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庆皇帝的老师们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朱硅,清朝乾隆,嘉庆年间名士。

字石君,顺天大兴人,嘉庆皇帝的老师。

晚年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傅、署理工部衙门。

死后,赠太傅、谥号“文正”。

朱硅(1738--1806年),字石君,号南压,清代顺天府大兴县人。

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中进士,年甫十八改庶吉士,开始仕宦生涯。

近60年间,朱硅仕乾隆、嘉庆二朝,历官数省布政、按察等使及巡抚等地方官,又调京任侍郎、尚书、体仁阁大学士等京卿。

嘉庆十一年冬病卒,晋赠太傅,谥文正,入祀贤良祠。

朱硅为官近60年,勤于政事,居官廉洁,崖岸峻绝,一介不取,历官中外,无敢以贿赂向其竞进者。

乾隆二十八年(公元1763年)十月,调升福建按察使,平余银悉数归库,绝不私吞占取。

与洋商往来打交道,悉按法条从事,绝不私受洋商之物而卖放。

乾隆后期,闽省洋商贿赂官府以谋私欲的陋习事发,朝廷震怒,乾隆皇帝命有司遍查历年在闽省督、抚、道、府任职官员之政绩以告,只有朱硅一人没有接受洋商一文贿赂,秉公办事。

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五月,调补广东巡抚,次年八月升兵部尚书仍留巡抚任内·英国来华使臣这时乘船至粤,向两广总督及巡抚各送礼物一份,以期为其入京见皇帝予以帮助。

朱硅以“天朝大臣,例不与外夷交接”告之,严拒受礼。

事后为乾隆皇帝知晓,赐旨嘉奖。

及至嘉庆即位以后,对朱硅仍倚畀方股,历充两广总督、安徽巡抚等职。

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调京任京卿,先后充任兵部尚书、吏部尚书、户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太傅、体仁阁大学士等高官。

官高位显,而朱硅之清贫仍若寒素。

有一年新年时,正值京城大雪,寒气袭人,朱硅前往工部尚书裘日修府中去贺年,宾主相见之时,裘日修见年已垂暮的朱畦只穿着一身棉袍褂·就说;“您怎么贫寒到这个地步了呢?我想要效法古人的作法,以一件绨袍赠您御寒。

随即命仆人进入内室,取出一件貂皮袍子,恭敬地送给朱硅。

朱硅一见,急忙辞谢,对裘日修说:“好朋友的盛情厚意,深深地使我感动,然而我从来一介不取,一生也未曾丢掉这种节操。

况且,貂皮袍子穿在身上,亦仅仅帮我壮了门面。

如果说为了抵御寒冷,则我已经穿着棉袍褂了。

您没有看到在街道两旁的雪地之中,还有许多赤身僵卧而死的人们吗?他们和我全都是一样的人,我和他们比较起来,已经有上天堂与入地狱的区别了,我怎么敢不知足呢!您能不能把赠给我的东西转赠给他们这些贫寒之人呢?”裘日修急忙谢过,惭愧地说道:“您真是道德高尚的人·我应当遵从您的话去作。

”于是,就让仆人把这件貂皮袍子送至当铺,以所得的当银购买了数十件棉衣服,在街市上送给那些贫民。

朱畦“持躬正直,砥节清廉”,“有守有为,贤声益懋”,其殁后,世人多惜之。

嘉庆皇帝曾亲临其家典酸,“见其门庭卑隘,清寒之况不异儒素,睦念遗风,怆怀未已”;后并于展谒西陵归途,绕道亲至朱琏坟园赐奠。

2 太子皇孙督教嘉庆帝是学生
在村里一座古宅锦江楼的大门上,挂着一块书有“明通进士”的牌匾。

老人称,这块匾至今
已有250年的历史。

牌匾长约1.3米,宽约0.3米,红底金字,匾上“明通进士”四个大字依然清晰可见。

老人告诉记者,匾的主人名叫潘廷楷,是当地潘氏先人,曾经做过嘉庆的老师,他自己则是潘廷楷第7代后人。

据当地潘氏族谱记载,潘廷楷自幼聪明过人,饱读经书,在清乾隆元年(1736年)中举,成为丙辰科试举人。

清乾隆七年(1742年),潘廷楷登“明通进士”,此后例授修职郎(为清朝八品文官)、文林郎(为七品文官),任南海知县。

1742年的下半年,乾隆皇帝从进士榜上了解到潘廷楷知识渊博、具有高超的文学水平后,马上传旨将潘廷楷调入城,任太子皇孙督教,并授予罗伞一把、锦帐一幅(直径7米、高6米,可惜于“文革”期间被毁)。

潘启颜老人自豪地说:“作为太子皇孙督教,这个官职虽不算大,但是在当时却享有很
高的荣誉,当时他的学生有乾隆皇帝的太子皇孙嘉庆皇帝等人。


朝中被人陷害回乡培养后辈
据说,潘廷楷在任太子皇孙督教期间深得好评,但在那是非复杂的官场上也吃了不少亏。

一天,他们师生学习完后在书馆里休息,当时的太子即嘉庆皇帝在书桌上打瞌睡,潘廷楷看见太子脸蛋上有苍蝇爬行,他便用双手合掌驱打苍蝇,不料因他的指甲稍长,无意中划伤了太子的脸蛋。

殿内侍候官得知后便禀报皇上,皇上传旨着潘廷楷修甲便了,然而侍候官却趁机陷害潘廷楷,把“修甲”说成“抽甲”,潘廷楷只得遵旨,忍痛把十个指甲抽去,痛苦不堪。

虽然后来皇上查明真相怒斩侍候官,但潘廷楷感到伴君如伴虎,遂请辞回乡。

潘廷楷辞职后一直在广州居住,并在位于广州小马站的潘家祠(又称荥阳书院)主持多年,为培养岭南潘氏宗亲后辈作出了重要贡献。

他还斥巨资在家乡羊石村建起一座名叫锦江楼的大宅,该宅占地面积2000多平方米,由于年久失修,大宅如今大部分被毁,只余门楼等几间古屋。

潘廷楷去世后安葬于家乡沙田镇羊石村一个名叫黄竹窝的山上。

3 250多年前,在今揭西县五云镇上洞石陂寨,出了个嘉庆皇帝的老师——彭翔兹。

彭翔兹号石圃,生于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

他22岁时为廪生,27岁被选入京为选贡。

乾隆十年(1745),翔兹33岁时,擢升为京都武英殿纂修官,后又晋升为正蓝旗官3年。

此一期间,彭深受乾隆皇帝器重,且有时君臣二位对坐,常淡论着联对、歌赋及诗词格律,翔兹才华横溢,屡博得皇上嘉赞。

乾隆十六年辛未春,皇帝提翔兹为太子太傅(皇府教习、一品文官,专教颙琰太子读书。

颙琰后继承皇位,帝号嘉庆)。

但颙琰性喜嬉戏,厌恶读书。

彭太傅治学严谨,一次,在指出太子习字马虎潦草时,被颙琰抓起一个瓷笔架,掷向老师头部。

顿时,彭太傅额角鲜血涌流,太子也拔腿跑出。

老师只好找来几页白纸,敷于额角止血。

是日傍晚,乾隆帝恰好经过太子书房,惊问:“太傅为何额角流血?”翔兹不敢直言,笑吟二句诗:“圣主隆恩润中华,翔云喜化额上花。

”帝听后甚为高兴,沉思一下对曰:“皆是大清皇赐福,吾臣方得涌流霞。

”帝吟对之后大笑!彭太傅也随声赞道:“圣主捷才,好诗,好诗!”此刻,君是真笑,真乐!臣是假笑,假乐。

又一次,君臣相遇,乾隆即兴吟道:“水于江汉星于斗。

”要彭对出下联。

彭即对:“鹤在云霄月在天。

”对得工整绝妙。

彭翔兹在任“皇府教习”15年,直把太子教得知书识理,且善于诗文,真可谓“成才”矣。

乾隆三十一年冬,他上表“谢职林泉”。

帝阅表后准奏,亲赐彭“奉旨”金牌一支,锦绣罗盖凉伞一顶,旧龙袍一领,任其还乡或遍游天下。

是年十月,彭辞京取道四川,饱览嵋山风光,又在四川天门寺参佛诵经。

直至年届花甲,才回归家乡广东省五云上洞石陂寨安度晚年。

乾隆三十九年,翔兹谢世,享年62岁。

4 范锡篆,清代正宁县人。

雍正八年赴京赶考,途中宿于淳化县口镇,丢失所骑毛驴,于是广贴寻驴启事。

文曰:“本人姓范兮锡篆,家住正宁兮小县。

上京应试兮赶站,用膳口镇兮小店。

丢失毛驴兮不见,白嘴白眼兮好看。

非黑非麻兮青蛋,非草非叫兮老骟。

有缰有辔兮麻辫,有鞍有镫兮无鞯。

四处寻找兮问遍,一连数日兮不见。

有人送信兮一串,有人送驴兮串半。

”此次赶考由于驴子丢失误了考期,但因寻驴启事写得妙趣横生,传为佳话,被御史大夫谢保发现,荐于京师,后任国子监学正。

乾隆二十五年,乾隆皇帝第十五子颙琰(即后来的嘉庆皇帝)出生,后立为太子。

颙琰少时入国子监就学,乾隆曾延师数名为子课读,但颙琰调皮贪玩,不服管束,曾有数位老师先后被辞退。

范锡篆被聘为太子师后,认为今日之学生为将来之皇帝,道德水准关乎国家兴亡和
百姓疾苦,所以坚持师道,严教不怠,竟对颙琰进行罚跪。

乾隆皇帝发现后训斥道:“吾儿受教是君,不受教也是一国之主。

何必如此处罚!”范锡篆不慑皇威,义正辞严地答到:“受吾教为尧舜明君,不受吾教为桀纣昏君!”乾隆听罢此言肃然起敬,不但未加以责怪,反而更加器重,令其留教,成为太子专师。

范锡篆居家时,常为人承写诉状。

有时同一案官司,原告、被告的状词均出自他的手笔。

范锡篆处事有一条哲理,即以和为贵,免事为上策,凡事力求公平合理,尽量使当事人免得罪,免受罪。

所以,虽然原告、被告状词都有理有据,言词确切,但结果都是为了和解官司。

有一年冬天,有一人家的羊吃了邻居的麦苗,麦主为原告,状词是:“一九一阳生,阳气往上升,羊蹄如铁钉,吃叶又刨根。

前蹄子刨,后蹄子蹬,十几亩麦子蹬了个光光净。

”羊主为被告,他给写的辩词是:“三九寒气盛,地冻如铁硬,镢头斧头挖不下,羊蹄子劲有多大?羊嘴是蘖蘖,只吃干叶叶。

”县官看了两方的状词,未判输赢,只做调解了事。

还有一次,一辆胶车在耀县坡头压死了一条狗,主人告到县衙,说是胶车将狗压死,要求赔偿,赶车人找范锡篆写的辩词是:“耀州坡头,坡滑路陡。

胶车下来,如同雷吼。

明明死狗赖活狗,活狗为何不逃走?”由于状词辩解得力,打了一场没有输赢的官司。

5 王希文(1766——1841),字景范,號艾山。

祖籍晉陽(今山西太原),明中葉遷於下邳棗林莊(今江蘇省邳州市連防艾山后村)。

王希文生在一個貧困家裏,弟兄四人,希文居二,一家生活靠父親在私塾教書維持。

由於他聰明好學,省吃儉用。

供濟他讀書,盼他成人後能光宗耀祖。

希文五歲就學,記憶力很強,凡讀過的書能背誦如流。

但後來參加科舉考試,命途多舛,幾試不第。

屢遭挫折後使他逐漸對現實不滿,對仕途失去了信心。

置父母教誨于不顧,一反常態,竟然和村中一些遊手好閒的人鬼混在一起。

一年春天,他去田裏送飯,途中正遇本村鄒老財蹲在路邊草叢中出恭。

鄉間規矩只要帶好吃的,見到熟人就要打個招呼,禮讓品嘗,不然,就被論為不知禮節。

當時希文也想與他打個招呼,但鄒老財是在出恭,左右為難,只好一低頭走了過去。

沒走多遠,被老財追上,劈頭就是幾個巴掌,並罵到:“不知禮的蠢才,萬世成不了道業”。

這對希文來說是莫大的污辱,他雖人窮,但未受到這種窩囊氣,加之個性剛烈,實難容忍,若是還手,又怕釀成大禍,雖然氣的發抖,還是忍了下來。

回家後睡床不起,非要尋死不可,父母束手無策,後幾經鄉鄰勸說,方才回心轉意,最後讓父母把他關在小屋裏,發憤苦讀三年。

這三年,使他的學業大有長進,奠定雄厚的基礎。

同年年底,他參加了科舉考試,文章和書法得到了主考官的賞識,考中“撥貢”,主考官見喜,收他為螟蛉義子,將他推薦給了乾隆皇帝。

奏摺呈出不久,乾隆便下了詔諭,召見希文。

乾隆獨具慧眼,看出他是一個難得的人才,經過廷試,選在翰林院為太子侍講。

太子顒琰在希文的教授下,學業日進,乾隆為之高興,對希文更加器重。

後來有段時間,太子對讀書感到厭倦,希文為了盡到自己的責任,千方百計設法引導,太子仍擲書於地,希文見狀,嚴加訓斥。

湊巧,乾隆突然駕到,為考驗希文,便說:“我兒讀書做皇帝,不讀書也做皇帝,何必如此認真?”希文立即跪應道:“臣聞讀書做堯舜之君,不讀書為桀紂之王。

”乾隆聽後,忙雙手扶起希文,嚴厲訓斥了顒琰,並下聖諭:“如敎而不學,可嚴加懲戒。


此後,希文更加盡職盡責,嘉慶也逐漸理解老師的心情,專心苦讀,同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希文出身寒微,皇帝雖對他器重,但朝廷內部互相傾軋的現實,使他產生了伴君如伴虎
的感覺,認為還是激流勇退,離開是非之地為好,便呈書乾隆,要求辭官歸鄉。

乾隆為了弄清虛實,便傳諭希文進入“官階官”,讓他任意挑選一頂帽子,希文已知皇上用意,只在那些帽子前踱來踱去,選了又挑,挑了又選,最後只拿了一頂“七品”官帽。

乾隆見人各有志,不可強留,就放他到瑞洲府新昌縣任知縣。

新昌縣地處偏遠,生活疾苦。

他到任後馬上設法,改變這種現象,嚴懲貪官,得到了百姓的稱道。

但也遭到官吏的反對,一意刁難和駕空他,使他無法在施展才能,他只好辭去知縣,改做縣丞。

皇帝念其教育太子有功,專門下了一道聖旨,嘉封他的父親王爰泰為“修職郎”,母親石氏為“八品儒人”(見附),並賜給一把黃羅傘,只要打開,文官見之下轎,武官見之下馬。

他的身份雖然抬高了,但他脫離仕途的決心未變,在此期間,他大部分時間,都在山上廟中向一位和尚學醫,準備以後,為鄉鄰做點好事。

嘉慶元年,仁宗(顒琰)親政後,微服私訪,專程到了瑞州府新昌縣,拜見了老師王希文。

不知是誰透露了御駕將臨的消息,瑞州府新昌縣大小官員事前舉著手本,跪迎了兩三天,唯有希文沒有出來接駕。

希文平日得罪的那些人,便借機報復,擬了呈子,說希文不接聖駕,犯欺君之罪,知府派人去廟中緝拿。

其實,他們哪里知道,嘉慶皇帝早已駕到小廟正同希文對飲。

捕快闖人廟門,方知皇帝已到,弄得大小官員十分尷尬。

嘉慶為在這些官員中表露對老師的敬重,問老師有什麼要求沒有,希文沒有推辭,提了兩件,一件是讓嘉慶親自上山與他送飯三日,第二件要求辭官回鄉。

嘉慶為了報答師恩,便答應了這兩個要求。

嘉慶每日坐著轎上山送飯,府縣官史皆跟在轎子後面往山上爬,連續三日方罷。

三天之後,他便辭官回鄉,安度晚年了。

(本文发表在江苏省邳州市文史资料第五期)一九八七年十一月
6 据《横沥镇志》记载,公元1741年(乾隆六年),吴濂出生于横沥石涌村一户书香人家。

其曾祖父吴承晋、祖父吴为萼、伯祖父吴石章都是清朝秀才,诗词著述甚丰,至今《横沥镇志》上还记载着一些他们写的诗词。

吴濂自幼受到书卷气的熏陶,天资聪颖,又爱博览群书,参加科举考试,接连高中举人、进士。

如今,吴濂旁亲后人所保存的族谱中有记载:乙酉科举人,丙戌科进士。

据载,吴濂在未考考中进士前,遭到过一些人的藐视,说他的成绩只是偶然的,并无真才实学。

为此,吴濂作了首《偶然诗》:“偶然偶然又偶然,偶然直上九重天。

世间多少偶然事,何不诸君学偶然?”以抒发其在科举考试中志冲凌霄的豪情作为回应。

关于吴濂的才华,其后的清末探花陈伯陶(东莞中堂人)书有“此人学究甚深”的评价。

在史料的记载中,吴濂所任的官职主要是科举考官或是与文书有关的职务。

他先后任科举考试的监射官、吏部验封司主事、江南道御史,署户科给事中(谏官)等。

在京做官的吴濂,时常和同僚互相作诗唱和,曾作《喜雨》元韵四诗,深受乾隆喜欢,并为同朝幕僚所称道。

后被乾隆钦点为太子少傅,也就是嘉庆皇帝的老师之一。

当时的吴濂是乾隆皇帝身边的红人,他的大儿子被当朝皇后认作干儿子。

7 钓鱼岛是中国的,《琉球国志略》是铁证之一。

但是很少有人知道,写《琉球国志略》的周煌是重庆涪陵人,他还是嘉庆皇帝的老师。

周煌(1714—1785),字景垣,号海山,清涪州长里麻地坝(今涪陵区龙桥街道办事处麻磊村五组)人。

史料记载,周煌是乾隆元年(1736)举人,次年二甲进士。

乾隆四年(1739)授翰林院编修。

乾隆六至十二年(1741—1747),先后以编修充任山东乡试副考官,会试同考官和云南乡试正考官。

乾隆二十一年(1756)晋侍讲(官名,从四品),随即以册封琉球国中山
王副使奉诏出海赴琉球。

后历任四库全书馆总阅、工部尚书、会试副考官、兵部尚书等职。

后又任皇太子(既嘉庆皇帝)总师傅、都察院左都御史等职。

然而,周煌不仅是一位官员,也是名家之后。

吴涛研究发现,据民国二十七年《涪陵周氏家谱》载,周煌是北宋哲学家、宋明理学创始人之一周敦颐的第19代孙。

周敦颐的《爱莲说》为中学范文,“出淤泥而不染”的名句几乎人人皆知。

当然,周煌也很有文采。

“周煌一生好学,喜工诗文,著有《应制集》、《海东集》、《豫章集》、《湖海集》、《蜀呤》、《海山诗稿》等。

又工书法,笔法遒劲,刚健流利。

”周煌是一名尽职的官员,也是不可多得的文人雅士。

乾隆五十年(1785)正月以兵部尚书加太子少傅衔病休,四月卒于京师。

8 钱鸿施(1724-1814)字敬儒,号龙溪,生于1724年,开建一都(今封开县南丰镇)万禄村,少孤事母与祖母,克尽孝道,乾隆乙酉年(1765年)拨贡,赴京教授皇太子。

十年期满后,返回广东先后出任从化教谕、儋州学政、罗定学政;乾隆戊申年(1788年)擢升浙江杭州府于潜、余杭两县知县。

钱鸿施为官清正,政绩显著。

三年后,即获乾隆帝诰封三代(封他祖父母、父母为文林郎及儒;诰封圣旨牌如今尚悬挂于万禄村钱氏宗祠之上)。

公元1814年,钱鸿施病逝,享年91年,族人见钱鸿施为人勤奋,为官清廉,在村中建起文笔塔,作为记念,激励后人。

据有关资料记载,封开县文化部门多方查证,钱鸿施确实曾做过嘉庆皇帝的老师。

9 王杰,字伟人,生于雍正三年(1725年),卒于嘉庆十年(1805年),历任兵部尚书、军机大臣、上书房总师傅、东阁大学士、太子太保,卒赠太子太师,祀贤良祠,谥文端。

王杰是乾隆26年恩科状元,这个状元是地域平衡的结果,本来他考的是第三名。

江苏人赵翼是第一名,乾隆皇帝考虑到本朝自入关以来陕西还没有状元,江苏已有二十几个,就把王杰和赵翼调了个个儿。

后来赵翼以六品官终老,以著名学者广为人知。

王杰官居一品,位极人臣,此是后话。

有感于乾隆皇帝知遇之恩,王杰一生忠心耿耿,数十年来身居高位,兢兢业业,老成持重。

他曾督浙学三任,督闽学两任,乾隆丁未、己酉、庚戌四年之间,三充会试正总裁,然而持心自重,其清贫有如秀才。

王杰的儿子写字很好,常常为他代笔,乾隆皇帝知道后问起过,他只说,犬子不才。

他的儿子要参加科举考试,每次他都预先通知主考不要让他考中,他儿子回陕西参加乡试,他又通知陕西巡抚——他的门生——不予录取,似乎严厉得有些不近人情。

他最早教过的那个孩子就是后来的嘉庆皇帝——当时还是太子,不好好读书——被罚跪,乾隆皇帝见了很生气,让太子起来,说“教者天子,不教者亦天子,君君臣臣乎?”王杰说“教者尧舜,不教者桀纣,为师之道乎?”乾隆叹服,令太子复跪。

一天清晨,在朝房等候陛见,王杰坐在一个角落里搓手自暖,有个大员走过来握着他的手开玩笑说,王大人手好白啊。

本来是开玩笑的一句话,他却一本正经地说,王杰手虽好,但不会要钱。

那人的脸“腾”就红了,他就是当时炙手可热的满洲大员和。

读书到这里,有些感慨,据说秦始皇有一面镜子,可以照见口是心非,说不要钱的人很多,能够毫无愧色地去照那面镜子的恐怕只有王杰了。

他的学生做官回来送给他一些钱,他不要,说,以前我跟你们说什么来着?我要是要钱我说过的话成什么了?王杰生逢盛世,并没有成就什么伟业,但这句话,足以使我辈肃然起敬了。

在和一手遮天的时候,同为军机大臣的王杰对他一直是不冷不热,《清史稿》说“王杰持正,恒与和
忤”,但由于他深得乾隆皇帝的信任,和也无可奈何(这也许是乾隆皇帝的一种制衡策略吧)。

王杰很谨慎,大概怕自己太过豪爽贪杯的儿子招架不住和这样的人,所以不欲让他进官场吧。

不知公子是否明白老父亲的一番苦心。

王杰70余岁,多次上书要求致仕还乡,嘉庆皇帝再三挽留,最后终于在他79岁时批准。

临行,嘉庆皇帝派皇次子送至城外,并亲自作了两首诗为之送行。

有句云:“直道一身立廊庙,两袖清风返韩城。

”王杰身为首辅40载,所有的家当就一车。

做文官的,一定有很大一部分是书吧。

那辆车一路上丁丁当当的,因为后面载的是吃饭用的锅碗瓢盆。

嘉庆八年,一辆不起眼的大车,吱吱嘎嘎地走在京师至韩城的官道上。

从此,朝廷里少了一位清廉耿介的高官,韩城乡下多了一个踏踏实实的老农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