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洛丽塔》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谈《洛丽塔》

慕舟

我很少会把自己的读书笔记拿出来和大家共享,毕竟自己还太年轻、太浅薄,对什么事请的分析都还很不到位,拿出来怕被大家耻笑。但是美籍俄裔作家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的这本《洛丽塔》实在是一本好书,我急切希望大家能给我有关于这本书的更好指点,因此就把这样一篇东西展示出来,好让大家痛痛快快地把我骂个狗血淋头,也让我长一下知识。

第一次见到这本书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帮老师整理学校图书馆时无意间翻到的,于是就坐在图书馆的角落头里无声无息地看了一节课。当时年龄还太小,什么都看不懂,至于感受嘛,现在也不太记得了。第二次拿起这本书则是高一的事情了,于是乎就看得分外着迷,到现在为止,前前后后看了快五遍了,终于有了一些感受,不过我的这些看法可能和作者原本想表达的思想有很大的出入,仅供参考。

一、从亨伯特谈起

亨伯特是小说中的男主人公,一个流亡美国的欧洲人,一个恋童癖患者,一个杀人犯——这是我对亨伯特的基本概述。

我觉得我们可以先谈一下作者对亨伯特这一人物形象的构建。在叙述的过程中,作者通过叙述的口吻、对待周围的事物、事件的经过这三个方面对亨伯特的形象进行了构建。

首先,亨伯特是一个极端的个人主义艺术家、诗人。正如在《微暗的火》中描述谢德的那样,“边了解边改造这个世界,接收,拆散,就在这储存的过程中重新把它的成分组织起来,以便在某一天产生一桩组合的奇迹,一次形象和音

乐的融合,一行诗”。然而这样一切的叙述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无时无刻不充斥着他对欧洲的怀念、对美国社会的向往、对自己过往渴望斩断而又难以痛下杀手的情感、对“妖女”的渴望、对洛丽塔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对周围的人无情的解构、对以美国文明为代表的现代文明的嘲讽和挖苦……然而这些又得益于主观性的回忆。因为《洛丽塔》这篇小说主要是以亨伯特的第一人称角度进行叙述的,然而其中又穿插了许多第三人称的表述。但无论怎样,我不得不承认我从这些叙述中,无论是第一人称的还是第三人称的,都无法找到一丝一点所谓“客观”的痕迹,充满了主观色彩和主观的看法。这或许是由于小说文体(众所周知,我们的作者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是一个绝顶聪明的文体学家)有关——一个白人鳏夫的回忆录。个人觉得这个回忆录的书写应该融合了纳博科夫对待回忆的一种哲学性的看法。他很有可能认为回忆是一种主观的东西、富有艺术美感和诗意的东西,虽然来源于现实,但其呈现却是经过自己的思想以一种艺术家的方式进行加工和改造,以“赋予灵魂以美感”。这一点可以联系纳博科夫的其他作品而得知,例如《荣耀》中马丁对过往一些十分贫乏的经历所赋予的丰富的想象,再例如《微暗的火》中那个赞巴拉国王对自己一塌糊涂的统治、与大诗人谢德间令人难堪的友情过分美化的修饰。当然,他的《固执己见》我是没看过了,那种专业文学的东西我也不敢去过多过问,这只是本人的一种猜测而已。

接下来,亨伯特还是一个来自欧洲的流亡者,面对陌生冷漠的美国社会,他产生了巨大的隔阂感,为了消除这样的隔阂感,他必须得通过自己的方式完成主观上对美国的反映——或者说是构建,然后再把自己摆在这样一个外界世界中某个合适的位置,并且他还要斩断与旧欧洲藕断丝连的关系。好繁重的任务啊!当然,我们并不指望亨伯特先生能够干得好,而且事实证明,他的确做的一塌糊涂。例如亨伯特刚刚到达比尔兹利后,对待邻居们的表现:“我西门的邻

居,过去可能是商人或大学教师,或身兼二职,只在给新花园理枝或给小汽车冲水,或晚时给汽车道除霜时(我不在意这几个动词是不是全错了)偶尔和我说说话;我简单的咕噜声,听上去分明像表面的赞成,或对他说完话后的空隙感到疑惑而作

一些填补,完全排除朝亲密关系发展的任何可能性。”个人在这里的感觉到的不仅仅是亨伯特的孤僻、怪异,更多的是作为外国流亡者不被美国社会接纳的一种愤怒——对自己异乡人身份一种无奈而恼怒地暴露。实际上,小说中他与除了洛丽塔以外的外人时时处在敌对的状态中,几乎断绝了沟通。除了上述提到的他的邻居外,还有很多人,例如他第二任妻子黑兹夫人,他一直都想以某种不为人所觉察的方式谋杀她,而且对她的叙述一直都是一种鄙夷、讽刺的口吻;又如加斯东·戈丁,他始终用一种嘲讽的口气描绘他,把其看成是可怜的好心人,并且容易控制。通过这些叙述,作者就借助亨伯特之口就为我们勾勒出了一个从欧洲背井离乡来到美国却又在精神上与现存世界断裂的形象。

与现实世界决裂的亨伯特形象还体现在其始终都处于的一种洋洋自得、孤芳自赏的状态上。如在嘲讽奎尔梯编写的那部话剧时或胡乱或草率下的结论,以贴上各种现有的标签来给这样一部自己不愿了解也不甚了解的话剧来做评论,并认为自己已经很清楚地了解了这部粗俗的话剧,而且以一种优胜者的姿态来对他进行鄙弃和蔑视;又如小说中洛丽塔就读于拉姆斯代尔学校时的那份班级名单上罗列的名单,这些本身被随意排列的名字竟被亨伯特加以赞叹;还有就是小说中的各种文字游戏——这些都足以表现亨伯特在自己的封闭王国中排斥外界并自立为王的那种自大和骄傲。

更突出的隔阂感还表现在对自然景物那种富有诗意而又幻灭的美感之中,有点物哀的味道了。小说中关于北美的自然景物描写都夹杂了他对欧洲的回忆。当他与洛丽塔第一次周游美国期间看到美国乡间的景物时,他想到了“那些古时

从美洲进口的涂满色彩的油画布就挂在中欧地区托儿所的脸盆架上方”,然后就一直沉浸在对油画布的回忆之中,接下来真正的、现实的美国景色反倒给他以一种陌生感,因为他熟悉的仅仅只是欧洲古老画布上的美国田园风光,这与随后对于欧洲事物细致的刻画描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为突出地表现出了对古老的欧洲依依不舍之情。但是作者想要做的确实融入美国社会,与过去的欧洲隔断一切联系,开始一种新的生活。总结一下就是美国的景色对于亨伯特而言仅有在融入了自己对欧洲特有的联想之后才富有美感,然而他却处在一种十分深刻的矛盾之中——一种既想摆脱欧洲融入美国但又无法融入美国始终以外国人自居的矛盾,于是现实中的美感破灭,只留下一点蛛丝马迹在精神世界中。

对于亨伯特先生的恋童癖的起因和行为等等为,我觉得我不便深究,也没有能力深究,那是心理学的范畴,我没学过。但是关于他对洛丽塔的爱,我至今也不能太确定,他的爱是真的还是假的,他眼中的洛丽塔究竟只是安娜贝儿的替代品还是洛丽塔本人,这些我都尚未弄清。或许这样的情感存在本来就是带有双重意义的吧。然而亨伯特先生对自己对洛丽塔的追求的叙述,已引发了读者们的同情,已经使读者们抛开了道德层面的干扰,它已蜕变成为了一种理想主义、浪漫主义的如飞蛾扑火般的追求,变为了一部值得令人惋惜的悲剧。然而其悲剧性,虽说不是亨伯特一手造成的,但他还是有不可推卸的责任。这悲剧性我将在下面对洛丽塔的分析中谈到。

二、谈谈洛丽塔

毕竟我语文成绩不是特别好,再加上是一名不通浪漫的理科生,所以讲完了对亨伯特分析的那些纯粹文艺性的东西以后,我就从我自认为擅长的方面着手分析洛丽塔了。

关于洛丽塔的悲剧,我们知道那是注定的。其实上世纪五十年代美国社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