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第10-12章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第10-12章一般均衡福利经济学

生产者D的等产量线是ⅠD、ⅡD、ⅢD,产量水平增加。

2、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和生产契约线 如图21
水平线表示要素L的数量L, 垂直线表示要素K的数 量D的K。原O点C。为第一个生产者C的原点,OD为第二个生产者
图中任一点a’反映了两种生产要素在两个生产者 之间的分配状况。 a’对于生产者C的生产消费量是
第十章 一般均衡论

均衡理论分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

1.局部均衡分析:只研究单个市场,
把某个市场从市场体系中单独拿出来研究,如某一市 场某商品的需求和供给仅仅是该商品本身价格的函数, 其他商品的价格假定为不变,结论是该市场的需求和 供给决定了该市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2.一般均衡分析:把所有的互相联系的市场看成
第二节 帕累托最优及其实现条件
一、帕累托最优状态
pp345
帕累托最优状态是指资源配置最有经济效率的状态。
对于某种资源配置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至少 一个人的状况变好的同时又不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
如果某种资源配置状态已经达到:任何改变使至少 一个人的状况变好的同时必须使其他人的状况变坏,叫 做帕累托最优状态,此时资源配置是最有效率的。

再把生产契约线上的e’点,等产量线ⅠC和
ⅢD的切点,最优产量分别是X2和Y2,转换到产品
图上的e’’(X2,Y2)是两种要素的最优产出量。
这样把生产契约线上的每一点都转换到产品图上 得到生产可能性曲线PP’。表示在既定要素下所能实 现的最大产量组合,又叫产品转换线。增加一种产品 的产量必须减少另一种产品的产量。
要素均衡价格实现了生产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三、完全竞争与生产和交换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微观经济学长期供给曲线(二)

微观经济学长期供给曲线(二)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假定市场需求增加使 D1曲线右移至D2 曲线的位置,且与SS1曲线相交,形成新 的价格P2 。在此价格水平,厂商在短期 内仍以SMC1曲线所代表的既定的生产 规模进行生产,产量为q1,并由此获得 利润。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成本递减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减行业:是这样一种行业,该行业 的产量增加所引起的生产要素需求的增加, 反而使生产要素价格下降。 原因:外部经济的作用。因为生产要素行 业产量的增加,使得行业内单个企业的生 产效率提高,从而使得所生产出来的生产 要素价格下降。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D2曲线和SS2曲线交点B所对应的新市场价格 为P3,厂商在LAC2最低点实现长期均衡,每 个厂商的利润都为零。 连接A和B这两个行业长期均衡点的线LS就是 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成本递增行业的长期供给曲线
成本递增行业长期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 表示:在长期,行业的产品价格和供给量同 方向变动。市场需求的变动不仅会引起行业 长期均衡价格的同方向变动,还同时引起行 业长期均衡产量的同方向变动。
价格
P2 P1 P3
价格
SMC1 SMC2 LAC1
E1
P2
LAC2
P1Biblioteka E2P3q1 q2
产出
S1
S2
A B SL
D1
D2
Q1 Q2 Q3
产出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微观经济学(垄断的含义及其原因)

微观经济学(垄断的含义及其原因)

微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第十一章垄断垄断形成的原因资源垄断特许权与利权和版权技术优势自然垄断微观经济学第十章完全竞争市场资源垄断控制某一行业中至关重要的资源或投入要素的垄断者能防止其他企业进入这一市场
第十一章 垄断
一、垄断的含义及其原因
微观经济学
第十一章 垄断
定义
完全垄断:简称垄断,它是这 样一种市场组织形式,一种产 品市场只有一个卖主。 对于垄断者所出售的产品,在 市场上不存在相近的替代品。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垄断形成的原因
资源垄断 特许权 专利权和版权 技术优势 自然垄断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资源垄断
控制某一行业中至关重要的资源或投入 要素的垄断者能防止其他企业进入这一 市场。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相传”,罗德斯 通过对生产世界上大多数钻石的矿山实 施控制,造成了戴比尔斯的垄断。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技术优势
始终保持超过潜在竞争者的技术优势的 公司能够成为垄断者。 如1970年代到1990年代的芯片制造商 英特尔在微处理器的设计和生产上都能 始终保持超过潜在竞争者的优势。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技术优势
技术优势一般是短期而非长期的进入壁 垒:随着时间推移,竞争者们将投入资 金以提高技术,并与技术领先者进行竞 争。 如英特尔的技术优势受到竞争对手美国 高级微电子器件公司AMD的威胁。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特许权
政府往往授予某个厂商垄断经营某种产 品的特许权。一些公用事业企业就是这 种类型的垄断企业。
微观经济学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专利权和版权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10章--外部性)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10章--外部性)

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笔记(第10章--外部性)曼昆《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分册)》(第6版)第10章外部性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外部性和市场无效率外部性(externality):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如果对旁观者的影响是不利的,就称为负外部性;如果这种影响是有利的,就称为正外部性。

在存在外部性时,市场均衡并不是有效的,均衡并没有实现整个社会总利益的最大化。

1.福利经济学:回顾图10-1表示铝市场的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的高度表示边际买者的支付意愿,也就是购买最后一单位铝对消费者的价值。

供给曲线的高度表示边际卖者的成本,也就是出售最后一单位铝对生产者的成本。

在没有政府干预时,铝的价格会自发调整,所示的市使铝的供求达到平衡。

如图10-1的Q市场场均衡时的生产量和消费量,在使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之和最大化的意义上说是有效率的。

图10-1 铝市场2.负的外部性假设铝工厂排放污染物,产生负的外部性,使得生产铝的社会成本大于铝的私人成本。

因此社会成本曲线在供给曲线之上。

一个仁慈的社会计划者会力图使该市场产生的总剩余——铝对消费者的价值减去生产铝的社会成本——最大化。

决定了社会的最适量(即Q最适),如果不考虑对除生产者之外的其他人的影响,则均衡数量为Q市场。

此时铝的均衡数量(即Q市场)大于社会的最适量(即Q最适)。

出现这种无效率是因为市场均衡仅仅反映了生产的私人成本。

在市场均衡时,边际消费者对铝的评价小于生产它的社会成本。

微观经济学(长期均衡)

微观经济学(长期均衡)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长期
LMC=LAC:生产是在长期平均 成本曲线的最低点即“最优效率” 的规模上进行。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短期
Q* 不只是长期利润最大化产量, 也是相应的最优规模上的短期利 润最大化产量,即最优的短期利 润最大化产量。 等同于长期分析,可得短期均衡 的条件为: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长期
在Q* 上,一方面,长期边际收益等于 长期边际成本,即LMR *=LMC,这是 长期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另一方面, 长期平均成本等于长期平均收益,即 LAR *=LAC,这是长期不赢不亏的条 件。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长期
由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长期边际 收益和长期平均收益均等于市场价 格P* ,可得: P* = LAR *=LAC = LMR *=LMC
另一方面长期平均成本等于长期平均收益即lar微观经济学第十章完全竞争市场长期由于在完全竞争条件下长期边际收益和长期平均收益均等于市场价lmc微观经济学第十章完全竞争市场长期lmclac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十、长期均衡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长期均衡
长期均衡可以从“长期”和“最优短 期”两个方面来理解。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SAC *
SMC *
LMC LAC
P*
LMR * =LAR *
Q*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长期 企业最终长期均衡由市场价格P*、长期边际成
本LM
价格P*决定了长期边际收益曲线LMR *和长期平
均收益曲线LAR *。 LMR *和LMC决定了长期利润最大化产量Q* 。

第10章 微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第10章 微观经济学 一般均衡与福利经济学

艾奇沃斯盒状图的基本假定: 艾奇沃斯盒状图的基本假定: 社会上只存在两个消费者[A,B]和两种 ①社会上只存在两个消费者 和两种 产品[X,Y]; 产品 ; 社会上只存在两个生产者[生产 生产X和 ②社会上只存在两个生产者 生产 和Y] 和两种生产要素[L,K]; 和两种生产要素 ; 资源(生产要素) ③资源(生产要素)的总量和产品与要素 的价格既定; 的价格既定; ④人们所追求的是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 化。
局部均衡[Partial Equilibrium] 局部均衡 ——单个市场的均衡。 单个市场的均衡。 单个市场的均衡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不考虑其他市场对单个市场的 影响。 影响。 一般均衡[General Equilibrium] 一般均衡 ——经济处于整体均衡状态,即此时所有的商品和要素 经济处于整体均衡状态, 经济处于整体均衡状态 市场都同时处于均衡。 市场都同时处于均衡。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考虑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作为一种分析方法,考虑各个市场之间的相互作用。
新福利经济学的福利命题
新福利经济学根据帕累托最优状态和效用序数论 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 提出了自己的福利命题: 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 ①个人是他本人的福利的最好判断者; 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 ②社会福利取决于组成社会的所有个人的福利; 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 ③如果至少有一个人的境况好起来,而没有一个 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 人的境况坏下去,那么整个社会的境况就算好了起来。
MRTSLK 或 MRTSKL
生产契约线 ——由两种产品的等产量曲线相切点的轨迹所组成的曲 由两种产品的等产量曲线相切点的轨迹所组成的曲 线。 在生产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 在生产契约线上的任意一点,表示生产处于均衡状 态。 若沿着契约线分配要素, 若沿着契约线分配要素,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以另 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为代价; 一种产品的产量减少为代价; 若离开契约线分配要素,总产量将减少。 若离开契约线分配要素,总产量将减少。

金圣才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第10章

金圣才西方经济学考研真题与典型题详解(微观)第10章

真题详解第10章 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10.1考点难点归纳10.1.1 提纲挈领10.1.2 内容提要一、一般均衡论 1.局部均衡和一般均衡的意义局部均衡是指在假设其他市场不变的情况下,某一特定产品或要素的市场均衡。

一般均衡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所有市场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

一般均衡分析从微观经济主体行为的角度出发,考察每一种产品和每一个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状态所需具备的条件和相应的均衡价格以及均衡供销量应有的量值。

2.一般均衡的实现过程瓦尔拉斯首创了一般均衡理论体系。

他认为经济社会是由相互联系的各个局部组成的体系,当消费者偏好、要素供给和生产函数为已知时,就能从数学上论证所有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可以同时达到均衡状态,即整个经济可以处于一般均衡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所有商品和要素的价格和数量都有确定的量值,均衡条件是消费者的效用极大化和生产者的利润极大化,所有市场的供需总量相等。

简单的瓦尔拉斯一般均衡模型由四个方程组来表示:商品需求方程组、要素需求方程组(要素供求相等方程)、厂商供给方程组(商品价格与生产成本相等方程)和要素供给方程组。

由于模型假设要素收入等于产品价值,故此四个方程组中必定有一个方程不是独立的。

第10章一般均衡论与福利经济学 社会福利函数与阿罗不可能性定理 市场社会主义理论基础:兰格模型通过令任一商品为货币商品并以此货币商品定义其他商品和要素的价格,便可使模型的未知数数目与相互独立的方程式数目相等,从而满足方程组即模型有解的必要条件。

关于一般均衡的实现,瓦尔拉斯采用的是“试错法”。

即在市场中存在一个自由拍卖人,其任务就是寻找并确定能与市场供求一致的均衡价格。

他寻找均衡价格的方法就是:首先它随意报出一组价格,经济当事人根据该价格申报自己的供给和需求,如果所有市场供求均达到一致,则将这个价格固定下来成为均衡价格;如果供求不一致,则拍卖人调整价格,报出另一组价格,即当某个市场的需求大于供给时就提高价格;反之则降低价格。

【微观经济学】第10章 寡头垄断市场

【微观经济学】第10章 寡头垄断市场
气设备 • 类型 • 纯粹寡头(pure oligopoly)与差别寡头
(differentiated oligopoly) • 勾结行为的(即合作的collusion)独立行动的(即
不合作的)
第二节 古诺(双头)模型
• 数量(产量)竞争(quantity competition):企 业之间的竞争在于选择不同的产出水平
• 每家公司能够意识到自己的产出决策会影响价格 • 另一个假定为厂商作为一个集团来行动和协调决策,
因此可以获得垄断利润
9
卡特尔模型
• 在这种情况下,卡特尔就像一个多工厂的垄断厂商来行动,选择 产量每个厂商的产量qi来最大化整个行业的利润
• = PQ – [C1(q1) + C2(q2) +…+ Cn(qn)]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公司1的产量是公司2的两倍,利润也是 公司2的两倍。公司1拥有先发优势。
13第五节 寡头厂商的供来自曲线• 寡头厂商的供给曲线是不存在的。
14
本章概要
• 寡头垄断市场的特征 • 古诺模型 • 斯威齐模型 • 卡特尔模型 • 斯塔克伯格模型
15
本章结束
16
本节内容结束
11
卡特尔模型
• 卡特尔主要存在三个问题 • 这些垄断决策是非法的 • 要求卡特尔的领导者知道市场的需求函数和每家公司的边际成本 • 卡特尔可能是不稳定的 • 每家公司都有动力去增加自己的产量
12
先发优势——斯塔克伯格模型
是一个公司在另一个公司之前设定产量的寡头垄断模型。
假定公司1首先设定产量,然后公司2再根据公司1的产量决定 产量。因此,在设定产量时公司1必须考虑公司2如何反应。
的结论可知这两家厂商的均衡产量是( )。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福利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第十章-福利经济学

第十章本章我们进行一般均衡分析,将所有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联系在一起,来分析所有商品价格相互影响,共同达到均衡的过程及其条件。

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说明竞争性均衡与经济效率的关系。

一般均衡论和一节一般均衡论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到目前为止,我们主要是在假定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孤立地研究一种产品或要素的市场价格,而不考虑这种价格与其它价格的关系。

•事实上,特别是有替代或互补作用的其他产品或要素的价格会影响我们讨论的产品或要素的供求。

同时,其他产品的价格的变化会影响到一个消费者的实际收入从而影响其对我们讨论的产品的需求。

•通常情况下,我们把只讨论一个产品或要素时的市场均衡叫做局部均衡。

•本章将讨论不同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供求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这些商品价格的决定,即一般均衡。

一般均衡状态就是所有市场同时出清、所有价格同时决定的一种状态。

个量变动的连锁反应一个例子:公共汽车需求汽油需求汽车工人需求钢铁需求原油需求•炼油工人需求•公共汽车制造∙摩托车制造∙工人收入•企业利润∙煤炭需求•钢材需求•↑↑↑↓↑轿车需求多个相关市场的相互影响多个产品市场互为替代品的产品市场(如牛肉与猪肉)D B2P A OQ A P BOQ BD A2S A2D A1S A1Q A1P A1E A1Q A3P A3E A3D B1S B1P B1Q B1E B1Q A2P A2E A2P B2Q B2E B2多个产品市场互为补充品的产品市场(如汽车与汽油)D B2P A OQ A P BOQ BD A2S A2D A1S A1Q A1P A1E A1Q A3P A3E A3D B1S B1P B1Q B1E B1Q A2P A2E A2P B2Q B2E B2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w OL POQS L2D L1S L1L 1w 1E L1D B1S 1P B1Q B1E 1L 2w 2E L2P B2Q B2E 2S 2劳动市场粮食市场•只有当存在一组价格,使不同商品在不同的市场供求都均衡,即达到所有市场同时出清、所有价格同时决定的一种状态,就是一般均衡。

微观经济学(市场结构的分类)

微观经济学(市场结构的分类)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一、市场结构的分类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市场结构的类型
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垄断市场 垄断竞争市场 寡头垄断市场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划分市场结构的依据
厂商数量 产品替代程度 控制价格的能力 进入行业的难易程度
微观经济学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企业数量 进入自由 产品类型
例子
完全竞争 很多
自由
同类商品 小麦、黄金
微观经济学
完全垄断 一个
禁止
一种产品 城市供水、供气
垄断竞争 许多
比较容易 差异化商品 钢笔、书籍、服装
寡头 少数很难源自标准化的或 汽车、电信、飞机 差异化商品 制造
第十章 完全竞争市场
无论什么形式的市场组织,厂商决策有 共性
产品的利润最大化产量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 如果产品的价格低于平均变动成本(短期)或平 均成本(长期),厂商应该停止生产或经营

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 不确定性下的交换)

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课后习题详解(第10章  不确定性下的交换)

蒋殿春《高级微观经济学》 第10章 不确定性下的交换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假设个体1的效用函数是()()1log u y y c =+,个体2的效用函数是()22u y y ay =-,这里c 和a 都是正的常数。

有人说个体1购买保险会比个体2更积极,判断这种说法是否正确,并陈述理由。

解:在状态空间中某一点()12,y y ,个体购买保险的意愿取决于该点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若约定状态2为灾害发生的自然状态()12y y >,灾害发生的概率为p ,则无差异曲线斜率为:()()121u y p p u y '--' 在条件12y y >下,()()1121211u y y c u y y c '+=<'+ ()()21122221121u y ay u y ay '-=>'-这表明,在面临相同的灾害环境时(相同的灾害概率p ),个体1的无差异曲线较为平坦,这意味着他愿意以更多的状态1财富来换取一单位状态2财富(或说他比个体2更看重状态2下的消费)。

所以,在其他条件相同时,个体1购买保险更为积极是正确的。

2.假设某人是风险厌恶的,有2万元的初始财富;假设某种事故发生的概率是50%,在事故发生的情况下这个人的财富会损失一半。

(1)如果由一个保险公司向该个体提供事故保险,公平保费率应该是多少?用图解释, 在公平保费率下,这个人会购买完全保险。

(2)如果有A 和B 两个保险公司同时以公平保费率提供保险服务,但A 公司要求客户只能购买完全保险,而B 公司不允许客户的投保财产超过他所有财产的一半。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0章--寡头和垄断竞争)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10章--寡头和垄断竞争)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第10章寡头和垄断竞争课后习题详解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1.集中:集中率,HHI(concentration:concentration ratios,HHI)答:市场力量表示单个企业或少数企业控制某一产业的价格和生产决策的程度。

市场力量最常用的衡量指标是一个产业的集中率。

其中,四企业集中率是指四家最大的厂商在某个产业的总产量(或发货量)中所占的百分比;同样,八企业集中率就是前八大厂商在某个产业总产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在完全垄断的情况下,四家或八家企业的集中率都是100%,因为一家企业就生产了所有的产品,而对于完全竞争来说,这两种集中率都接近于零,因为即使是最大企业也只是行业中全部产出的一小部分。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传统的集中率没有能够充分地衡量市场力量。

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HHI)是一种更好的衡量那些占统治地位的企业在行业中的角色的方法。

该指数是将一个市场中所有参与者所占的市场份额的比率的平方进行加总而获得的。

完全竞争的HHI接近零,而完全垄断的HHI则是10000。

2.市场力量(market power)答:市场力量表示单个企业或少数企业控制某一产业的价格和生产决策的程度。

市场力量最常用的衡量指标是一个产业的集中率。

其中,四企业集中率是指四家最大的厂商在某个产业的总产量(或发货量)中所占的百分比;同样,八企业集中率就是前八大厂商在某个产业总产量中所占的百分比。

3.策略互动(strategic interaction)答:策略博弈的本质在于参与者的决策相互依存。

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答案整理-第十章

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答案整理-第十章

考试真题与典型题1 概念题1。

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与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中山大学2005试;南开大学2005试;东北财大2006试)2.柠檬问题(lemon’s problem)(中山大学2004试)3。

私人成本(Private Cost)与社会成本(Social Cost)(北大1997试)4.信息的不对称性(人行2002试)5.外部性(externality)(北师大2004试;北航2004试;东南大学2003试;南开大学2005试;四川大学2006试)6。

公共物品(南开大学2005试;北京化工大学2006试;东北财大2006试;上海交大2006试;厦门大学2006试)7。

代理成本8.市场失灵(北京工业大学2005试;深圳大学2005试)9。

隐藏行动(上海理工大学2006试)10。

市场协调失灵论(market coordination failures theory)11.委托人(principal)12.公共产品论(theory of public goods)13。

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14.寻租(rent seeking)15。

科斯定理(北师大2006试;人大2006试;北理2006试;南开大学2006试)2 简答题1.公共物品的特性。

(中南财大2004试)2.什么是信息不对称,请举例说明为什么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失灵?(南开大学2004试)3. 全世界每天消费大量的鸡,但没有人担心鸡会灭绝,相反没有多少人吃鲸肉,人们却时时刻刻担心鲸会灭绝,为什么同样一个市场系统可以保证产出足够的鸡,却偏偏威胁到鲸的生存呢?(中山大学2006试)4.试以举例的方式,借助几何图形简要分析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之正外部性--攀比效应(bandwagon effect).(中山大学2004试)5。

为什么要反垄断?对垄断的公共政策主要有哪些?(北师大2005试)6.举一个柠檬市场的例子,并说明买方和卖方的不对称信息如何会导致市场失灵。

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答案整理-第十章

微观经济学各校考研试题及答案整理-第十章

考试真题与典型题1 概念题1.逆向选择(adverse selection)与道德风险(moral hazard)(中山大学2005试;南开大学2005试;东北财大2006试)2.柠檬问题(lemon’s problem)(中山大学2004试)3.私人成本(Private Cost)与社会成本(Social Cost)(北大1997试)4.信息的不对称性(人行2002试)5.外部性(externality)(北师大2004试;北航2004试;东南大学2003试;南开大学2005试;四川大学2006试)6.公共物品(南开大学2005试;北京化工大学2006试;东北财大2006试;上海交大2006试;厦门大学2006试)7.代理成本8.市场失灵(北京工业大学2005试;深圳大学2005试)9.隐藏行动(上海理工大学2006试)10.市场协调失灵论(market coordination failures theory)11.委托人(principal)12.公共产品论(theory of public goods)13.公共选择(public choice)14.寻租(rent seeking)15.科斯定理(北师大2006试;人大2006试;北理2006试;南开大学2006试)2 简答题1.公共物品的特性。

(中南财大2004试)2.什么是信息不对称,请举例说明为什么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失灵?(南开大学2004试)3. 全世界每天消费大量的鸡,但没有人担心鸡会灭绝,相反没有多少人吃鲸肉,人们却时时刻刻担心鲸会灭绝,为什么同样一个市场系统可以保证产出足够的鸡,却偏偏威胁到鲸的生存呢?(中山大学2006试)4.试以举例的方式,借助几何图形简要分析网络外部性(network externality)之正外部性——攀比效应(bandwagon effect)。

(中山大学2004试)5.为什么要反垄断?对垄断的公共政策主要有哪些?(北师大2005试)6.举一个柠檬市场的例子,并说明买方和卖方的不对称信息如何会导致市场失灵。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笔记(第10章 完全垄断理论)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笔记(第10章  完全垄断理论)

张元鹏《微观经济学》(中级教程)第三篇不完全竞争环境下的微观经济运行第十章完全垄断理论10.1 复习笔记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极其原因1.形成完全垄断的条件完全垄断是与完全竞争相对应的另一个极端的市场组织形式。

具体来说,满足以下假设条件的市场便是完全垄断市场。

(1)市场仅包含某一商品的唯一生产者,这种商品不存在完全替代品;(2)其他任何厂商进入该市场都极为困难或不可能;(3)所有的购买者和商品的生产者对该商品拥有完全的信息。

在完全垄断市场中,垄断厂商控制了整个行业的生产和市场的销售,垄断厂商是市场价格的决定者。

垄断条件下的厂商所面临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在企业决策中消费者的需求行为约束着垄断厂商对价格和产量的选择。

2.形成完全垄断的原因(1)某个厂商控制了某行业中生产某种商品的全部资源或基本资源的供给。

(2)国家法律上的规定。

(3)自然垄断和规模经济。

例如,铁路,城市的供水供电系统等都有自然垄断的特性。

(4)有些厂商为了避免彼此之间的竞争,而相互勾结(collusion)共同决定价格及产量。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即是一个典型例子。

二、完全垄断厂商面临的需求曲线与收益曲线由于完全垄断市场内只有垄断厂商一家,所以,市场的需求曲线即为对该家厂商的需求曲线,它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1.线性需求曲线及其收益曲线若需求曲线为一直线时,则其方程式可写为:P a bq=-。

总收益可写为:2TR P q aq bq=⋅=-。

故相应的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分别为:TRAR a bqq==-;d2dTRMR a bqq==-。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