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史纲要答题汇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清末“新政”失败原因及启示

1、总结清末新政失败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两点,即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主观因素指新政发起者策划者的因素,客观因素指非主观因素。两者之间有存在着联系。从主观来看,慈禧本人是赞成改革的。维新变法时,光绪皇帝的许多的变法措施都是得到她首肯的,她自己也说过变法图强是她的夙愿。但这并没改变她顽固派的本质。如:她对宪政持消极态度,规定的立宪期达九年之久,分明是在故意拖延时间;她所颁布的《钦定宪法大纲》由于过分强调君权而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宪法纯粹是维护专制的工具。作为新政中枢的督办政务处是由奕忻、李鸿章、张之洞、铁良等洋务派官僚组成,给人一种感觉:清末新政实质上是洋务运动的继续,君主立宪并不是新政的选项。这些说明了,清末新政的初衷应该是建立一个类似于俄国君主专制政体下的相对富强的国家,只是后来迫于形势才采取了实行宪政的姿态。直接导致宪政失败的是皇族内阁,因为它充分暴露了清政府以宪政之名行专制之实的阴谋。失败是要付出代价的:统治集团内部因满汉矛盾和中央与地方的矛盾而分崩离析。另一方面,新政的失败还在于清廷在文教领域的政策失误,放松了对人民的思想的控制。如:清政府曾糊涂的允许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这无疑于自己挖自己的墙角,结果先进思想从思想上瓦解了清政府的统治,为后来辛亥革命埋下了伏笔。另一方面,清政府发展经济的政策也是残缺不全的。当时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发展受到两方面的压迫。首先,列强凭借技术优势关税和在华投资设厂的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不断挤压民族资本的生存空间。然而作为洋人的朝廷的清政府是不可能废除列强在华特权的,反而大肆出卖中国利权;另一方面,封建主义是是阻碍民族资本发展的另一障碍,在封建土地制度下,广大农民被束缚在土地上,极端贫困,既不能为民族资本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也不能提供大量的自由劳动力。封建土地制度是清政府赖以统治的经济基础,清政府是不可能废除封建土地制度的,否则就是自杀。由此看来,清廷一方面要发展资本主义,另一方面又不远扫除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对民族资本的压迫,其经济改革从根本上是失败的。从客观上来看,清政府的经济改革在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也制造出了大量的反对力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队伍的壮大,带来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代表清政府的死敌——革命党实力的壮大;另一方面,清政府的各项改革措施都是需要钱的,财政困乏的清政府就将这笔花销加到了广大人民的身上,结果加剧了清政府与人民大众的矛盾,统治危机加剧。终于,1911年的辛亥革命宣告了清朝统治的结束,清末新政也就告终。

2、清末新政虽然失败了,但对今天的改革却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首先,改革必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顺应历史潮流;再者,人民才是改革的主体,改革必须调动人参与的积极性,改革发展的成果也应由全体人民共享。只有这样,改革才会得到人民的拥护,并最终走向成功。

二、新旧三民主义比较

新旧三民主义的相同点:新旧三民主义都是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纲领,都把民族、民权、民生紧密结合,都以民权主义为核心,都以建立真正的资产阶级共和国和挽救民族危亡为目标。其中民族主义都主张反对民族压迫,民权主义都要求人民享有自由平等的权利,民生主义都主张平均地权。新旧三民主义的不同点:第一,民族主义:旧三民主义只反对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满清政府和满洲贵族统治,没有明确提出反对造成民族危机的主要敌人——帝国主义。新三民主义增加了对外反帝、对内主张民族平等的内容,尤其是鲜明地提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口号,具有积极而明显的进步性和革命性,对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来说,实在难能

可贵,说明此时孙中山已能认清国内反动势力和帝国主义的本质及其关系以及对中国革命的危害。第二,民权主义:旧三民主义是以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标,对民权所有者的强调比较笼统,未提出民众的个人权利,实际主要是指民权为资产阶级所有。新三民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明确强调民权的普遍性,同时主张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实行专政,把建立资产阶级专政的纲领发展为反帝反封建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纲领。第三,民生主义:旧民生主义只是笼统地提出平均地权的主张,尽管表达了孙中山对农民的同情,但没有提出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因而无法取得农民对革命的支持。新三民主义增加了节制资本的内容,使私人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同时进一步明确提出“耕者有其田”,注意到了下层农民和工人的生活状况,使民生主义与扶助农工紧密结合,反封建的革命性进一步加强,所以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广泛拥护。总的来看,新三民主义是旧三民主义在20世纪20年代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与发展,具有鲜明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性,体现了共产主义运动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政治纲领,成为国共两党和各革命阶级的统一战线的政治基础,成为指导新时期国民革命的思想理论体系。

三、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三种建国方案,两个中国之命运?为什么中国共产党的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

1、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前,中国存在着三种主要的政治力量: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后官僚资产阶级)。他们是反动势力、民主革命的对象。其政治代表现时北洋政府,以后主要是国民党统治集团。二是民族资产阶级。他们是中间势力,民主革命的力量之一。其政治代表是民主党派的某些领导人物和若干无党派民主人士。三是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和城市小资产阶级。他们是进步势力,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其政治代表是中国共产党。

2、三种政治力量分别提出了三种不同的建国方案:第一是地主阶级和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主张继续实行地主阶级、买办的大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统治,使中国继续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道路。第二是民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的建国方案。他们是要建立一个名副其实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以便是资本主义得到自由和充分的发展,使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第三是工人阶级和其他进步势力的方案。他们主张在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领导下,首先进行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新式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即新民主主义革命,以便建立一个工人阶级领导的人民共和国,即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并经过这个人民共和国,逐步达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上述建国方案摆在中国人民的面前,由他们在自己的政治实践中做出选择,但是,从根本上说,由于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并不具备现实性,可供中国人民选择的方案主要是两个:或者是继续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或者是创建新民主主义的新中国。

3中国共产党的建国方案最终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选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之所以行不通,是由于当时中国所处的时代条件和国内阶级关系的状况所决定的。第一,资产阶级的共和国,外国有过的,中国不能有,因为中国是受帝国主义压迫的国家,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他们不能容忍的。第二,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过于软弱。他没有勇气和能力去领导人民进行彻底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从而为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扫清障碍。总之,地主阶级与买办性的大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违背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遭到了广大人民的唾弃,他们的反动统治也在根本上被推翻了。民族资产阶级的方案由于脱离中国实际,也没有得到中国广大群众的拥护,连提出这种方案的多数人最终也承认这个方案是行不通的。只有中国共产党提出的关于建立人民共和国的方案,逐步的获得了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乃至民族资产阶级一起政治代表的拥护,由此成了中国最广大群众的共同选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