎亦处于一种南北交会的过渡形态。
2.战争方式——起义军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进行灵活机动的运动游击战
从明末开始,鄂西北地区爆发了多次农民起义运动,它们的作战方式有着共同的特点:利用有利的地理条件进行灵活机动的运动游击战。
起义军利用三省边界南巴老林地区有利的地理条件开展游击战。
农民起义军灵活机动的作战方式直接导致了地方武力对战争主要发生地和可能发生方向的判断和影响,山寨的设置和分布也就相应的表现出来。
5.3社会因素
1.人口、经济与山寨分布的关系
湖北作为开发较晚的地区,在明代曾被视为地广人稀之地,有着较大的开发潜力。
在清代主要经济区人口日益饱和的情况下,这里曾是流移人口集聚的重要地区之一。
人口数量的增多决定了所容纳乡民的山寨数量的增多,同是也为山寨的大量修建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
随着各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的不断爆发,鄂西北成了农民起义军争抢据点的最佳区域。
为了捍卫自己的家园,保障自身安全,鄂西北地区广大民众纷纷团结起来,广修山寨,坚壁清野,保护生命和财产安全。
而经济水平的提高也就为这场轰轰烈烈的自卫防御
战提供了必要的补给支持。
2.团练、保甲制度与山寨
清以前,乡村修筑山寨仅是村民避乱的一种临事之举,多属自发的局部行为。
到了清中后期,与团练相对应的山寨则显得更加制度化和规范化。
在嘉庆年间,当鄂西北地区爆发白莲教起义时,政府在下旨让民间倡办团练的同时,也纷纷下诏行坚壁清野之法以对抗起义军。
嘉庆年间,大学士德楞泰上《筑堡御贼疏》云:“为今之计,莫若劝民修筑土堡,或十余村联为一堡,或数十村联为一堡,贼近则更番守御,贼远则出入耕作,各保身家,自必奋勇。
”这一时期,官方显然已经把山寨作为实行坚壁清野以对抗农民起义军的一种策略,并且大力加以提倡。
6 结语
鄂西北地区的山寨作为防御性聚落中的一种,是传统社会农业经济与战乱纷扰的社会条件下的产物,是民间防御体系与当地自然环境相结合的产物,是当地乡民居住文化诸观念在特殊历史时期和特定地理环境中再实践的产物,是与所在地区技术、科学、经济、文化水平相一致的。
山寨作为鄂西北地区传统民居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丰富而生动的信息包容,成为找寻历史痕迹、挖掘传统文化、探究民族内涵等方面的研究平台,因而,对其进行深入研究无疑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
主要参考文献:
王绚. 传统山寨聚落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2004
李忠. 四川盆地的山寨式民居. 硕士学位论文,2004
杨国安. 明清两湖地区基层组织与乡村社会研究.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周琳. 白莲教起事与巴山老林附近地区乡村防御体系.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
牛贯杰. 从“守望相助”到“吏治应以团练为先”——由团练组织的发展演变看国家政权与基层社会的互动关系. 中国农史,2004
邹逸麟.《明清流民与川陕鄂豫交界地区的环境问题》.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第四期
注:文章内所有公式及图表请用pdf形式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