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筑力学》课程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任务和教学基本要求
1、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
《建筑力学》是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学习本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建筑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学会运用建筑力学的知识去分析工程实际中的有关问题并为学习专业课程和进一步学习准备条件。
2、教学任务
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具备建筑力学的基础知识,掌握正确的受力分析和力系的破坏平衡条件。对工程结构中杆件的强度问题具有明确的概念和一定的计算能力。初步掌握杆件体系的分析方法,初步了解常用结构形式的受力性能。
掌握各种结构在荷载作用下维持平衡的条件以及承载能力的计算方法,为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提供理论基础,使所设计的构件即安全合理,又经济实用。
3、教学基本要求
建筑力学包括静力学、材料力学和结构力学三部分内容。对电视中专工民建专业的学员,其基本要求为:
(1)(1)初步具备将简单的杆件结构简化为计算简图的能力;
(2)会从简单的物体系中选取脱离体并画出其受力图;
(3)能熟练地运用平衡方程求解单个物体和简单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4)能熟练地分析单个杆件的内力并绘制内力图;
(5)会运用强度条件进行单个杆件的截面选择和强度校核,并能进行刚度和稳定性校核;
(6)能分析简单结构的几何组成,确定超静定次数;
(7)了解平面静定结构的受力性能;
(8)会用图乘法计算简单结构的位移;
(9)初步掌握力法、力矩分配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计算;
(10)具备材料力学试验的初步知识。
二、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衔接、配合关系
在建筑力学的学习过程中,经常会遇到数学、物理等先修课程的知识,因此,在学习中应根据需要对上述课程进行必要的复习,并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和提高。在后续课程中,建筑力学又是建筑结构、地基基础和施工技术等课程的基础。
三、课程各部分内容的内在联系
《建筑力学》课程分上、下两册。上册为第一篇:力系的合成与平衡。主要讨论力系的合成与平衡,是结构受力分析的基础;第二篇:杆件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主要研究杆件在各种基本变形时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压杆的稳定性问题;下册为第三篇:结构的内力和变形计算。是属于结构力学部分的知识。主要研究平面刚架的内力和变形计算。在这三部分内容中,第一部分是建筑力学基本知识,第二、三部分则是各种构件及结构设计的理论基础。
四、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的建议
1、教学方法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堂教学要注意启发式,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反对注入式教学方法。学习本课程时要注意理解它的基本原理,掌握它的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特别是要学会从这些具体方法中学习分析问题的一般方法,切记死记硬背;另外,还要让学生多做练习,以加强理解和记忆。
2、教学形式
学习本课程时应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可以聘请专职或兼职教师进行面授或集中辅导。
3、实践性环节教学要求
建筑力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在建筑结构和构件的承载能力计算中是不可缺少的基础,是从事建筑设计和施工的工程技术人员必不可少的基础理论知识。因此,在学习时注意理论联系实际。通过施工现场的参观、实习来了解实际工程中的力学问题、结构布置、配筋构造、施工工艺等。
四、特殊说明
1、教学媒体设置及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媒体包括主教材、学习辅导教材。主教材在内容上应该符合本大纲的要求,符合电视中专层次的要求。学习辅导教材应该结合主教材的知识进行编写。
2、课程的教学要求层次
本课程有关定义、定理、性质、特征等概念的内容可按“知道、理解、掌握”三个层次要求,有关计算公式、法则、解题方法等可按“会、掌握、熟练掌握”三个层次要求。
3、本大纲的适用范围
本大纲适用于高中毕业生,学制为两年的工民建专业,也适用于初中毕业生,学制为三年的工民建专业。其它专业可参照执行。
4、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注意和其他课程的关系;
(2)注意理论联系实际;
(3)注意分析方法和解题思路;
(4)注意多练习。
第二部分大纲本文
第一篇力系的合成与平衡
第一章力的基本知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本章主要研究力的基本知识和物体的受力分析。其目的是应用力系的平衡条件,根据已知力求出结构的支座反力,为下一步的结构计算打好基础。
教学要求:在明确力的概念、平衡的概念、静力学公理、常见约束及相应约束反力的基础上,能对单个物体和简单的物体系统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并绘出受力图。
Ⅱ、教学内容
1、力和平衡
2、静力学公理
3、约束与约束反力
4、受力图
5、荷载
Ⅲ、教学建议
在学习本章内容时应该在掌握力的概念、静力学公理以及常见约束的基础上,进行物体的受力分析。所以,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很重要。在分析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时,要注意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作用力的方向一旦确定,反作用力的方向就必定与它相反,不能再随意假设。在画物体系的受力图时,注意不要画两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
第二章平面汇交力系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本章研究用几何法和解析法求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合成和平衡问题。其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应用平衡方程求解平面汇交力系的平衡问题。
教学要求:掌握平面汇交力系的三角形法则,力的多边形法则以及平衡的几何条件;掌握在坐标轴上的投影和合力投影定理;能熟练运用解析法求解平面
汇交力系。
Ⅱ、教学内容
1、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几何法;
2、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几何条件;
3、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解析法;
4、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
Ⅲ、教学建议
在学习本章内容时,最关键还在于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要把研究对象分离出来,分析作用在它上面有哪些力?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弄清其方向。然后根据前面一章学过的知识确定未知量。所以,学习时注意前后联系。
第三章力对点的矩·平面力偶系
Ⅰ、教学目的及教学要求
本章研究力对点的矩的概念及其计算,还研究组成力系的力偶。其目的是这些知识不仅在实际中有重要意义,而且还为学习下一章平面一般力系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掌握力矩的概念和计算,合力矩定理及其应用;掌握力偶的概念、力偶的基本性质以及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计算。
Ⅱ、教学内容
1、力矩
2、力偶
3、平面力偶系的合成和平衡
Ⅲ、教学建议
学习本部分内容时注意理解力矩和力偶的概念,特别是力偶的概念与力的不同,力偶有其自身的特点。
第四章平面一般力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