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驶跑偏解读

汽车行驶跑偏解读
汽车行驶跑偏解读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顶岗实习

系部:汽车学院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汽车行驶跑偏

目录

摘要 0

第1章汽车的行驶跑偏 (2)

1.1汽车行驶跑偏的定义 (2)

1.2怎样解决汽车的行驶跑偏 (2)

第2章行驶跑偏的故障现象 (3)

2.1汽车行驶跑偏的原因分析 (3)

2.1.1车轮的相关角度 (3)

第3章造成车轮的相对位置不正确的因素 (5)

3.1轮胎的影响 (5)

3.1.1轮胎压力的影响 (5)

3.1.2轮胎胎纹的影响 (5)

3.1.3底盘或车架变形的影响 (5)

3.1.4前轮弹性元件和减振器的影响 (5)

3.1.5四轮定位的相关参数的影响 (6)

第4章造成两侧车轮受到的阻力不一致的因素 (7)

4.1轮胎的影响 (7)

4.1.1胎压对行车阻力的影响 (7)

4.2制动拖滞的影响 (7)

4.3轴承预紧力的影响 (8)

第5章汽车行驶跑偏故障的排除 (8)

5.1对造成车轮相对位置不正确因素的检测与排除 (8)

5.1.1四轮定位的检测与调整 (8)

5.1.2四轮定位先关参数检测 (8)

5.1.3四轮定位相关参数的调整 (9)

5.1.3车架变的检测与调整 (10)

5.1.4减振器和减振弹簧的检测与调整 (11)

5.1.5轮胎胎纹胎压的检测与调整 (12)

5.2对造成车轮行驶阻力不一致因素的检测与排除 (12)

5.2.1左右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不等的故障检测与排除

(12)

5.2.2制动拖滞引起的车轮滚动阻力不等的故障检测与排除

(12)

5.3轮毂轴承预紧力引起的车轮转动阻力不等的故障检测与排除

(13)

结论 (14)

致谢 (15)

参考文献 (16)

汽车行驶跑偏

摘要

随着汽车行业的飞速发展,汽车已经越来越融入人们的生活之中,现已成为了人们生活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汽车跑偏也是目前的汽车最容易发生的故障之一。汽车行驶跑偏,会造成轮胎的磨损加剧,同时威胁驾驶人员的安全。如何准确安全的行驶对于驾驶员十分重要。

本文论述了汽车行驶跑偏的含义以及行驶跑偏的原因,极其具体的修正方法。论述了四轮定位的过程极其参数。

关键词:汽车,行驶跑偏,四轮定位。

引言

随着交通工具的现代化和汽车数量的急剧增长,车祸也不断增加。汽车交通事故已成为严峻的全球性社会问题。毋庸置疑,保证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直线稳定性和安全性已成为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产财安全的重要问题。所以,我们要从技术上入手,努力研究开发高性能、高安全性的汽车,同时也要加强对在用汽车的定期检查,以便及时维修调查,使汽车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以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能。

本论文主要介绍如何保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并对出现行驶跑偏的原因进行分析,其后介绍如何对汽车行驶跑偏的各个故障进行排除。

第1章汽车的行驶跑偏

1.1汽车行驶跑偏的定义

汽车正常行驶时发飘、跑偏,转向时在方向盘上左右用力不同。不踩制动时,必须紧握住转向盘才能保持直线行驶,若稍有放松便自动向左或向右行驶,偏离车道。这些现象称为汽车行驶跑偏。

1.2怎样解决汽车的行驶跑偏

在汽车除了行驶跑偏外没其他问题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四轮定位来解决汽车行驶跑偏的问题。

第2章行驶跑偏的故障现象

2.1汽车行驶跑偏的原因分析

造成汽车行驶跑偏的根本原因是汽车车轮的相对位置不正确,两侧车轮受到的阻力不一致。下面将对产生这两个原因的因素进行详尽的阐述

2.1.1车轮的相关角度

(a).外倾角

从汽车的前方看轮胎的几何中心线与铅垂线的夹角,称为外倾角。轮胎的边缘偏向内侧(靠近发动机)或偏向外侧(偏离发动机);当轮胎中心线与铅垂线重合时,称为零外倾角;当轮胎中心线在铅垂线外侧时的夹角称为正外倾角;当轮胎中心线在铅垂线内侧时的夹角称为负外倾角。

(b).外倾角的作用

零外倾角的作用:不管采用正外倾角或负外倾角,由于车轮内侧和外侧转动的半径不一致,而车轮转速相同必然造成车轮内外磨损不均匀。正外倾的作用:减低作用于转向节上的负载;防止车轮滑脱;防止由于载荷而产生的不需要的外倾角;减少转向操纵力减小轮胎磨损。为改善前桥的稳定性,早期车辆的车轮采用正外倾角,使轮胎在车辆重荷时轮胎面与路面完全接触,减少轮胎磨损。负外倾角的作用:在现代汽车中,由于悬架和车桥比过去的坚固,加上路面平坦。所以,采用正外倾角的车越来越少。而采用零倾角或负倾角的车越来越多。以改善转弯时的稳定性和行驶时的平顺性。在负外倾角的车辆转弯时外倾角减小,车辆倾斜度也相应减小。小轿车高速转向,离心力增大,车身外倾斜加大,产生了更

大的正外倾,使得外侧悬架超负载,加剧了外侧轮胎的变形,外侧轮胎与地面接触的内外滚动半径不同,外侧小于内侧,着不仅加剧了轮胎磨损,也会使转向性能降低。所以现代轿车车轮外倾角较小甚至为负值(内倾),可使内外侧滚动半径近似相等使轮胎内外侧磨损均匀,还提高了车身的横向稳定性。

(c).前束角

前束角的定义:前束角: 前轮前束是从车辆的前方看,车轮中心线与车辆中心对称面之间的零前束:左右轮胎的中心线,其前端与后端距离相等。正前束:左右轮胎的中心线,其前端小于后端距离。负前束:左右轮胎中心线,其前端大于后端的距离。前束的作用:消除由于外倾角所产生的轮胎侧滑。因为车轮外倾角作用使车轮顶部外倾斜,当车辆向前行驶时,车轮要外滚动,从而产生侧滑。侧滑会造成车轮胎磨损,所以,前束作用是消除由于外倾角所产生的轮胎侧滑。

(d).主销后倾角

(1)主销后倾角的定义

从车辆的侧面观察上球头或支柱顶端与下球头之间连线(假想的转向连线)向前或向后倾斜,即转向轴线与地面的垂线之间的夹角(如图 3.6)。后倾角包括:正的后倾角、负的后倾角、零的后倾角三种。

(2)主销后倾角的作用后倾角的作用

增进直线行驶的稳定性;转向后使转向盘自动回正;主销后倾角影响汽车的偏行。

(e).内倾角、包容角和摩擦角

内倾角的定义:由汽车的前方看,转向轴线与地面的铅垂线所形成的角度;.包容角:主销内倾角与外倾角的综合即为包容角。包容角可用来诊断悬吊系统结构定位失准或悬吊组件变形。.摩擦半径:以地面为准,主销内倾角线(转向轴线)与地面交汇点,轮胎中心线与地面的交点的距离就是摩擦半径。负摩擦半径: 当主销内倾角线余地面的交点在轮胎中心线之外侧即为负的摩擦半。

第3章造成车轮的相对位置不正确的因素

3.1轮胎的影响

3.1.1轮胎压力的影响

汽车车轮的正常压力一般为2~2.5bar,在行驶一段时间以后,会出现左右轮胎胎压不一致的情况。这将导致汽车左右车身一边高一边低。如果左侧胎压高于右侧,车身向右倾斜,右车轮的正外倾角会随之增大。前文3.1.2中已经讲到正的外倾角会使车辆向前行驶时产生侧滑。左右两侧胎压的不一致导致车身右倾时,右侧车轮的正外倾角大于左侧车轮的正外倾角,便会使汽车向右偏行。右侧胎压高于左侧时情况相反。

3.1.2轮胎胎纹的影响

汽车长时间没有做车轮动平衡会导致车轮轮胎出现较为严重的磨损,如果左右车轮的磨损量不同,也会出现车身倾斜,使左右两侧外倾角不一致而导致汽车行驶跑偏。

3.1.3底盘或车架变形的影响

底盘车架的变形会使左右两侧的车轴长度不相等,导致汽车行进时绕前轮轴线和后轮轴线的交点转动(如图3.9所示),最终导致汽车的向右跑偏。

3.1.4前轮弹性元件和减振器的影响

弹性元件和减振器是汽车悬架的重要组成部件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汽车的行驶稳定性和安全性。弹性元件用来承受并传递垂直载荷,缓和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对车身的冲击。弹性元件种类包括钢板弹簧、螺旋弹簧、扭杆弹簧、油气弹簧、空气弹簧和橡胶弹簧等。减振器用来衰减由于弹性系统引起的振动,减

振器的类型有筒式减振器,阻力可调式新式减振器,充气式减振器。弹性原件在汽车行驶时受到由于路面不平引起的对车身的交变冲击载荷,时间一长,会导致汽车弹性原件出现疲劳现象,使弹性元件失效,承受并传递垂直载荷的能力大大下降。情况更严重的会明显看到车身的倾斜。车身倾斜必然导致汽车一侧正外倾角大于另一侧而向一边偏行。一侧减振器失效后,汽车在行驶时一旦受到路面对车身的冲击,就会出现减振器失效一侧车身由于弹性原件的作用而上下振动。另一侧由于减振器工作良好,减震效果明显,振动较小,便会使车身出现微小的左右跑偏现象。汽车在高速行驶时出现这种情况是很危险的。

3.1.5四轮定位的相关参数的影响

外倾角的影响:正的外倾角使车轮顶部朝外倾斜,当车辆向前行驶时,车轮要朝外滚动,从而产生向外的侧滑。负的外倾角使车轮顶部朝内倾斜,当车辆向前行驶时,车轮要朝内滚动,从而产生向内的饿侧滑。当汽车左右的外倾角不一致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使左右两侧车轮产生的侧滑量不一致,致使汽车向侧滑较大的一侧偏行。

前束的影响:外倾角产生的侧滑会造成轮胎的磨损,前束就是用于消除外倾角的侧滑的。前束在一定的范围内能明显消除外倾角产生的侧滑,但是当出现前束角不一致超过一定的范围就会导致汽车向一侧跑偏。右轮向左跑偏的作用大于左轮向右跑偏,二者共同的作用就会导致汽车向左偏行。

后倾角的影响:主销后倾角能使转向盘自动回正,增进汽车直线的行驶稳定性。

内倾角一般是不可调整的角度,对车辆行驶跑偏影响不大。

对行驶中的车辆而言,影响车辆跑偏的主要四轮定位参数是车轮外倾角和前束。如果后倾角和前束调整正常,能有效发挥外倾角和前束有益的作用。一旦外倾角和前束出现变化,对汽车行驶跑偏的影响是很明显的。

第4章造成两侧车轮受到的阻力不一致的因素

造成车轮受到的阻力不一致的因素主要有轮胎与地面的摩擦阻力、单侧制动拖滞和车轮轴承预紧力不一致等。

4.1轮胎的影响

4.1.1胎压对行车阻力的影响

当胎压正确的时候汽车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最大,此时轮胎的抓地力最大。当胎压不足时,轮胎与路面的接触面积会增加,这样在增大摩擦力的同时也会使致使轮胎弯曲变形,加快轮胎的磨损,特别是当汽车高速行驶时,更会削弱轮胎的承载能力,进而缩短轮胎的使用寿命,增加爆胎的可能。

当车轮左右两侧胎压不一致时就会使得左右车轮的摩擦力不同,汽车行驶时便会向胎压低的一侧偏行。

如果车胎行驶超过一万公里以上,那么就应该认真检查轮胎的胎纹左右是否均衡。若有出现左右磨损不一时应该做四轮定位,以达到让所有轮胎胎面均匀对地面作用。如不做四轮定位就会使轮胎对地面的摩擦力不同。胎纹磨损严重的车轮和地面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当汽车左右车轮的胎纹磨损不一致时,左右两侧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不同,使得汽车向摩擦力大的一侧跑偏。

4.2制动拖滞的影响

在行车制动中,当抬起制动踏板后,全部或个别车轮的制动作用不能完全立即解除,以致影响车辆重新起步、加速行驶或滑行。当某侧车轮出现制动拖滞时,因左右两侧车轮受到的制动力不同而使得两侧车轮的转动线速度不同,这就导致

了汽车向出现制动拖滞的一侧行驶跑偏。

4.3轴承预紧力的影响

在装配汽车时,轮轴的轴承都留有一定的预紧力。汽车设计要求左右两侧的轴承预紧力应该一致。一旦汽车两侧的轮轴轴承预紧力不一致,或是在事故中的碰撞使轴承有所变形,就会导致汽车两侧车轮绕车轴的转动阻力不同。最终的结果就是使两侧车轮转动线速度不同而导致行驶跑偏。

第5章汽车行驶跑偏故障的排除

5.1对造成车轮相对位置不正确因素的检测与排除

造成车轮相对位置的不正确因素主要包括四轮定位相关参数、车架变形、减振弹簧和减振器失效和胎纹胎压的故障等。

5.1.1四轮定位的检测与调整

检测前的检查:(a).车辆开上跑台时,车前应当有人引导,使汽车停正。前轮要停在转盘上,后轮停在滑板上。汽车开上跑台前,应把转盘穿好锁销。(b).升起跑台,观察轮胎有无啃胎、偏磨的情况,轮胎的气压是否正常,轮胎花纹深浅是否相同。如果轮胎磨损太严重,应当先换轮胎再作定位。(c).测量两侧车身是否一样高。一般两侧车轮挡泥板上沿到台前的距离(检查车身高度、悬架高度的方法,参见具体品牌汽车的要求),应当相等。如果超过标准,说明两个问题:一是有一侧弹簧疲劳,二是有一侧减振器损坏,需要更换。(d).检查减震器的方法是用力压车身,松开手时,车身上下振动超过三次时,说明减振器工作不良。

(e).用二次举升机举起汽车,检查横直拉杆各球头是否松旷,上下摆臂胶套有无裂纹、松旷,搬动轮胎,看看轴承是否松旷。这些零件如有损坏,必须先更换再定位。调整转角盘位置,使轮胎与中心线重合,放下二次举升机。(f).检查制动管是否漏油、制动片磨损程度、制动盘是否旋转自如。如果制动盘、制动片太薄,都要先行更换。

5.1.2四轮定位先关参数检测

(a).将四个检测机头挂架分别悬挂在四个轮辋上,注意调整挂架定位块的位

置。将检测机头固定在挂架上,调整好机头水平。(b).启动四轮定位仪电脑,打开四轮定位应用程序,依照程序的指引完成以下各步操作。(c).录入客户(车主)信息,便于进行测试结果记录和其他数据管理。(d).选择所测汽车的生产厂家、车型、时间、查出标准参数以便比较。(e).根据所测项目和电脑指引完成所需的轮辋补偿。(f).检测车轮定位参数。屏幕上显示各个定位参数,箭头指在表示数值的扇形图上的绿区内时,是合格的。(g).若有定位参数指针落在绿区之外,则需要调整。

5.1.3四轮定位相关参数的调整

外倾角的调整:(a).车架和控制臂之间加减垫片在车架和控制臂之间加减垫片,垫片的加或减使控制臂向内或外,同时轮胎的顶端向内或向外移动。减少车架上的垫片则控制臂向内移动,改变外倾角向负的方向;增加车架上的垫片则控制臂向外移动,改变外倾角正的方向;如果只改变外倾角角度,加减垫片于前后调整螺栓必须相等。车架与控制臂之间的垫片调整(b).大梁槽孔的调整控制臂的安装是用螺纹孔时,可用上悬臂的长方螺纹孔进行调整。只要前后两个螺纹孔位置相对移动的刻度相同,就可以调整外倾角(c).同心凸轮的调整。有些车辆是用轴承装置的螺栓固定在车架的螺纹孔上,要调整外倾角时,必须移动控制臂向前或向后的螺纹孔。克莱斯勒轿车是使用不同心圆凸轮螺栓装在控制臂上,要调整外倾角角度则转动凸轮螺栓,要朝相同的方向转动且调整范围要相等。(d).偏心球头的调整还有一种设计,控制臂的设计是不对称的,一边是调整后倾角,另一边是调整外倾角。(e).减振器上支柱的调整在减振器支柱上方所使用的座是由橡胶及铁组成称为支柱上座。支柱上座与车架相连,将减振器上支柱向内(发动机内侧)或向外移动可改变外倾角的大小。

前束的调整:调整前束一般在四轮定位仪上进行,但是也有利用侧滑板进行调整的。调整前轮前束时,应先将后轮前束调整好。

前轮前束的调整方法;调整可调式拉杆,在调整前先将左、右两边球头锁止螺栓松开,夹紧转向盘正中位置,在根据电脑提供的资料进行同时调整如果原来的转向盘是在正中位置,同时调整前束转向盘可能不会变动,直至调整到标准数值,然后路试看转向盘是否有变动,如果有变动应将其校正位置。

正确的前轮前束调整后,转向盘在直行时候是正的。不正确的方法是利用试

车时摘下斜的转向盘再将它装正,这种方法不能用在转向盘有安全气囊的汽车上,否则将造成转向盘游丝的损坏。

后倾角的调整:对于后倾角的调整首先应根据车型的不同进行分析判断,然后进行调整。其调整方法有下列几种:(a).车架与控制臂之间加减垫片。在车架与控制臂之间加减垫片,如果车辆的上控制臂在加减垫片时,垫片的加减数量相同,则不会影响外倾角。要先调整后倾角再调整外倾角,否则外倾角调整后再调整后倾角时,将改变外倾角的大小。(b).大梁槽孔的调整上悬臂用长方螺纹孔进行调整,只要前后两个螺纹孔角。(c).不同心凸轮螺栓的调整。控制臂上有不同心圆凸轮乱栓,调整时两个凸轮转动的方向要相同,不会改变外倾角。(d)支杆的调整早期使用支撑杆调整后倾角,支撑杆与车架相连如果调长支杆则下球头会向后移,减少后倾角。缩短支柱将改变后倾角,倾向正的后倾角。(e).不对称臂的调整。不对称控制臂的调整,一边(长控制臂)调整后倾角,另一边(段控制臂)调整外倾角。

5.1.3车架变的检测与调整

车架变形的检测:车架是否扭斜,一般通过测量车架对角线来加以判断,为保证前后桥轴线平行,必须使固定在车架上的钢板座销孔的中心前后左右距离合适。车架如因交通事故造成变形,一般用眼即可看出。但弯曲变形较小的车架,就要用拉线、直尺、角尺等来检测其平直度和垂直度。纵梁的平直度与垂直度影响着车架的强度和有关总成的安装,平直度可用拉线的方法检测,车架上平面最大弯曲应不超过5mm;垂直度可用角尺检测,最大离缝不应超过5mm,纵梁侧面弯曲可用直尺检测,当最大弯曲超过5mm时即应进行校正。

车架变形的调整:当车架纵、横梁局部产生不大的弯曲时,可在车架装合的情况下,利用移动式液压机校正。或采取两端用链条锁住,中间用千斤顶顶出的方法校正,一般用冷压校正,以免影响车架的机械强度。对于弯曲较大,用冷压不易校正的硬伤,可辅助以局部加热,加热范围应尽量减少,温度不应超过700°C,并缓慢冷却,以免增大材料脆性。车架校正后应对车架上的螺钉进行检查,以防在校正时螺钉产生松动。行李架如有严重的弯曲和扭曲时,应分散校平,分别对纵、横梁按样板要求进行校正,然后重新挪合。车架经检验后,如有弯曲、歪扭超过极限,应进行校正。当主架总的情况良好,仅个别部位有不大的变形时,

直接在车架上、校正。如果车架损坏严重,则应将车架部分拆解校正。

5.1.4减振器和减振弹簧的检测与调整

减振器的检测:减振器的工作是否良好可用下列方法检验:(a)使汽车在道路条件较差的路面上行驶10km后停车,用手摸减振器外壳,如果不够热,说明减振器内部无阻力,减振器不工作。此时,可加入适当的润滑油,再进行试验,若外壳发热,则为减振器内部缺油,应加足油;否则,说明减振器失效。(b)用力按下保险杠,然后松开,如果汽车有2~3次跳跃,则说明减振器工作良好。

(c)当汽车缓慢行驶而紧急制动时,若汽车振动比较剧烈,说明减振器有问题。

(d)拆下减振器将其直立,并把下端连接环夹于台钳上,用力拉压减振杆数次,此时应有稳定的阻力,往上拉(复原)的阻力应大于向下压时的阻力,如阻力不稳定或无阻力,可能是减振器内部缺油或阀门零件损坏,应进行修复或更换零件。

减振器的调整;在确定减振器有问题或失效后,应先查看减振器是否漏油或有陈旧性漏油的痕迹。油封垫圈、密封垫圈破裂损坏,贮油缸盖螺母松动。若发现漏油,首先拧紧油缸盖螺母,若减振器仍漏油,则可能是油封、密封垫圈损坏失效,应更换新的密封件。如果仍然不能消除漏油,应拉出减振杆,若感到有发卡或轻重不一时,再进一步检查活塞与缸筒间的间隙是否过大,减振器活塞连杆有无弯曲,活塞连杆表面和缸筒是否有划伤或拉痕。

如果减振器没有漏油的现象,则应检查减振器连接销、连接杆、连接孔、橡胶衬套等是否有损坏、脱焊、破裂或脱落之处。若上述检查正常,则应进一步分解减振器,检查活塞与缸筒间的配合间隙是否过大,缸筒有无拉伤,阀门密封是否良好,阀瓣与阀座贴合是否严密,以及减振器的伸张弹簧是否过软或折断,根据情况采取修磨或换件的办法修理。

另外,减振器在实际使用中会出现发出响声的故障,这主要是由于减振器与钢板弹簧、车架或轴相碰撞,胶垫损坏或脱落以及减振器防尘筒变形,油液不足等原因引起的,应查明原因,予以修理。

减振弹簧的检修;减振弹簧的结构相对简单,它的主要故障是出现机械疲劳,导致弹簧失效。测量的方法是拆下弹簧后,用卷尺测量左右两侧的弹簧自由长度是否相等。如果步相等,则应进行更换。注意,减振弹簧的更换要成对的进行。

5.1.5轮胎胎纹胎压的检测与调整

轮胎压力的检测与调整;汽车轮胎要经常进行胎压的检查。汽车车轮的正常压力一般为2~2.5bar,不同的车型应根据本车所带的行车手册进行检查。如果汽车胎压不正确,应及时进行冲放气,保证汽车各个轮胎的胎压为正常值。避免因胎压不一致而导致车身的倾斜,最终导致行驶跑偏的情况出现。

轮胎胎纹的检测与调整:汽车长时间没有做车轮动平衡会导致车轮轮胎出现较为严重的磨损,如果左右车轮的磨损量不同,也会出现车身倾斜,使左右两侧外倾角不一致而导致汽车行驶跑偏。所以车轮花纹的检测和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

车轮未达到磨损极限时,要经常对车轮进行换位,按照交叉换位原则进行。并对车轮及时进行车轮动平衡检测。

5.2对造成车轮行驶阻力不一致因素的检测与排除

5.2.1左右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不等的故障检测与排除

左右车轮胎压不一致会使得左右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接触面积不等。胎压高的车轮与地面接触面积小,胎压低的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大。接触面积大的车轮受到的地面对它的阻力大,接触面积小的车轮受到的地面摩擦力小,这便会导致车轮向胎压低的一侧行驶跑偏。

轮胎磨损程度越大,其表面的摩擦系数越小。当汽车出现左右两侧的车轮出现轮胎磨损不一致时,就会使左右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不同,从而导致汽车向磨损程度小的一侧行驶跑偏。

5.2.2制动拖滞引起的车轮滚动阻力不等的故障检测与排除

在行车制动中,当抬起制动踏板后,全部或个别车轮的制动作用不能完全立即解除,以致影响车辆重新起步、加速行驶或滑行的故障现象就是制动拖滞。

故障主要原因及处理方法:造成制动拖滞的原因主要是:①制动踏板无自由行程,应予调整。②踏板回位弹簧脱落、拉断、拉力不足或踏板轴锈蚀、卡住而回位困难,应予连接或更换。③制动主缸皮碗发胀、发粘或活塞回位弹簧拉断、预紧力太小,造成回位不畅,应予以更换。④制动主缸补偿孔被污物堵塞,应予清洁。⑤制动回位弹簧脱落、拉断、拉力太小而回位不畅,应予以连接或更换。

⑥制动器制动间隙太小,应予以调整。⑦制动油管凹瘪、堵塞或制动液太脏、

太稠而使回油困难,应予以更换等。

故障诊断方法:若个别车轮发热,应检查该轮制动轮缸是否回位不畅,管路是否不畅,制动器制动间隙是否太小,是否回位不畅。若全部车轮发热,应检查制度踏板自由行程是否太小,制动器制动间隙是否太小,制动主缸是否回油慢(回油不畅,皮碗发胀),真空助力器空气阀是否漏气。

5.3轮毂轴承预紧力引起的车轮转动阻力不等的故障检测与排除

汽车轮毂轴承在安装时有一定的间隙,间隙过小会使轮毂轴承的预紧力过大,车轮转动的阻力也过大。如果左右两侧的轮毂轴承的预紧力不一致就会导致汽车向预紧力较大的一侧偏行。所以在装配轮毂时轴向间隙的调整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下面以依维柯汽车为例简要介绍轴向间隙的检测与调整。

将前轮毂装到转向节横轴上,转动几次,并以9.8N·m的力矩将轮载固定螺母拧紧。再把固定螺母反向拧松20°,把预先调零的千分表固定在轮毂上,慢慢转动轮毂,观察表的读数,最大值和最小值之差,即为前轮毂轴向间隙,应在0.05-0.15mm范围内,超出了标准,应更换轮毂轴承并加以调整或更换轮毂总成

结论

根据两个多月的实践与从个方面的查询得出了以下的结论车辆的行驶跑偏仅仅四轮定位是不能全部修正的,虽然四轮定位可以修正一部分但还要配合其他的改变来修正如轮胎的气压是否是一边高一边低,轮胎的磨损程度是否一样这些都会影响行驶的跑偏由于气压少于另一边它于地面的摩擦力就会比另一边大就会把车子拉着气压少的那边跑。磨损度也是一样的会往一边跑偏这就不是四轮定位可以调整过来的了。许多车四轮定位也是搞不定的,如肇事车有些部件变形了肉眼是很难看得出来的如内外拉杆,下悬挂,减震器,羊角,车架。这些发生变形是难以发现的,行驶跑偏可能是方方面面的原因但首先还是的先试下车在来一步步的来确定先四轮定位在检查其他。

致谢

经过两个多月的搜集整理,我的论文终于接近尾声。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我利用这次机会把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了系统的回顾和复习,加深了印象,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锻炼了我的学习能力,由于本人学识浅薄,水平有限,文中不妥或错误之处在所难免,恳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论文在编写过程中,参考了不少的文献资料,在此一并向有关作者表示感谢,尤其是老师对我的悉心指导,使论文“更上一层楼”,在这里向他们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汽车制动跑偏原因分析

汽车制动跑偏如何解决维修 所谓汽车制动跑偏,即车轮制动时,两边车轮不能同时起制动作用;甚至一边车轮制动,而另一边仍 转动,导致汽车不能沿着直线方向停车。这是因同轴上左右轮制动力矩不均衡引起的,并且方向盘上有明 显的转动推手感觉,汽车驶向路面的一侧。 汽车制动系统是汽车安全行驶的关键部位,其技术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行车安全,因此行驶时要 求制动系工作要绝对正常。正常的制动性能良好,除一脚灵敏有效之外;紧急制动时,四轮拖印不可过长,更不允许有跑偏现象发生。汽车在日常使用中,常会遇到制动系故障,尤其是制动跑偏现象,若不及时排除,将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尤其在山区行驶中制动,危险更大。 引起制动跑偏的原因 汽车制动系统在制动当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找制动跑偏的原因应该先从制动系统找起。 制动系统的任何一个功能部件都会引起的制动跑偏 盘式制动器在制动时,卡钳总成内的制动液推动活塞外移,活塞推动制动块压向制动盘,两片摩擦片 紧紧抱住制动盘,活塞在外移时需要克服一定的摩擦阻力(即启动压力),左、右轮卡钳总成的活塞的摩擦阻力 差异较大时,会影响制动作用时间和制动力的大小,因而造成制动跑偏。 a)双膜片结构的制动助力器的其中一个气室膜片发生破裂,而导致前后腔产生的制动压力差异较大,制 动主缸前、后腔建压(真空压力下,弹簧配合膜片使推盘产生弹力跳跃值)后,液压压力差异较大, 左、右车轮卡钳总成内腔的液压压力差异产生较大差异,直接导致左右车轮卡钳总成的制动力差异, 从而产生左、右车轮制动跑偏。 b) c)串列双腔式制动主缸总成的前后型腔内的其中一只密封圈过度磨损(或破损),导致前后型腔建压的液压压力值差异较大,输送给左、右车轮卡钳总成内腔的液压压力值差异较大,直接导致左右车轮卡钳 总成的制动力差异较大,从而产生左、右车轮制动跑偏。 左、右车轮的制动卡钳总成内其中一只卡钳总成的密封圈损坏(漏油),导致左、右制动卡钳总成制动压力差异,产生左右卡钳总成的制动力差异较大,从而产生制动跑偏。 d)左、右车轮的制动卡钳总成内其中一只卡钳总成的活塞卡滞,导致左、右制动卡钳总成其中一只卡钳 总成无制动力,从而产生制动跑偏。 e)左、右车轮的制动卡钳总成内其中一只卡钳总成的活塞前移阻力较大,导致左、右制动卡钳总成制动 反应时间差异较大,,从而产生制动跑偏。 f)左、右车轮的制动卡钳总成的摩擦系数差异较大,导致左、右制动卡钳总成制动摩擦力数值差异较大,,从而 产生制动跑偏。 g)左、右车轮的制动卡钳总成的摩擦片由于热变形较大,接触面积差异较大,导致左、右制动卡钳总成 制动摩擦力数值差异较大,,从而产生制动跑偏。 h)左、右车轮的制动卡钳总成的摩擦片与制动盘的间隙差异较大,导致左、右制动卡钳总成制动反应时 间值差异较大,,从而产生制动跑偏。 i)左、右车轮的制动卡钳总成的滑动阻力差异较大,导致左、右制动卡钳总成制动反应时间值差异较大,,从而 产生制动跑偏。 j)左、右车轮的制动卡钳总成中其中一只卡钳总成的摩擦片被制动液或其他油脂污损,导致左、右制动卡钳总成的摩擦系数差异较大(制动摩擦力数值差异较大),从而产生制动跑偏。 k)左、右车轮的制动卡钳总成中其中一只卡钳总成的放气螺钉松动,制动液泄露,导致左、右制动卡钳总成的管路液压压力差异较大(活塞产生推力数值差异较大),从而产生制动跑偏。 l)左、右车轮的制动卡钳总成中其中一只卡钳总成内有未排尽的空气,导致活塞前进受阻,使得左、右制动卡钳总成的制动力数值差异较大,从而产生制动跑偏。 m)左、右车轮的制动卡钳总成中其中一只卡钳总成的摩擦片被制动液或其他油脂污损,导致左、右制动卡钳总成的摩擦系数差异较大(制动摩擦力数值差异较大),从而产生制动跑偏。

车辆跑偏分析与设计生产控制要点

车辆跑偏分析与设计生产控制要点 发表时间:2019-11-26T13:51:36.927Z 来源:《中国西部科技》2019年第22期作者:张春秋 [导读] 文章对微型乘用车新车定速跑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轮胎、悬架及车体、转向系统对定速跑偏的影响并结合设计、生产介绍了控制要点,为新车的品质保证提供了参考依据。 张春秋 东风日产乘用车技术中心 摘要:文章对微型乘用车新车定速跑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轮胎、悬架及车体、转向系统对定速跑偏的影响并结合设计、生产介绍了控制要点,为新车的品质保证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词:跑偏;锥度;四轮定位;扭矩 引言 车辆跑偏范指车辆定速行驶跑偏、加速跑偏、制动跑偏等现象,指在特定行驶工况下车辆自动偏向一边的状况。我国国标《GB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中规定"机动车在平坦、硬实、干燥和清洁的道路上行驶不应跑偏,其方向盘(或方向把)不应有摆振、路感不灵或其他异常现象。"。国标中未对跑偏进行分类和具体量化规定,各整车厂实际生产时依据厂家内部标准进行测试管控。考虑车辆跑偏的危险性及市场客户的抱怨,同时考虑目前大部分跑偏分析的文章都是基于售后车维修经验和理论研究,故本文针对微型乘用车新车 结合生产实际对多发的定速跑偏进行分析说明。 1 定义 车辆定速跑偏指车辆以一定速度直线行驶时,驾驶员双手放开方向盘,方向盘自动转动,车辆逐渐转向一边的现象或指车辆以一定速度直线行驶时,需双手施加一定力把持方向盘才能保持车辆直线行驶的现象。 2 定速跑偏因素 引起车辆定速跑偏的因素通常可归纳为以下几类:轮胎、悬架及车体、转向系统及环境因素如侧向风和路面坡度。 2.1 轮胎 轮胎对定速跑偏的影响因素主要有磨损、胎压不均、残余转向力。新车轮胎不存在磨损问题,而目前仓储物流的先进先出管理方式也基本避免了胎压不均对车辆定速跑偏的不良影响,目前主要是轮胎的残余转向力影响新车的定速跑偏,残余转向力指轮胎回正力矩为0时的转向力。轮胎回正力矩和轮胎转向力的示意图参考图1,残余转向力的定义参考图2 2.2 悬架及车体 影响车辆定速跑偏的另一重要因素为车辆四轮定位参数,四轮定位参数主要由悬架零件与车身配合参数及精度决定。一般来讲影响跑偏的四轮定位参数主要是车轮外倾、主销后倾、主销内倾、前束,在生产中为了提高车辆品质不仅需要对单侧车轮定位参数进行公差控制,同时也要对左右车轮定位参数差进行控制。 目前市场上主流微型乘用车采用的车身型式为承载式车身,前悬架主要型式为麦佛逊式、双横臂式,后悬架主要型式为扭力梁式和多连杆式。双横臂式、扭力梁式及多连杆式悬架系统的定位参数均可通过悬架系统本身机构零件确定和调整,麦佛逊式悬架的四轮定位参数中主销内倾、车轮外倾、主销后倾由车体与悬架零件共同决定,本文以麦佛逊式悬架零件与车体配合精度对外倾角的影响为例进行简要介绍。 如图4,图5所示在麦佛逊式悬架中影响外倾角的因素主要有隔振块与车体连接精度、减振器活塞杆与隔振块连接精度,减振器底部固定支架与转向节连接精度,转向节与悬架横臂球头连接精度,悬架横臂橡胶衬套相对定位精度,悬架横臂与副车架连接精度,副车架与车体连接精度以及车辆左右姿势差异等等。 在设计时厂家可根据整体计算对左右外倾角及差值进行设定,展开到悬架零件及车体层面可进行随机计算,找出对外倾角影响程度最大的尺寸配合因素,进行变更检讨,直至车辆左右外倾角及差值达到设计目标。在生产需对相关定位参数及左右差进行监控。 2.3 转向系统 目前乘用车主要采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及液压助力转向系统,本文主要以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为例进行介绍。在电动助力转向系统中影响跑偏的因素主要有转向机的摩擦力以及转向柱的摩擦力。在设计时可根据积累数据对转向柱和转向机左右方向的平均扭矩及扭矩变动进行设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对设定的特性值进行监控。 3 结束语 车辆行驶跑偏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在设计阶段不仅要考虑车辆系统本身的特性影响,同时也要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如路面坡度,同时注重数据的积累和分析。 在生产检测时要采取相关措施如进行轮胎锥度分级,整车在进行四轮定位调整前要消除底盘零件尤其是悬架系统零件与车体件连接配

汽车制动跑偏的原因及故障检测与排除

摘要 汽车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交通工具,我们在日常中发现汽车在行驶到一定的里程后,车辆容易出现行驶跑偏和制动跑偏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消除故障,是非常危险的。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此类故障,本文阐述汽车在使用中出现行驶跑偏和制动跑偏的故障原因及诊断法,同时也阐明故障排除措施,最后以本田雅阁轿车为例加以说明,对从事车汽车维修人员着一定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汽车;制动跑偏;故障检测。

目录 1绪论.......................................................................................................................................................... - 1 - 2 汽车制动跑偏的原因及分析 ........................................................................................................... - 2 - 2.1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 2 - 2.2制动跑偏的特点........................................................................................................................ - 3 - 3 造成制动跑偏的原因....................................................................................................................... - 4 - 3.1造成制动跑偏制动器本身原因............................................................................................. - 4 - 3.2造成制动跑偏的外界主要原因............................................................................................. - 4 - 3.3造成制动跑偏车身及悬挂系统的原因............................................................................... - 5 - 4 车辆制动跑偏故障检测 .................................................................................................................. - 7 - 5 制动跑偏故障的排除....................................................................................................................... - 8 - 6 制动跑偏的故障案例....................................................................................................................... - 9 - 6.1案例............................................................................................................................................... - 9 - 6.2故障案例...................................................................................................................................... - 9 - 6.3故障排除...................................................................................................................................... - 9 - 总结............................................................................................................................................................ - 11 - 致................................................................................................................................................................ - 12 - 参考文献................................................................................................................................................... - 13 -

汽车前束原理和调整分析

汽车前束的原理与调整分析 提要 一、本文介绍了汽车前束的由来,认为外倾角是影响前束的因素之一。滚动阻力和空 气阻力也是影响因素之一。另外,还提出了一个新的看法—车轮也是影响前束的主要因素。 二、论述了前束的调整,认为只有采用动态调整法,方能真正解决前束调整,进而解 决轮胎磨损问题。 三、介绍了“动态前束调整仪”的原理,结构及试验结论。 四、介绍了国内外前束调整的动态。 所谓前束,就是汽车静止时两转向轮的任意理论旋转平面在汽车前进方向有一夹角,即所谓前束角,为了测量和调整的方便,也有将此角转化为上述二平面最后两点间的距离和最前两点间的距离之差,俗称“前束”。 一辆汽车的前束调整得是否合适,对汽车前轮轮胎的磨耗起着决定的作用,对汽车的操纵性能也有很大影响。所以前束的问题是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然而在国内汽车制造厂中,其所生产的汽车,大约有相当一部分的汽车前束值不在设计规定的范围内。90%以上的汽车,前束值没有处于最佳值。还有相当一部分汽车前束值严重超差。这样的汽车出厂后,其前轮磨损情况是可想而知的。 究其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而且主要是工人的责任心的问题。然而,也不得不承认,我国当时的前束调整工艺及设备落后也是原因之一。 此问题一直十分尖锐地摆在我们面前,迫使我们不得不作一些理论上和实践上的探讨。目前由于动态前束调整仪投入使用,此问题方得以彻底解决。 一、前束的由来 汽车为什么要有前束,前束值的大小是由哪些因素决定的,历来说法不一。但我认为,前束的由来,主要有三。 (一)“前束”是为补偿“前轮外倾角”所造成的不利而设计的。 关于这一点,过去有许多权威人士都有详细论述,简而言之,认为由于前轮外倾而导至前轮在行进时有前张的趋势,也就是说两前轮的理论旋转平面与地面的交线不平行,因而,轮胎在滚动时受来自地面的侧向摩擦力,当此力足够大时,导至轮胎侧向滑移而造成不应有的磨损,俗称早期磨损。而为补偿这一不利因素,设计者将前轮设计一定前束y,使y正好等于因外倾而产生前轮前张的量。以图使之与外倾组成最佳匹配,让汽车在行进时侧向力为零,前轮处于纯滚动状态,前轮磨损最小。 现在的问题是,外倾角是不是影响前束的唯一因素,如果是唯一的,外倾角与前束角应按某一规律一一对应,或者说,能按某一公式计算出来。然而,并非如此。(见表一)由表一可见,二者间毫无规律可循,甚至有同一外倾角,相同级别的汽车却有不同的前束角。反之,有同一前束角的车,其外倾角却不相同。至于所谓前束角为外倾角的15-25%的“统计规律”显然是不全面的。更不用说前轮驱动的汽车了。 实验证明,没有外倾角的非独立悬挂的后轮,在行驶时一般没有侧向力,不需要有前束。显然,外倾角是前束角的诱导因素,并不是必要因素,更不是唯一因素。

关于汽车跑偏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关于汽车跑偏的原因及解决措施 汽车行驶中方向盘保持不动的前提下,一般多数情况下为直线行驶(此时要注意路面问题,首先要保证路面水平,在乡间路和城市的一般路面不是水平的,这会影响汽车的行驶路线),如果向左或向右有偏差就是所谓的跑偏现象。一般来说,汽车在平坦的直路上行驶1000米,最大的偏差也应控制在四五米以内才算正常。超出这个指标的,就意味着汽车出现跑偏现象。应立即到专业维修站做全面检测,以免跑偏引发多种危险情况发生,其后果绝对不容忽视。 跑偏原因综述 多数司机认为只要汽车跑偏,都是四轮定位出现问题,应该做四轮定位了。其实不然,造成跑偏的原因很多: 1.轮胎的气压不足会跑偏; 2.胎面花纹磨损的程度不一样会跑偏; 3.悬挂系统设计有问题会跑偏; 4.悬挂受伤、变形、移位等等都会发生跑偏, 5.转向系的好坏也将影响到汽车的直线行驶。各连接件因磨损间隙过大或轴承、主销、衬套磨损造成松动,将引起汽车在行驶中摆头,不能保持正常的运动轨迹。如果是转向节臂、转向节弯曲变形,一般会引起汽车单向跑偏。最严重的是横直拉杆球头严重磨损后松脱,将造成转向失灵,到时汽车将完全失去控制。 6.制动器原因引起。 盘式制动器在制动时,制动液推动活塞外移,活塞推动制动块和刹车盘作用起到制动目的。活塞在外移时需要克服一定的阻力(即启动压力),如果阻力大小不一样,从而会影响制动块作用在刹车盘的时间和力的大小,造成制动跑偏。 鼓式制动器在制动时首先要克服制动蹄回位弹簧的拉力(即门槛压力),然后使制动蹄和制动鼓发生摩擦产生制动力矩。如果鼓式制动器设计时对回位弹簧的力要求不是很高的话或回位簧卡死,那么制动时克服制动蹄回位弹簧的力就不一样,左右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大小和速度不一,从而产生制动跑偏现象。 左右制动器与蹄片间隙大小不等也会造成制动跑偏现象。 7.正常的路面是倾斜的,中间高,两边低,所以在中国,一般道路上车会向右跑偏。 总之引发跑偏的原因很多,但四轮定位就像头疼都按感冒治是一样的道理,所有的跑偏现象也绝不是仅靠做个四轮定位或动个平衡就能解决的,而且经常调换一下轮胎位置可以有效预防。 汽车跑偏基本概况 基本现象 跑偏的基本现象是车子行驶中,不容易保持直线前进,总是要自动地偏向某个方向。跑偏的原因很多,有车子的问题、路况的问题,也有纯粹心理因素。下面,就这些原因作一简单分析,不对之处,请大家拍砖。 首先,应分析是否是心理因素,主观地把不是跑偏认为是跑偏。理想情况下,在

汽车制动曲线分析

汽车制动曲线分析 本文通过汽车制动曲线,分析了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时,车辆的技术状况、检测设备的精度、检测方法及操作规程的应用等因素对检测数据的影响。 目前,汽车制动性能的检测有路试和试验台检测两种方法。反力式制动试验台因为能迅速、准确、定量地显示出车轮的制动力、协调时间、阻滞力及驻车制动力而得到广泛的应用。下面,我利用所在的检测站的反力式制动试验台的典型汽车制动曲线,分析汽车制动性能检测时,车辆的技术状况、检测设备的精度、检测方法及操作规程的应用等因素对检测数据的影响。 1.车辆技术状况的影响 (1)制动力不足 根据GB7258-2004《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及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规定,整车制动力应大于或等于整车质量的60%;前轴制动力应大于或等于轴荷的60%。造成制动力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a.制动器的技术状况 合格的制动曲线如图1、图2。 若某个车轮出现制动器内有油污、制动毂/盘与摩擦片间隙过大、摩擦片磨损过度或新摩擦片与制动毂/盘结合面不足等情况时,都将造成制动力不足,如图3、图4。 b.制动操作系统的技术状况 若出现下列情况,将造成某轴或整车制动力不足:制动气室膜片破裂或制动分泵密封圈损坏;制动气管或油管漏气、漏油;制动气室推杆变形或卡死;制动分泵活塞发咬;制动踏板有效行程过大;制动总泵漏油、漏气,推杆或活塞卡死等。如图3、图4、图5、图6所示。 GB7258-1997《机动车安全运行技术条件》及修改单1号和GB18565-2001《营运车辆综合性能要求和检验方法》对后轴制动力无要求,但后轴制动力不足可造成整车制动力不足。如:依维科等客、货车后轴装有感载比例阀,在空载检测制动性能时,感载比例阀未开启,制动力往往只有轴重的30~40%;长

四轮定位调试后车辆跑偏原因的分析

四轮定位仪车辆连续跑偏质量问题的解析 轿车公司生产部设备工装科 陈刚 2005年10月29日

四轮定位仪车辆连续跑偏质量问题的解析 一.MAZDA6批量路试跑偏质量问题 我厂现在的主要产品是MAZDA6,该产品目前在我厂已经形成日产250辆份的批量,并以优良的质量优势逐步获得市场的认同。 但是该产品投产的前期,在设备部门坚持周期性标定控制的前提下,曾经无规律地偶发零星批量车辆路试跑偏质量问题,但经过设备重复性标定的方法基本可以解决。 到2002年10月,突然发生大批量车辆路试方向性不合格质量问题。问题反映为整车路试跑偏,或者方向盘偏。严重时,8天统计累计达到400多辆,约占当时产量的50%。而且经过常规标定无法彻底恢复。 由于该问题直接关联到检测线的四轮定位仪及产品自身问题,因此,以设备、工艺部门为主,进行了连续多天,上千辆份的跟踪测试、记录,最终得出一系列有效的控制方法,从而使车辆跑偏的质量问题得以解决。 二.四轮定位仪的任务及工作流程 要了解该质量问题的症结,必须彻底了解四轮定位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流程。同时也要了解产品工艺方面的相关信息。 (一)四轮定位仪的任务 四轮定位仪是一种整车方向性检测调整设备,通过四轮定位仪调整后的车辆在行驶时,车辆行走轨迹在一定范围内应保持直线,不应出现跑偏现象,这将关系到车辆行驶,特别是高速行驶的安全性,因此是整车装配的关键质量环节。 四轮定位仪一般可以对以下项目进行检测调整: 1.前束。 2.外倾。 3.主销内倾角。 4.最大转向角。 5.推力角。 目前,我们的设备主要测试前后轮的前束、外倾,并计算推进角;同时,还校正方向盘。 (二)四轮定位仪工作流程 在测试台全部原位的情况下,将被测车辆行驶到四轮定位仪上。整个测试流程为: 扫码――过渡板收回――轴距调整――操作者按启动按钮――车轮旋转――对中――浮动板释放――操作者安装方向盘――地坑内操作者进行四轮

毕业答辩论文之轿车制动跑偏的故障与检修

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轿车制动跑偏的故障与检修

姓名 xxx 学号xxx 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 班级xxxxx 指导老师 xxx 完成时间xxxx 摘要 汽车制动系产生制动跑偏的故障现象,大多是制动系统所引起的,在维修过程中除了要求维修工要有一个良好的诊断思维方法以外,还要求在维修时做到认真、细致方可彻底完全地排除故障。通过分析介绍汽车跑偏的几种常见现象,产生主要原因及其解决办法,使驾驶员清楚认识制动跑偏问题,且方便驾驶员在出现跑偏时,能自己及时解决问题,以避免事故发生. 关键词:汽车制动跑偏故障检修解决办法

目录 摘要................................................................................................第1章前言. (1) 第2章汽车制动系统的功用 2.1汽车制动系统的一般组成与作用 (2) 2.2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2) 2.3汽车制动系统的要求 (3) 2.4汽车制动跑偏的故障检修方法 (4) 2.5汽车制动维修时注意事项 (4) 第3章全文总结 (10) 参考文献 (11) 后记 (12)

第1章前言 汽车制动系的功用是:按照需要使汽车减速或在最短距离内停车;下坡行驶时限制车速;使汽车可靠地停放在原地,保持不动。汽车制动时车辆不是按直线方向减速而是看自动偏向左方或右方,这种现象称为“制动跑偏”。汽车制动跑偏会令驾驶员无法控制车辆前进的方向,使车辆脱离原来的运动轨迹、种状况常常是造成汽车撞车、甚至翻车严重交通事故的根源,对行车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对此必须给予足够重视,决不能允许汽车跑偏的故障现象存在。制动系统是现代汽车不可缺少的一个系统,是汽车行驶安全保障,由于制动系统的工作频繁容易产生故障,所以今天我想与大家来探讨汽车制动原理与制动跑偏的故障原因与检修。

汽车行驶跑偏故障分析及维修

1 引言 随着交通工具的现代化和汽车数量的急剧增长,车祸也不断增加。汽车交通事故已成为严峻的全球性社会问题。毋庸置疑,保证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直线稳定性和安全性已成为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产财安全的重要问题。所以,我们要从技术上入手,努力研究开发高性能、高安全性的汽车,同时也要加强对在用汽车的定期检查,以便及时维修调查,使汽车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以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能。 本论文主要介绍如何保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并对出现行驶跑偏的原因进行分析,其后介绍如何对汽车行驶跑偏的各个故障进行排除。 行驶跑偏的故障现象 汽车正常行驶时发飘、跑偏,转向时在方向盘上左右用力不同。不踩制动时,必须紧握住转向盘才能保持直线行驶,若稍有放松便自动向左或向右行驶,偏离车道。这些现象称为汽车行驶跑偏。 汽车行驶跑偏的原因分析 造成汽车行驶跑偏的根本原因是汽车车轮的相对位置不正确,两侧车轮受到的阻力不一致。下面将对产生这两个原因的因素进行详尽的阐述 3.1 车轮的相关角度 汽车产生行驶跑偏的第一个根本原因是车轮的相对位置不正确,这里提到汽车的车轮相对位置,所以对车轮的相关角度介绍是很必要的 3.1.1外倾角 从汽车的前方看轮胎的几何中心线与铅垂线的夹角,称为外倾角。轮胎的上边缘偏向内侧(靠近发动机)或偏向外侧(偏离发动机)。 当轮胎中心线与铅垂线重合时,称为零外倾角 当轮胎中心线在铅垂线外侧时的夹角称为正外倾角(见图3.1a)。 当轮胎中心线在铅垂线内侧时的夹角称为负外倾角(见图3.1b)。

图3.1 外倾角的定义 (2)外倾角的作用 ①零外倾角的作用 不管采用正外倾角或负外倾角,由于车轮内侧和外侧转动的半径不一致,而车轮转速相同必然造成车轮内外磨损不均匀,如图3.2所采用零外倾角的主要原因,是防止轮胎不均匀的磨损。 图3.2零外倾角的作用 ②正外外倾的作用 a.减低作用于转向节上的负载 b.防止车轮滑脱 c.防止由于载荷而产生的不需要的外倾角

汽车制动跑偏原因分析及解决办法

汽车制动跑偏原因及解决办法 一、无规律的忽左忽右的跑偏 主要原因: 1、轮胎磨损严重不均,持别是后轮内外轮胎直径差越大,无规律制动跑偏越严重。因为这种直径差将导致在车轮对地面的压力随路面的不平而随时发生变化,制动时在车轮的制动力矩就严重失调,产生无规律的跑偏现象。 2、有负前束或横、直拉杆球头销等松旷。 解决办法: 1、对轮胎进行合理调配,按规定进行换位,使各轮胎磨损趋于一致。 2、如果轮胎磨损正常,但仍出现制动忽左忽右跑偏,则应检查是否有负前束或横、直拉杆球头销等松旷。 二、制动突然跑偏 主要原因:是由于制动系统或悬架部份突然发生故障。如某侧车轮制动管路突然失灵。管路受挤压或碰撞而产生凹瘪以致制动液或压缩空气不能通过,或因铁锈或污物过多而堵塞,或因某侧钢板弹簧固定螺栓松动而突然发生移动,使前桥与后桥不能保持平行而制动跑偏等。这种故障虽然为数不多,但其危害极大,稍有不慎,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 解决办法:要严格按出车前和收车后的车辆点检要求,全面认真检查制动系统或悬架部份。 三、有规律的定向跑偏 有规律的定向跑偏,汽车制动时最常见的,这些情况主要有:(1)前轮制动鼓与摩擦片的间隙不一;(2)两前轮摩擦片的接触面相差太大;(3)两前轮摩擦片质量不同;(4)两前轮制动鼓内径差相差过多;(5)两前轮制动蹄回位弹簧弹力不等;(6)某侧前轮轮缸活塞与缸简磨损过甚;(7)某侧前轮轮缸只有空气、软管老化或轮缸皮碗不良;(8)某侧前轮制动鼓圆度愈限或鼓璧过薄;(9)两前轮气压不一致;(10)某侧前轮摩擦片油污、水湿、硬化或铆钉外露;(11)两前轮制动蹄支销偏心套磨损程度不一;(12)两前轮某侧制动蹄弯曲、变形或摩捧片松动;(13)两前轮某侧摩擦片与制动鼓或制动盘未磨合;(14)某侧制动钳固定支板松动;(15)两后轮有上述故障;(16)车架变形、前轴移位、有负前束及垂臂、两前钢板弹簧弹片不一样,以及横、直拉杆球头销松旷等;(17)制动钳活塞卡住;(18)悬挂装置紧固件松动;(19)制动压力分配阀失效;(20)轮毂轴承磨损或损坏。

车辆跑偏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

车辆跑偏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 行车时,你遇到过车辆突然跑偏吗?车辆跑偏是指汽车在行驶中,不容易保持直线前进,总是要自动地偏向某个方向。汽车的跑偏安全隐患大,其后果绝对不容忽视。 在生活当中。大多数驾驶者都认为车辆之所以出现跑偏,都是四轮定位出现问题,认为自己该去做四轮定位了。其实不然,造成车辆跑偏的原因有很多,轮胎气压问题、轮胎磨损不已、底盘故障等都会造成车辆跑偏。下面一起来看看吧! 车辆跑偏危害大 车辆跑偏虽然不会导致爱车立即发生故障,但长期驾驶跑偏会存在诸多安全隐患。长期跑偏会导致轮胎的偏磨严重废。另外,轮胎在偏磨的情况下摩擦力会增大从而产生更多的热量,在炎热高温的夏季会有爆胎隐患,并且耗油更多。所以建议车主一旦发生车辆跑偏就应该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 造成车辆跑偏的主要原因及解决方法 一、轮胎气压问题 轮胎两侧气压不一致是导致汽车跑偏的重要原因。如果两侧轮胎气压不一的话,它们接触地面的面积也是不同的,在正常路面上,气压低的轮胎摩擦力更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车辆会出现向气压偏低的那个轮胎一侧跑偏。 如何解决:如果发现车辆跑偏,建议车主还是先检测一下两侧轮胎的气压是否处于标准范围值内。检测轮胎气压的正确方法,应是使用轮胎气压表,在轮胎冷却的状态下进行检测,如此才能保证检测出来的轮胎气压数值是准确的。如果发现确实是由于气压问题而造成的跑偏,就应该及时使用充气泵补充好轮胎气压。随车配置风劲霸的车载打气泵LG600,带蓝光背光压力表,打气速度快,自带的胎压表不但可检测胎压,还可在胎压不足轮胎漏气、缺气时马上充气,胎压过高时还可以适当泄压,可随时随地进行气压补充,时刻保持胎压正常。 二、四轮定位失准 对于行驶一段时间的车辆来说,四轮定位数据的变化会导致出现跑偏现象。前轮的外倾角、或前束角度太小等都会造成跑偏。四轮定位值失准后,车辆在转弯时会觉得方向沉重,轮胎会出现偏磨现象,从而造成跑偏。长期在在凹凸不平路面上高速行驶也会导致四轮定位数据失准。 如何解决:出现以上故障现象,必须及时进行四轮定位调整。另外建议更换新胎或发生碰撞事故维修后都需要进行四轮定位调整,以策安全。另外建议车主日常行车要少上马路牙子,过大坑时减点速,只要是正常驾驶一般一两年是不需做四轮定位的。但如果有了状况就必须进行处理。 三、刹车系统问题 如果制动时车辆突然跑偏,往往是由于制动系统或悬架部份突然发生故障。这种故障虽然为数不多,但其危害极大,稍有不慎,则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具体跑偏的方向,为刹车出

汽车行驶跑偏的原因浅析(论文)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汽车修理工 论文题目:汽车行驶跑偏的原因浅析 编号:()

汽车行驶跑偏的原因浅析 摘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跑偏的故障现象,是由很多原因引起的,在维修过程中除了要求维修人员要有一个系统的认识和掌握必要的诊断方法以外,还要求在维修时做到认真、细致方可彻底完全地排除故障。通过分析介绍汽车跑偏的几种常见原因,了解汽车行驶跑偏的危害,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汽车行驶跑偏方法危害 一汽车行驶跑偏的概念 汽车行驶跑偏是指汽车在正常直线行驶时,驾驶员将转向盘自由地置于中间位置,而汽车行驶方向总是有规则地向右或向左偏离汽车纵轴线方向的现象。 二汽车行驶跑偏的危害 汽车行驶跑偏是汽车使用过程中一种较常见的故障现象。该故障会导致驾驶员在行驶时,时刻需要对转向盘施加一个矫正力,增加驾驶员的操作难度,容易造成驾驶员的疲劳;使转向沉重;加快零部件和轮胎的磨损;容易造成制动跑偏,导致制动侧滑现象的产生,特别是在高速公路的紧急制动,还可能会引起严重的侧滑,从而酿成重大的交通事故。近年来,随着汽车的保有量激增,汽车普及程度越来越高,行驶跑偏的现象也就越来越多,潜在的风险性很大,然而很多维修技术人员对该故障的判断却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排除难度较大。 三汽车行驶跑偏的原因分析 一般来说,在使用过程中会引起汽车行驶跑偏的原因主要有:1、左右轮胎气压不等,花纹、磨损程度不一致和轮胎老化。 汽车行驶时,汽车与地面接触唯一媒介是轮胎,随着汽车性能不断提高,对轮胎的性能也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汽车的操控稳定性、舒适性、动力性、经济性、制动性和震动噪音的性能,都是通过轮胎发挥和展现出来的,所以轮胎的匹配很重要。

汽车制动跑偏的原因

汽车制动跑偏的原因及故障检测与排除 摘要:汽车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交通工具,我们在日常中发现汽车在行驶到一定的里程后,车辆容易出现行驶跑偏和制动跑偏的现象,如果不及时消除故障,是非常危险的。 关键词:汽车制动跑偏 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性能和技术状况是决定着汽车的行车安全。汽车制动是指汽车能在短距离内迅速停车且维持行驶方向稳定性和在下坡能维持一定的车速,以及在坡道上保持停驻的能力。当汽车在行驶的过程中,遇到危险情况时, 驾驶员及时踩下制动踏板, 有的汽车能安全地很快停下来, 但是有的汽车可能出现制动跑偏、侧滑而失去控制, 向左撞入对向车道或向右驶出路外, 有的甚至甩尾或平地翻车。对此, 有些驾驶员不甚明白, 有的虽然知道汽车制动时可能出现跑偏和侧滑现象, 但也不懂得其中的道理。 汽车在日常使用中,常会遇到制动系故障,尤其是制动跑偏现象,那么何谓汽车制跑偏呢,汽车制动跑偏即车轮制动时,两边车轮不能同时起制动作用;甚至一边车轮制动,而另一边仍转动,导致汽车不能沿着直线方向停车。车辆向路面的一侧行驶。发生类似故障现象,若不及时排除,将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尤其在山区行驶中制动,危险更大。所以要解决好制动跑偏故障,我们必先了解其的故障分类及故障原因,并有

针对作出故障分析,通过诊断和查找故障原因,方可有效排除故障。 一、汽车制动跑偏的原因机理分析 制动跑偏是制动时原期望值按直线方向减速停车的汽车汽车自动向左或向右偏的现象。汽车制动性良好是汽车安全行驶的重要保证,汽车行驶过程中因为制动跑偏而导致车祸,是许多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首先我们要了解汽车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图1 制动系原理示意图 汽车在制动时,具有滚动和滑动(抱死和拖滑)两种情况出现,当制动踏板施加压力小时,还没有达到某一极限,制动器的蹄片与制动鼓之间的摩擦力就不大,地面与轮胎的摩擦力就能够容忍蹄片与制动鼓的摩擦力。所以,此时车轮是滚动的。当制动器的制动力大于或等于地面给与轮胎的反摩擦力时,车轮就会抱死,如果此时左、右车轮制动力不

精编【汽车行业】汽车行驶跑偏故障分析及维修

【汽车行业】汽车行驶跑偏故障分析及维修 xxxx年xx月xx日 xxxxxxxx集团企业有限公司 Please enter your company's name and contentv

1 引言 随着交通工具的现代化和汽车数量的急剧增长,车祸也不断增加。汽车交通事故已成为严峻的全球性社会问题。毋庸置疑,保证汽车在高速行驶时的直线稳定性和安全性已成为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和产财安全的重要问题。所以,我们要从技术上入手,努力研究开发高性能、高安全性的汽车,同时也要加强对在用汽车的定期检查,以便及时维修调查,使汽车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况,以提高汽车行驶的安全性能。 本论文主要介绍如何保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及安全性,并对出现行驶跑偏的原因进行分析,其后介绍如何对汽车行驶跑偏的各个故障进行排除。

2行驶跑偏的故障现象 汽车正常行驶时发飘、跑偏,转向时在方向盘上左右用力不同。不踩制动时,必须紧握住转向盘才能保持直线行驶,若稍有放松便自动向左或向右行驶,偏离车道。这些现象称为汽车行驶跑偏。

3汽车行驶跑偏的原因分析 造成汽车行驶跑偏的根本原因是汽车车轮的相对位置不正确,两侧车轮受到的阻力不一致。下面将对产生这两个原因的因素进行详尽的阐述 3.1 车轮的相关角度 汽车产生行驶跑偏的第一个根本原因是车轮的相对位置不正确,这里提到汽车的车轮相对位置,所以对车轮的相关角度介绍是很必要的 3.1.1外倾角

从汽车的前方看轮胎的几何中心线与铅垂线的夹角,称为外倾角。轮胎的上边缘偏向内侧(靠近发动机)或偏向外侧(偏离发动机)。 当轮胎中心线与铅垂线重合时,称为零外倾角 当轮胎中心线在铅垂线外侧时的夹角称为正外倾角(见图3.1a)。 当轮胎中心线在铅垂线内侧时的夹角称为负外倾角(见图3.1b)。 图3.1 外倾角的定义 (2)外倾角的作用 ①零外倾角的作用 不管采用正外倾角或负外倾角,由于车轮内侧和外侧转动的半径不一致,而车轮转速相同必然造成车轮内外磨损不均匀,如图3.2所采用零外倾角的主要原因,是防止轮胎不均匀的磨损。 图3.2零外倾角的作用 ②正外外倾的作用 a.减低作用于转向节上的负载 b.防止车轮滑脱 c.防止由于载荷而产生的不需要的外倾角 d.减少转向操纵力 e.减小轮胎磨损 为改善前桥的稳定性,早期车辆的车轮采用正外倾角,使轮胎在车辆重荷时轮胎面与路面完全接触,减少轮胎磨损。

汽车制动跑偏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研究(毕业论文doc)

编号: 毕业论文 题目汽车制动跑偏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研究指导教师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交通运输 教学单位(盖章) 二O一一年五月二十六日

目录 汽车制动跑偏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研究 (1) 1 绪论 (1) 1.1 选择本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2) 1.2 汽车制动跑偏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3) 1.3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4) 2 汽车制动性能的评价 (5) 2.1 制动效能 (5) 2.2 制动效能的恒定性, 即抗衰退性 (6) 2.3 制动时的方向稳定性 (6) 3.1 制动器对汽车制动跑偏的影响 (8) 有资料可知,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是通过制动器使轮胎与地面产生一个与行驶方向相反的外力来实现停车或减速的,这个与行驶方向相反的力称为制动力。如果汽车在制动过程中,同轴上左右两制动器产生的制动力大小不等或同一时间内制动力增长的快慢不一致,就必然会造成制动跑偏。 (8) (1)原因分析 (8) ①同轴左右制动力增长的快慢不一致。这种现象在路试过程中表现为汽车利用点制动或半脚制动减速时一侧车轮减速快,而另一侧车轮减速却很慢,汽车在减速过程中明显偏向车轮减速快的一侧。在制动检验台上看到的情况是,在制动全过程中,同一时间内左右制动轮所产生的制动力的差值很大。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可能有以下四个方面:个别制动鼓磨损严重或失圆;左右制动气室推杆长度不一致;个别车轮的凸轮轴衬套和蹄片支承销松旷;左右制动器的回位弹簧张力大小不等等。 (8) ②同轴左右制动力大小不相等。这种现象在路试过程中主要表现为在紧急制动时,一侧车轮已经抱死,另一侧车轮只是减速而没有抱死。汽车偏驶向车轮抱死的一侧,从制动轮与在地面的拖痕来看,一边拖痕很深,而另一边拖痕很浅甚至没有拖痕。在制动检验台上可以看到,在制动过程结束时,左右制动轮产生的最大制动力大小的差值很大。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左右制动器摩擦片材料不同、厚薄不均、摩擦系数不同等;某一制动凸轮轴锈蚀,动作不灵活,调节器损坏;某一制动摩擦片有油污;某一制动气室推杆变形或卡死或制动分泵活塞发咬;制动蹄片支承销锈蚀发咬;某一制动气室膜片破裂或制动分泵密封圈损坏,制动气管或油管漏气、漏油;左右制动器与蹄片间隙大小不等

汽车跑偏和方向盘不正【浅析汽车跑偏原因】

汽车跑偏和方向盘不正【浅析汽车跑偏原因】 汽车跑偏和方向盘不正【浅析汽车跑偏原因】 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国民经济的飞速增长,人们生产、生活对汽车的需求量日益增多。高速公路网的不断兴建,汽车最高时速的不断提高,对汽车的安全性能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汽车跑偏必须引起高度的重视。 一、行驶跑偏当汽车直线行驶时,汽车转向轮由于前轮定位而具有自动回正的功能。但是汽车在行驶中,依然存在方向盘不居中间位置,并且车辆向一侧跑偏,仅在预先校正某一角度后,车辆才能直行的现象。这种现象通常称为行驶跑偏,其产生的主要原因如下1、轮胎质量左右轮胎气压相差过大;前轮左右轮装用不同规格、型号、性能的轮胎;轮胎胎冠两肩磨损、胎冠中段磨损、胎冠外侧磨损、胎冠内侧磨损、胎冠由外侧向里侧呈锯齿状磨损、胎冠由里侧向外侧呈锯齿状磨损、胎冠呈锯齿状磨损、胎冠呈波浪状或碟状磨损,且左右轮胎磨损状态不同。 2、轮毂间隙由于轮毂轴承间隙调整不当,转向节、半轴导管锁紧螺帽松动(转向节、半轴导管端部螺纹损伤超过二牙、保险垫片折断、保险开口锁折断脱落)轮毂间隙增大;转向节、半轴导管内外轴颈磨损、(轴承走内圆)使轮毂轴承磨耗出现间隙;黄油变质,轮滑不良使轴承损坏,这种情况不但轮毂产生摇摆、

跑偏,严重的还会损坏转向节、半轴导管,甚至危及安全发生事故。 3、前轮定位转向节弯曲变形,转向节根部裂纹和断裂,转向节止推轴承松动或损坏,转向节下耳调整垫片损坏使转向节与前轴拳部之间的轴向间隙增大,转向节主销孔磨损,转向节主销孔角度的变化,转向节主销衬套松旷等,致使前轮外倾,主销内倾,主销后倾变异。 转向节下臂变形、螺帽松动,横拉杆弯曲变形,横拉杆球头球座磨损间隙过大,球节弹簧过软、折断等致使前束变异因而整个前轮定位失调,并且左右不一致。 4、前桥耗损前桥(整轴式)弯曲变形,下摆臂(独立悬挂式)销套磨损且安装位置不一致;避震器抑制力不平衡(一边失效,一边正常)稳定杆弯曲或衬套磨损;前轴裂纹和断裂,主销孔上下端面磨损,前轴钢板弹簧座及定位孔磨损;前轴左右弹簧变形变异较大或折断,前桥耗损对汽车的稳定性影响很大。 5、转向传动机构转向垂臂弯曲、扭曲变形,转向垂臂花键磨损至花键轴端面与花键孔端面齐平(按规定应低2-5mm);转向节臂上的锥形销颈与转向节上的锥形孔配合时,锥形销颈小端面低于锥形孔,其凹入部分小于2mm锥形销的键与键槽配合不紧密,健顶住键槽底部无法紧固;横拉杆弯曲变形超过2mm,前驱动桥弓形横拉杆两端变形超过1.5mm横拉杆接头上的卡簧槽深,低于卡

汽车行驶跑偏

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论文/顶岗实习 系部:汽车学院 专业: 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日期:

汽车行驶跑偏

目录 摘要 (1) 第1章汽车的行驶跑偏 (3) 1.1汽车行驶跑偏的定义 (3) 1.2怎样解决汽车的行驶跑偏 (3) 第2章行驶跑偏的故障现象 (4) 2.1汽车行驶跑偏的原因分析 (4) 2.1.1车轮的相关角度 (4) 第3章造成车轮的相对位置不正确的因素 (6) 3.1轮胎的影响 (6) 3.1.1轮胎压力的影响 (6) 3.1.2轮胎胎纹的影响 (6) 3.1.3底盘或车架变形的影响 (6) 3.1.4前轮弹性元件和减振器的影响 (6) 3.1.5四轮定位的相关参数的影响 (7) 第4章造成两侧车轮受到的阻力不一致的因素 (8) 4.1轮胎的影响 (8) 4.1.1胎压对行车阻力的影响 (8) 4.2制动拖滞的影响 (8) 4.3轴承预紧力的影响 (9) 第5章汽车行驶跑偏故障的排除 (9)

5.1对造成车轮相对位置不正确因素的检测与排除 (9) 5.1.1四轮定位的检测与调整 (9) 5.1.2四轮定位先关参数检测 (10) 5.1.3四轮定位相关参数的调整 (10) 5.1.3车架变的检测与调整 (11) 5.1.4减振器和减振弹簧的检测与调整 (12) 5.1.5轮胎胎纹胎压的检测与调整 (13) 5.2对造成车轮行驶阻力不一致因素的检测与排除 (13) 5.2.1左右轮胎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不等的故障检测与排除 (13) 5.2.2制动拖滞引起的车轮滚动阻力不等的故障检测与排除 (13) 5.3轮毂轴承预紧力引起的车轮转动阻力不等的故障检测与排除 (14) 结论 (15) 致谢 (16) 参考文献 (1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