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摩椅产品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次
前言页次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 (4)
3术语和定义 (5)
4产品分类 (8)
5技术要求 (9)
6按摩椅产品测试方法 (11)
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27)
附录A(规范性附录)按摩椅产品分级标准 (28)
附录B(资料性附录)测试用沙袋 (31)
附录C(规范性附录)按摩机(机芯)测试标准 (33)
附录D(规范性附录)跌落测试规程 (37)
附录E(资料性附录)检验规则 (39)
前言
本标准是企业为指导设计开发和生产制造而制定的企业内部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C、附录D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E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A按摩椅产品分级标准是对产品某些单项性能的评定,不作综合判定。
以作为按摩椅产品设计开发使用,便于针对消费者的具体群体和对象确定技术指标。
本标准规定了各类型按摩椅在结构和性能方面的可靠性、耐久性的标准测试方法。
本标准对产品的电器可靠性、安全性的测试方法未作规定,需参见电器安全要求的相关标准。
因按摩椅产品种类繁多,因此本标准不针对每种产品规定测试方法。
在使用本标准时,产品具有和本标准测试方法相对应的结构,则采用本标准的测试方法进行测试,无该种结构,则不进行测试。
用本标准的测试方法,无法正确测试的最新结构或特殊结构,则应另行制定对应的标准测试方法。
本标准起草单位:蒙发利研发中心
本标准由研发中心负责解释。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电动按摩椅(以下简称按摩椅)产品的术语和定义、产品分类、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本标准适用于安装了以电机驱动的机械结构按摩机和以气泵驱动的气袋,以及震动电机等器具,对人体的颈、肩、背、腰、臀、足部进行按摩的按摩椅。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GB/T2423.17-2000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Ka:盐雾试验方法(egcIEC60068-2-11:1981)
GB/T1019家用电器包装通则
ANSI/BIFMAX5.1-1993(办公家具美国国家标准—普通用途办公椅的测试方法)的第9项座面强度测试方法—动态。
第14项扶手垂直承受重压能力的测试方法---静态。
3术语和定义
3.1电动按摩椅
利用电机和气泵驱动,依靠机械和气袋作用对人体的某些部位进行按摩的器具。
3.2靠背
按摩椅支承人体颈、肩、背、腰部位的部件。
3.3倒背
靠背向后由高位向低位倾倒的运动。
3.4升背
靠背由低位向高位升起的运动。
3.5最大倒背角度
靠背倒背至最低位时,靠背前面(支承人体的面)与水平地面所形成的夹角。
3.6最大升背角度
靠背升背至最高位时,靠背前面(支承人体的面)与水平地面所形成的夹角。
3.7电动推杆
利用电机,依靠机械结构,驱动推杆(套筒)作直线运动,利用行程开关控制推杆作往返运动的器具。
3.8气弹簧
把高压气体充入密封的气缸中,活塞两端单位面积上的压力相等,利用活塞两端受压面积差,使活塞向有活塞杆的一侧运动,用活塞杆上开关阀门控制运动和停止的器具。
3.9电动倒背
利用电动推杆控制倒背和升背。
3.10气动倒背
利用气弹簧控制倒背和升背。
3.11可拆卸靠背
为方便运输,装配好的靠背可单独包装,用户自己装配靠背的结构。
3.12可前倾靠背
为方便运输,减小整机体积,靠背可向前翻转倾倒的结构。
3.13靠背翻转锁紧装置
可拆卸靠背和可前倾靠背是为了简化用户装配,而设置的可翻转且能把靠背锁紧的部件。
3.14靠背架(上下行走框架)
使按摩机沿升降导轨上下运动,并支承人体上身重量的部件。
3.15螺杆式升降装置
利用螺杆和螺母的相对运动来实现按摩机的升降。
3.16齿条式升降装置
利用齿轮齿条的相对运动来实现按摩机的升降。
3.17链条式升降装置
利用链轮和链条的相对运动来实现按摩机的升降。
3.18导向轮
按摩机升降时,起导向作用的滚轮。
3.19按摩机(机芯)
安装在靠背中,对人体颈、肩、背、腰、臀部进行各种按摩动作的器具。
3.20按摩轮(按摩球、按摩头、揉捏头)
按摩机中对人体做各种按摩动作的轮子。
3.21按摩
用不同的指法和手法对人体某部位所作的揉捏、叩击(敲击)推拿、滚压或指压等各种动作统称为按摩。
3.22揉捏
按摩轮模拟人工揉捏手法,对人体进行的一种按摩动作。
3.23叩击
用按摩轮的机械运动模拟人工的叩击手法,对人体进行按摩。
3.24揉叩同步
用按摩轮的机械运动同时模拟人工的揉捏手法和叩击手法。
3.25滚压
用按摩轮对背部进行上下滚动和压迫的机械运动。
3.26推拿
使按摩轮滚压的同时,并作揉捏的机械运动。
3.27指压
按摩轮对人体的慢速有节奏的压迫。
3.28振动电机
利用电机输出轴上安装偏心块,使高速运转的电机产生震动对人体进行按摩。
3.29加热元件
在按摩椅的某些部位安装电热元器件,通电时使其产生温热。
以取得温灸的效果。
3.30最大升降行程
按摩机处于最上端和移至最下端之间的距离。
3.31最大按摩范围
按摩轮所能达到的最大按摩范围。
如有上下按摩轮时,即是上按摩轮在最上端,而下按摩轮在下端时,两按摩轮轴心间的距离。
3.32最小按摩宽度
两按摩轮内侧端面间最小距离。
3.33最大按摩宽度
两按摩轮内侧端面间最大距离。
3.34揉捏速度
按摩轮每分钟揉捏的次数。
(按摩轮由最宽到最窄为1次)
3.35揉捏强度
揉捏的速度快,为揉捏的强度强;揉捏的速度慢,为揉捏的强度弱。
3.36叩击速度
按摩轮每分钟叩击的次数。
(单边按摩轮的叩击的次数)
3.37叩击强度
叩击的速度快,为扣击强度强;叩击的速度慢,则为扣击强度弱。
3.38叩击宽度
叩击时两按摩轮内侧端面间的宽度。
3.39升降速度
按摩机每秒钟上升或下降的速度。
3.40按摩机浮动装置
按摩机可沿人体背部曲线自行前后浮动的机械装置。
3.41二维机芯
按摩轮可沿左右(横坐标x),上下(垂直坐标y)方向运动的按摩机。
3.42三维机芯
按摩轮可沿左右(横坐标x),上下(垂直坐标y)前后(纵坐标z)方向运动的按摩机。
3.43座面
座垫的上表面
3.44座架
支承座垫的框架结构
3.45座面斜角
座面与水平地面的夹角
3.46座面高度
座面最高处与水平地面的距离。
3.47回转座架
座架可左右回转一定的角度的结构
3.48座面最大回转角度
座面从左(右)向右(左)回转的最大角度
3.49底架
回转座架的支承框架。
3.50小腿框架
与座架前端联接,支承小腿的框架
3.51电动抬腿
利用电动推杆,把腿架抬起和落下。
3.52气动抬腿
利用气弹簧,把腿架抬起和落下。
3.53倒背抬腿联动
利用一个电动推杆或气弹簧同时控制倒背和抬腿,或升背和腿架落下。
3.54单节小腿框架
与座架前端联接,只有一节支承小腿的框架。
3.55两节小腿框架
与座架前端联接,有两节支承小腿和脚的框架。
3.56腿架翻转机构
支承小腿的腿架,可以翻转180º
3.57腿架锁紧机构
支承小腿的腿架,翻转到所需角度后,可牢靠将其锁住。
3.58腿架伸缩结构
支承小腿的腿架,按身长需要可前后调节。
3.59气泵
产出压缩空气的电磁泵或柱塞泵等,向气路系统供给压缩空气。
3.60进排气电磁阀
控制气路进排气的气动元件。
3.61气袋(气囊)
利用充气膨胀压迫人体的某些部位,进行气压按摩的特制袋子。
3.62气弹簧控制手柄
能开关气弹簧的控制阀门,使气弹簧运动和停止的拉手。
3.63左扶手
当人坐到按摩椅的座面上,左侧支承手臂的扶手。
(有些型号的左扶手与侧板是一体的)3.64右扶手
当人坐到按摩椅的座面上,右侧支承手臂的扶手。
(有些型号的右扶手与侧板是一体的)
3.65左侧板
左扶手下边的装饰部件(有些型号的左侧板和左扶手是一体的)
3.66右侧板
右扶手下边的装饰部件(有些型号的右侧板和右扶手是一体的)
3.67脚轮
为了移动方便,安装于按摩椅后下方的滚轮。
3.68山字形小腿上盖
安装于腿架上方,支承两条小腿,把两条小腿放入2个凹槽中(两节小腿框架时,可同时放入两条小腿和两支脚)进行按摩的部件。
3.69外套
由真皮、人造革或化纤布料等缝制成的外观装饰品。
3.70披风
装于靠背的缝制背垫。
3.71枕垫
装于靠背上端,起枕头作用的缝制垫。
3.72程序控制器
能按照预定顺序,转换控制电路,使按摩椅自动(或手动)完成按摩动作各程序的控制部件。
3.73控制面板
程序控制器上粘贴的指示铭板。
3.74噪声
机械传动,电动元器件和气动元件在工作时,所发出的声音在此统称为噪声。
3.75小车框架(按摩机固定架)
固定按摩机的框架,可沿靠背架的导轨上下运行。
4产品分类
4.1产品分类代号
a、本公司产品代号
本公司研发设计的产品以Ec、En、Ep表示。
b、挂牌生产的产品代号
按经销公司的要求研发设计的产品,或本公司产品应经销公司要求帖经销公司商标、图案、标志的,其型号、图案等均由经销公司指定。
c、型号区分代号
由一组数字组成,对各机型进行区分,各数字无任何含义,只表示该机型。
d、派生产品代号
对原机型的某些结构,功能进行了变更而形成的新机型。
为了区别于原机型,在原机型的型号区分代号后加A、B、C----表示。
e、产品等级代号
本标准对产品按性能和使用耐久寿命分为四个等级。
在型号区分代号或派生产品代号后加一横线,在横线后加A、B、C----进行表示。
但是否加产品等级代号,可根据具体要求确定。
4.2型号
按摩椅的型号及其含义如下:
注:下面的产品代号,均是公司产品代号
EC:出口产品代号
EN:内销产品代号
EP:EASEPAL的缩写(产品代号)
5技术要求
5.1安全性
按摩椅的安全要求应符合GB4706.1-1998
5.2使用环境条件
a、周围环境温度为5ºC~40ºC
b、空气的相对湿度在85%以下(温度为25ºC时)
5.3使用电源、试运转
按摩椅使用的电源为单相交流电源,额定电压为V220±10%,额定频率为50HZ(出口产品要对应各国的具体要求)
按照按摩椅产品使用说明书的要求操作,按摩椅应能起动运转,并能完成产品使用说明书所述各项功能。
5.4最大倒背角度
最大倒背角度为160º~165º(15º~20º)
5.5最大升背角度
最大升背角度为110º~115º(65º~70º)
5.6电动倒背和升背的速度(按摩机处于靠背的最上端)
全程倒背和升背的时间为15~20秒。
5.7气动倒背和升背的速度(按摩机处于靠背的最上端)
全程倒背和升背的时间为3~5秒。
5.8按摩机升降速度
按摩机上下运动时的速度14~16mm/秒(840~960mm/分)
5.9揉捏速度
按摩轮揉捏时的速度28~33次/分
5.10叩击速度
按摩轮叩击时的速度,最快500±50次/分,最慢250±50次/分
5.11指压速度
按摩轮指压速度30±5次/分(单边按摩轮每分钟对人体的压迫次数)
5.12最小按摩宽度
最小按摩宽度45~50mm。
(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5.13最大按摩宽度
最大按摩宽度130~135mm。
(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5.14最大按摩范围
最大按摩范围大于580mm以上。
(从颈部到臀部)
5.15座面斜角
座面斜角在10º~12º
5.16座面高度
座面高度应为460~480mm。
(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5.17座面最大回转角度
最大回转角度120º(有特殊要求的除外)
5.18定时和定时误差
按摩程序控制时间(从开机到自动关机的时间)要符合使用说明书标定的时间,其误差不大于±1min。
一般定时为15min。
5.19一般结构
a、按摩椅中的紧固件应符合有关的国家标准的规定。
b、按摩椅内外结构均不得有尖角、锐边,不应有划破衣物和手指的缺陷。
c、按摩椅外部结构中,相对运动件之间不应有可插入手指大的间隙,以防夹伤手指,必要时要采
用防护措施。
5.20外套、披风、枕垫
a、外表面无划伤,缝线无开脱,无油渍污染。
无明显色差。
b、缝线平直,歪斜不大于1mm。
外部残留线头长度不大于0.5mm,内部残留线头长度不大于5mm。
c、各转角处无严重皱折(有皱折要求的除外)
5.21钢铁制件
按摩椅中的钢铁制件(不锈钢除外),表面应进行防锈处理,如采用电镀,涂塑,涂漆或其它有效的防锈蚀处理。
5.22电镀件
按摩椅电镀件表面应光滑细密,色泽均匀,不得有剥落、露底,针孔、鼓泡明显的花斑,划伤和漏镀等缺陷。
镀层厚度为0.007~0.01mm。
5.23涂漆件或涂塑件
按摩椅涂漆件或涂塑件的涂饰层,应附着力强,结合牢固,不应有明显的气泡、流痕、漏涂、皱纹和裂痕等缺陷。
涂漆的涂饰层厚度≤0.05mm, 涂塑的涂饰层厚度≤0.1mm。
5.24塑料件
按摩椅塑料件表面色泽均匀,耐老化,不得有凹陷、气泡、缩孔等缺陷,要求外表面有饰纹的件,饰纹要清晰、均匀。
要求外表面涂漆的件,外表面要光滑平整。
5.25用电量
按摩椅各种型号的用电量,都要符合各种型号按摩椅使用说明书中标定的用电量。
5.26按摩椅产品分级技术要求
按摩椅产品共分四个等级,即A级、B级、C级和D级,各等级的技术要求参见附录A按摩椅产品分级标准。
5.27噪声
各等级的按摩椅对按摩机噪声的要求参见附录A按摩椅产品分级标准。
气泵和进排气电磁阀的噪声不大于60dB/0.3m。
6按摩椅产品的测试方法
6.1测试条件
a、除对测试环境条件另作具体规定的测试外,型式试验应在环境温度为(20±5)ºC,其相对湿度
为60~70%,无外界气流。
无强烈阳光照射和其他热辐射作用的室内进行。
b、实验电源为单相交流正弦波,电压及频率波动范围不得超过额定值的±1%。
c、被测试按摩椅应在使用说明书规定的使用状态下进行试验。
6.2测试用的仪器仪表
a、用于型式试验的电工测量仪表,除已具体规定的仪表外,其精度应不低于0.5级,出厂测试应不
低于1.0级。
b、测量温度用的温度计,其精度应在0.5ºC。
c、测量时间用的仪表,其精度应在 0.5%以内。
d、测量质量的衡器以千克(kg)计。
e、压力计以帕(Pa)计,精确至0.02兆帕(MPa)。
f、测量转数的转数表,其精度误差≤2%
g、测量次数用的计数器应计数准确可靠。
h、测量噪声用的声级计,其精度应是±1db
6.3按摩机负荷测试用沙袋
负荷测试沙袋重量40+5kg,其结构尺寸图参见附录B
6.4按摩椅连续运行的测试方法:
6.4.1测试目的
a、按摩机的结构能否经受非正常使用。
b、按摩机揉捏、敲击和揉捶同步的噪声变化。
c、按摩机升降时传动部分的噪声变化。
d、评估非正常使用时,按摩机和升降传动结构的耐久程度。
e、在时间紧迫时,允许整机连续运行的测试方法代替整机断续运行的测试方法,但测试结果要符合
6.5.5条的要求.
6.4.2把按摩椅置于测试平台上或放在水平的水泥地面上,将靠背处于最大升背状态,按下边顺序,将声级计的传声器分别置于距减速箱体外表面300mm处,(见图1)距气泵外壳300mm处和距进排气电磁阀排气口(消音器)300mm处.
6.4.3接入该机型规格要求的电源,按揉捏、叩击、揉叩同步,升降运行和气动按摩的顺序逐一按下手控板上对应的按键,分别测其噪声值,并做记录。
6.4.4将靠背置于最大倒背角,在靠背上垫一层按摩椅披风,披风上加按摩机负荷测试用沙袋.
6.4.5将按摩机负荷测试用沙袋(重量40+5kg)放置在靠背的靠近座面和枕部的位置上(见图2)
图2
6.4.6按下手控板上揉叩同步,升降和气动按摩按键,使按摩椅在揉叩同步,和上下运行和气动按摩的状态运行。
6.4.7室温20o C以上时,连续运行48小时后,停机10小时,按此程序作5次(共需48*5+10*4=280小时);室温在20o以下时,连续运行48小时后,停机6小时,按此程序作5次(共需48*5+6*4=264小时)。
6.4.8去掉沙袋,将靠背回复至最大升背状态。
6.4.9按6.4.2的条件再次分别测出揉捏、叩击、揉叩同步、升降运行和气泵进排气电磁阀的噪声值,并作记录。
6.4.10对比连续运行前后的记录,并计算出噪声值增大的百分比。
6.4.11根据测量记录评估非正常使用时,按摩椅结构的承受能力和噪声值的变化。
6.5按摩椅断续运行的测试方法
6.5.1测试目的
确认正常使用时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6.5.2以6.4.2,6.4.3,6.4.4,6.4.5,6.4.6的测试条件为标准(见图1、图2)。
6.5.3按运行20分钟,停机15分钟的程序断续运行1000小时(运行1000小时,停机750小时,共计1750小时)。
6.5.4以6.4.8,6.4.9,6.4.10的顺序和方法进行。
6.5.5确认正常使用时,按摩机,气泵进排气电磁阀结构无损坏,磨损正常,噪声值增大不超过15%并符合5.27的要求。
6.6座面强度测试方法—动态
6.6.1测试目的:
评估座架在超重使用(猛的坐下去)后,座架承受重压或冲击的能力。
6.6.2把按摩椅放置在测试平台或水泥地面上。
6.6.3用1个直径约406㎜,重136Kg的沙袋,以自由落体的方法,从离座面152㎜的高度落到座面中心位置。
(见图3)
6.6.4检查座架的焊缝是否开裂,钢管是否弯曲变形、连接螺栓是否松动、侧板是否开裂变形。
6.6.5无结构性损坏或不影响使用性能视为可以接受。
6.7扶手垂直承受重压能力的测试方法—静态
6.7.1测试目的:
评估椅子扶手承受重压的能力。
6.7.2将按摩椅放置在测试平台或水泥地面上。
6.7.3在扶手中间位置或最薄弱位置,在长130mm的上表面,施加垂直负载90KG,至少保持1分钟,或直至变形合理稳定(见图4)。
扶手上面如有别的结构或是可动扶手的结构,测试位置和测试方法与本方法有别另行规定。
6.7.4试验后无结构性损坏和使用的缺损。
6.8扶手侧向承受拉力(推力)的测试方法
6.8.1测试目的;
评估椅子扶手承受侧向力的能力。
6.8.2将按摩椅固定在测试平台上,在扶手中间位置或最薄弱位置,以和水平面45o的倾斜角施加45KG 拉力(推力)至少保持1分钟,或直至变形合理稳定(见图5),扶手的上面如有别的结构(如手控板等)或是可动扶手的结构,测试位置和测试方法与本方法有别另行规定。
6.8.3施加侧向拉力(推力)试验后,应不引起结构性的损坏和使用上的缺损。
6.9靠背承压能力和翻转机构强度的测试方法
6.9.1测试目的:
确认靠背承压能力和翻转机构的强度。
6.9.2将按摩椅固定在测试平台上,或在座面上加沙袋防止测试时按摩椅向后翻倒。
6.9.3将靠背调节至最大升背状态(约115°)。
在座面前部加沙袋,不使按摩椅向后翻倒,沙袋重量以试验时按摩椅不向后翻倒为准(见图6)。
6.9.4将20Kg重的两个沙袋分别安放在靠近座面和枕部的靠背上,并将按摩机上升至最高位置.并用绳子捆住防止滑落。
(见图6)
6.9.5拉动气弹簧控制手柄或按下控制电动推杆的倒背按键,使靠背倒至最大倾角,共做10次。
6.9.6 试验后应不引起结构性的损坏和使用的缺损。
6.10稳定性测试方法
6.10.1测试目的:
确认在使用过程中椅子不会向后翻倒。
6.10.2测试方法(一)
6.10.2.1以80~100Kg的体重,身高1.7~1.8米的人体坐到靠背处于最大升背状态 (约115°)靠近靠
背的座面上。
(见图7)
6.10.2.2在靠背枕部的后面固定1个1.5Kg重的法码,并将按摩机上升至最高位置。
6.10.2.3拉动气弹簧控制手柄,或按下控制电动推杆的倒背按键使靠背向后倾倒至最大角度。
按摩椅
不向后翻倒,最少作5次以上。
6.10.3测试方法(二)
当座面可以水平方向转动时,要作此项试验。
6.10.3.1测试目的
当座面向左右两侧转至最大角度时,确认椅子不会向侧后翻倒。
6.10.3.2以80~100KG的体重,身高1.7~1.8米的人体坐在椅子上,将靠背处于最大升背状态(约于
水平面夹角115o),人体取靠近靠背的坐姿(见图8)。
6.10.3.3在靠背枕部的后面固定1个1.5KG重的砝码,并将按摩机上升至最高位置。
6.10.3.4将椅座向左或向右转至最大角度,小腿框架处于水平伸展状态
6.10.3.5搬动气弹簧控制手柄或按下电动推杆的控制按键,使靠背向后倾倒至最大角度,按摩椅不向侧后翻倒,左右向测试10次以上。
6.11气弹簧复位能力测试方法
6.11.1测试目的:
确认气弹簧的推力足以把靠背复位。
6.11.2在靠背枕部的后面固定1个1.5Kg重的法码。
6.11.3按摩机(机芯)停靠在靠背的最上端。
6.11.4靠背处在最大倒背的位置。
(见图9)
6.11.5搬动气弹簧控制手柄,靠背能在10秒钟内完全复位至最大升背约115°的位置,测试10次以上。
6.12电动推杆推力的测试方法
6.12.1测试目的
确认电动推杆的推力能否满足要求。
6.12.2将按摩椅放到测试平台或水平水泥地面上。
6.12.3在靠背枕部的后面固定1个1.5KG重的砝码。
6.12.4按摩机(机芯)停靠在靠背的最上端。
6.12.5靠背在最大倒背的位置(见图10)。
6.12.6把单重20KG的两个沙袋放到靠背上,沙袋尺寸(长*宽)350mm*280mm;上端一个靠近枕部。
6.12.7按下手控板上升背按键,靠背应顺利复位至最大升背状态,测试10次以上。
(因各厂家生产的电动推杆的动作速度差异很大,在本测试方法中,未对复位速度(或时间)作规定)。
6.12.8确认电动推杆的推力可靠。
6.13靠背翻转结构倒钩锁紧能力的测试
6.13.1测试目的:
评估靠背翻转倒钩的锁紧能力。
6.13.2靠背处于最大升背状态。
6.13.3从靠背最上端的后面任何处,向前水平加15Kg的推力,倒钩不脱钩,靠背不脱落。
(见图11)。
测试10次以上.
6.14单节小腿框架水平状态承重能力测试
6.14.1测试目的
a)结构承重能力
b)锁紧能力
6.14.2将按摩椅放置于测试平台或水平水泥地面上。
6.14.3把小腿框架升至近似水平状态。
6.14.4在山字形上盖的2个沟槽内各加1个15KG重的沙袋,至少保持1分钟或直至变形合理稳定(见
图12)
6.14.5无结构性损坏,锁紧牢靠。
6.15两节小腿框架水平状态的承重能力测试方法
6.15.1测试目的
c)结构承重能力
d)锁紧能力
6.15.2将按摩椅放置于测试平台或水平水泥地面上。
6.15.3把小腿框架升至近似水平状态。
6.15.4 在小腿框架前边那一节山字形上盖的2个沟槽内各加一个15KG的沙袋,至少保持1分钟或直至
变形合理稳定(见图13)
6.15.5要求无结构性损坏,锁紧牢靠。
6.16两节小腿框架在弯折状态强度测试方法
6.16.1测试目的
a)结构承重能力
b)锁紧能力
6.16.2将按摩椅固定在测试平台上。
6.16.3两节小腿框架处于极限弯折状态。
6.16.4在小腿框架前边一节的山字形上盖的2个沟槽内各加1个15KG重的沙袋,至少保持1分钟或直
至变形合理稳定(图14)。
当极限弯折状态时,前节小腿框架离地面小于5mm时可不作此项测试。
6.16.5试验后无结构性损坏,锁紧牢靠。
6.17可翻转小腿框架的测试方法
6.1
7.1测试目的
a) 确认承重能力。
b) 确认锁紧的可靠性。
6.1
7.2将按摩椅放置于测试平台或水平水泥地面上。
6.1
7.3把小腿框架升至近似水平状态,并将其锁住。
6.1
7.4在山字形上盖的2个沟槽内各加1个15KG重的沙袋(沙袋的中心应在箭头P所指的轴心上,见
图15),至少保持1分钟或直至变形合理稳定。
6.1
7.5无结构性损坏。
6.1
7.6以箭头M所指的方向,离山字形上盖的中心位置的最边缘施加20KG的压力。
6.1
7.7锁紧机构要锁紧牢靠。
6.18按摩机(机芯)测试方法
参见附录C按摩机(机芯)测试标准。
6.19 钢铁制件涂饰层耐腐蚀试验
如下图所示切取长200mm宽50mm的涂件试样,在其表面的中部,用新刮脸刀划两条长150mm,间距17mm,深达底材的平行切口后,置于盐雾试验箱中,用浓度为5%的NaCl溶液在(35±2)ºC环境中喷雾24h。
取出清除表面附着物,充分水洗后测定切口处的锈蚀宽度,不应大于1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