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建筑力学习题答案;
建筑力学习题及答案1-4

1-1 如图1-29所示,画出下列各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的接触面都为光滑接触面,未注明者,自重均不计。
图1-291-2 如图1-30所示,画出下列各物体的受力图。
所有的接触面都为光滑接触面,未注明者,自重均不计。
图1-30(a)AC杆、BD杆连同滑轮、整体;(b)AC杆、BC杆、整体;(c)AC杆、BC杆、整体;(d)AB杆、半球、整体;(e)球O1、球O2;(f)AB杆、CD杆、FG杆;(g)棘轮O、棘爪AB;(h)AB杆、BC杆、整体;(i)AB、CD、整体2-1 如图2-14所示,四个力作用于O点,设F1=50N,F2=30N,F3=60N,F4=100N。
试分别用几何法和解析法求其合力。
2-2 拖动汽车需要用力F=5kN,若现在改用两个力F1和F2,已知F1与汽车前进方向的夹角α=20o,分别用几何法和解析法求解:(1)若已知另外一个作用力F2与汽车前进方向的夹角β=30o,试确定F1和F2的大小;(2)欲使F2为最小,试确定夹角β及力F1、F2的大小。
图2-14 图2-152-3 支架由杆AB、AC构成,A、B、C三处都是铰链约束。
在A点作用有铅垂力W,用几何法求在图2-16所示两种情况下杆AB、AC所受的力,并说明所受的力是拉力还是压力。
图2-16 图2-172-4 简易起重机如图2-17所示,重物W=100N,设各杆、滑轮、钢丝绳自重不计,摩擦不计,A、B、C三处均为铰链连接。
求杆件AB、AC受到的力。
习题( 第三章 )3-1 计算下列各图中F力对O点之矩。
图3-163-2求图示梁上分布荷载对B点之矩。
图3-173-3 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
图3-183-4 如图3-19所示,已知挡土墙重G1=90kN,垂直土压力G2=140kN,水平压力P=100kN,试验算此挡土墙是否会倾覆?3-5 如图3-20所示,工人开启闸门时,常将一根杆穿入手轮中,并在杆的一端C加力,以转动手轮。
设杆长l=1.4m,手轮直径D=0.6m。
建筑力学习题及答案

《建筑力学》【2 】温习题一.填空题1.用图乘法求构造位移的运用前提是:EI=常数;;Mp图和M图中至少有一个是直线图形. 2.建筑力学中,自由度与束缚的关系,一个固定铰支座,相当于个束缚.3.对于感化在物体上的力,力的三要素是力的.感化点和.4.静力学根本道理包括..感化力与反感化力道理和力的平行四边形轨则.二.断定题M图和M P图乘得出的.()1.力法中,主系数δ11是由12.力偶能用一个力等效代换.()3.盘算简图是经由简化后可以用于对现实构造进行受力剖析的图形.( )4.力偶对物体的迁移转变效应,用力偶矩器量而与矩心的地位有关.( )5.物体系统是指由若干个物体经由过程束缚按必定方法衔接而成的体系.( )6.在某一刹时可以产生渺小位移的体系是几何不变体系.( )7.在垂直于杆件轴线的两个平面内,当感化一对大小相等.转向相反的力偶时,杆件将产生曲折变形.( )8.桁架中内力为零的杆件称为零杆.( )9.任何一种构件材料都消失着一个推却应力的固有极限,称为极限应力,如构件内应力超过此值时,构件即告损坏.( )10.平面图形对任一轴的惯性矩,等于它对平行于该轴的形心轴的惯性矩加上平面图形面积与两轴之间距离平方的乘积.( )三.选择题1.平面一般力系有()个自力的均衡方程,可用来求解未知量.A.1 B.2 C.3 D.42.静定构造的几何构成特点是().A.体系几何不变 B.体系几何瞬变C .体系几何可变D .体系几何不变且无过剩束缚3.作刚架内力争时划定,弯矩丹青在杆件的( ).A .上边一侧B .右边一侧C .受拉一侧D .受压一侧4.图示杆件的矩形截面,其抗弯截面模量Z W 为( ).A .123bhB .122bhC .63bhD .62bh5.在图乘法中,欲求某两点的相对转角,则应在该点虚设( ).A .竖向单位力B .程度向单位力C .一对反向的单位力偶D .单位力偶6.如图所示单跨梁的传递系数AB C 是 ( ).A .0.5B .—1C .0D .27.力偶( )A .有合力B .能用一个力等效代换C .能与一个力均衡D .无合力,不能用一个力等效代换8.建筑力学中,自由度与束缚的论述下列( )是错误的.A .每个刚片有三个自由度B .一个链杆,相当于一个束缚C .一个单铰,相当于二个束缚D .一个固端(刚结),相当于二个束缚9.一个刚片在平面内的自由度有( )个.A .2B .3C .4D .510.结点法和截面法是盘算( )的两种根本办法.A.梁 B.拱C.刚架 D.桁架四.盘算题1.画出下图所示外伸梁的内力争.2.用力矩分派法盘算图(a)所示持续梁,并画M图.固端弯矩表见图(b)和图(c)所示.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杆轴为直线2.23.大小.偏向4.二力均衡前提.加减均衡力系定理二.断定题××√×√××√√√三.选择题CDCDC CDDBD 四.盘算题1.(1)求支座反力 由∑=0A M ,得 05222104=⨯⨯-⨯-⨯By F 即)(10↑=kN F By 由0=∑y F ,得)(4102210↑=-⨯+=kN F Ay(2)画剪力争和弯矩图2.(1)盘算迁移转变刚度和分派系数 375.044=⨯==BA BA i S ,73=BA μ4144=⨯==BC BC i S ,74=BC μ 4144=⨯==CB CB i S ,4.0=CB μ6233=⨯==CD CD i S ,6.0=CD μ(2)盘算固端弯矩m kN ql M M FBA FAB ⋅-=⨯⨯-=-=-=306101211222 m kN l F M M P F CB F BC ⋅-=⨯⨯-=⋅-=-=2008200818 (3)分派与传递kN )(4)画弯矩图(m。
建筑力学习题,详解答案

y
0: FAy FB 0
FB 1.5kN
3-5 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
q A
3m 3m 3m
B
A
5m
A
B
1m
M
3m 3m
B
3m
(a )
(b )
(c )
A
M1
2m 4m
M2
2m
B A
q
l
(e ) 题 3-5 图
q B A
(f)
l
B
(d )
解:以梁 AB 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中一般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所有的垂直反力向上的画,水平反力指向右。反力偶逆时针画。 (a)
yC
A x
i
i
第三章 3-1 用两根绳子 AC 和 BC 悬挂一个重 G = 1kN 的物体。绳 AC 长 0.8 m,绳 BC 长 1.6 m,A、B 点在 同一水平线上,相距 2 m。求这两根绳子所受的拉力。
【解】以整体为研究对象
cos
0.82 22 1.62 0.6500 2 0.8 2 1.62 22 0.82 cos 0.9250 2 1.6 2
F4 100kN 。
解:1.计算每个力在 x 轴上的投影,并求和。
F F
x
F1 60
1 1 3 1
2 2
F2 80
1 1 1 1
2 2
F3 F4 50 100
2 1 22 2
2
x
12 32
12 12
12 22
-1.848
解【分析】求力系合力的题目的一般步骤如下: 选定一点为简化中心。建立坐标系(一般以简化中心为坐标原点) ; 计算所有力在 x 轴上投影并求和,即主知在 x 轴上的投影 Fx; 计算所有力在 y 轴上投影并求和,即主知在 y 轴上的投影 Fy; 根据公式: F '
(完整版)建筑力学(习题答案)

建筑力学复习题一、判断题(每题1分,共150 分,将相应的空格内,对的打“ √”,错的打'“×”)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及结构受力分析1、结构是建筑物中起支承和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
(√ )2、静止状态就是平衡状态。
(√ )3、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 )4、刚体就是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其大小和形状绝对不改变的物体。
(√ )5、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 )6、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移动。
(× )7、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8、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人小。
(× )9、力的三要素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了改变,力的作用效果都会随之改变。
(√ )10、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 )11、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作用于刚体上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12、平衡力系就是合力等于零的力系。
(√ )13、力可以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 )14、力可以在物体上任意移动而作用效果不变。
(× )15、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 )16、合力是分力的等效力系。
(√ )17、当两分力的夹角为钝角时,其合力一定小于分力。
(√ )18、力的合成只有唯一的结果。
(√ )19、力的分解有无穷多种结果。
(√ )20、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 )2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汇交力必然使物体处于平衡。
(× )22、在刚体上作用的三个相互平衡力必然汇交于一点。
(√ )23、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也是矢量。
(× )24、当力平行于坐标轴时其投影等于零。
(× )25、当力的作用线垂直于投影轴时,则力在该轴上的投影等于零。
(√ )26、两个力在同一轴的投影相等,则这两个力相等。
(× )27、合力在任意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该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建筑力学练习习题答案.docx

建筑力学复习题一、判断题(每题 1 分,共 150 分,将相应的空格内,对的打“√”,错的打’“×”)第一章静力学基本概念及结构受力分析1、结构是建筑物中起支承和传递荷载而起骨架作用的部分。
(√ )2、静止状态就是平衡状态。
(√)3、平衡是指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 )4、刚体就是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其大小和形状绝对不改变的物体。
(√ )5、力是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的作用。
(× )6、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移动。
(× )7、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
(× )8、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取决于力的人小。
(× )9、力的三要素中任何一个因素发生了改变,力的作用效果都会随之改变。
(√ )10、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称为矢量。
(√ )11、刚体平衡的必要与充分条件是作用于刚体上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 )12、平衡力系就是合力等于零的力系。
(√ )13、力可以沿其作用线任意移动而不改变对物体的作用效果。
(√ )14、力可以在物体上任意移动而作用效果不变。
(× )15、合力一定大于分力。
(×)16、合力是分力的等效力系。
(√)17、当两分力的夹角为钝角时,其合力一定小于分力。
(√ )18、力的合成只有唯一的结果。
(√ )19、力的分解有无穷多种结果。
(√ )20、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
(× )21、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三个汇交力必然使物体处于平衡。
(× )22、在刚体上作用的三个相互平衡力必然汇交于一点。
(√ )23、力在坐标轴上的投影也是矢量。
(×)24、当力平行于坐标轴时其投影等于零。
(× )25、当力的作用线垂直于投影轴时,则力在该轴上的投影等于零。
(√ )26、两个力在同一轴的投影相等,则这两个力相等。
(× )27、合力在任意轴上的投影,等于各分力在该轴上投影的代数和。
建筑力学习题,详解答案

y
0: FAy FB 0
FB 1.5kN
3-5 求图示各梁的支座反力。
q A
3m 3m 3m
B
A
5m
A
B
1m
M
3m 3m
B
3m
(a )
(b )
(c )
A
M1
2m 4m
M2
2m
B A
q
l
(e ) 题 3-5 图
q B A
(f)
l
B
(d )
解:以梁 AB 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学中一般平面直角坐标系。 设所有的垂直反力向上的画,水平反力指向右。反力偶逆时针画。 (a)
A x
i
i
A
200 400 (200 100) 400 100 50 650 216.7 mm 200 400 400 100 3
【说明】坐标系如何建立没有统一规定,具体可由解题者自定。例如,本题也可把 y 轴放图形的对称轴
上。 解法一:负面积法
根据主矩的正负号及力的方向可以判定合力在 A 点上方。作用线到 A 点的距离是
d
y B
M A 250 N m 0.5m 500mm FR 500 N
q
C
y
r1
r2
O
F
M
x
r1 2
A
题 2-4 图
D
x
题 2-5 图
2-5 在半径为 r1 的均质圆盘内有一半径为 r2 的圆孔,两圆的中心相距 r1/2。求此圆盘重心的位置。 解: 【说明】均质物体的重心与形心的计算方法一样。只要求掌握用图形分割的方法求形心的位置。常 用的有为图形分割法(又称正面积法、面积分割法)与负面积法。 图形分割法认为,一个几何图形是由若干个图形拼起来的。拼成的图形的形心坐标,等于每块子图形的 面积乘以它们各自的形心坐标,并求这些积的和,再用这个和除以总的面积。
建筑力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建筑力学试题及答案解析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建筑力学研究的范畴?A. 结构的稳定性B. 材料的强度C. 建筑的美观性D. 构件的受力分析答案:C2. 梁的截面形状对梁的抗弯性能影响最大的是:A. 梁的长度B. 梁的截面形状C. 梁的截面尺寸D. 梁的材料答案:B3. 根据材料力学,下列哪项不是影响材料强度的因素?A. 材料的微观结构B. 加载速率C. 材料的密度D. 材料的晶粒大小答案:C4. 建筑结构设计中,下列哪项不是考虑的因素?A. 结构的安全性B. 结构的经济性C. 结构的美观性D. 结构的耐久性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5分,共20分)1. 建筑力学中的______是指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能够保持其形状和位置不变的能力。
答案:稳定性2. 在建筑力学中,______是指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抵抗变形的能力。
答案:刚度3. 构件的______是指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材料内部单位面积上承受的力。
答案:应力4. 建筑力学中,______是指构件在受到外力作用时,材料内部产生的变形。
答案:应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建筑力学中静力平衡条件。
答案:在建筑力学中,静力平衡条件指的是一个结构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其内部力和力矩的矢量和为零,即结构处于静止状态。
2. 描述梁的弯曲变形特点。
答案:梁在受到弯矩作用时,会发生弯曲变形,其特点是梁的上表面受压,下表面受拉,梁的中性轴处不发生变形。
3. 解释建筑力学中的弹性模量。
答案:弹性模量是建筑力学中描述材料弹性特性的物理量,它表示材料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单位应变所对应的应力值。
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计算题目:一根长度为10米的悬臂梁,其自由端受到一个500N的垂直向下的集中载荷作用。
已知梁的截面惯性矩为100cm^4,材料的弹性模量为200GPa。
求梁的自由端的挠度。
答案:根据弹性理论,悬臂梁的挠度公式为δ = (P * L^3) / (3 * E * I),其中P为载荷,L为梁长,E为弹性模量,I为截面惯性矩。
建筑力学习题库及答案

建筑力学习题库+答案一、填空题1. 在任何外力作用下,大小和形状保持不变的物体称刚体。
2. 力是物体之间相互的机械作用。
这种作用会使物体产生两种力学效果分别是外效果和内效果。
3. 力的三要素是力的大小、力的方向、力的作用点。
4. 加减平衡力系公理对物体而言、该物体的外效果成立。
5. 一刚体受不平行的三个力作用而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汇交于一点。
6. 使物体产生运动或产生运动趋势的力称荷载(主动力)。
7. 约束反力的方向总是和该约束所能阻碍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8. 柔体的约束反力是通过接触点,其方向沿着柔体中心线的拉力。
9. 平面汇交力系平衡的必要和充分的几何条件是力多边形自行封闭。
10. 平面汇交力系合成的结果是一个合力。
合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原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
11. 力垂直于某轴、力在该轴上投影为零。
12. ΣX=0表示力系中所有的力在X 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为零。
13. 力偶对作用平面内任意点之矩都等于力偶矩。
14. 力偶在坐标轴上的投影的代数和为零。
15. 力偶对物体的转动效果的大小用力偶矩表示。
16. 力可以在同一刚体内平移,但需附加一个力偶。
力偶矩等于原力对新作用点之矩。
17. 平面一般力系向平面内任意点简化结果有四种情况,分别是主矢和主矩都不为零、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主矢不为零主矩为零、主矢和主矩都为零。
18. 力偶的三要素是力偶矩的大小、力偶的转向、力偶的作用面。
19. 平面一般力系的三力矩式平衡方程的附加条件是A、B、C三点不共线。
20. 摩擦角的正切值等于静摩擦系数。
21. 摩擦角是当静摩擦力下达到最大值时,全反力与支承面的法线的夹角。
22. 最大静摩擦力与两物体接触面积的大小无关。
与两物体间的法向压力成正比。
23. 杆件的四种基本变形是拉(压)变形、剪切变形、扭转变形、弯曲变形。
24. 材料力学对变形固体的基本假设是均匀连续假设和各向同性假设。
25. 由于外力作用,构件的一部分对另一部分的作用称为内力。