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试题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依据所学可知,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轰轰烈烈的土地改革运动在全国农村展开。农民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的原因是1950年,全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运动,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2)图1反映的事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部法律文件的指导下进行的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一事件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与国家强盛关系的认识。
【答案】(1)变化:国家统筹推进,重视科技发展;多领域取得突破和成就;体系完善,水平领先。
(2)原因:党和政府的重视;科研队伍壮大;经费投入增加;教育水平提升;科学家的努力;综合国力的提高等。
(3)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国家为科技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析】
【分析】
【详解】
(1)据表中“中国科学院组建、制定实施《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科技研究和科技人才,统筹全局;据“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尖端科技成果”等可知我国在许多研究领域已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就;据“……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整体水平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可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发展体系,总体居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2)材料三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时期取得的成就?图一、二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3)以上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的成就,请你归纳这些成就呈现的特点?
【答案】(1)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
(1)天津作为沿海城市对外开放是在哪一年?那一年,全国共开放了多少个对外沿海开放城市?
(2)我国共设几个经济特区?其中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哪一个?
(3)填写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答案】(1)时间:1984年;个数:共14个。
(2)经济特区:五个。最大:海南岛经济特区。
(3)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摘编自包国俊《是真相还是谎言》
(1)根据材料一,分析概括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请你判断,抗美援朝战争是否妨碍了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
【答案】(1)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6.朝鲜半岛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遗留问题,也是东北亚问题的核心,是当今世界最敏感、最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不顾世界舆论的谴责,调兵遣将组成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率领下,在朝鲜半岛的仁川登陆,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朝边界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1950年10月1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朴宪永紧急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
4.下图是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重新分配土地。据此完成:
(1)农民为什么要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
(2)这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的一次生产关系的调整。这次调整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答案】(1)1950年,全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运动,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解析】
【详解】
(1)1984年,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
(2)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四个经济特区。后批准海南建省并设立经济特区,是最大的经济特区。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新格局。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后批准海南建省并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后又陆续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1990年中国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形成了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开放带;1992年以来,又决定对外开放一批沿江、沿边城市和进一步开放内陆所有的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等。这样,中国就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格局。
(3)依据所学可知,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4年9月28日,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重大历史任务后,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走向法制化和民主化。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尽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随后党和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读图说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的发展。注意掌握相关的内容。
2.
(1)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失误?
【答案】(1)大跃进
(2)急于求成(“左”倾错误或没有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都可)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夸张、不符合事实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事件是大跃进运动。 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了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摘自《共和国的足迹》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公有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居于主体地位,中国还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这种状况,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会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请回答:
(1)请你写出材料一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完成了哪一重大历史任务?材料二“这种状况”是怎样得到根本改变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标志了什么?
(2)据材料“我国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量为3547个”可归纳出国家重视、科学决策;根据“科学研究R&D人员数量为46.22万人”可归纳出科研队伍壮大;根据“2018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9677.9亿元”可归纳出经费投入增加、教育水平提升等。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关于科技发展与国家强盛关系,首先要承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国力走向强盛。另一方面,国家强盛需重视科技创新,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2)依据材料三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图片反映的是“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一五”计划的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政治、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政治上: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走向法制化和民主化;经济上:三大改造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摘编自周才方《试析朝鲜战争对新中国发展历程的影响》等
材料三 美国阻碍了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就开始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禁运,阻挠中国同世界各国交往,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更是加紧了它的这一罪恶活动。的确,有战争就有损耗,纵然如此,中国人民还是照样在前进,并未因抗美援朝战争而停止或减缓自己的步伐,战争中迸发出来的精神力量,对赢得战争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战争期间,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生政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生产也得到了发展。
(2)“一五”计划;意义: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政治上:法治化,民主化;经济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的“1954年9月28日,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重大历史任务后,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召开的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依据材料二的“公有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居于主体地位,中国还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这种状况,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会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三大改造,我国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
(2)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论证自己的观点即可:如抗美援朝战争妨碍了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二原因:抗美援朝战争使新中国为应付战争的需要支出大量资金和物资,影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使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计划延迟实施,同时也影响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不顾世界舆论的谴责,调兵遣将组成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率领下,在朝鲜半岛的仁川登陆,侵略朝鲜”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是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据材料“一直打到中朝边界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可知,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据材料“1950年10月1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朴宪永紧急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可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材料二 抗美援朝战争阻滞了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全部战争费用多达100亿美元。中国人流了很多血,损失了很多财产,虽然通过战争巩固了新政权,但客观的外国史学家都认为战争的消极影响要多得多。朝鲜战争打乱了新中国的发展计划,在国家最需要资金和物资进行经济恢复的时候却不得不应付战争的需要,这不能不影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使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计划延迟实施,同时也影响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试题
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17年我国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量为3547个;科学研究R&D人员数量为46.22万人。2018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96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连续3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速。研发经费与GDP的比值为219%,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
(2)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3)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解析】
【详解】
材料三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的产值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1)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发生了哪些变化
(2)据材料二,分析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上述变化(成就)的原因。
(2)图1反映的事件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这部法律文件的指导下进行的土地改革。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它规定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一事件后,农村的土地所有制形式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3)结合材料三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科技发展与国家强盛关系的认识。
【答案】(1)变化:国家统筹推进,重视科技发展;多领域取得突破和成就;体系完善,水平领先。
(2)原因:党和政府的重视;科研队伍壮大;经费投入增加;教育水平提升;科学家的努力;综合国力的提高等。
(3)科技创新是国家发展的动力;国家为科技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解析】
【分析】
【详解】
(1)据表中“中国科学院组建、制定实施《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可知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科技研究和科技人才,统筹全局;据“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两弹一星’,杂交水稻等尖端科技成果”等可知我国在许多研究领域已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就;据“……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整体水平已迈入世界先进行列”可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科技发展体系,总体居世界先进水平行列。
(2)材料三图片反映的是什么时期取得的成就?图一、二所反映历史事件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3)以上材料反映了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政治、经济建设的成就,请你归纳这些成就呈现的特点?
【答案】(1)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通过三大改造,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
(1)天津作为沿海城市对外开放是在哪一年?那一年,全国共开放了多少个对外沿海开放城市?
(2)我国共设几个经济特区?其中最大的经济特区是哪一个?
(3)填写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过程。
【答案】(1)时间:1984年;个数:共14个。
(2)经济特区:五个。最大:海南岛经济特区。
(3)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
——摘编自包国俊《是真相还是谎言》
(1)根据材料一,分析概括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三请你判断,抗美援朝战争是否妨碍了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
【答案】(1)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6.朝鲜半岛问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遗留问题,也是东北亚问题的核心,是当今世界最敏感、最复杂的国际问题之一。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不顾世界舆论的谴责,调兵遣将组成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率领下,在朝鲜半岛的仁川登陆,侵略朝鲜,一直打到中朝边界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1950年10月1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朴宪永紧急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
4.下图是农民正在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重新分配土地。据此完成:
(1)农民为什么要拔除地主立的地界碑?
(2)这幅图片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农村的一次生产关系的调整。这次调整使生产资料所有制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事件的历史意义。
【答案】(1)1950年,全国开始进行土地改革运动,没收了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
【解析】
【详解】
(1)1984年,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温州、福州、广州、湛江、北海14个沿海城市,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首批对外开放城市。
(2)1980年,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置四个经济特区。后批准海南建省并设立经济特区,是最大的经济特区。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新格局。1980年,我国在深圳、珠海、汕头、厦门设立经济特区,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后批准海南建省并设立经济特区;1984年进一步开放14个沿海城市;1985年后又陆续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和环渤海地区开辟为经济开放区,从而形成了沿海经济开放带;1990年中国政府决定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新区,形成了以浦东为龙头的长江开放带;1992年以来,又决定对外开放一批沿江、沿边城市和进一步开放内陆所有的省会、自治区首府城市等。这样,中国就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相结合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的格局。
(3)依据所学可知,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4年9月28日,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重大历史任务后,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走向法制化和民主化。
(2)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正式通过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尽管这条总路线的出发点是要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但由于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急于求成,随后党和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3.读图说史,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的发展。注意掌握相关的内容。
2.
(1)图片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失误?
【答案】(1)大跃进
(2)急于求成(“左”倾错误或没有遵循经济发展规律都可)
【解析】
【详解】
根据图片夸张、不符合事实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反映的事件是大跃进运动。 20世纪50年代,党和政府错误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标志是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共产”风,这就使得“左”的错误在全国各地严重泛滥开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我国的工农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国家和人民遇到了建国后未曾有过的经济困难。
——摘自《共和国的足迹》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公有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居于主体地位,中国还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这种状况,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会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三:
请回答:
(1)请你写出材料一一届人大一次会议完成了哪一重大历史任务?材料二“这种状况”是怎样得到根本改变的?“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的确立,标志了什么?
(2)据材料“我国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量为3547个”可归纳出国家重视、科学决策;根据“科学研究R&D人员数量为46.22万人”可归纳出科研队伍壮大;根据“2018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9677.9亿元”可归纳出经费投入增加、教育水平提升等。
(3)本题是开放型题目,只要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关于科技发展与国家强盛关系,首先要承认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发展推动国家经济发展,国力走向强盛。另一方面,国家强盛需重视科技创新,这样才能不断提高综合国力。
(2)依据材料三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三图片反映的是“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一五”计划的完成,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政治、经济建设取得辉煌成就。政治上: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国政治生活进一步走向法制化和民主化;经济上:三大改造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摘编自周才方《试析朝鲜战争对新中国发展历程的影响》等
材料三 美国阻碍了中国经济和社会进步。新中国成立后,美国就开始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禁运,阻挠中国同世界各国交往,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之中。抗美援朝战争开始后,更是加紧了它的这一罪恶活动。的确,有战争就有损耗,纵然如此,中国人民还是照样在前进,并未因抗美援朝战争而停止或减缓自己的步伐,战争中迸发出来的精神力量,对赢得战争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战争期间,全国人民的政治觉悟和生产积极性得到空前提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新生政权得到了进一步巩固,生产也得到了发展。
(2)“一五”计划;意义: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3)政治上:法治化,民主化;经济上: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解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的“1954年9月28日,一届人大一次会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重大历史任务后,胜利闭幕。这次会议是我国人民民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召开的一届人大一次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依据材料二的“公有制经济在全国范围内并不居于主体地位,中国还不能说是社会主义国家,而是新民主主义国家:这种状况,到一九五六年已经根本改变,会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三大改造,我国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确立。
(2)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论证自己的观点即可:如抗美援朝战争妨碍了中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二原因:抗美援朝战争使新中国为应付战争的需要支出大量资金和物资,影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使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计划延迟实施,同时也影响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1950年6月,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政府不顾世界舆论的谴责,调兵遣将组成以美军为首的所谓“联合国军”,在麦克阿瑟率领下,在朝鲜半岛的仁川登陆,侵略朝鲜”可知,抗美援朝战争的背景是朝鲜战争爆发,美国派兵侵略朝鲜;据材料“一直打到中朝边界鸭绿江边。美军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台湾,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可知,美国的侵略活动严重威胁了中国的安全;据材料“1950年10月1日,朝鲜党和政府领导人金日成、朴宪永紧急致函毛泽东主席,请求中国出兵援助朝鲜”可知,朝鲜政府请求中国政府派兵援助。
材料二 抗美援朝战争阻滞了中国社会进步和发展,中国在朝鲜战争中的全部战争费用多达100亿美元。中国人流了很多血,损失了很多财产,虽然通过战争巩固了新政权,但客观的外国史学家都认为战争的消极影响要多得多。朝鲜战争打乱了新中国的发展计划,在国家最需要资金和物资进行经济恢复的时候却不得不应付战争的需要,这不能不影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使开展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计划延迟实施,同时也影响了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材料试题
一、八年级下册全册材料辨析综合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2017年我国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数量为3547个;科学研究R&D人员数量为46.22万人。2018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96779亿元,比上年增长1.8%,连续3年保持了两位数增速。研发经费与GDP的比值为219%,比上年提高004个百分点,再创历史新高
(2)由地主土地所有制变为农民土地所有制。
(3)1952年底,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地主阶级也被消灭;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这使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解析】
【详解】
材料三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科学技术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重大科技成果达到六万多项,经推广应用后新增的产值累计达到1400多亿元。据不完全统计,到2001年,“863计划”累计创造新增产值560多亿元。
(1)据材料一,概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科技发展发生了哪些变化
(2)据材料二,分析我国科技发展取得上述变化(成就)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