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士禛扬州词事与清初词坛风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士禛扬州词事与清初词坛风会
张宏生
内容提要
王士禛在扬州展开的词学活动,继承了他在济南以《秋柳》相唱和的策略,求得前辈揄扬,成为词坛中心,评点时流,建立经典,体现了鲜明的群体意识和领袖意识。他的词学思想中,更多继承了明代尊崇《花间》、《草堂》的传统,而和朱彝尊有很大区别。但这种词学资源本身也有豪放的路数,因此对后来阳羡词派是一个启发。
关键词:秋柳红桥群体选政浙西阳羡
王士禛涉猎词学甚早,据其自述,十几岁即开始写词,但今存的最早作品,大致作于顺治十一、二年间。此后,他当然时有所作,不过无论如何,直到顺治十七年(1660)赴扬州任推官之后的五年间,才达到了创作的高峰。在扬州时,他“日了公事,夜接词人”,文学活动频繁。正是在这一时期,他的创作得到了词坛的承认,确立了在词坛的地位。而当他离开扬州之后,也就基本上不再从事词的探讨了。因此,要研究王士禛的词学,应该特别注意其在扬州的创作,而在扬州最有代表性的创作活动,就是群体活动。这些活动对于王士禛来说,既反映了他的群体意识,也反映了他的领袖意识。通过王士禛在扬州词坛上的群体活动,不仅可以见出当时词学发展的一些变化,而且也可以对清初词坛风会的某些变化得到更为明确的理解。
一、红桥唱和略说
王士禛来到扬州以后,虽然官职不高,但由于才华、风度、学养、门庭等方面的因素,俨然成为扬州词坛(当然也还有诗坛)的中心,许多唱和活动都是围绕着他而展开的。一个非常明显的事实是,从现存的唱和作品看,几乎所有的首倡都是王士禛,他本人确实是词学活动的中心人物。在这些活动中,最能体现他的群体意识的,是大名鼎鼎的红桥唱和。
红桥在平山堂的西侧,是扬州的一处名胜,自来吸引着文人墨客的游踪。王士禛曾有《红桥游记》,记载冶游之乐。其红桥词《浣溪沙》共三首,序云:“红桥同箨庵、茶村、伯玑、其年、秋崖赋。”其词第一首云:“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緑杨城郭是扬州。西望雷塘何处是,香魂零落使人愁。淡烟芳草旧迷楼。”第二首云:“白鸟朱荷引画桡。垂杨影里见红桥。欲寻往事已魂销。遥指平山山外路,断红无数水迢迢。新愁分付广陵潮。”第三首云:“绿树横塘第几家。曲栏杆外卓金车。渠侬独浣越溪纱。浦口雨来虹断续,桥边人醉月横斜。棹歌声里采菱花。”但这件在王士禛非常得意的一件事,在他自己的笔下,却有不尽相同的记载:
1、《红桥游记》:“壬寅季夏之望,与箨庵、茶村、伯玑诸子偶然漾舟,酒阑兴极,援笔成小词二章,诸子倚而和之。箨庵继成一章,予亦属和。”
2、《居易录》:“予尝与袁昭令、杜于皇诸名宿宴于红桥。予自为记,作词三首,所谓‘緑杨城郭是扬州’是也。昭令酒间作南曲,被之丝竹。又尝与林茂之、孙豹人、张祖望纲孙軰修禊红桥,予首倡冶春诗二十余首,一时名士皆属和。”1
3、《香祖笔记》:“昔袁荆州箨庵于令自金陵过予广陵,与诸名士泛舟红桥,予首赋三阕,所谓‘绿杨城郭是扬州’者。诸君皆和,袁独制套曲,时年八十矣。”2
或曰自己先成二章,诸公皆和,袁于令再成一章,王士禛继和之;或曰自己径成三章,诸公为之和。到底何者为是?诸和作在《全清词·顺康卷》中都有收录,仔细分析,我们认为,应该是王士禛的第一种记载属实,即王士禛先写出两首,引起诸子的属和。然后袁于令写了第三首,王士禛又和之。一则,曹、陈二人所和,都是王士禛的前两首;二则,袁于令一词确实是另作一韵。至于杜浚和作的第二首和朱克生的和作,则应该视为见王士禛和袁作之后的继和,也就是把王的3首视为一个整体来对待的。这也可以说明王士禛在这次唱和中的重要地位,即词人们都非常重视他的作品。
王士禛以红桥为中心的诗词唱和在当时和后世都有很大的影响。《词苑丛谈》卷九说:“红桥在平山堂法海寺之侧,王贻上司理扬州,日与诸名士游燕,间小有唱酬,江南北颇流传之,于是过广陵者皆问红桥矣。”而唱和诸作也几乎被当时所有的重要选本收录,如《倚声初集》、《瑶华集》和《今词苑》。
二、从秋柳到红桥
以群体性文事的发起人或组织者而言,作为扬州词事主要表现的红桥唱和并不是王士禛的首次亮相。六年前在济南大明湖的秋柳唱和,可以视为红桥唱和的一次预演,其中的心理动机,也有相似之处,因而值得加以比较。实际上,王士禛本人就经常把秋柳唱和和红桥唱和相提并论,如其《题苏台杨柳枝词后二首》之二:“雁齿红桥鸭嘴船,曲尘风起艳阳天。明湖忆得吟秋柳,惨緑当年最少年。(自注:予赋秋柳诗,时顺治丁酉,海内和者亦数百家)”3
王士禛幼有诗才,得名甚早,《秋柳》诸作乃是其确立诗坛地位的转折点。他的红桥唱和正是借鉴了秋柳唱和的方式,体现了一种创作预期。
秋柳唱和的参与者,据《渔洋山人自撰年谱》卷上惠栋注,“二东名士如东武丘海石(石常)、清源柳公窿(焘)、任城杨圣宜(通久)兄弟(圣喻通睿、圣企通俊、圣美通俶)、益都孙仲儒(宝侗)辈咸集。”4这里提到的丘石常、柳焘、杨通久、杨通睿、杨通俊、杨通俶、孙仲孺诸人,虽然也是一时才彦,但作为一个互相映衬的群体,还不能造成和者遍及大江南北的局面。这一局面的形成,实际上有赖于一些当时虽未参与,但旋与唱和,紧接着即产生重大效应的人。包括冒襄、徐夜、顾炎武、曹溶、许旭、王士禛兄士禄、陈维崧、朱彝尊、汪懋麟等。以下将他们的有关文献表之如次:
1(清)王士禛:《居易录》(清雍正刻本),卷4,页16。
2(清)王士禛:《香祖笔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卷12,页235。
3同上,卷8,页1012。
4孙言诚校点:《王士祯年谱》(北京:中华书局,1992),页13-14。
王士禛出生于1634年,上表所列和诗诸家,除汪懋麟外,年龄均长于他,更有4人比他年长20岁左右。从诸人政治态度来看,有始终坚持遗民立场,不与新朝合作者,如冒襄、顾炎武;有开始坚持气节,后来入仕为官者,如陈维崧、朱彝尊;也有一开始即趋向新朝者,如王士禄、汪懋麟。这三类人几乎包括了当时政治社会中的所有人等。从社会影响看,有的在唱和之前就已经享有盛名,有的正在声誉鹊起,有的则体现出了创作才华,有待于进一步发展。这样,不管我们把时间凝聚在《秋柳》出现的当时,还是把它放在一个不断被接受的过程中,由于这样一个群体的参与,王士禛的名声必然会得到社会的充分注意,从而确立他在诗坛的地位。借助群体展开活动,肯定比单枪匹马更容易得到社会的关注。王士禛显然从《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